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會拉薩項目辦公室

自1998年以來,WWF西藏著手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管理的項目,保護項目主要集中在遼闊的羌塘自然保護區和藏南森林區。2001年8月WWF在拉薩設立了拉薩項目辦公室,拉薩項目辦的成立標誌著WWF在進一步加強西藏自然資源保護工作的同時,積極拓寬其項目領域、加強與合作夥伴的關係,並為西藏野生動物等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自然基金會拉薩項目辦公室
  • 外文名:無
  • 成立時間:1998年
  • 貢獻:為資源的保護做出貢獻。
  • 保護項目:主要集中在遼闊的羌塘自然保護區
  • 設立了拉薩項目辦公室
機構成立,下屬項目,羌塘野生動物保護項目,人畜衝突項目,高原濕地項目,氣候變化見證人項目,亞洲大型貓科動物保護項目,環境教育和公眾宣傳項目,

機構成立

自1998年以來,WWF在西藏著手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管理的項目,保護項目主要集中在遼闊的羌塘自然保護區和藏南森林區。為了進一步加強項目的開發和管理,2001年8月WWF在拉薩設立了拉薩項目辦公室,具體負責開發、實施、監督、評估WWF在西藏的項目活動,並協調與當地合作機構和其他組織的合作關係。拉薩項目辦主要工作通過保護區能力建設,加強野生動物監測和反偷獵能力,人獸衝突的預防,提高公眾保護意識,遏制亞洲大型貓科動物非法貿易等來加強高原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拉薩項目辦的成立標誌著WWF在進一步加強西藏自然資源保護工作的同時,積極拓寬其項目領域、加強與合作夥伴的關係,並為西藏野生動物等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下屬項目

羌塘野生動物保護項目

羌塘自然保護區建立於1993年,位於西藏自治區西北部,面積為298,000平方公里,占全區總面積的1/4,相當於美國的亞里桑那州。這片廣闊的高寒荒漠草地孕育/集結著大量獨特的動物種群。建立保護區之前以及保護區成立初期,這裡曾是捕殺大型野生動物的屠殺場。為了獲取藏羚羊絨(沙圖什),外地武裝的盜獵分子和當地民眾相互勾結,把藏羚羊等野生動物視為發財的資源,大量屠殺野生動物。許多動物瀕臨滅絕。自羌塘自然保護區成立以來,通過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共同奴隸,非法盜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武裝盜獵分子實施大型獵殺活動基本不復存在,野生動物的種群正在穩定地增加,根據初步調查顯示,如今僅羌塘地區的藏羚羊數量就接近15萬隻。
如今羌塘地區的主要問題體現在草地資源的利用和保護,野生動物與當地民眾的關係以及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新的生態問題。首先,由於保護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不斷增加,同時,為了發展畜牧業,當地的牲畜數量每年都在增長,野生和家養動物間爭奪草場的問題非常突出。然而,2005年以來,在羌塘實施了草場承包經營責任制,把草原劃分給了牧戶,野生動物的活動範圍和草地資源明顯萎縮。退牧還草工程實施了草場圍欄項目,圍欄不僅嚴重影響了野生動物的生存和發展,而且嚴重破壞了自然保護區的景觀。其次,由於野生動物和當地牧民活動的空間越來越重疊,野生動物與當地民眾衝突與日俱增,這些衝突主要包括棕熊和野氂牛襲擊牧民、棕熊破壞房屋和家具、食肉動物獵殺家畜等。最後,氣候變暖正在改變當地和的生態特性,牧民和野生動物的傳統習性也在變化。例如,由於天氣更暖,動物的冬眠和遷徙的時間紊亂、牧民無法根據傳統的日期來開展牧業活動等。
WWF針對上述問題,開展了濕地研究和試點項目,在野生動物與牧民衝突和草地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並且正在試圖影響當地草地管理和衝突等政策。WWF在氣候變化方面開展氣候變化見證人,氣候變化影響研究以及如何適應氣候變化等研究和試點項目。

