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醫治未病

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四季養脾胃,返璞歸真的養生方法保你一年無病,四季平安。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

上醫治未病,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列表,上醫治未病的含義:,

上醫治未病

——圖解《黃帝內經》養生精華
作 者: 王國瑋 著
出 版 社: 南海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1-1
字 數: 100000
版 次: 1
上醫治未病
頁 數: 190
印刷時間: 2008/02/01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44240055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保健/心理健康 >> 中醫保健
定價:¥25.00

編輯推薦

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你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剷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於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針放血、用藥教藥,都以為我醫術高明,因此名氣響遍全國。”

內容簡介

治未病”是中醫的健康觀,是古代醫家幾千年來在預防和治服瘟疫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和完善的“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科學思想,是中醫學奉獻給人類的健康醫學模式。
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中提出“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即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並不是擅長治病的人,而是能夠預防疾病的人。可見,中醫歷來防重於治。面對現代五花八門的疾病,以及發病年齡越來越低、亞健康人越來越多的狀況,利用中醫進行養生保健無疑是最合適的方式。
本書作者王國瑋出身於中醫世家,現任北京中醫醫院副院長,對中醫養生的方法頗有研究。本書介紹了《黃帝內經》的養生精華,返璞歸真、順應自然的養生之道配以直觀生動的圖解,讓您輕鬆掌握防病的精髓,一年四季健康平安。

作者簡介

王國瑋,現任北京中醫醫院副院長、治未病中心主任,歷任北京中醫醫院肝病科主任、門診部主任。出身於中醫世家,自幼隨父王雞士教授(全國名老中醫,著名中醫疑難病、肝病專家)學習中醫。在20年的臨床實踐中,積累了相當豐厚的經驗,尤其擅長於兒童常見病、肝病治療。
先後在《中醫雜誌》《中醫藥學報》等知名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主編《腎病診療》,參與編寫《滕宣光幼兒臨證驗案》《護士臨床用藥手冊》《實用中醫消化病學》等醫學專著。
同時也熱衷於醫學知識的普及活動,經常受邀在中央電視台《健康之路》欄目、北京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北京廣播電台等媒體進行健康教育工作;在《人民日報》《健康報》《法制日報》《北京日報》《北京晚報》等多家報刊發表科普文章500餘篇;所著大眾健康書《食物是最好的醫藥4:50種常見病的飲食療法》暢銷全國。

目錄列表

保健的三個層次
20年來,疾病發生很大變化
期待醫學返樸歸真
世上本無病,愚人使生之
從“生老死”到“生老病死”
人為什麼生病
養生防病要把握好“度”
致病因素——外感六淫,內傷七情
養生要求——外避六淫,七情不過
法於陰陽,順應自然
陰陽平衡,人才健康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四季養脾胃
吃時令的蔬菜水果
精神調養並駕齊驅
春養肝
肝的主要功能
肝氣失調的主要表現
百病從肝治
怎樣養肝
春季防風邪 
春季飲食調養
夏養心
心的主要功能
怎樣養心
夏季其他易發病及冬病夏治
藿香正氣和十滴水
夏季飲食調養
秋養肺
肺的主要功能 
怎樣養肺
最佳食療選擇——梨與蘿蔔
秋季易發胃腸道疾病
秋乏
秋凍
秋季飲食調養
冬養腎
腎的功能
腎虛
養腎防寒
慢性病患者如何安度冬季
冬季飲食調養
四季養脾胃
脾的主要功能
胃的主要功能 
脾虛
胃火
如何健脾養胃
四季飲食調養

上醫治未病的含義:

上醫”最早見於先秦散文《國語·晉語八》:“文子曰:‘醫及國家乎?’對曰:‘上醫醫國,其次疾人,固醫官也。’”大概意思是說:真正高明的醫生,首先要精通大的規律,能夠治理國家;其次才能診療人的疾病或者處理更細微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成為醫生的管理者,亦官亦醫。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道明了醫國與醫人從根本上是同理同宗的,既要通曉大的規律亦要注重細節。 其後唐朝名醫孫思邈在《黃帝內經》“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的基礎之上提出:“上工治未病之病、中工治欲病之病、下工治已病之病”。《內經》當中提到是:高明或有遠見的智者,往往是在疾病沒有蔓延或症候的時候及早干預,防範於未然,提前做好防護,防止疾病的發生或蔓延,倘若“夫病已成而後藥之, 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名醫孫思邈將疾病分為“未病”、“欲病”、“已病”三個層次,高明的醫生能夠在疾病未發之時及早發現端兒進行干預,防微杜漸;中等層次的醫生在疾病發展呈現一定症候的時候,辯證(和或)症論治,將疾病及時的控制治癒;低層次的醫生往往在疾病出現一系列徵候或不適症候的時候,才發現疾病的端兒,針藥並施針對疾病進行撲救式治療。
以上兩者都是重點強調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在“治未病”的前戳是“聖人”和“上工”,而不是隨隨便便懂得一點醫理就能治未病。就像秦越人——扁鵲自嘲道:“長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鵲最為下。”魏文侯問道:此話怎講?扁鵲曰:“長兄於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閭。若扁鵲者,血脈、投毒藥、副肌膚間,而名出聞於諸侯。”像我這樣針藥並施,開刀投“毒"之人反而成了名人。先不說這個故事真否存在,但從其中描述的環節:“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可見扁鵲在疾病未發之時已經察覺到端兒,徵求桓公及早干預,以及對整個病理的延續發生描述的清清楚楚來看絕對可稱為”上醫“,但卻說“扁鵲最為下”,道出了上醫的最基本要求“謙虛博學”,而不是有些“養生專家”的“最高明的醫生並不是擅長治病的人”的描述。
對於“治未病”一詞醫學養生界認同比較統一:出自《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出到:“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 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這塊生動透徹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義。對什麼是"治未病"?另見於《素問·刺熱》篇:“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病雖未發”,結合上文是指機體已受邪但尚處於無症狀或症狀尚較少、較輕的階段。這種潛病態可發展成為某種具有明顯症狀和體徵的疾病。因而“治未病”應當是指醫技高超或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通過“望聞問切”結合實際經驗總結,歸納出客戶的綜合健康風險評估狀態,並對此通過一定的防治干預手段以阻斷其發展,從而使這種潛病態向健康方向轉化的整個過程,簡稱為治未病。其應當屬於養生保健和疾病早期預防干預的範圍。隨著時代的發展,更應延伸至藉助於高科技智慧型儀器及早對身體進行針對性篩查,發現這種潛病態,發揚傳統中醫博大寬容的心態——取長補短,採用中西醫比照的方式,綜合分析,科學合理化制定干預調理方案,以求將這種潛病態消滅在萌芽狀態,爭得健康最大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