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無線系統與網路

下一代無線系統與網路

《下一代無線系統與網路》是2008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曉華,吉扎尼。

基本介紹

  • 書名:下一代無線系統與網路
  • 作者:陳曉華,吉扎尼(Guizani,M.)
  • 譯者:張興
  • ISBN:9787111223306
  • 類別:工業技術
  • 頁數:489頁
  • 定價:50.00元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1-1
  • 開本:32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編輯推薦

本書是一本關於網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百科全書,內容涉及了到目前為止網路與通信方面的各種技術和套用。本書以詞條的方式編排,對網路與通信中的各種技術概念和發展過程進行了概述性介紹,對於讀者了解網路與通信技術有較大的幫助和指導作用。同時,由於本書具有百科全書的特點,使得本書可以成為網路與通信技術方面的開發人員、工程人員、管理人員以及相關院校師生的參考用書。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專門介紹下一代無線通信系統與網路的專著。全書共分10章,主要介紹了未來無線系統與網路的演進趨勢及其關鍵技術,具體內容包括無線通信系統層和網路層的基本知識,以及最近幾年剛出現的新技術等。本書可供從事無線通信系統與網路,特別是下一代移信系統和寬頻網路的系統層及網路層的專業技術人員、研究人員、標準化工作者、網路和工程最佳化人員參考,也可作為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Hsiao-HwaChen(陳曉華)目前是中國台灣省孫逸仙大學通信工程系的教授。他分別在1982年和1985年於浙江大學取得電子工程理學學士和理學碩士學位,1990年於芬蘭0ulu大學取得電子工程博士學位。1991~1993年他作為一名研究員工作於芬蘭學院,1992~1997年作為國立新加坡大學的講師和高級講師。1997年,他加入中國台灣省中興大學電子工程系,任副教授,並於2000年提升為教授。2001年,他加入中國台灣省孫逸仙大學,成為通信工程系的主任。在他的領導下,該系2004年名列中國台灣省SCI雜誌評選和台灣省自然基金排名的第二名。他作為訪問教授,於1999年訪問德國Kaiserslautern大學,2000年訪問日本的Tsukuba大學套用物理系,2002年訪問德國Essen大學試驗數學系,2004年訪問中國香港中文大學。目前他的研究興趣包括無線網路、MIMO系統、下一代CDMA技術和超三代系統。陳教授從中國台灣省自然基金委和台灣省相關教育部門獲得了多項研究及教學獎。在通信領域,他作為作者或共同作者在主要的國際期刊和會議上發表了超過140篇技術論文、三本書籍和另外兩本書籍的部分章節。他是多個主要國際會議的TPC(技術程式委員會)成員和研討會主席,包括IEEEVTC2003秋季會議、IEEEICC2004、IEEEGlobecom2004、IEEEICC2005、IEEEGlobecom2005、IEEEICC2006、IEEEGlobecom2006、IEEEVTC2006春季會議和IEEEICC2007等。他也是許多雜誌的編輯或客座編輯,例如IEEECommunicationsMagazine、IEEEWirelessCommunications、IEEEJSAC、IEEENetworksMagazine、IEEE、TransactionsonWirelessCommunications、IEEEVehicularTechnologyMagazine、WirelessCommunicationsandMobileComputing(WCMC)Journal和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municationSystems等。他關於CDMA無線網路、數字通信和雷達系統的原創性工作包括了5項美國專利、2項芬蘭專利和5項中國專利(其中3項在中國台灣省,另兩項在中國大陸),其中一些已經授權給了商業套用。2003年和2005年他成為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榮譽客座教授。

目錄

前言
中文版前言
作者簡介
譯者序
第1章概述
1.1 第一部分:背景知識
1.2 第二部分:3G移動蜂窩標準
1.3 第三部分:無線網路
1.4 第四部分:B3G和新興的無線技術
1.5 使用本書的建議
第2章無線通信基本原理
2.1 無線通信信道理論
2.2 擴頻技術
2.3 多址接入技術
2.4 多用戶信號處理
2.5 OSI參考模型
2.6 交換技術
2.7 基於IP的網路
第3章3G移動蜂窩技術
3.1 CDMA2000
3.2 WCDMA
3.3 TD-SCDMA
第4章無線數據網路
4.1 IEEE802.11無線網路標準
4.2 IEEE802.11a標準
4.3 IEEE802.11的安全性
4.4 IEEE802.15WPAN標準
4.5 IEEE802.16WMAN標準
4.6 ETSIHIPERLAN和EISIHIPERLAN/2標準
4.7 日本的MMAC
4.8 藍牙技術
第5章全IP無限網路
5.1 對1G/2G/3G/4G術語的說明
5.2 移動IP
5.3 IPv6與IPv4
5.4 移動IPv6
5.5 無線套用協定
5.6 移動Adhoc網路的IP
5.7 全IP路由協定
第6章B3G無線系統的體系結構
6.1 頻譜分配和無線傳輸策略
6.2 WMAN/WLAN/WPAN和移動蜂窩系統54的融合
6.3 高速數據
6.4 多模和重構平台
6.5 Adhoc行動網路
6.6 網路規劃
6.7 B3G無線系統中的衛星系統
6.8 其他方面的挑戰
第7章B3G無線系統的多址接入技術
7.1 B3G無線系統的需求
7.2 B3G無線系統專刊
7.3 下一代CDMA技術
7.4 多載波CDMA技術
7.5 OFDM技術
7.6 超寬頻技術
第8章MIMO系統
8.1 SIMO、MISO和MIMO系統
8.2 MIMO系統的空間分集
8.3 MIMO系統的空間復用
8.4 STBC-CDMA系統
8.5 通用STBC-CDMA系統模型
8.6 基於酉碼的STBC-CDMA系統
8.7 基於補碼的STBC-CDMA系統
8.8 討論和總結
第9章認識無線電技術
9.1 認知無線電的必要性
9.2 認知無線的歷史
9.3 認知無線電
9.4 從軟體無線電到認知無線電
9.5 WPAN的認知無線電
9.6 WLAN的認知無線電
9.7 WMAN的認知無線電
9.8 WWAN的認知無線電
9.9 WRAN的認知無線電:IEEE802.22
9.10 實現認知無線電的挑戰
9.11 認知無線電產品和套用
第10章E-UTRAN:3GPP向4G的演進路線
10.1 E-UTRAN的3GPPTSG
10.2 E-UTRAN的起源
10.3 E-UTRAN的特色
10.4 E-UTRAN的研究項目
10.5 E-UTRANTSG工作計畫
10.6 E-UTRAN無線接口協定
10.7 E-UTRAN物理層
10.8 總結
附錄
附錄A 正交補碼(PG=8~512)
附錄B 異步平坦衰落UWB信道的MAI
附錄C 異步修正S-VUWB信道MI
附錄D 式(8-44)的證明
附錄E 正交補碼特性
附錄F 式(8-66)的證明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