人畜衝突項目

自從建立了保護區以來,在羌塘地區人們獵殺野生動物以謀取食物(滿足生活基本需求)或商業盜獵的情況逐步減少了,但在過去五年中,出現了一個新問題:人與野生動物的衝突。隨著保護區內人口、家畜和野生動物數量的增加,以及全保護區範圍內的禁獵使得動物對人類的畏懼感明顯減少,自2001年起,人與野生動物的衝突迅速增多。
緩解和解決野生動物與當地民眾衝突迫在眉睫,這種衝突的持續和升級必將影響野生動物保護事業,也破壞建設和諧社會的理念。通過開展緩解措施以及完善相關政策等舉措來解決衝突既是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措施也是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要途徑。本文的目的在於希望進一步引起對衝突的高度重視,同時,政府和相關部門制定相應措施,把衝突的危害減少到最低限度。
WWF開展了衝突研究、緩解衝突以及補償等措施來減少衝突帶來的損失和消極影響。
提供補償:WWF在雙湖、申扎等地實施了補償項目。該項目的主要目的是探索補償的成效,並試圖幫助當地受害牧戶恢復生產能力。通過三年的實施證明補償不僅緩解衝突,而且提高了牧民保護野生動物的積極性。2005年12月自治區人民政府第25次常務會議通過了《西藏自治區重點陸生野生動物造成公民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補償暫行辦法》,實施的補償措施只是局限於食肉動物殺傷家畜的補償,然而,羌塘地區的人畜衝突的範圍遠遠超出了家畜的損失。人畜衝突造成的直接和簡介損失涉及到房屋、帳篷、家具、食品、衣物、牧人被野生動物致傷、致殘、甚至致死以及爭奪草場所帶來的損失等等。通過補償政策的完善來顧及所有這些矛盾和矛盾所造成的損失。
建圍欄:建造質量較好的羊卷和房屋需要很多資金,在資金和材料缺乏的地區用相對堅固的鐵絲把羊卷和房屋圍住,這種圍欄的辦法即簡便又省錢。2009年,西藏自治區林業局和世界自然基金會通過中國-歐盟生物多樣性項目資金在安多、申扎、雙湖等地開展了試點項目,基本能夠抵禦雪豹和棕熊的襲擊。
防熊鐵箱:棕熊襲擊牧民房屋和帳篷的主要目的是獲取食物,因此如何保護好食品是防熊的主要工作之一。WWF在羌塘實施了製作和發放防熊鐵箱項目,在安多和尼瑪縣開展了試點項目,根據當地管理部門的監測和評估來判斷,防熊鐵箱具有明顯的效果。WWF希望當地政府投入資金來開展類似的項目。
改善羊卷和房屋的質量:遭受棕熊和雪豹襲擊的牧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的羊卷和房屋的質量較差,這主要體現在羊卷和房屋的牆體不夠結實、高度不足、門窗破爛等方面。由於羊卷的圍牆很低,棕熊和雪豹輕而易舉地進入;同樣,由於房屋的質量差,又沒有其他防範措施,棕熊輕易破牆或破門而入。在雪豹和棕熊的襲擊比較集中的地方應該提高羊卷和房屋的質量,最起碼要達到防住雪豹和棕熊的質量和高度。西藏有許多扶貧和援藏的資金和項目,這些項目和防範棕熊和雪豹的工作完全可以結合。WWF也在爭取資金來實施房屋和卷舍改善項目。
政策完善:2006年以來在羌塘自然保護區和周邊地區實施了兩個大項目,即草場承包責任制和退牧還草工程。這兩個項目的實施對野生動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的管理帶來了極大的衝擊。原先草場是行政村來管理和使用,家畜和野生動物共享草場資源,草場承包責任制實施後,家畜有草,而野生動物沒有草場。退牧還草工程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建立大量的圍欄,羌塘保護區和周邊地區的圍欄把原有的大草場分割成許多片塊,這不僅影響了保護區的景觀和草原的整體性,而且嚴重破壞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場所,圍欄不僅切斷了野生動物的水路和草路,更氣憤的是它把藏羚羊等野生動物的遷徙路線。在自然保護區內和野生動物資源豐富的羌塘地區不應該實施草成承包責任制和圍欄項目的建設,在羌塘地區實施任何政策和項目必須考慮到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和自然保護區的整體景觀。

高原濕地項目

青藏高原濕地不僅僅是眾多亞洲主要河流的源頭,也是諸多魚類、鳥類和哺乳動物的棲息地,更是高原遊牧民的生命之水。如今的過度放牧、草場沙化、採礦、圍欄以及全球變暖等人為和自然的因素,直接威脅著高原濕地的生態完整性。為了提高高原濕地在國家和國際層面的影響,從而全面保護高原濕地,世界自然基金會於2007年啟動了高原濕地項目,該項目在中國、印度、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等國開展針對喜馬拉雅山區和青藏高原河源地區的高原濕地保護活動。世界自然基金會拉薩田野辦公室在長江、瀾滄江和印度河(獅泉河)源頭以及西藏羌塘地區實施了濕地保護和恢復的實地項目。項目具體內容包括高原濕地與氣候變化間的關係研究,濕地威脅調查,恢復重要濕地面積,公眾宣傳等。

