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界爭端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10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國和印度的藏南邊境的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

基本介紹

情況概述,東線爭端,西線爭端,領土侵占,自衛反擊,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印軍完敗,前景展望,地區歷史,東段爭議,西段爭議,戰爭詳解,印軍挑釁,暗度陳倉,借道錫金,大敗印軍,和平談判,爭端根源,戰爭始末,抗美援朝戰爭,劉鄧大軍接管四川,爭當南亞雄獅,滅印王牌部隊,娃娃偵察兵,

情況概述

整箇中印邊界全長約3000多公里,分西、中、東三段。在每一段邊界上都有爭議地區。在西段,雙方爭議面積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賽欽地區,除巴里加斯一處外,其餘都控制在中國手中。在中段,雙方爭議面積約2100平方公里,分為4處,現控制在印度手中。在東段,雙方爭議面積約90000(根據最新的矢量測量法,爭議面積為67000平方公里,印度控制6.3萬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即網上常說的藏南地區,現全部控制在印度手裡。在整箇中印邊境爭端中,東西兩段是爭議重點,1962年的邊境衝突也是在這兩段打的。

東線爭端

中印邊境東段爭端,是傳統習慣線與麥克馬洪線之爭。傳統習慣線在喜馬拉雅山南麓,以此線作為邊界,約9萬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區屬於中國;而麥克馬洪線以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的連線線作為界線,將藏南土地劃歸印度。
1914年,在中英藏三方參加的解決西藏問題的“(印度)西姆拉會議”上,英方代表亨利·麥克馬洪以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的連線線作為界線,炮製了一條新的印藏邊界線,將中國藏南約 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歸英屬印度。麥克馬洪又利誘西藏噶夏的代表,背著中國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劃界換文。當時對西藏擁有主權的中國政府並不知道此事,達賴喇嘛和噶夏政權也未給其參加西姆拉會議的代表有劃界的授權,後來了解了情況的噶夏政權對麥克馬洪畫的線不予承認。歷屆中國中央政府對麥克馬洪線也未予承認。所以,這是一條非法的邊境線。
東線邊界示意圖東線邊界示意圖

西線爭端

西線邊境爭端主要是新疆阿克賽欽地區歸屬之爭。阿克賽欽是一塊被喀喇崑崙山,崑崙山及阿里高原環繞的盆地,自古以來就是從新疆到達西藏的重要通道,一直屬於中國,直到五十年代印度人抗議中國通過阿克賽欽修建新藏公路以前,中國政府並不知道印度對這裡有領土要求。
印度的依據是所謂詹森線。19世紀60年代,英國測繪軍官詹森曾到新疆作探險旅行,此人把阿克賽欽視為無主地,因此將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划進英印的屬地,將中印分界線畫在了崑崙山一側。對於這條詹森線,英國政府並未知會清朝政府,歷代中國政府包括新中國並不知道此事,更談不上承認了 。
中印西線示意圖中印西線示意圖

