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香文化

中原香文化

中國用香的歷史久遠,陪伴著中華民族走過了數千年的興衰風雨。它邀天集靈,祀先供聖,是敬天畏人的體現,又是禮的表述;是頤養性情,啟迪才思的妙物,又是祛疫辟穢,安神正魄的良藥。歷代的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平民百姓、僧道大道,無不以香為伴,對香推崇有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原香文化
  • 外文名:sweet
  • 香的製作:修制、蒸、煮、炒、灸、炮、焙等
香文化的定義,香文化的起源,香文化的發展,香文化產業的發展,

香文化的定義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門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化被忽視了,這就是香文化。
爐熱情暖,青煙翠霧之中,不知引發了多少靈感,增添了多少熱情,降息了多少怒火,帶去了多少祝福。它啟迪英才大略的智慧,濡養仁人志士的身心。
香,物雖微而位貴,它是中華文化無形的脈搏。
香文化是一個古老而全新的命題,從一個獨特的角度折射出華夏文明的燦爛光輝。
香文化歷史悠久,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香始終伴隨著。它給人以美好的嚮往和回憶,嗅著它使人精神氣爽,心曠神怡;品味它更能清淨身心意識。香文化的盛衰是歷代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它臻善於隋唐,鼎盛於宋代,消亡於鴉片戰爭之後。隨著中華民族新的崛起和強大,它必將以其獨特的芬芳而飄逸世界!
香是飄逸在自然界中的合和元素,它看不見、摸不著,不以人的意志而存在,但人是可以通過感知器官去感知和品位它的美妙和悅人。故此,人類的天性本能就是“趨香惡臭”。如果實在要劃分香的起源的話,確切的說,只要有了人就同時有了人對香的喜好、推崇、研究和發展。

香文化的起源

從人類還處在原始階段的時候(類人猿),其食物的主要來源是植物的葉、莖和花果,而氣味芬芳的植物和花果又是其首選的食物。從那個時候(類人猿)就能明確的分辨出哪些植物花果是芳香可食,而那些怪異惡臭的理所當然就退避而棄之了。
隨著人類對火的認識、發明和使用,使原始人從茹毛飲血的生活進化到主動用火去烤煮食物,從而嘗到氣味更加香美的食物。由於“火”給人類帶來了溫暖和馨香,更加使人產生了感恩和崇拜,故能更加主動用烤制好的食物和點燃芬芳的植物來祭拜天地和神靈,以此帶來福佑。可以確切的說“香薰”產生於人類對火的認識和使用。

