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野英三郎

上野英三郎

上野英三郎,(1872.1.29~1925.5.21),男,日本三重縣人。世界著名農業水利學家和土壤學家,日本近代農業土木工學(我國稱為農田或農業水利工程)創始人,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教授。被日本農業土木學界尊奉為鼻祖。其學術研究與教育活動對日本近現代農業和水利科教具有重要影響。

基本介紹

  • 本名:上野英三郎
  • 出生地:日本三重縣
  • 出生時間:1872.1.29
  • 去世時間:1925.5.21
  • 主要作品:《土地改良論》、《農業土木教科書》等
  • 主要成就:農業土木工學創始人
人物介紹,生平,逝世,功績影響,愛犬八公,

人物介紹

生平

上野英三郎,(1872.1.29~1925.5.21),男,日本三重縣人。世界著名農業水利學家和土壤學家,日本近代農業土木工學(我國稱為農田或農業水利工程)創始人,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教授。被日本農業土木學界尊奉為鼻祖。其學術研究與教育活動對我國近現代農業和水利科教具有重要影響。但更為人所熟知和稱道的是他的愛犬“八公”(也作哈奇),電影《忠犬八公物語》中的上野教授即上野英三郎先生。
上野英三郎1872年1月29日生於日本三重縣一志郡本村(今津市久居元町),於1895年(明治28年)7月畢業於帝國大學農科大學農學科,同年進入帝國大學大學院進行農業土木及農具研究學習,於1900年(明治33年)7月大學院畢業,同年8月任東京帝國大學農科大學講師。1906年(明治39年)升任助教授(我國稱副教授),1907年~1910年留學德國、法國和美國。回國後,於1911年(明治44年)任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教授,並於帝大創辦“農業工學”講座(相當於我國民國及建國初期大學院系下設定的“組”,如土木系水利組,比今天的“專業”的略小),開設土壤物理、耕地整理、土地改良、灌溉排水及農業土木工程等課程。繼而在講座基礎上創設農業土木專修科,後來成為東京帝國大學農業工學科(今東京大學生物與環境工學科)。

逝世

1925年5月21日,上野英三郎教授因腦溢血猝死於東京帝國大學農業工學的講堂上,享年54歲,葬於東京都港區青山陵園(忠犬八公之墓也在其旁),在日本三重縣津市久居元町知足山法專寺建有寺院墓冢,並在久居小戶木町的小戶木神社建有紀念碑。
位於東京大學校史館的上野英三郎教授銅像位於東京大學校史館的上野英三郎教授銅像

功績影響

上野英三郎教授還主持創辦了日本耕地整理學會,後易名為日本農業土木學會(今日本農業農村工學學會),該學會對日本乃至亞洲農業工學的發展具有極其深遠影響。為紀念上野教授在農業工學領域的卓越貢獻,日本農業土木學會設立了“上野賞“,用以鼓勵在農業工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
上野英三郎教授治學嚴謹,著作等身,早期的一些農藝學、農業土木學奠基著作被譯介入中國作為中、高等農業院校(中及高等學堂、大學堂)教材,如《土地改良論》、《農具教科書》、《灌溉排水論》、《耕地整理講義、《農業土木教科書》等,對我國近代中、高等農業教育產生過重要影響。同時,上野英三郎教授還培養了一大批傑出農業土木工學人才,門徒廣眾,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田町正譽、牧隆泰、川名進一、田中真次、森沢省己、三浦虎六、山崎不二夫、福田仁志、秋葉滿壽次、杉二郎等等,我國著名生物統計學家汪厥明先生在東京帝大大學院攻讀研究生期間也曾受教於上野英三郎先生門下。其中,田町正譽、三浦虎六又於1938年在國立北京大學農學院創辦農林工學系(後改名農業工學系,今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水利系前身),開展旱地農業和農田水利教學與研究;牧隆泰於1938年到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創辦農業工學講座,主要開展濕地農業和熱帶農田水利教學與研究,1940年改名農業土木科(1945年改名農業工程學系,即今天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下設水利和機械兩組;田中真次所著《農業土木學》被我國水利先驅李儀祉先生高度評價及推崇,並譯介入國內,為國立西北農學院水利系教科書。而田町正譽、牧隆泰等人承其衣缽,又為中國大陸及台灣培養了一大批農業和水利人才,如賈大林、湯麟武、翁鈐、周光俊、蘇從瞻、張明訓、李潤祥等。
上野英三郎

愛犬八公

因日本近代農業土木工學由上野英三郎首創,門徒廣眾,故日本農業土木學界均以其為宗師鼻祖,這在日本學術界或農工行業內是人所共知的。但對於普通大眾而言,上野英三郎的愛犬“八公”(有的譯為”哈奇“)更為知名,甚至被日本民眾尊奉為神,為八公立像樹碑。經日本導演視山征二郎和美國導演萊塞·霍爾斯道姆兩度演繹為經典電影(《忠犬八公物語》和《忠犬八公的故事》),八公形象更是深入人心,為世界愛犬人士所敬重。
位於東京澀谷的八公塑像位於東京澀谷的八公塑像
1923年11月,八公生於秋田縣大館市齊藤義家中,於次年初被上野英三郎教授收養。教授對八公十分喜愛。教授每日去東京帝大授課,於是八公每日早上送教授去澀谷車站,晚上提前去澀谷車站迎接主人。1925年5月21日上野英三郎教授因腦溢血死於東京帝大農業工學講堂上。未見主人回來的八公連續三天三夜在澀谷車站等候,米水未進。後來八公移居上野教授太太的親戚朋友家,但每日唯一不變的是去澀谷車站等候他的主人——上野英三郎教授。1932年日本犬保存會的齊藤弘吉把八公在澀谷車站等候主人一事撰寫成文並寄稿至東京朝日新聞,以“惹人憐愛的老犬故事(いとしや老犬物語)”為題刊登於報章上。八公因而成名,及後被稱為“忠犬八公(ハチ公)”。上野英三郎教授的學生、日本著名水利學家牧隆泰先生又將八公的事跡做了一些細節補充。
上野英三郎之墓上野英三郎之墓
1934年4月,人們為八公在澀谷車站前塑銅像,將澀谷車站入口命名為“八公入口“。1935年3月8日,八公因心臟感絲蟲病在瀧澤酒店旁死去,它死後屍體被製作成標本,保存在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1935年人們為八公在澀谷車站舉行盛大告別儀式,並立墓碑於東京都港區青山陵園上野英三郎墓旁。二戰期間,由於金屬短缺,八公銅像被熔化利用。戰後於1947年8月在原址重新塑立銅像,後再在八公出生地的秋田縣大館市車站前也塑了一尊八公銅像。2009年8月,日本富士電視台為紀念開播50周年,於台址又塑立了一尊88.8厘米、重8.8公斤的八公銅像。2012年10月20日,上野英三郎的故鄉三重縣久居駅東口又塑立了其與八公的全身銅像雕塑,以志紀念。
位於三重縣久居上野與八公的全身合雕位於三重縣久居上野與八公的全身合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