領土侵占

從上世紀四十年代起,英國殖民當局和獨立後的印度政府開始蠶食中印邊境東段藏南地區。英印統治期間,雖然公布了麥克馬洪線為邊界,但是英國人也僅僅在極個別地區,試探性地侵入門隅和察隅地區,不敢放膽占領。獨立後的尼赫魯政府全盤繼承了英國殖民政權的遺產,包括大英帝國的殖民政策和擴張政策,在對中國領土的侵略擴張上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1950年初,印度軍隊大膽越過西山口進軍達旺,到1954年印軍完全控制了“麥線”以南原西藏的門隅-洛隅-下察隅地區。印度政府為此成立了東北邊境特區進行管轄。
1949年後,新中國繼續不承認麥線。但是由於我國政府當時執行的是反帝國主義的意識形態外交,一切以反美為重,因此不得不慎重對待印度這樣的國家,在領土問題上採取克制和忍耐的態度。具體說就是外交上保持沉默,軍事上沒採取任何措施。但這種忍耐進一步助長了印度政府的氣焰,印度政府在中印邊界西段也向中國提出領土要求。
中印西段邊界情況與東段不同。“麥線”儘管非法,但它畢竟是一條在地圖上畫出來的“邊界線”;而在西段,就連這樣一條“邊界線”也沒有,只有一條“習慣線”。習慣線以北歷來由中國政府管轄,印度在1957年從一份中國畫報上看到中國在該地區修築了新藏公路,於1958年9月向阿克賽欽地區派了一支偵察隊,但隨即便理所當然地被中國政府“遞解”出境。1958年10月18日,印度政府向我提交了一份備忘錄,聲稱新藏公路通過的土地(即阿克賽欽地區)“若干世紀以來就是印度拉達克地區的一部分”,中國政府對此予以斷然拒絕。
中印邊界戰爭中印邊界戰爭
印度政府視中國政府的克制忍讓為軟弱可欺,更加肆無忌憚。在東線,印度政府以勘界為名,跨過“麥線”進一步蠶食我國領土。在西線,開始派軍隊進入我國領土。兩國軍隊在1959年8月25日爆發了第一次邊界衝突,即東線的朗久事件;同年10月下旬在西線又發生了空喀山口事件,揭開了雙方軍事對峙的序幕。
1960年,印度政府開始推行“前進政策”,派巡邏隊搜尋中國“占領”地區,在不進攻中國陣地的情況下,插入中國據點之間的空白地帶,堵住中國人向前推進的路線。在西段,向印度主張線儘可能地推進,在邊境地區設立哨所,把阿克賽欽地區“實際上”變為印度領土;在東段,把哨所推進到“麥線”,對整個邊境地區加以有效占領。
中國政府為了全面解決邊界問題,提出了一攬子外交解決的方案,在兩國總理最後一次談判中由周恩來向印度方面提出。
這箇中國方案的核心內容是,中國認為邊界問題是由於帝國主義侵略造成的,雖然中國受到很大損害,但這並非是印度人民的錯,不應該由獨立後的印度負責。中國政府不承認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但對於邊界現狀,中國政府準備以“現實主義的態度”對待它。這個所謂的“現實主義態度”,是準備以承認麥克馬洪線的實際效力(確認印度對門隅-洛隅-下察隅地區的占領)換取印度不再對阿克賽欽提出領土要求。另外,中國政府建議,作為一種臨時性措施,雙方應暫時維持邊界現狀。這是我國政府在那個年代典型的意識形態外交政策:中印兩國人民是友好的,中印兩國的邊境問題是帝國主義侵略造成的。中印兩國人民不要上帝國主義的當,應當互諒互讓解決邊界爭端。
但習慣於按西方國際法和國際慣例思維的尼赫魯拒絕了中國這一巨大讓步性的方案,繼續推行“前進政策”。忍無可忍的中國政府被迫進行自衛反擊。

自衛反擊

1962年10月,印軍開始實施將中國軍隊清除出去的作戰計畫,即“里窩那計畫”。其作戰任務和要點是:在東部,占領塔格拉山脊,將中國軍隊趕出塔格拉山;在西部,拔掉中國軍隊的21個據點,占領全部有爭議的阿克賽欽地區
面對印軍得寸進尺的入侵、蠶食和挑釁,中國領導人終於下決心進行自衛反擊。反擊作戰從1962年10月20日正式開始,至11月21日基本結束,歷時一個月,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

從1962年10月20日開始至28日結束。這一階段的作戰,主要在中印邊境東段克節朗-達旺地區和西段的加勒萬河谷、紅山頭地區進行。東段,我軍全殲印軍王牌第七旅及其它印軍一部,俘虜第七旅旅長達爾維準將,此仗共殲滅印軍1900餘人。西段,新疆邊防部隊從喀喇崑崙山到岡底斯山,轉戰千餘里,拔除入侵印軍據點37個,收復部分領土,殲敵一部。
第一階段作戰勝利後,我國政府呼籲印度重開談判解決邊界問題,但遭到尼赫魯拒絕。

第二階段

從1962年11月14日開始,至21日結束。這一階段的反擊,在東線主要分兩個作戰方向,即“麥線”東端的瓦弄方向和西端的西山口-德讓宗-邦迪拉方向。
1962年11月14日,印軍首先從東線瓦弄方向我軍發起進攻。1962年11月126日清晨,中國軍隊發起全線反攻,經一天激戰,至傍晚時分,我軍奪取了印軍占據的瓦弄地區。這一戰,共殲滅印軍1200餘人。
與此同時,在“麥線”西端西山口-德讓宗-邦迪拉方向的反擊戰,也正式開始。這次戰役,被稱為“打頭、切尾、斬腰、剖腹”之戰。戰鬥中,中國軍隊通過穿插包圍方式,在西山口--邦迪拉地區,全殲印軍3個旅,共斃俘印軍準將旅長霍希爾·辛格以下官兵5200餘人,成為這場戰爭了中最大的戰役。
在西線,我軍在班公洛地區對敵展開反擊。到1962年11月20日,我軍占領了印軍在這裡建立的全部6個據點,班公洛地區反擊戰勝利結束。至此,印度在中印邊界西段的入侵據點全部清除。