香文化的發展

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道德和馨香的民族。在原始社會晚期的骨卜中就有所記載,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有熏燎、艾熱和釀製香酒的載入,在《詩經》中就記有“采艾”和 “采蕭”等採集香藥的詩文。到春秋戰國,人們對香的認識則更近了一步,誠如《尚書》所說“至沿馨香,感於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性馨”。《禮記·內則》:講“男女末冠笄者,雞初鳴,鹹盥漱櫛縰,拂髦總角,衿纓,皆佩容臭”。這裡所謂的“容臭”即香包。朱熹解釋說,佩帶容臭,是為了接近尊敬的長輩時,避免自己身上有穢氣觸冒他們。又說:“婦人或賜苣蘭,則受而獻諸舅姑”。指出凡媳婦賜受白芷、佩蘭等香藥,每敬獻給公婆。《大戴禮·夏小正》還有“五月蓄蘭,為沐浴”的記載。可見,當時沐浴蘭湯、贈送和佩戴香包以蔚然成風。
我國第一部詩集《詩經》中不乏記述采惙香藥的詩文。如“彼來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偉大詩人屈原在《離騷》和《九歌》等著名詩篇中也記載了許多香料和香草,他還用比擬的手法以香草來歌頌賢德,以蕕草來痛斥奸邪。《離騷》中的“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還有在《九歌》中要用桂木做棟樑,用木蘭做屋櫞,用辛夷和白芷點綴門楣,其目的也是用這些香木來驅邪。
戰國時期,我國第一部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不僅總結了我國人民與疾病長期鬥爭的醫療經驗和當時醫學發展的成就,還奠定了中醫學的醫學基礎和醫學體系。也是最早將“香薰”作為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介紹於世的,稱為“灸療”和“香療”。如在《素問?異法方宜論》中最早介紹了對於居住在北方的人,喜食牛羊乳汁而易使內臟受寒、患脹、滿等疾病的,對其治療宜用艾火灸灼,這也是灸法的起源。《易經》中也談到了香,在《周易筮儀》中說:“置香爐—于格南,香合—於爐南。日炷香致敬”。這不僅僅是焚香以祈求上界的神靈指示日常的行事,而且對香氣這種功能的感受也被提升為人類品格行為的指南。
秦漢時期,由於封建社會的鞏固,華夏大地的統一,科學文化和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漢朝的張騫出使西域之後,絲綢之路的開通,出現了空前繁榮的中外文化的大交融。加上西方的一些香料源源不斷的進入中國,更加豐富了中國香文化的發展。到漢武帝時期,由於他信奉道教神仙,用香來祭拜,於是燒香祭祀大大的興盛起來。焚香的飄渺和天空中神仙的氣氛完全吻合,故此,焚香就成為了當時聯繫人神之間的重要精神工具和橋樑。
漢武帝還曾遣使至安息國(今伊朗)了解安息國的祭祀方法。《漢書》中說“安息國去洛陽二萬五千里,北至康居,其香乃樹膠,燒之通神明,辟眾惡”。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古墓中出土的屍體手中就握有香料,槨箱中有四個香囊,六個絹袋,一個繡花薰香枕和兩個香薰爐(其中都裝有香料)。從中可知當時(距今2100年以前)人們套用香囊、香枕、香爐等方法來防治疾病,辟穢消毒,清潔環境已形成一種習俗。
魏晉以來,薰香套用已蔚然成風,宮殿使用的香料也更加講究豪華奢侈,致使高官貴人以及民間也紛紛效仿。正如東晉葛洪的著作《抱朴子》所記載:“人鼻無不樂香,故流黃、鬱金、芝蘭蘇合、玄膳、索膠、江蘺、揭車、春蕙、秋蘭等”。一批醫學家也紛紛投入其中研究香藥醫療作用,如葛洪的《肘後備急方》、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南朝范曄的《和香方》、陶弘景的《名醫別錄》都大量地記載了香藥的臨床套用,為薰香的發展提供了藥物學的依據。
隋唐時期,封建社會的高度發展,國家的統一,海陸交通的發達,促進了對外的經濟發展和文化的交流,出現了文化鼎盛時期,而香文化此時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時代。據《貞觀紀聞》記載,隋煬帝楊廣每年除夕之夜,殿前設火山數十座,每一山焚燒沉香木數十車,再灌澆甲煎,火焰高數丈,香聞數里。隨著佛、道二教從六朝以來得到較大的發展,在國家處於至尊地位,二教皆尚香。顏氏《香史序》中說:“返魂飛氣,出於道家;旃檀枷羅,盛於緇廬”。佛教幾乎在所有的佛事活動中都要用香,在佛教經文中專有《香贊》:“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可見,燃香又是人佛溝通信息的橋樑。不僅敬佛、供佛時要上香,而且在高僧登台說法前也要焚香,在當時廣為流行的浴佛法會上都要以上等的香湯浴佛,在佛殿法壇等場所還要潑灑香水。道教無論是拜師祭祖還是平時集會更是香菸繚繞,使人產生無限的遐想。佛教和道教對香的使用極大地促進了民間燒香風俗的形成。
此時,文學和醫學類人才輩出,並著有大量的傳世之作。如歐陽詢的《藝文類聚》,李珣的《海藥本草》,孫思邈藥王)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王燾的《外台秘要 》,都大量記載和讚美了香藥的使用傳播,醫藥學家又把香薰大量用於臨床治療,可謂是盛世空前。公元743年,唐高僧鑒真和尚率弟子幾經波折東渡日本,不僅傳播了佛法和中醫,同時也將大量香藥傳輸到日本,致使日本已形成的香道流派就有100多個。日本有多個香道代表團來中國尋根、斗香。他們遍訪北京、南京、上海、廣州等地也只能在博物館裡見到中國傳統香爐用具的陳列,而更高層次的香文化交流則只能望洋興嘆
