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鎮(雲南省永仁縣中和鎮)

中和鎮(雲南省永仁縣中和鎮)

中和鎮,原名黎梓衛,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縣轄鎮,東與猛虎鄉、維的鄉為鄰,南與宜就、大姚縣相連,西與大姚縣桂花鎮接壤,北與永興鄉毗鄰。距離永仁縣城區57公里,轄區面積424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和鎮
  • 外文名:zhonghe town
  • 隸屬:永仁鎮
  • 原名:黎梓衛
簡介,景點,中和老街,夏氏故居,夏家大院,他地苴花橋,文化,直苴賽裝節,直苴火頭田,姑娘房,喜喪,民間藝術,

簡介

中和鎮位於永仁縣城西部,距縣城56公里,東與猛虎鄉、維的鄉為鄰,南與宜就、大姚縣相連,西與大姚縣桂花鎮接壤,北與永興鄉毗鄰。境內山高、坡陡、箐深,平均海拔2155米,年平均氣溫17.度,年平均降雨量900—1100毫米。全鎮共有國土面積424平方公里,轄9個村委會,總人口11959人,其中彝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6%。素有“三溪交匯地,茶馬古驛道,夏氏古故居,彝族刺繡、彝族戲劇、賽裝節誕生地,《梅葛》故地”之美譽。境內居住著彝、漢、傣、壯、僳僳等民族,各民族文化底蘊豐厚,有賽裝節、火把節、潑水節、插秧節、殺豬節等民族傳統節日。中和彝族是一個能歌善舞、勤勞勇敢的民族,他們隨樂而歌,隨歌而舞,火把舞、蘆笙舞、跌腳舞,舞姿翩翩、婀娜多姿。
中和鎮

景點

中和老街

中和老街清光緒年間(1893年)所建街,為夏氏族人夏匡周所建。整條街占地約100畝,街長300多米,寬4米,南北走向,順山勢伸展,街面由規整的四方長條石鋪砌而成,共有古宅院13院34幢117間,占地約12250平方米,現存7院18幢52間,占地約8620平方米。中和老街建築溶西洋、漢、彝、白族為一體,土木結構,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築。結構嚴謹,布局合理,沿街兩面所建13套四合大院,院院相連,走馬轉角,峭壁飛檐,雕樑畫棟,每梁必雕,每石必刻,精雕細刻,詩清畫明。院內附設茶坊、酒館、客棧、馬店,是來往客商入住、休憩的好去處。中和老街歷史悠久,街面奇秀、古樸幽深,系歷史上茶馬古道上的一顆明珠。

夏氏故居

夏氏故居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所建,民國時期,中和老街是大姚縣北區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由夏氏家族管轄。房主夏告(字成禹)是核心人物之一,利用權勢,一面發展集貿,一面坐收賦利,建築豪宅。夏氏故居坐東向西,占地500平方米,由正房、面樓、南廂房和北壁組合成一個院落,正房南側是廚房和天井。整體建築在四級不同階梯的台階狀地勢上,建築在第一級階地上的面房二層樓與第三級階地上正房、南廂房平行連通,使二級階地成為庭院,四級階地建一平房與正房之間留出夾道通向後門。
夏氏故居建築構思十分精妙,它隨山起勢,在台階狀的山坡地勢上,採用木架歇山式的建築風格,吸收西洋文化和外來文化民族之長,融於彝族建築文化之中,把彝族聚居地山高坡陡的山區地理環境加以揚長避短,巧妙設計,第一階梯吊腳閣樓連通正面正房二層樓,高低錯落有致,渾然一體,從裡到外既美觀又舒適。從街道拾級而上是檐坎,面房為三層吊腳閣樓,底層正中為穿堂。院落兩邊有上下石階,正房和南廂房迴廊連通面房吊腳閣樓二層樓廊,使迴廊四方貫通呈走馬轉角樓,樓道雕有珠璣紋飾的欄柱,欄桿穿逗銜接。庭院用卵石鋪墊,青磚嵌壁,邊沿植上香花藤蔓,一棚葉葉紅在院空盤旋纏繞,花木扶疏。西廂房南壁開有西洋教堂式窗戶,緊靠西壁下有一長方開形地窖,牆壁僅開一道小窗,室內昏暗潮濕。夏氏故居採用整體木架結構,樓層壁均用木板鑲嵌而成,鏤空花木窗,壁上飾以朱漆幾何紋及山水風光圖,在花木的映襯下,顯得靈氣清幽,古色古香。是近、現代永仁彝族集聚區建築藝術的典型代表。
夏氏故居的建築風格把彝族人民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貫穿始終,把自然的地理結構與優美的裝潢藝術和舒適的居所環境融為一體。它吸收融合了民族建築文化,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巧妙構思設計,創造性發揮,使這一私宅建築賦予了藝術性、民族性和科學性,是彝族聚居地區優秀建房文化的代表,是反映中國西南地區民族建築文化發展進程的一個視窗,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夏家大院

