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千年運河史

中國三千年運河史

《中國三千年運河史》是2008年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嵇果煌。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三千年運河史
  • 作者:嵇果煌
  • ISBN:9787500079323
  • 類別圖書 > 科技 > 交通運輸
  • 頁數:1367
  •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08-01
  • 裝幀:精裝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的地形西高東低,因此大江大河都是呈東西走向。黃河、濟水、淮河、長江古代稱之為四瀆。四瀆中的濟水、淮河流域以及黃河、長江的中下游流域,自古以來就是人煙聚集之地。古代運輸糧食和大宗貨物,主要靠水運,東西向的水運交通可以利用自然江河,但是南北向的水運交通因沒有河道而無法進行,於是人們設法在相鄰的自然河道之間開挖人工河道,使兩條自然河道相通,這人工河道就是運河。根據《中國大百科全書·交通卷》對運河的釋義“人工開鑿的航運渠道”和《現代漢語詞典》對運河的釋義“人工挖成的可以通航的河”。可知所謂運河,必須具備人工開挖和可以航運兩個條件,缺一不可。例如,人工挖成的灌溉渠道不屬於運河。用於航運的自然河道也不能稱為運河。
本書介紹了上起商朝下迄清末各朝代開鑿和治理運河以及我國運河開鑿技術不斷發展的歷史。我國歷史上曾經存在過業已湮廢的運河以及至今尚存在的運河,基本上都囊括在本書之中。我國開鑿運河的歷史,學術界一向認為起始於春秋時代,約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本書別突破這一傳統觀點,介紹並論證了我國早在商朝後期和西周時代就已經開始開鑿運河。在古今中外已經出版的運河史專著中,是明確提出我國具有三千年運河歷史的第一部書。

目錄

第一章商、周時代的運河
一、中國最早的運河:太伯瀆
有關太伯瀆及太伯其人的文獻記載
爭議之一:太伯奔吳,是否有其事
爭議之二:太伯、仲雍開創的是吳國還是虞國
爭議之三:太伯奔吳,吳在何處
關於太伯瀆的幾個問題
(一)當年太伯為什麼要開挖一條人工河道
(二)在太伯所處時代條件下,能否開挖人工河道
(三)太伯瀆開挖於商殷時代還是唐代
二、徐偃王開鑿的陳蔡運河
徐偃王其人其事
開鑿陳蔡運河的歷史背景
關於徐偃王的時代問題辨析
第二章春秋時代的運河
一、蓬勃發展的水上交通
秦、晉問的“泛舟之役”
楚、吳戰爭開發了江淮水運
二、楚國開鑿的運河
(一)江漢運河
開鑿江漢運河的背景
孫叔敖其人其事
江漢運河工程的關鍵
江漢運河的水源變化
(二)施肥水道與巢肥運河
對東方“鴻溝”的不同理解
施、肥之間水道相通情況
施、肥兩水之間何時斷航
(三)楚國雲夢地區的幾條小運河
章華台運瀆
子胥瀆
白起渠
三、吳國開鑿的運河
(一)吳國的崛起
(二)胥溪運河
開鑿胥溪運河的背景
運河工程及其發展概況
關於胥溪是不是運河的爭議
(三)胥浦運河
(四)百尺瀆運河
(五)古江南河和邗溝
開河動機
古江南河的路線走向
……
第三章戰國時代的運河
第四章秦朝的運河
第五章西漢時代的運河
第六章東漢時代的運河
第七章三國時代的運河
第八章兩晉南北朝時代的運河
第九章隋朝的運河
第十章唐朝的運河(上)
第十一章唐朝的運河(下)
第十二章五代時期的運河
第十三章宋朝的運河
第十四章宋朝的漕運
第十五章遼、金兩朝的運河
第十六章元朝的運河
第十七章明朝的運河
第十八章清朝的運河
主要參考、引用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