到了宋代,香薰已達到全盛時期。宋代的航海技術高度發達,南方的“海上絲綢之路”比隋唐時期更加繁榮。巨大的商船把南亞和歐洲的乳香、龍腦、沉香、蘇合香等多種香藥運抵廣州、泉州等東南沿海港口,再轉向內地,同時將麝香等中國盛產的香藥運往南亞和歐洲。由於沿“海上絲綢之路”運往中國的物品中香藥占有很大的比重,也被稱為“香料之路”。宋代還出現了新的薰香方法——“隔火薰香”:先將特製的小塊炭燒放入香爐中,然後用細香灰填埋,在香灰中戳些孔,再放上瓷片、銀葉、金錢或雲母片製成的“隔火”盛香,如此慢慢的燻烤,既可以消除煙氣又能使香葉的散發更加舒緩,其法可謂極盡巧思(十分類似現在的電熱香薰爐)。
1974年在福建泉州灣發掘出土一艘完整的宋代沉船,就是著名的“香舶”。從船中取出的文物主要是香藥。據《宋會要·職官》記載,當時設有庫使、監員及押送香藥綱至內庫的官員。宋朝的稅收僅僅市舶司香藥稅率一項,從宋初的一千六百餘萬至南宋灣熙末年增至六千餘萬,成為南宋朝廷的主要財政收入之一。此時,香文化終於從皇宮內院,文人士大夫階層擴展到普通百姓之間,遍及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並出現了《洪氏香譜》等一批香文化的專著,步入了中國香文化的鼎盛時期。
元代的對外經濟貿易中,香藥仍是主要商品之一。馬可波羅在《東方見聞錄》中說:“歐洲人未到以前,香料交易由中國人為主,中國人販運此種香料於印度,重載而歸”。他還說在阿拉伯看到的大量中國船隻,帶著他們沒有的香料、絲綢、瓷器和其它物品,經商人運往亞丁,再轉運到西方各國。
到了明朝,明成祖下令鄭和七下西洋,前往南洋、印度洋沿岸以及波斯、阿拉伯等三十多個國家,其中香藥貿易仍是主要商品,不僅如此,明朝時期香薰爐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其主要代表作是“大明宣德爐”,宣宗皇帝曾親自督辦差遣技藝高超的工匠,利用西方進貢的幾萬斤黃銅另加入國庫的大量金銀珠寶一併精工冶煉,製造了一批蓋世絕倫的銅製香爐,這就是成為後世傳奇的“宣德爐”,即使以現代的冶煉技術也難以復現。
明朝偉大醫藥學家李時珍在其傳世之作《本草綱目》中,對香藥的功效及特點都有比較詳盡的論述。收集採用了歷代和民間有效驗方一萬多個,其中收錄香藥近百種,分別歸在芳草、香木二類中,詳加考正闡述。如對“龍腦”的記載:“以白瑩如冰,及作梅花片者為良。故俗呼為冰片腦或雲梅花腦”,其中還專門指出,用紙捲起龍腦,燒煙燻鼻,吐出痰涎,就可以治癒很多頭痛病。“煎湯浴風疹,可治風寒風濕”;“乳香、安息香、樟木並燒煙燻之、可治卒厥”。“沉香、蜜香、檀香、降真香、蘇合香、安息香、樟腦、皂莢等並燒之可辟瘟疫”等 。書中不僅論述了香的使用,而且記載了許多制香的方法,如書中所記:使用白芷、甘松、獨活、丁香、藿香、角茴香、大黃、黃芩、柏木等為香末,加入榆皮面作糊和劑,可以做香“成條如線”。這一制香方法的記載還是現存最早的關於線香的文字記錄。
清朝總體來說是近代史上的一個恥辱,是中國文化被摧殘的時代。如果確切的劃分,應該以“鴉片戰爭”前後為分界線。清朝中前期香熏文化的發展,雖不及隋唐和宋代,但在宮中和達官貴人中流傳的也十分廣泛。我們從現在的文化影視中,均能處處發現它的身影,使用香爐的造型也和朝服一樣,有著嚴格的等級限制。從錢漢東所著的《日照香爐—中華古瓷香爐文化記憶》就能窺其一斑。清代康熙之時,陳夢雷等主編的《古今圖書集成》中,也專設有香部。張玉書等編纂的《佩文韻府》也編有香療方面的內容。清代著名醫學家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收集的香藥遍及海內外,補正明代醫學家李時珍之誤。清代晚期,由於清政府昏庸無能,多次遭到外國列強凌辱和侵略,不僅簽下了眾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還至香文化幾近灰飛煙滅的境地。
晚清和民國時期,由於統治者的昏庸無能,再加上政治的腐敗,接連不斷的戰火,使眾生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各類祖國寶貴遺產遭遇滅頂之災,同時香文化也不可避免,處於斷檔時期。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好的東西自然有其強大的生命力。民意不可違,在民間,香火即使在戰亂中也從沒有淹熄。每到端午節各地民間仍沿襲傳統的采艾掛門前用來祛病辟邪,祭拜祖先、結義联盟、拜神求佛、祈求平安等也都燃香上供。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十分看重文化藝術的發展,提倡“百花齊放,推陳出新”,使各類文化又重獲新生。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力更加的強盛,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東方巨龍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隨著中醫藥在世界的廣泛傳播和影響,香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也擺到重要的議程。也有眾多仁人志士在整理和挖掘,被譽為中國香學第一人的台灣人士劉良佑先生經過20餘年潛心研究香文化頗有心得:“沒有昨天,今天就不會存在,那么又何談明天呢?一個民族要有明天,是要有根基的。我們不把昨天的文化恢復起來,如何面對列祖列宗”?話猶新,而老先生卻帶著無限的遺憾和憧憬於2007年9月揮別塵世。
我們一定要把香文化發揚光大,傳承下去。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堅信:我們的目標一定要達到,我們的目標一定要實現!

