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原地區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自古以來人們就在此繁衍生息,創造出了燦爛的中原文化。既有以物質形式存在的有形文化遺產,又有主要通過“口傳身授”方式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節慶禮儀、傳統手工藝技能以及口頭傳統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中原地區的民間文化資源,底蘊深厚且富有個性,總的來說,有以下五方面的表現:
第一,歷史悠久。新中國成立後的考古發掘表明,早在舊石器時代,中原已有人類活動,是人類繁衍生息的地方。中原地區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承納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傳統,在神話傳說、民間音樂、民間美術中都有諸多體現。如古帝神話傳說、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僅形式古老,所涉內容也大多可追溯到遠古時期。這些古老的民間傳說,長期以來被不斷傳誦,對增強中原人民戰勝自然災害的信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中原古樂眾多,如洛陽海神樂、唐府神樂、超化吹歌等,具有非常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民樂歷史也很悠久,如嗩吶早在金元時期便傳入我國,並在中原地區廣泛流行。泥咕咕是濬縣民間對泥塑小玩具的俗稱,捏制泥玩具的歷史源於紀念隋末瓦崗軍起義中在濬縣陣亡的將士,至今已有千餘年。悠久的歷史使得中原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淮陽泥泥狗被譽為“真圖騰、活化石”,深受研究者重視。
第二,凸顯農耕色彩。中原地區以平原為主,農業生產歷史悠久。中原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根本上奠基於西周以降漸趨成熟的農業產生方式。漫長的農業時代是產生民間文化的豐厚土壤,民間文化包含的各種藝術形式植根於農耕本土。農耕文化孕育並深刻影響著民間文化。與農耕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眾多,比如民間舞蹈“打春牛”。“打春牛”又名“鞭春”,源於漢代。過去每年的立春日,皇帝必親赴先農壇祭祀,並作象徵性地扶犁耕地,表示重視農業,勸民扶桑。各地官員以“打春牛”的儀式來勉勵農民耕作,這一風俗在南陽內鄉古縣衙一帶保留著。隨著歷史演變,“打春牛”逐步演變為民間舞蹈形式,在當地社會和民眾生活中有極大影響,是十分珍貴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中原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了農耕社會許多珍貴的東西,它來自鄉野,同時也給村民提供精神的食糧和情感的愉悅。它的形成、發展與鄉土環境及民俗文化密不可分。中原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農業文化的載體,而且是農業文化獨特性的具體表現。在中國鄉村的社會結構和文化結構中,仍然遵循著自身發展的規律頑強生存,是農業環境下文化價值的代表。
第三,富於原創性。中原地區最具有原創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屬周易文化和少林功夫。中原地區是周易文化的誕生地和最早的源頭,而且周易文化的形成和鼎盛也都在中原,《易經》被尊為五經之首,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深遠。少林功夫中禪與武的深度融合,形成以禪定作為內功,彰顯般若智慧,以武術訓練領悟禪理,禪武相融,使少林功夫顯示出獨特的風格。少林功夫形成後,流傳於民間各地,眾多武術流派和拳種的形成受其影響。少林功夫不僅在國內廣泛傳播,在國外也有很大影響,日本、東南亞都是少林功夫比較集中的流傳地。每年都有許多來自各國的外國人到中原研修少林功夫,在世界範圍內掀起學習中華武術的熱潮。
第四,地域性。中原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地域性特徵明顯。以民間信仰而言,中原地區是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這裡產生了眾多先賢人物,他們受到後人的崇敬和祭奠。以廟會為依託、以民間信仰為基礎,形成眾多的中原古廟會。如伏羲定居並建都在淮陽(古稱宛丘),死後也葬在淮陽,每年在淮陽太昊陵公祭伏羲,長達一月之久。桐柏是盤古神話的主要流傳地,盤古廟會期間的各種祭祀活動,都有相關傳說在當地流傳。南陽是張仲景墓、祠所在地,祭祀張仲景的活動由來已久,延續至今。在民俗方面,豫西的地坑院民俗,是在當地獨特的地理環境、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帶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第五,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交融。由於處於中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中原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始終是在與周邊地區的不斷交融中發展。如豫西地區剪紙的風格和特色就受到臨近的山西、陝西這兩個有名的剪紙大省的影響。交融性在戲曲中體現得更為突出。康熙後期,西北地區的秦腔傳入中原晉冀魯豫各省,和傳統的崑曲及地方性的演唱曲調結合起來,逐漸形成種類繁多的各種梆子腔。在河南境內,影響較大、流行較廣的是河南梆子,其他聲腔劇種還有曲劇、越調、大平調、二夾弦、道情等,河南廣大民眾對它們非常喜愛,甚至達到迷醉的程度。如今,豫劇的影響範圍已經遠遠不限於中原地區,成為中國最有影響的地方戲之一,並在藝術上取得巨大成就。文化的交融一方面增強了中原文化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也使中原文化本身從其他文化中汲取營養,使其發展更加充滿生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