印軍完敗

在這次對印自衛反擊戰中,我軍所到之處,印軍望風披靡,至1962年11月20日,中國軍隊已完全占領了邊界全線上的所有爭議地區。在西段,我軍清除了印軍侵占的全部據點;在東段,我軍前進到了非法的“麥線”以南、靠近傳統習慣線附近地區。作戰中,中國邊防部隊殲滅印軍3個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殲滅印軍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擊斃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準將以下4,885人,俘印軍第7旅旅長達爾維準將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繳獲大量武器彈藥和軍用物資。中國邊防部隊陣亡722人(其中軍官82名、士兵640名),負傷1,697人(其中軍官173名、士兵1,524名)。
中國政府於1962年11月21日宣布,從22日起中國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全線主動停火,主動後撤。之後開始,我軍在中印邊境東段回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我側20公里以內。其後,又將繳獲的印軍武器彈藥和軍用物資交還給印度,並釋放了全部印軍戰俘。

前景展望

中印作為亞洲及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大國,保持中印之間的友好合作關係對維持亞洲及世界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平解決兩國邊界問題是中印關係發展關鍵。然而中印邊界問題仍然困擾兩國戰略合作向實質性方向邁進,同時也制約中印關係的縱深發展。
1988年印度拉吉夫·甘地總理訪問中國以後,雙方關係逐漸得以改善。
1999年印度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發生衝突中,我國採取了不介入的姿態。
2003年6月,中印首腦會談中,印度承認西藏自治區為中國的領土。2004年之後,隨著印巴關係的改善,給中印關係帶來了好的影響。
2005年4月,溫家寶總理訪問印度,雙方簽署了《關於解決中印邊界問題政治指導原則的協定》。
2006年7月,我國西藏與印度錫金邦之間相隔44年得以開放。開放的乃堆拉山口海拔4545米。
2008年1月,辛格總理在訪問中國後不久,就到包括中印邊界東段爭議區視察,拋出推動印度東北邊境地區開發的一攬子計畫。11月8日,印度外長慕克吉又在中國達旺地區(印度稱為“阿魯納恰爾邦”)訪問時老調重彈,再次宣稱印度對達旺擁有主權。印度強化對中印邊界爭議地區“事實占領”和“事實開發”的做法,不利於中印邊界問題的解決,同時也不利於兩國在安全領域增加的互信。2008年美印核協定簽署和美印太空合作等第三方因素,如果不在中印戰略對話層次增信釋疑,可能也會阻礙中印關係提升的高度。
不論是東線的麥克馬洪線,還是西線的詹森線,都不具有法律依據,從來沒有得到過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承認。在中印邊界談判中,中國政府本著“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原則,在邊界協定中,中國間接承認了印度對錫金的主權,為解決邊界爭端做出了重大讓步。錫金王國是1975年被印度併吞的,北京一直拒絕接受這一既成事實。這次簽署的邊界協定規定,中印兩國重新開放自中印邊境戰爭以後一直封閉的一個錫金邊界口岸,另外還準備在中印邊境再開放一個口岸。在中印邊界協定中,錫金被視作印度的一個邦,喜馬拉雅山麓的納圖拉口岸定為邊防和海關檢查關口。
印度在邊界談判中頑固堅持自己的主張,不僅對中國在東線合理的領土要求置之不理,甚至還妄圖在西線阿克賽欽瓜分一片土地。鑒於印度的強硬立場,解決中印邊界爭端任重而道遠。

地區歷史

東段爭議

早在公元7世紀,門隅即屬我國吐蕃地方政府的版圖。13世紀,元朝統治了這個地區。17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喇嘛統一西藏,對門隅地區實行各種形式的有效管轄。19世紀中葉以後,清朝駐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府特別授予錯那宗和達旺寺以管理門隅地區的實權,負責制定法律、制度和處理重大的行政、宗教、邊境事務。駐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權為了加強對門隅的統治,在門隅的首府達旺,建立了名為“達旺細哲”的全區性行政委員會(由達旺“喇章”的代表一人、“聶倉”兩人和“札倉”的代表組成)和“達旺住哲”的高一級非常設行政會議(由“達旺細哲”的組成人員加上錯那宗兩個宗本組成),負責處理重大的行政、宗教、邊境事務。西藏地方政府每年派專人到門隅徵收、徵購大米,專管該區鹽米等經貿活動。