香文化產業的發展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文化市場以“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方針為指引,基本形成了由娛樂市場、演出市場、音像市場、電影市場、網路文化市場、藝術品市場等組成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文化市場體系,初步建立起以綜合行政執法、社會監督、行業自律、技術監控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市場監管體系。
到2007年底,全國文化系統登記註冊的文藝表演團體達4512個,藝術表演場所2070個,演出經紀機構1024個,文化娛樂場所82174家,藝術品經營機構1112家,音像製品批發零售出租機構87137家,網咖13萬多家,其他文化經營單位11783家。文化市場形成多樣化、多層次、多渠道的文化產品供給新格局和傳播快、覆蓋廣、容量大的文化產品流通新網路。
2007年中國文化產品和服務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66.4億美元,其中核心文化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129.2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26.6%,是2001年的3.7倍;文化服務進出口貿易總額為37.2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39.9%,是2001年的6.1倍,中國文化產品進出口不平衡的局面有所改觀。
截至2007年底,中國經營性文化產業機構已達27.2萬家。文化產業日益成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民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成長的貢獻不斷上升。
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國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開拓出文化產業新的發展空間;新聞出版媒體“整體上市”,標誌著文化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技術進步醞釀突破,廣電和電信產業的融合穩步推進;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逐步成型,所有這些與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巨觀總體形勢都令人鼓舞。
在金融危機從美國發端並蔓延全球之際,到2008年底為止,中國文化產業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與感應最明顯的製造業特別是出口外向型企業相比,危機對文化企業帶來的影響還沒有呈現集中爆發勢頭,對於一些堅持創新的文化企業來說,風暴雖然潛藏風險,但更蘊含機遇。
這次金融危機正好可以迫使中國下決心進行經濟結構的轉型,會加速文化產業轉型的步伐。國家拉動內需、拉動消費、減少收入差別程度等政策的實施,以及教育、衛生、文化等領域的改革,都會直接推動文化消費,直接推動文化產業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