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軍田村

上軍田村

上軍田村是一個位於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公平鎮平崗鄉,離公平鎮區大約5公里,人口約400多人的自然村落。主要由肖氏、賴氏兩個大家族組成。全村有耕地約200畝,山地有一千多畝,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自然資源豐富,素有“魚米之鄉”之稱。主要農產品有優質稻、番薯、大豆、花生、甘蔗、荷蘭豆、蓮藕、沙姜等;林果有荔枝、鳳梨、龍眼、芒果、梅、李、柑、甘蔗等;有集體果林場1個,水電站1座,衛生站和國小各1所。有簡易水泥地公路通往鎮區、縣區。民風淳樸,人文蔚然。2010年以後,村里不斷有少數村民做賣地等非法勾當引起公眾和媒體的關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上軍田村
  • 外文名稱:Shang Jun Tian
  • 別名:頂軍田村
  • 行政區類別: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公平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地區
  • 下轄地區:蕭氏家族、賴氏家族、鐘氏家族
  • 電話區號:0660
  • 郵政區碼:516400
  • 地理位置:廣東汕尾市海豐縣公平鎮西北部
  • 面積:全村有耕地200畝,山地1000畝
  • 人口:400~500人
  • 方言客家話(半山客語音)、福佬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伯公河、下壩
  • 車牌代碼:粵N
  • 風俗:擂茶、掃墓、食薄餅、鬧春宵等
海豐縣公平鎮上軍田村,簡介,基本信息,上軍田村蕭氏家族,風俗,擂茶,掃墓,食薄餅,蒸朴籽粿,鬧元宵,祭祀拜祖,賣地賣沙事件,

海豐縣公平鎮上軍田村

簡介

上軍田村是一個位於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公平鎮平崗鄉,離公平鎮區大約5公里,人口約400多人的自然村落。主要由肖氏、賴氏兩個大家族組成。全村有耕地約200畝,山地有一千多畝,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自然資源豐富,素有“魚米之鄉”之稱。主要農產品有優質稻、番薯、大豆、花生、甘蔗、荷蘭豆、蓮藕、沙姜等;林果有荔枝、鳳梨、龍眼、芒果、梅、李、柑、甘蔗等;有集體果林場1個,水電站1座,衛生站和國小各1所。有簡易水泥地公路通往鎮區、縣區。民風淳樸,人文蔚然。
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公平鎮上軍田
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公平鎮上軍田村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公平鎮上軍田村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上軍田村
行政區類別:
廣東省汕尾海豐公平鎮
所屬地區:
中國華南地區
下轄家族:
蕭氏家族、賴氏家族
電話區號:
0660(+86)
郵政區碼:
516421
地理位置:
廣東東部汕尾市海豐縣公平鎮西北部
面積:
全村有耕地200畝,山地1000畝
人口:
400人
方言:
客家話(半山客語音)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粵N

上軍田村蕭氏家族

上軍田村蕭氏家族(也寫成上軍田村肖氏家族)是居住在廣東省海豐縣公平鎮平崗上軍田村的以蕭姓氏,以血統關係為基礎而結成的社會單位,包括同一血統的幾輩人的家屬總稱謂。
上軍田村蕭氏家族 (上軍田村肖氏家族)現在的身份證登記基本為肖,其實這個姓氏在漢代就已經基本絕跡,作為姓氏時的英語: (Shaw/Siu/Hsiao ),半個世紀前,“蕭”姓很多,“肖”姓則罕見。《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和《漢字簡化方案》頒布以後,很多人認為“蕭”是“肖”的異體字,或認為“肖”是“蕭”的簡化字。於是不少“蕭”姓者為書寫簡便,把“蕭”寫作“肖”;一些部門的工作人員在為“蕭”姓者辦理身份證、戶口登記、入學手續時,也常將“蕭”寫作“肖”。因此,近幾十年來,“肖”姓多了起來。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推行簡體字,把“蕭”改成“肖”,數百萬“蕭”姓人士全都被變成“肖”,其中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在“中華蕭氏宗親會”奔走下,政府已同意回復“蕭”姓,目前已有福建廈門兩名肖姓市民取得新的“蕭”姓身份證。目前,上軍田蕭氏家族(上軍田村肖氏家族)現在的身份證登記基本為肖。 上軍田蕭氏家族(上軍田村肖氏家族)於公元1871年由蕭氏家族十六世祖公昌照公攜帶四子(賢位、賢占、賢開、賢泰)及其四位祖公媽從廣東省陸豐市八萬鎮田心寨村遷到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公平鎮平崗鄉上軍田村定居,由此開啟了上軍田村蕭氏家族的新紀元。當年上軍田村蕭氏家族的始祖的祖屋初建居為三間、二伸手、下三間,正廳為祠堂,上軍田村蕭氏家族始祖四子分別居住在上述說的四間房中開始在上軍田散枝開葉,此間祖屋歷時125個春秋後傾崩。
上軍田村蕭氏家族上軍田村蕭氏家族
上軍田村蕭氏家族(上軍田村肖氏家族)當時的老祠堂被當時的風水先生認為出水不順,故人煙稀少,長期不出丁,後經地師改水,中國人民共和國解放初期才陸續出丁,上圖的祠堂為公元1996年丙子年三月十二日申時動工重建,1996年,八月十三日入火,祠堂分金為“申山寅、兼庚甲”,水放甲方,現合境三百五十多丁口,大部分遷居海豐縣城和公平鎮區居住。