西段爭議

阿克賽欽是一塊被喀喇崑崙山,崑崙山及阿里高原環繞的盆地,自古以來就是從新疆到達西藏的重要孔道,元後準葛爾的大軍及蒙古熬茶禮佛的行旅都是從此進藏,清時曾設立拓置局管轄,1951年西北
解放軍也是從阿克賽欽到達阿里的。
對於這樣一塊土地,中國人從來就沒有懷疑過其屬於中國,直到印度人抗議中國通過阿克賽欽修建新藏公路以前,中國政府並不知道印度對這裡有領土要求。
印度的依據是所謂詹森線。1860年英國測繪軍官詹森曾作探險旅行,他從拉達克進入阿克賽欽最後到達新疆的和田。此人把阿克賽欽視為無主地,因此將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標畫進英印的屬地,將中
印分界線畫在了崑崙山一側。
對於這條詹森線,英國政府並未知會大清國,歷代中國政府包括新中國並不知道此事,更談不上承認了。

戰爭詳解

印軍挑釁

1962 年10 月的中印邊境戰爭,從印軍侵略挑釁開始,以我軍自衛反擊大獲全勝結束。戰後在總結這場戰爭的特點時,羅瑞卿總參謀長用一個“亂”字作了概括。而造成這場“亂”戰的直接責任人就是劉伯承
戰爭開始階段,印軍在前蘇聯和美國的雙重支持下,很快在主戰場———喜馬拉雅山所謂的麥克馬洪線雪山營地建立了居高臨下的指揮部,由考爾中將坐鎮指揮。而我軍為了爬山,部隊只得留下輜重,輕裝前進。為防萬一,先頭部隊派出尖兵往往要拉成幾里路的長蛇陣,從尖兵連、尖兵排、尖兵班到尖兵組,都隔著相當一段距離,就連尖兵組的三個人,也還要再次分開走,最前面的一個戰士用鐵鍬敲擊冰雪,刨出一個腳窩,往前挪動一隻腳,再刨出第二個小坑。動作要格外小心,稍有大意,震裂了冰層,剎那間便會大禍臨頭———冰雪迅速炸裂,崩潰塌陷。

暗度陳倉

在中央軍委的作戰會議上,劉伯承說,青藏高原我沒去過。不過根據經驗,有水必有路。兵無常勢,我們不妨換一種思路,沿著水流的方向行進,或許還是一支奇兵呢。毛主席當即拍板決定:正面仍由小股部隊佯攻,繼續迷惑敵人。為慎重起見,先由一個師尋水探路,隱蔽接敵
,成功後,再由大部隊跟進。這個師選擇了中國、印度、錫金三國交界的東線亞東,那裡尚未交火,不大引人注意,但印度已有兵力駐守。我軍先遣團在前面開路。剛出發時指戰員們的高原反應還是很明顯的:邁不動步,喘不上氣,體弱的戰士往往要拉著馬尾巴才能前進。但走著走著,冰雪沒了,腳步輕了,呼吸暢了;走著走著,皮大衣脫了,棉衣也穿不住了,路邊草木也綠了;走著走著,看到一望無際的稻田……偵察員回來報告:前面已到錫金國境。
中印邊界戰爭中印邊界戰爭

借道錫金

但在邊境線上錫金士兵卻阻止我軍,不讓通行。恰巧這時我們看見有少數印度軍人從其境內逃跑,便義正辭嚴地質問錫金士兵:同樣是友好鄰邦,為什麼允許印度人通行,而阻攔我們?他們支支吾吾答不上來。指揮員將手一揮,戰士們便迅猛追擊過去……
戰事進行得順利極了:等候在麥克馬洪線前沿與我軍決戰的印軍,做夢也未想到在他們屁股後邊出現了中國軍隊,嚇得他們屁滾尿流,潰不成軍。除二戰時曾打敗過日軍、被譽為“印度的驕傲”的那個營有些戰鬥力,打得比較頑強外,其餘皆稍觸即潰。

大敗印軍

由於戰爭進展太快,大大出乎敵我雙方預料,戰場一度出現混亂:印度侵略軍後院起火,暈頭轉向,亂作一團。就連考爾中將也因信息不通,還乘坐前蘇聯先進的米 -8 直升飛機和美國軍事顧問一起貿然視察亞東一線。剛下飛機,便遇上我軍,差點當了俘虜。他們急忙扒上牛車倉皇逃命,丟下座機給我軍當了戰利品。我軍先頭部隊孤軍深入,在後續部隊尚未到達的情況下,為抓住戰機、擴大戰果,遂分兵殲敵,也導致戰鬥序列散亂。但在同樣亂的情況下,我軍是形散而神不散,各自為戰,士氣高昂。像戰鬥英雄龐國興( 陝北人 ) 就是在追擊中與部隊失散的情況下,根據軍銜大小,又先後與兄弟部隊兩名同樣與原部隊失去聯繫的、彼此互不相識的戰士組成戰鬥小組 ( 他是下士任組長,另兩名戰士分別是上等兵和列兵,為組員 ) ,不失時機地殲敵立功的。而印軍則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成了一群亂撞的無頭蒼蠅。
東線我軍的成功,立即在西線、中線產生連鎖反應,我軍風掃殘雲,氣吞江河,戰事只進行了十多天,先鋒部隊便推進到距新德里只有 300 多公里的地方。印度首都一片驚慌,大街上修築工事,市民們爭相出逃。
就在印度舉國慌亂之際,毛主席審時度勢作出了撤軍的決定。我軍返回戰前實際控制線 ,並主動後撤 20 公里,與印軍脫離了接觸。