夏家大院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建,占地1244平方米,系中和地區富戶夏雲、夏信共同修建,戶主原宅是中和老街下方的老房子,另立門戶後遷此建蓋。夏家大院座北向南,建築結構嚴謹,大院分為東院和西院兩個部分組成,以中閣樓為對稱軸,結構相同的兩個四合院,中閣樓一分為二,成為兩院的東廂和西廂,正房、面房和廂房的結合處均由耳房相銜接,每一組接合部有一個天井,兩院廊道互通,共用一道大門。
夏家大院以四合院建築形式為基礎,把走馬轉角樓的特點加以發揚光大,採用方中見方的矩形結構框架和優美雅致的造園裝潢加以完美結合,使得庭院迴廊曲轉,窗欞框景別致,結構嚴謹。夏家大院的造園藝術體現出彝族人民崇尚天圓地方之說,香花秀木,蝴蝶紛飛寓為幸福吉祥,龍柱虎紋瓦檔寓為繁榮昌盛等,無不把崇拜龍虎、崇拜自然的彝族建房文化貫穿於始終,滲透出濃郁清香的民族建築文化氛圍,反映出彝族人民勤勞智慧,善於巧妙構思和吸收外來優秀文化,具有很高的創造性和精湛的技藝,是本地區彝族造園文化精品之作。
夏家大院整體布局採用矩形方正式,土木結構,前面外牆體開有西洋教堂式圓頂和尖頂小窗,正側外壁上飾有水墨詩畫,大院內以大門正對中閣樓為中軸,採用對稱組合的建築結構,將整座庭院分為東西兩個四合院,中閣樓最高,共三層,屋壁、樓面用木板製作,壁上鏤以幾何花紋裝飾,青灰色泥鰍瓦脊蓋頂,抖拱飛檐。閣樓二層木構樓廊四角均與兩院的正房和面房樓廊相接,形成走馬轉角式。正房、面房、廂房均為一脊兩廈,一樓一底,樓廊、屋架全採用木構榫鉚連線方式,兩院地道互為貫通,樓上樓下,迴廊曲轉,四通八達,正房與廂房和面房的結合處由耳房和照壁相連線,房與房的結合處均空出一個天井,使每個院落形成四合五天井,西角耳房留一道角門,屋檐下,門眉門坊,板壁上都配飾精美繪畫。整座大院具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和造園藝術。
夏家大院反映了彝族人民善於吸收多民族建築文化,並與本民族文化融會貫通,使之具有濃郁的民族文化特色。自始致終,夏家大院的建築風格中滲透了彝族人民對花木、蝴蝶、龍虎及天地的喜愛和崇拜,把崇拜自然的思想用藝術手法融在建築之中,寓意吉祥幸福,興旺發達。
夏家大院結構嚴謹,運用數學、力學原理,採用軸對稱手法,木構榫鉚連線方式,並把美學、生態學巧妙用於房屋修飾和布局之中,集數字、力學、美學、生態於一體,是地區建築藝術精品的代表作,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和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他地苴花橋

中和鎮他地苴花橋建於民國1914年,全長16米,寬2.4米,為中和鎮大地主夏匡周集資,附近村民出義務工所建。整座橋採用栗木打底,松木板鋪橋面,松木做柱搭椽蓋瓦,在河的兩面用巨石鑲砌,撐以四棵方形栗木。橋的兩當頭用土基砌成兩座長方形樣的房子,這兩座房子既連線橋的瓦屋架,又可當大門用,在橋的兩面用圍欄鑲護,防止人畜跌落河中。
此橋建在直苴河的河面上,是連線中和街區與他地苴地區的主要通道,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座過水橋和風雨橋,雖經幾十年的風蝕雨打,潮漲潮落,依舊傲然屹立,神采飛揚,為中和鎮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他地苴花橋與周圍的景色融為一體,青山、綠水、古橋,構成了中和鎮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同時它也是歷史古文化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對我們研究古橋樑藝術具有很大的價值