氣候變化見證人項目

全球氣候變暖對青藏高原水資源的直接影響包括冰川退縮、降水量的不確定、以及凍土退縮,從而導致水災、濕地萎縮、河流乾枯或流量異常、湖泊消漲、土石流等等,這些變化直接威脅著動物和植物的生存條件。因此,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應視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課題。
氣候變暖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氣溫的增高,氣溫的增高直接導致高海拔地區冰川和凍土的融化,因此,高海拔地區既是氣候變化敏感地區也是主要受影響地區。研究表明,整個喜馬拉雅地區的冰川在過去150年間不斷消減,並且這種消減的速度在近20年裡呈明顯加速趨勢。朋曲流域的冰川減少了9%,相當於整體冰川8.4%的消失,導致許多冰湖的面積增加,嚴重威脅著當地和下游的生產設施和生命財產。珠峰的絨布冰川在1966-1997年間退縮了200米以上,例如,中絨布冰川退縮270米,東絨布冰川退縮170米,遠東絨布冰川退縮230米,而這種退縮的速率還在增加。由於冰川的退縮和消融,接連發現登山遇難者的屍體,這些屍體以往完全掩埋在冰雪當中。普若崗日是羌塘地區最大的冰川,其面積為422.58平方公里,小冰期(20世紀初)以來冰川不斷消融,至少減少了24.2平方公里的冰川,相當於3.66立方公里的冰。
為了了解氣候變化對當地經濟發展和生活的影響,從而制定適應氣候變化的戰略,WWF正在實施一下項目:
氣候變化見證人 氣候變化對草地的影響 氣候變化對青藏高原水的影響 如何適應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見證人項目是通過採訪當地農民、牧民、環保人士、科學家、政府官員等,把當地人的認識和看法以故事的形式發表,其目的是希望更多的人對氣候變化和變化所導致的影響引起重視,從而更多的組織和人加入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工作當中。而氣候變化對草地和水的影響項目是研究這些影響的深遠意義,從而為制定適應氣候變化戰略服務。

亞洲大型貓科動物保護項目

2005年8月,隨著召開“遏止中國藏區亞洲大型貓科動物市場需求”戰略性規劃研討會,世界自然基金會拉薩田野辦公室隨即啟動了亞洲大型貓科動物保護項目。此項目的是,通過嚴格的執法和宣傳工作,制止老虎、雪豹、金錢豹的在內的亞洲大型貓科動物的毛皮、屍骨以及其他動物製品,從而保護野生的大型貓科動物。隨著中國經濟和民眾生活的迅速提高以及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在藏區掀起了野生動物毛皮服飾的流行狂朝。野生動物服飾不僅流行於酒吧歌手、電視節目主持人、文藝演員、政府官員以及時髦的市民,甚至開始在牧民中得到了普及。牧民開始出售自家的牲畜來購買這些高價服裝。到了2005年底,這種現象達到了高潮。因而,野生貓科動物毛皮在藏族傳統服飾上的使用給繼續生存於野生環境中的虎、豹等造成了直接的威脅。
通過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項目以及西藏和喜瑪拉鴉地區其它組織的共同努力,到2006年底,藏族在公共場合穿著亞洲大型貓科動物毛皮服飾的現象得到了實質性的遏止,在拉薩巴廓街出售貓科動物毛皮製品的商鋪也從2005年7月份的23家減少至2008年3月份的1家。儘管在制止藏族對貓科動物毛皮的消費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在藏族社區仍存在不少與亞洲貓科動物相關的問題,世界自然基金會拉薩田野辦公室也在繼續關注和解決這些問題。2007年3月,世界自然基金會 拉薩田野辦公室又在北部邊境地區的當地社區進行了市場調查。調查發現了很多來自其他民族的商販要么庫存了大量的貓科動物毛皮製品,要么想通過投機取巧來販賣這些產品。這說明,隨著野生動物製品貿易在西藏的遏止,使得這種貿易活動從西藏轉移到了中國的其它省份。同時,穿越喜瑪拉鴉和西藏高原進行貓科動物皮張和動物製品走私行經仍很活躍。WWF的主要工作包括協助當地執法機構嚴厲制止非法貿易,開展貿易和市場的觀察,推動政府與政府間的合作,通過公眾教育減少消費和貿易。

環境教育和公眾宣傳項目

WWF在西藏和其他藏區的環境教育和公眾宣傳項目主要通過一下的手段來實施:
宣傳資料的製作和發放(海報、冊子、手冊等) 培訓和專項研討 專題演講和展板展示 媒體(專欄、競賽、圖片等)  WWF與當地政府組織合作,開發設計各種適合藏區民眾的海報、小冊子、專題手冊等宣傳材料,這些材料不僅配上相應的圖片,而且多數用藏語來製作,因此在藏區非常受歡迎。世界自然基金會每年針對突出和熱點環境問題,組織開展專題演講,並用圖文並茂的展板來說明環境問題的根源和解決的辦法。另外,WWF與藏區主要藏文媒體合作,開展各種針對環境保護和環保宣傳的欄目和活動。例如,與《作文競選》合作推出“羌塘杯”環保作文競賽,並每年對好作平頒獎;與《章恰爾》合作,製作發行野生動物圖片和動物介紹;與《貢嘎山》合作,推出“綠色高原”欄目;與《剛堅少年報》合作,推出環境專欄,介紹環境保護知識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