和平談判

1962年中印戰爭後30餘年來,兩國在邊界問題上始終存在嚴重分歧,但經過雙方的共同努力,還是達成了一些共識。尤其是自雙方為此展開的一系列外交活動,更表示出了雙方都有和平解決邊界爭端的誠意。
中國與印度兩國邊界全長約1700公里,分西、中、東3段。西段約600公里,中段約450公里,東段約650公里。1962年兩國因邊界爭端爆發了一場邊界戰爭。30餘年來,雖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尋找公平、合理解決邊界爭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印邊界官員級談判已舉行了15輪,專家小組會議召開12次。但兩國政府從未放棄努力,2003年6月瓦傑帕伊總理成功訪華,第1次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也於2014年10月23日至24日在新德里舉行。

爭端根源

手足兄弟的反目中印兩國本是友好鄰邦。印度曾是第一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的非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政府也給予了熱情的回報。在抗美援朝最為激烈的1951年,毛澤東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親自出席印度駐華大使的國慶招待會,並在會上祝賀道:“今天慶祝印度的國慶,我們希望中國和印度兩個民族繼續團結起來,為和平而努力。”也就在這一年,中國為緩解印度的糧荒,在自身糧食緊缺的情況下,向印度提供了66萬噸大米。
當時印度作為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積極主張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同時也大力尋求解決朝鮮爭端的途徑。20世紀50年代,兩國官員頻頻互訪。周恩來總理曾四訪印度,共同確立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8年,中國在尼赫魯的主張下參加了萬隆會議。更令人難忘的是尼赫魯訪華,毛澤東與尼赫魯話別時意外地吟誦了屈原的二行詩句“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在那一段時間裡,中印兩國的大地上到處響徹“中國印度是兄弟”的呼喊聲。
然而就在這熱烈的歡呼聲中,中印關係危機卻已悄悄來臨。眾所周知,中印兩國獨立與解放之前,雖然未曾正式劃定過邊界線,卻早已形成了一條各自遵守的習慣邊界。印度自1947年獨立後,開始時一直遵守著這一邊界。但在1954年,印度政府卻修改了官方地圖,把東段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作為已定國界,占領了屬於中國的9萬平方公里土地,又在中段侵占了阿里地區的2000平方公里土地,還把西段的巴里加斯劃入印度版圖。這樣一來,印度共侵占中國領土達12.5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一個福建省。兩國關係就此跌入低谷。
狂想中印關係從手足情深到反目成仇,追根溯源主要是“大印度聯邦”在作祟。
“大印度聯邦”本是英國殖民者以印度為基地,向周邊乃至東亞和印度洋沿岸拓展勢力範圍的戰略構想,想不到尼赫魯卻對它格外欣賞。他早在1934年就在自傳中寫道:
“我個人對未來遠景的看法是這樣的:我認為將來會建立一個聯邦,其中包括中國、印度、緬甸、錫金阿富汗和其他國家。”後來他又在《印度的發現》一書中作了修正,把他的“大印度聯邦”定格在印度洋地區、東南亞、中亞和西亞,而印度必將成為該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尼赫魯還一廂情願地設計出一個“理想邊界”,即將克什米爾、尼泊爾、錫金、不丹和阿薩姆作為印度的防務內線,把中國的西藏作為“緩衝國”納入印度的勢力範圍,將“麥克馬洪線”和“詹森—阿爾達線”作為印中理想的邊界線(麥克馬洪線和詹森—阿爾達線是以英國殖民者的名字命名的。1914年英國為擴張其殖民地領土,以不正當的手段與當時的西藏當局秘密換文,炮製了大致以喜瑪拉雅山主脈分水嶺為走向的邊界線,中國的歷屆政府從未予以承認)。尼赫魯甚至認為,獨立為新生的印度創造了大好時機,印度要建立以自身為盟主的“大印度聯邦”,並以此為基礎躋身世界強國之列。這就是尼赫魯在印度獨立民主運動中萌生的“關於印度的新概念” 。
中印邊界戰爭中印邊界戰爭
印度獨立後,尼赫魯便開始實施他的“大印度聯邦”狂想,並在西藏問題上做了不少手腳。1947年3月,當時的印度臨時政府曾慫恿西藏獨立。尼赫魯在會場上懸掛的巨幅亞洲地圖竟將西藏置於中國的版圖之外,後經國民政府代表鄭彥的強烈抗議,尼赫魯才予以更正。同年5月,印度臨時政府還向西藏葛廈提出“繼承並保持英國在西藏的特權和利益”備忘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尼赫魯政府又阻止西藏當局上北京商談和平解放問題。當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時,印度駐華使館竟在向中國政府的照會中說:“中國軍隊之侵入西藏不得不認為是可悲的。”此外,印度還向西藏地方武裝提供軍火,阻止解放軍進藏。