文化

直苴賽裝節

賽裝節的由來:在很早以前,直苴並沒有人煙,有兄弟二人朝拉若和朝里若追獵到此,發現這裡山清水秀,古木參天,鳥語花香,便從箭筒里倒出三粒穀子種於泥涿之中。到了秋天兄弟二人又到此一看,三粒谷種長出三大叢穀子,每叢穗長桿粗,金黃飽滿,便知道這個地方適宜種植,是生存的好地方。回去後二人便把整個部落“月利巴拉”遷往直苴繁衍生息,代代相傳。
由於兄弟二人發現這塊風水寶地,拯救了整個部落,加之兄弟二人英勇善戰,英俊瀟灑,使得所有的姑娘都愛上他們,娶誰為妻呢?長老便要求“誰家姑娘能把這裡的山山水水、花鳥樹木繡在衣服上,就娶誰為妻”。比賽日子定在正月十五那天,於是所有的姑娘便忙於採摘野花、野麻、紫草紡線織布,精心刺繡。果然,正月十五那天,所有的姑娘都穿得花枝招展,美若天仙,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從此穿花衣賽服選妻的傳統便流傳至今,也便成了今天的“賽裝節”。
每年正月十五那天,幾十幾百里外的彝族同胞,特別是姑娘小伙(俚么、俚婆),男的穿羊皮褂,系麻布圍腰,女的穿自製、自繡的花衣服、花褲子、花鞋子、系花圍腰,戴公雞帽,成群結伴的湧入古樹參天的山凹里,歡度一年一度的賽裝節。
在那一天,整個賽裝場人山人海,五顏六色、歌樂動天。紅紅綠綠的花衣、馬纓花一樣的公雞帽把整座山映得通紅。唱山歌、對調子、文藝演出、撥河、頂肩、跳腳,人聲鼎沸,一派祥和。姑娘小伙會心地笑,一對對,一圈圈盡情地跳腳,三天三夜通宵達旦。正月十五也是彝族人過大年,他們不但賽裝、打跳、娛樂,而且要家家戶戶殺豬宰羊擺宴席,供奉祖先。
每年的“賽裝節”都要吸引大批的中外遊客和記者。中央電視台、深圳電視台、上海東方電視台、四川、雲南電視台等多家媒體曾爭相報導,楚雄大型電視系列片《火之舞——告訴你一個楚雄》也有專集播放,同時也被確定為北京二00八年奧運會楚雄州彝族外宣鏡頭。美國人類學博士穆爾克先生從美國遠程到直苴進行為期一年半的研究考察,美國、法國、日本、荷蘭、韓國、義大利、加拿大等多國的專家學者也前來研究考察過。“賽裝節”真正蜚聲國內外,是彝族人民值得弘揚驕傲的節日。

直苴火頭田

火頭田在直苴人心目中是一塊象徵著彝族權威的田,它和一般的農田沒什麼兩樣,但它卻是一塊神秘的田,一塊不可小視的田,它來源於一個古老的神話:說的是直苴從前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而某一年卻飛來很多麻雀,把金黃的穀子啄得顆粒不剩,無論人們怎樣趕攆也制止不住,有一個年輕人就勇敢地舉著火把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追呀攆呀,想把麻雀趕跑、燒死。可是會飛的麻雀不但趕不跑燒不死而且成群地向他撲來,把他的眼睛啄瞎了,鼻子啄掉了,人啄昏了,最後他被自己點燃的火把活活燒死。有人看見他死後化作一隻火鳥飛上了天,以後每年當穀子黃了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紅紅的火鳥飛來把麻雀攆得遠遠的,這樣直苴的穀子就再也沒有麻雀啄了,人們為了紀念他、感謝他,便把他家的田立為火頭田。火頭,意為彝族頭人,而火頭田說的就是彝族頭人的田。
說到火頭田不得不提栽秧節,在每年的陽春三月,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時,直苴彝族也開始一年一度的春耕生產。而此時他們要祭火頭田,也稱“栽秧節”。每年栽秧時節全村人都要殺豬、宰羊端到火頭田頭請畢么師打卦,火頭主帶領全村人跪地祈神拜佛,祈求一年中風調雨順,無災無禍,糧食增產。祭祀完畢,火頭主在火頭田頭插上火把,每人到田裡載上幾株秧。只有火頭田的秧栽種結束,其它的田才能栽秧,如果火頭田不栽秧誰家也不敢栽,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火頭田制是直苴彝族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文化傳統,是民俗風貌的再現,是一個民族圖騰的象徵,它表現了彝族人民對天、地、神的崇拜,對邪魔災害的恐懼,以及對美好日子的嚮往,是寶貴的民俗文化遺產。

