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民俗游

中原民俗游

黃河中下游地區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這裡的中原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這裡的民風民俗,無一不是中華文化的生動體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原民俗游
  • 發祥地:黃河中下游地區
  • 地址:祁縣喬家堡村
  • 記載電視劇:《喬家大院》
概述,喬家大院,河邊民俗館,平遙古城牆,丁村民俗博物館,運城關帝廟,安丘石家莊民俗村,濰坊風箏博物館,河南洛陽豫西窯洞,北京四合院、街巷胡同,唐山民俗博物館,

概述

雖然山西、河南、山東、天津、北京的民俗風情同出一源,有許多共同之處,但各地域又有明顯的不同。考察各地的風土人情、城街巷陌,或許您會在發現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同時,也體會到居住在不同地域的炎黃子孫用不同方式追求美好的生活。
山西 太原喬家大院、河邊民俗館、平遙古城牆、
臨汾丁村民俗博物館、運城關帝廟、永樂宮元代壁畫

喬家大院

位於祁縣喬家堡村。始建於清嘉慶、道光年間,為清末民初金融商業資本家喬致庸的宅邸其建築具有北方特色,清代民居風格。被譽為“北方民居建築史上罕見的一顆明珠”。如今是祁縣民俗博物館。整個建築群分為6個大院、20個小院, 共有房屋313間,占地8700多平方米。館內展鑒共分6大部分,12個單元,31個展室。分別以時序節令、奉祀祭祖、婚喪禮儀、生活起居等為主題,較為系統地反映了清末民初晉中一帶的民情風俗。並有木器、衣飾、陶瓷、字畫、工藝品等專題陳列。
喬家大院喬家大院
晉商各種院中,出名最早的是喬家大院,沒有哪座晉商大院有它那么高的出鏡率,先後有三十多個劇組在此拍攝。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更是使喬家大院儼然成為晉商大院的代表,電視連續劇《喬家大院》的熱播,再一次勾起人們對這座清代民宅的回憶。 2006年2月13日以喬致庸人物為背景,由胡玫導演,朱秀海編劇,陳建斌和蔣勤勤主演的45集電視連續劇《喬家大院》在中央電視台一套黃金檔開播,使喬家大院成了旅遊熱門景點,遊客倍增。擁有獨家出著作權的上海辭書出版社也推出了《喬家大院》同名長篇歷史小說。

河邊民俗館

位於定襄縣城東北22公里處的河邊村。是在舊山西督軍閆錫山宅院基礎上籌建的地方性民俗展覽館, 宅院始建於民國二年(1913年), 總體布局為上下兩大院, 為中國傳統殿式建築。主要內容包括禮俗、婚喪、節會習俗、居住及生產民俗等, 集中反映了當地人們勞動生產、生活的情景。
河邊民俗館河邊民俗館

平遙古城牆

位於太原市西南約90公里,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現存的平遙城牆是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擴建而成。平遙古城素有龜城之稱,取意長壽不老,堅如磐石。城牆外觀呈方形,周長6.4公里,城牆高12米,平均寬為5米。外牆每隔50米築有敵台1個,四角各建角樓1座,東南角建有奎星樓1座。城牆上建垛口3000個、 小敵樓72座。
平遙古城牆平遙古城牆
南北各建一城門,東西設兩道城門,每道城門都突出牆體外部,呈瓮形。瓮城共有6座(南北各1座,東西各2座),細看,南北兩門像龜的頭尾,東西四門似龜的4隻腳。南門裡外兩門直通,像龜的頭部向外伸出。正好南門外還有兩眼水井,像龜的兩隻眼睛。北門的外門形狀向東彎曲,似龜尾東甩。而全城的大街小巷就是龜背上的壽紋了。因而,歷史上稱平遙古城為“烏龜城”。城外原有護城河,門外設吊橋

丁村民俗博物館

西村民俗博物館位於臨汾南35公里襄汾縣丁村,有明清兩代的民宅26座,全部建築均保存完好。較早者為明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至四十年,較晚者為清代康熙鹹豐年間。其中明代的四合院,院小房高,端莊大方,裝飾華麗,注重雕刻。雕刻內容有歷史人物、花卉、走獸、古典戲曲等。每座民居,既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又是一件珍貴的文物。
丁村民俗博物館丁村民俗博物館
1985年,國家為了保護好這批古代民居建築,收回了院落19座,修繕了9 座院落、2座廟宇,徵集了近萬件文物,創辦了中國第一座漢民族民俗博物館。

運城關帝廟

位於運城西20公里處的解州鎮內。這座宮殿式建築,是為了紀念三國時蜀國大將關羽而建,是國內最大的關帝廟。關羽的故里在解州鎮東南10公里處的長平村。
運城關帝廟運城關帝廟
關帝廟創建於隋代開皇年間,清代重修。由南北兩個部分組成。南為結義園,此園是仿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的桃園而建。北院為正廟,由前後兩院組成,自成格局,是具有中國傳統手法的宮殿式廟宇建築群。崇寧殿、春秋樓等是廟內主要建築。