1951年2月2日,印度軍隊乘中國在朝鮮激戰無暇西顧,派兵占領了西藏地方政府管轄的達旺地區。此後,中國政府經過多方交涉表明態度,印方明目張胆的軍事活動才有所收斂。然而印度政府不僅不肯退出占領的中國土地,反而加緊了蠶食的進程。
更令人驚訝的是,尼赫魯1954年10月訪華甫歸,一條非法的麥克馬洪線竟立即出現在印度官方地圖上,以此迫使中國接受這一事實。直至1958年12月14日尼赫魯給周恩來的親筆信中還寫道:“印度的這些大片土地(中國地圖表明屬於中國)只能是屬於印度的,這是毫無疑問的,而且對這些土地不存在爭端。”此後,印度政府還支持西藏反動農奴主叛亂,公開否認中國對西藏的主權。尼赫魯甚至指責中國“沒有遵守西藏同中國關於自治區的協定和對印度提出的保證”。
西藏叛亂的失敗,使尼赫魯劃西藏為印度戰略緩衝區的妄想成為泡影,但“大印度聯邦”構想仍然使他不能平靜。他公然向中國政府提出,把有爭議的12.5萬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劃歸印度,中印關係隨 即惡化。尼赫魯完全阻絕了中國政府防止邊界衝突的各項建議,一意孤行地執行“前進政策”,繼續侵占中國領土。1962年10月,尼赫魯向印度軍隊下達了“將中國軍隊趕出去”的命令,中印邊界戰爭全面爆發。
困獸猶鬥的尼赫魯印度軍隊在中印邊界戰爭中的徹底失敗,使尼赫魯亂了方寸。他不與任何人商量,獨自向美國總統甘迺迪求救,要求派轟炸機和軍隊與中國作戰。印度國民也從未經歷過如此失敗情緒的衝擊,全國陷入一片混亂。可就在這個時候,中國軍隊卻單方面宣布停火,並主動撤退到1959年11月中印實際控制線後20公里,希望以此推進談判,恢復中印兩國的友好關係。
而印度政府卻未能理解中國的善意。他們認為中國軍隊的“懲罰”大大傷害了印度的自尊和體面,並把中國主動釋放全部被俘人員、所繳武器和軍用物資也說成是陰謀。印度政府對中國的誠意根本不予理睬,並拒絕任何形式的談判,反而指使其軍隊重新占領被中國軍隊趕出去後,中國軍隊主動後撤出的全部12.5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
中印戰爭後,印度政府在對外政策方面很大程度上放棄了“不結盟政策”,並迅速向美國靠攏。1970年英迪拉·甘地政府與蘇聯簽定了為期20年的帶有軍事同盟性質的雙邊條約。條約明確規定,雙方“保證不向與另一方發生武裝衝突的任何第三方提供任何援助,在一方遭到進攻或進攻威脅時,應立即共同協商。”當時蘇聯外長葛羅米柯說,如印度發動戰爭,蘇聯將在軍事、外交上全面支持印度,並牽制中國對巴基斯坦的援助。與此同時,印度為了報邊界戰敗的一箭之仇,開始了全面的擴軍備戰,並專門組建了針對中國軍隊的“山地師”部隊。“中國威脅論”也從此籠罩印度大地,中印關係進入了冷凍期。
直到1969年元旦,英迪拉·甘地政府迫於國內外局勢發展的需要,表示願與“中國進行有意義的會談,以尋求中印爭端的解決”。中國政府自然表示友好的回應。1970年“五·一”節,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印度駐華臨時代辦米什拉時說:“我們總要友好的,不能老是這么吵下去么。”毛澤東當時還請米什拉代為問候印度總統和總理。
但此時印度國內的反華勢力卻依然活動猖獗。他們支持西藏叛亂分子在新德里舉行活動,還把“西藏問題”和“中國在西藏侵犯人權”議案提交聯合國大會。與此同時,英迪拉·甘地政府又把侵占的中印邊界東段9萬平方公里土地由“東北邊境特區”上升為“阿魯納查爾中央直轄區”。此時,中印關係雖有解凍跡象,但印度並沒有誠意採取實質性的舉動。
曲折中的艱難進展直到1976年,印度才主動恢復向中國派駐大使。1979年2月12日,人民黨政府外長瓦傑帕伊訪華,中印關係開始走向正常化。但中印邊界問題仍然是兩國關係中最難解的死結。1980年英迪拉·甘地與勃列日涅夫會談時,指責中國“對邊界領土的要求或侵占而產生的領土糾紛,使中印關係進程緩慢”。雖然從1981年起,兩國商定輪流在北京和新德里舉行邊界問題談判,卻始終沒有突破性的進展。中國曾提出一攬子解決方案,印度則要求分段解決。
這期間,印度議會兩院又於1986年將“阿魯納查爾中央直轄區”升格為印度第24個“邦”,企圖從法律上使占領合法化。中國政府為此提出嚴正抗議。直到2002年兩國的邊界聯合工作小組在該地區核實實際控制線時也未能解決這一爭端。
雖然印度在中印邊界戰爭中遭到了軍事上的全面失敗,但實際上卻是既得利益者。它趁中國軍隊後撤之機非法占領了有爭議的中國領土,此後又千方百計使非法占領合法化,這便是數十年來中印邊界爭端未能得到真正解決的癥結所在。
2003年6月23日,瓦傑帕伊總理訪華期間,印度政府首次公開承認西藏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重申不允許西藏人在印度進行反華政治活動,為重開對話開創了新的起點。