姑娘房

在中和,彝族的婚俗嫁娶有它獨特的一面,當姑娘長到十四五歲的時候,父母就在自家的面房上修一間屋子給姑娘獨住,此房稱為“姑娘房”,也稱“草樓”、“女兒房”。一旦姑娘獨住就預示著她已“成人”,可以隨意地挑選心上人,父母不得有半點干涉。這時所有未婚男子便可以成群結隊吹著樹葉、笛子、蘆笙、拉著二胡、彈著響蔑來串門子,也叫串姑娘房或爬草樓(因為樓上一般是裝草,樓下關牲口)。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姑娘長大成人,找到合適的心上人,並互贈繡花荷包、枕套、鞋墊等信物為止。此時便宣告串門子結束,雙方老人便為其置辦婚事,不用媒人提親說媒,婚事既簡單又冷清,雙方只請三親六戚擺上幾桌宴席後,新郎背上新娘回去就是。
彝族小伙的多才多藝就在這時得以展現,當他遇到心愛的姑娘,想上姑娘的姑娘房串門子時,為了徵得姑娘的同意,第一次去的時候,他得吹著笛子去,如果姑娘同意和他結婚,就會打開門讓他上姑娘房,如果不同意,那么即使他在外吹一夜的笛子,姑娘也不會理他。第一次碰了灰,可他還是很喜歡姑娘,於是他就會第二次去串姑娘房,這一次,他得彈著三弦去,姑娘還是不理他的話,第三次,他得彈著響篾去,並且在姑娘房外唱一夜山歌,這些都無法感動姑娘,那么他就從此死心,重新尋找心上人。
姑娘房是彝族嫁娶禮儀的體現,是彝族姑娘小伙談情說愛的地方,當你走進中和彝家,都能看到修在每戶人家中的姑娘房,雖然隨著社會的發展,串姑娘房已經成為了一種歷史,但它留給我們的依然是一個美好的故事。

喜喪

中和彝族辦喪事的場面和儀式是各民族難以相比的,他們不分死者是男、女、老、幼一律裝棺材後抬於院壩中間,並向四周各放四四一十六火搶,四鄰八鎮的鄉鄰聽到槍聲後就紛紛拉豬、牽羊、抱雞趕往死者家中(不分男女情仇否)排隊把牽來的畜口送入“刀斧手”上宰殺(不計帳),幾十個血盆,幾十個“刀斧手”忙忙碌碌,幾百隻牲口殺後,退回送者自己開剝褪毛,並掏出心用長竹棍串上插於棺前,爾後把打整好的動物擺在棺前讓所有人各自去割一小塊回去食用,(意在食死人,讓死人升天),剩下的便煮熟後共同食用。各種祭奠活動結束後,幾百人便圍棺跳腳三天三夜,方能把死者抬于山中埋葬。埋後還要擺大宴祭奠九天九夜,在這九天九夜中每隔兩個小時便有二十人來傳煙敬酒。這樣大凡死了人的家便要耗資上萬元甚至幾萬元。

民間藝術

藝術來源於民間,在中和眾多的民間藝術中,有以下幾種最為有名:
民間器樂:在眾多的器樂中,中和彝族的響篾、畢魯、三弦、五眼笛、葫蘆笙、單弦“二胡”等屬本民族獨創器樂,他吹彈起來悅耳動聽。畢魯和響篾是本民族傳達愛情的信符,一般非正式場合不得使用。
民間剪紙和手工刺繡:中和的民間剪紙和手工刺繡工藝品是十分精湛和罕見的,村中女子僅憑一把剪刀,一張紙就能把花、鳥、蟲、草、山川、樹木活靈活現地剪下來,並繡在衣服、挎包、鞋帽上。每朵花、每隻鳥獸都是那么出神入化、栩栩如生。這一技藝代代相傳,其產品選銷國內外。
音樂舞蹈:直苴彝族的音樂分為祭祀音樂、民間音樂和舞蹈音樂。在“賽裝節”、“火把節”、“載秧節”婚嫁、串門子、過大年中用的是歡快激悅的舞蹈音樂。在祭祀、送神、辦喪中用的是哀碗悲滄的祭祀音樂。在唱山歌、梅葛中用的是民間音樂,它有向天、地、神、鬼、祈求保佑的意思。
音樂和舞蹈是一對孿生兄弟,中和彝族是一個能歌善舞,勤勞勇敢的民族,她們隨樂而舞,隨樂而歌。只要音樂一響她們就會情不自禁地跳起火把舞、蘆笙舞、跌腳舞,舞姿翩翩、婀娜多姿。在這些舞蹈中尤以跌腳最為動人,有一二三跺腳、背腳、甩腳、疊腳等。譯意有“背把子”、“踏月亮”、“狗輦羊”、“串門子”等。一九四七年直苴進步教師李守仁就是根據這一音樂舞蹈創編了《委員下鎮》《光棍會縣長》《猩猩吃人》等劇節目形成了楚雄彝劇的雛形。後來李金、李必榮改創了《半夜羊叫》《青年人的心》在大理演出被國家文化部正式確定為新興劇種一彝劇,至此楚雄彝劇便在中和誕生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