安丘石家莊民俗村

位於山東省安丘市城西南20公里處。這裡以突出的魯中民俗吸引著中外遊客。遊客在這裡隨農家俗,學農家活,住農家房,吃農家飯,體驗民間習俗,飽享田園樂趣。
安丘石家莊民俗村博物館安丘石家莊民俗村博物館
這個莊1988年建成民俗博物館,面積1900平方米,是魯中一帶典型的農家四合套院。館內設民間禮儀廳、民間工藝室、民間文娛室、農家用具室、農家生活室、農家紡織室、村塾學堂室、婚俗院等。
婚俗院大門上的對聯為:“天上雙星渡,人間六禮成。”院內放著花轎,設有拜天地用的香案花燭。洞房內布置著新婚擺設,充滿喜慶氣氛。五湖四海的賓客可在此舉行傳統的中國古典婚禮,享受天倫之樂。

濰坊風箏博物館

坐落在山東省濰坊市,建於1987年,系全國第一座風箏專業性博物館。占地1 .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100平方米。館內有大小展廳12個。琳琅滿目的風箏展品,展現了從公元前5世紀“魯班風箏”至今的中外各式風箏。
濰坊風箏博物館濰坊風箏博物館

河南洛陽豫西窯洞

在河南省洛陽、三門峽的黃土高原一帶農村,自古以來就有住窯洞的生活習慣。尤以村民們居住的窯洞天井四合院最有特色。當居民選擇好要居住的地點後,先在地面上挖一個百餘平方米的大坑,然後在四面打出幾孔窯洞,旁邊挖一條通往地面的地道,院內中間挖一口滲水井,坑沿四周砌一圈矮牆,便成為一處防雨擋風、東暖夏涼的地下天井四合院。整個村莊坑連著坑、戶連著戶。站在坑上村邊,只聞雞犬相吠,卻不見村莊的蹤影,頗為奇特。
洛陽市豫西天井窯洞洛陽市豫西天井窯洞

北京四合院、街巷胡同

一、四合院居民
來到北京旅遊,如果您想要了解北京人的生活習俗,可以去四合院訪問。四合院是北京居民的傳統住宅,意思是一個庭院四面皆有住房。四合院起源於12世紀元大都建設時期。目前北京四合院保存交好的地區在東城的交道口南大街以西,鑼鼓巷左右一帶的胡同內。
中原民俗游
去四合院專訪已成為越來越多的旅遊者了解北京人民生活的旅遊項目之一。您可以到四合院參觀典型的北京居民的家庭,可與他們座談、聊天。如有興致,還可跟他們學包水餃、做麵食,與他們共同進餐。您一定會感到樂趣無窮的。
二、街巷胡同
北京傳統文化的胡同街巷,似乎只能和市井及民俗掛鈎,其實這僅僅是對胡同不完整的了解,北京的胡同街巷,首先從建築布局來講,它是中國古代帝都城市建築的顛峰之做,可以用,“經緯分明,四方貫通,整齊便利”來概括,在其名稱上,即保持民間胡同的叫法民俗化,又嚴格在一些寺院道觀,官署衙門所在的胡同街巷名稱中保持宗教的神聖,政權的威嚴。北京胡同街巷的名稱既有民間氣息,也有商業,宗教,官場等諸多文化的並存。而在這裡所發生的事情,所湧現出的名人,也不緊緊是張三李四,家長里短,其中也有顯貴名宦,震驚神州的事情。老北京胡同名稱中有不少是以碑命名的,比如麒麟碑胡同、半截碑胡同、石碑大院、石碑胡同等,都是因為胡同中最早曾有作為景物標誌的漢白玉石碑而得名。麒麟碑胡同位於張自忠路北面,炒豆胡同東邊,這條胡同里的麒麟碑,本是明朝嘉靖年間武將仇鸞府宅門前影壁上嵌著的一塊雕刻有麒麟的漢白玉石碑。
南城蒜市口為曹雪芹故居南城蒜市口為曹雪芹故居

唐山民俗博物館

唐山市民俗藝術博物館於2002 年春在大釗公園落成,占地5 畝,建築面積1000 平方米,是一項民營資本創建的公益事業。2004 年被唐山市委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唐山文明的歷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距今約四五千年。唐山市冀東民俗藝術博物館館內主要展出具有冀東地域文化特點的民俗文化藝術精品,包括:樂亭大鼓、玉田泥塑、灤縣皮影等傳統民間藝術與工藝、此外還有民間生活用品與農具、地方文人書畫、民間石刻與建築構件、唐山古代民間陶瓷、唐山史話等。可使您親身感悟古老唐山的悠久歷史,了解和欣賞到唐山古樸的民俗民風,獨特的民間藝術,領略到我們祖先寶貴的文化遺產。另外還可以欣賞到精彩的皮影表演。形成了一種集民間美術、雕刻藝術、戲曲服飾為一體的精美藝術品。由於它的品質優良,風格古樸,易於保存,被稱為“中國工藝美術的活化石。明、清時代的歷史遺存與現代藝人的雕刻作品都已成為世界各地博物館和收藏家們收藏的藝術珍品。
中原民俗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