戰爭始末

1962年的中國印度邊界戰爭,是1949年新中國建立以來取得全勝的一場戰爭。其他幾場戰爭分別是: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越戰爭(間接參與),中越邊境戰爭;以及中蘇珍寶島邊境衝突。

抗美援朝戰爭

其中抗美援朝戰爭軍事打了個平手,政治打勝,中國贏得國際地位;抗美援越戰爭間接參與,鞏固了抗美援朝成果;中越邊境戰爭雙方都宣稱自己贏得勝利,實際情況是中國在付出較大傷亡後部分達到戰爭的目的(即教訓越南),但是未能使得越南從高棉撤軍,我軍的軍事指揮、通訊、武器裝備等方面暴露出問題,引發了一系列的軍隊改革。中蘇珍寶島邊境事件從規模上看只能算是軍事衝突,由於抗美援朝中國陸軍虎威的原因,蘇聯方面並沒有大規模進攻中國的計畫,而中國方面也沒有全面進攻蘇聯的打算,兩個巨人相互提防對方的進攻,從而限制了戰爭的規模。
中印邊界戰爭是迄今為止中國方面取得政治、軍事、外交乃至國際道義形象全面勝利的一次涉外戰爭,對於這一點,中外軍事歷史學者都沒有異議,其戰爭的結果遠超出當時預計的三十年的和平,它的影響至今仍可以在中印兩國的社會生活中看到。

劉鄧大軍接管四川

從解放戰爭末期劉鄧大軍接管四川說起,徐蚌戰役(大陸稱淮海戰役)失敗之後,蔣介石想把四川作為退守的根據地,與毛澤東周旋,派他的得意門生胡宗南據守四川,洞察歷史的毛澤東深知四川的重要,派劉鄧大軍千里大迂迴,沒有經過大的戰役便奪取四川,國民黨軍投誠起義或俘虜的部隊經過改編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部分,人數達到幾十萬。此時,毛澤東又把目光投向占中國領土面積四分之一的西藏,他命令劉鄧組成進藏兵團,和平解放西藏。在成都、重慶等城市招收了地方青年入伍並經過短暫整編之後,進藏兵團開始西進,經過昌都戰役等一系列小規模戰鬥之後,雪岳高原重新回到中國政府的麾下。此時,中國史書上稱為天竺國的印度便和歷經戰火的中國(軍隊)面對面了。
由於英國殖民統治者留下的麥克馬洪線,從五十年代中期起,中印的邊防軍人摩擦不斷,但此時新生的中國政府和不結盟運動的領袖印度之間需要相互的合作,矛盾被兩國的政治氣氛所掩蓋,但到的六十年代初,不結盟國家領袖的地位建立,印度民族主義膨脹,矛盾浮現水面。

