中國人的幸福觀

中國人的幸福觀

《中國人的幸福觀》是2009年1月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國)鮑吾剛,譯者是嚴蓓雯、韓雪臨、吳德祖。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人的幸福觀
  • 作者:(德國)鮑吾剛
  • 譯者:嚴蓓雯、韓雪臨、吳德祖
  • ISBN:9787214059857
  • 頁數:517
  • 定價:46.00元
  •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月
  • 叢書名:鳳凰文庫·海外中國研究系列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叢書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著重探討了中國思想史上的天堂觀和烏托邦觀念,分析了天堂觀和烏托邦思想在中國人尋找幸福之途中的歷史意義。作者認為,中華民族從一開始就沒有放棄對幸福的期望和追求,和西文一貫所認為的“中國一直都在向後看,他們的全部理想都是從過去中吸取的,他們對未來不感興趣”的觀點不同,作者認為中國也有著對現世與未來的憧憬,在傳統儒釋道思想以及現代西方思想的雜揉下,呈現出具有自己鮮明特色的天堂觀、烏托邦思想和有關理想世界的觀念。本書按照歷史的線索,分五個章節分別討論了先秦不同學派對幸福的不同理想,漢代董仲舒的天道循環論對幸福觀的影響,以及魏晉時期的佛道思想、宋明理學和19世紀各種思想流派對幸福的探索。本書引征的材料不拘常規,自由廣泛,不僅有常見的儒釋道思想文本,還涉及到許多邊緣的內容。除了材料豐富翔實外,作者的文筆也是細緻而富有情感,由此勾勒出中國歷史上幸福觀的種種不同表現,常有些真知灼見值得我們掩卷深思。
《中國人的幸福觀》著重探討了中國思想史上的天堂觀和烏托邦觀念,分析了天堂觀和烏托邦思想在中國人尋找幸福之途中的歷史意義。《中國人的幸福觀》引征的材料不拘常規,自由廣泛,不僅有常見的儒釋道思想文本。還涉及到許多邊緣的內容。除了材料豐富翔實外,作者的文筆也是細緻而富有情感,由此勾勒出中國歷史上幸福觀的種種不同表現,常有些真知灼見值得我們掩卷深思。

作者簡介

鮑吾剛h(Wolfgang Bauer)於1930年2月23日生於德國薩勒河畔的哈勒(Halle)城。雙親過早去世後,幼小的鮑吾剛於1937年隨哥哥一起來到慕尼黑,在那兒讀完了文科高中。並於1948/49年冬季學期在慕尼黑大學剛成立不到二年的漢學學科開始漢學生涯,師從海尼士(Erich Haenisch)、福克斯(Walter Fuchs)和福蘭閣(Herbert Franke)。除漢學主專業外,鮑吾剛還選修日本學、蒙古學和哲學,並修習滿洲語、梵文和藏語。1953年,年僅23歲的他以題為《張良與陳平——漢代開國時期的兩位政治家》(Chang Liang und ch'en P'ing der Han-Dynastie)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之後,便在慕尼黑大學東亞學院開始助教生涯(1954-1960)。在此期間,於1959年完成了漢學專業教授資格論文。自那以後執教於漢學專業,並於1962年秋參與籌建海德堡大學的漢學學科,次年出任該學科的主任教授。1966年應母校慕尼黑大學的聘請,由海德堡返回慕尼黑大學, 在慕尼黑大學東方學院執教,任東亞研究所所長。
作者作者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確定邊界(前 1500一前 ZOO年)
第一節 此界和彼界的統一
整一的世界
有關幸福的根本概念
變化的困境
第二節 漠然現世
孔子和中國人本主義
孟子和第一個社會烏托邦
墨程和中國社會主義的基礎
第三節 逃離讓會
道家的自然與生命
《莊子》中的夢與死
第四節 黃金現世和發現來來
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
苟子和以利制序
法家和以法制序
法家的混雜形式
第二章 世界的邊界(約前 20O——300年)
第一節 視作未來的過去
文明與自然、過去與現在的再融合門
董仲舒和歷史循環論
宇宙目的論思想的開始和“大一統”觀念
今文學派和古文學派
第二節 位於世界盡頭的國家
北方和南方:作為象徵與模式
東方和西方:成仙得道與避難之地
對上天的恐懼和對大地的深情
第三節 叛亂與和平
道家與墨家觀念的融合
太平和軍事的均衡
道教和烏托邦思想
第三章 對彼岸世界的迷戀(約3O0——10O0年)
第一節 白山和無政府狀態
無君論:隱士與起義者的理想
自由.自然的浪漫主義與狂癲
超脫、酒醉與創造力
第二節 在西方天堂里的救贖
佛教帶來幸福處所的變化
西方極樂世界
北翟廬洲
時間的消失和佛教禪宗
第三節 洞穴後的世界
道教天堂的類型
作為幸福體驗的旅行
作為再生之地的洞穴
陰間與時間的轉換
第四章 現實的灰塵門(1000——且18OO年)
第一節 忠誠和異端
儒教的勝利和世界的收縮
忠誠的快樂
宗教理想的的壓制
秘密團體和他們的社會政治訴求
民族主義的誕生
第二節 “格物”
懦家內部兩極分化之現象
宗族共產主義
儒家理想中的懷疑
第三節 等待和聽天由命
變革的急躁與市儈的沉著
李汝珍的奇境
第五章 曙光(1800年以後)
第一節 沉睡與來自天父的訊息
人造的天堂
洪秀全與基督教
太平天國在社會改革上的嘗試
上帝與民族主義的王國
第二節 “大同世界”的幻影
儒教的“改革”
世界政府
階級、種族與家庭的終結
教育、撫養以及懲罰
“天游之學”
第三節 理想混亂的時代
東西方衝突之間的烏托邦
“內”與“外”、“知”與“行”的兩極之間
孫逸仙的綜合法
……
參考書目
索引
譯後記

叢書信息

鳳凰文庫·海外中國研究系列 (共245冊), 這套叢書還有 《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明代鄉村糾紛與秩序》,《美國的中國形象》,《中國美學問題》,《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