爭當南亞雄獅

1962年的中國印度邊界戰爭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但是由於印度方面民族主義的矛頭不切實際指向新生不久的中國(柿子撿軟的捏,國家關係也是如此!),其爭當南亞雄獅的夢想急於找到一個發泄口。周恩來曾親赴新德里與印度總理尼赫魯商討邊界爭端,但印度方面把這當作軟弱地表示,周恩來無功而返,在周恩來返回北京以後,印度的報紙依然罵聲不絕。毛澤東決定打一仗贏得三十年和平,這場戰爭終於發生。
由於歷史形成的原因,進藏部隊的兵員大部分來自西南各省: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李白詩曰: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因而這幾個地方的兵爬山越嶺是家常便飯,也能較快地適應高原氣候,和住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印度士兵比較起來更能吃苦更適合在高原地區的作戰。當然印度兵也有他們的優勢,他們許多都是參加過二戰老兵,不少兵三四十歲了,被稱作鬍子兵,還有他們槍打的準,因為在印度當兵是一種職業,他們是職業軍人。而中國軍人大多是二十歲以下的娃娃,被稱作娃娃士兵。

滅印王牌部隊

戰前,印度並沒有把中國軍人放在眼裡。由於中國準備充分,帥謀,將勇,兵精,取得空前勝利,消滅了印度的王牌部隊,給予印度軍隊甚至民眾的心理以沉重打擊。因為在印度從軍意味著有地位、有職業的保障,在存在著大量的失業貧困人口的印度,當軍人是一項好的選擇,是有面子的事,而在王牌部隊更意味著榮譽和前途,想想中國六七十年代參軍有多么不易,就可以理解這些王牌部隊的覆滅對印度民眾心理有多么大打擊。而這一切是中國領導人曾經想避免事情。有這樣一件事,62年戰爭以後,中印之間幾十年沒有交往,八十年代初,有一個台灣人來到了印度某個邦,被當地人誤傳為中國(大陸)人,結果不少人來看稀奇,以為中國人都十分厲害,個個都會功夫,可見這場戰爭的影響。
由劉伯承元帥坐鎮北京指揮,張國華任前線總指揮。根據考爾中將擺的陣勢,劉帥把它形象的稱之為“銅頭鐵尾豆腐腰”並定下了先斬腰、再截尾、摟頭的作戰方針。在中國軍隊將印度軍腰斬之後,形成各個擊破之勢,印軍給養送不上來,幾天不吃飯這些鬍子兵都變成了稻草兵,不要說端槍打仗,跑都跑不動,戰爭的後期印軍如驚弓之鳥,被俘虜之後首先是要糧吃飯。經過兩次戰役殲滅、擊潰印度軍精銳部隊7個旅,俘虜數千人,包括準將在內高級軍官數十人,印度軍隊總指揮考爾中將險些被俘虜,更嚴重的是新德里以北已沒有任何象樣的軍隊可以阻擋中國軍隊的腳步,中國軍隊的前鋒已達到距新德里三百公里的地方,而中國軍隊的偵察兵已經可以看到新德里的燈光了。新德里一片混亂,印度議會在討論遷都,官員、難民、外交官向南爭相逃跑……
印度兵才知道中國娃娃士兵的厲害,從此不敢輕視中國。

娃娃偵察兵

這裡說說偵察兵和印度兵戰鬥的故事。
中國的娃娃偵察兵和印度的老兵油子周旋於原始森林、雪山草甸,有時候裝伴成藏民,有時候裝作客商,有時候趕著一群羊成了牧民,出入於邊界內外,高原溝壑中,和印度鬍子兵鬥智鬥勇。有這么一件事,七、八十年代中印邊界局勢緊張是,有偵察兵化妝牧民趕羊在邊界來回遊動,一方面偵察敵情,一方面準備犧牲自己,倒在敵軍槍口下(為戰友們教訓敵人做血證),懾於六二年中國邊防部隊的強大戰鬥力,印度軍隊始終沒有敢開槍,可見當年軍人的勇敢善戰蔭庇後來的軍人和國家安全。
這些老兵當時還是二十歲上下的娃娃兵,至今談起這場戰爭,仍然繪聲繪色描述印度的機槍兵如何躺臥在鋪有紅氈毯陣地上打仗的情景,老兵的嘴角泛著輕輕的笑意----其背後的含義是:這樣的少爺兵怎么可能善戰。這些故事在這些部隊裡面一直流傳下來,老兵講給新兵,新兵又變成老兵,一代一代成為部隊里的掌故,成為部隊的精神財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