風俗

擂茶

擂茶,也叫鹹茶。全國農村吃擂茶的地方並不多,廣東的汕尾市和揭西縣以及桂、贛、湘西的部分地區,才有此習俗。擂茶也是上軍田村的風俗習慣。吃擂茶時,先將綠茶葉、熟花生米、芝麻一起放進擂缽(一種特製的內壁有牙紋的陶缽),用石榴木做的擂槌,來回攪拌搗碎成稀粉糊,放入少許的羌鹽,然後將煮沸的開水沖入,即成擂茶。海豐縣城以及沿海一帶的鄉鎮,吃擂茶時,還加進加工好的芹菜、蔥、蒜、蝦米、魷絲,味道極佳,刺激食慾。陸河、揭西一帶的農村,卻喜歡拌人炒米花,外佐以一碟酸浸蒜頭或蕎頭,清脆爽口,別有風味。
著名民間文學家鐘敬文的故鄉海豐縣公平鎮一帶,習慣將剛煮熟的大米飯泡在鹹茶里,加進各樣香菜配料,他們叫做“飯茶”,權作點心,解渴充飢。 吃擂茶的習俗,古已有之。清代茹敦和在其所著《越言釋》中記載:“江廣間有擂茶,是羌鹽煎茶遣制,有存古意。”清代知名舉人海豐的“阿凡提”黃漢宗曾寫一詩:“海豐時俗尚鹹茶,牙缽擎來共一家,厚薄人情何處見?看她多少下芝麻。” 盛夏吃擂茶,能消暑止渴,生津潤肺,又提神醒腦,消除疲勞。寒冬吃擂茶,可促進新陳代謝,卸寒保暖。

掃墓

掃墓,又叫祭墓,即在墓前祭祀祖先,以示對祖先的追思和尊敬。秦以前已有祭墓之事,但不在清明。至唐代,清明掃墓開始盛行,唐玄宗曾明確規定允許百姓寒食時掃墓。宋代則規定從寒食到清明祭掃墳墓3日。
潮汕各地清明節上墳掃墓的習俗十分盛行。掃墓,潮人俗稱為“掛紙”。稱“掛紙”,是因為清明掃墓時,“松楸丘隴間遍懸楮錢”(清乾隆《揭陽縣誌》)。為與冬至掃墓有別,清明掃墓就叫為“掛春紙”,而冬至掃墓則稱為“掛冬紙”。
潮人清明掃墓都在節前三天至節後三天進行,提前或拖後都被視為對亡人的不敬。人到墓地時,先將墓前、墓身雜草拔除,填土整墳,打掃乾淨。然後刷新墓碑字,除先人名字用綠色油刷外,其餘的字都用紅色油塗寫。祭祀將畢時,就要壓紙鏹,分別壓於碑頂和墳身上。如果是去年清明節後才修的新墳,碑石頂端要壓下十二張宴幣,若為閏月則壓下十三張,作為給亡人陰間花費之用。墳身上也要壓上五至七層紙鏹。今年壓多寬,明年就多寬,不能擴大和縮小,據說這是死者還“地租”的範圍。如果是去年新修的墳今年掃墓就稱作為“新社”,要壓紅白紙鏹,以後每年壓的便用白紙條。掃墓的供品,一定要有燙熟的蚶,吃了蚶,蚶殼壓紙鏹,意為留給祖宗當錢用。
潮汕是著名僑鄉。不少潮籍僑胞,也常有清明回鄉掃墓的習慣,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解放後,掃墓活動又增添了新內容,政府倡導紀念英烈活動。每逢清明時節,機關團體和學校紛紛組織隊伍到烈士陵園掃墓,追念先烈的業績,寄託哀思,激勵壯志。

食薄餅

清明有食薄餅的習俗,據說是從古代的寒食節習俗沿變而來的。潮汕薄餅分餅皮、餡料兩部分,食時用餅皮卷餡料成圓筒狀就食。餅皮是用麵粉拌水攪成粘糊狀,在熱鑊中烙成一張張圓形的熟麵皮,其薄如紙。餡分為鹹、甜兩種。鹹餡,是用豆芽、韭菜,配蛋絲、肉絲、香菇絲混合成餡;甜餡,是用“糖蔥”為餡,具有潮汕獨特風味。糖蔥,又稱蔥糖,是用白糖和麥芽糖經過特殊加工而成的,雪白鬆脆,入口即散。明郭子章《潮中雜記》說:“潮之蔥糖,極白極松,絕無渣滓”。由此可見,潮汕在明代已有食糖蔥薄餅之俗。

蒸朴籽粿

朴籽粿為潮人清明掃墓普遍要蒸製的粿品。它是用一種叫朴籽樹(又叫朴丁樹,屬榆科)的嫩葉,和米舂粉,發酵配糖,裝入桃形陶製粿印或小碗蒸熟後吃的粿品,也叫碗酵桃。粿品呈淺綠色,味甚甘甜,有清風去淤,清脾健胃之作用。據說,先人每逢饑荒年,便采朴籽樹葉充飢度荒。為不忘過去,後人相沿便成此俗。

鬧元宵

上軍田村有從正月十二日開燈至十六日完燈。有童謠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從十三夜起名家各戶置辦豐盛菜餚祭拜祖宗,然後合家聚吃元宵酒,或互相請吃菜茶、菜粿等。
在上軍田的廟宇懸掛元宵燈,有時候更搭起燈棚,懸掛大型精緻的鏊山燈,展現各種用泥塑或紙紮的“公仔”,布置成《桃花過渡》、《唐僧取經》等戲劇場景。燈火生風,帶動“公仔”旋轉過場,惟妙惟肖,煞為好看。各戶懸燈分多種,當年生男孩的懸掛的大花燈稱“男孫”燈,當年新婚懸掛的紗燈稱“新婚”燈。兒童則滿街奔跑揮舞著各式古燈、提燈等。火樹銀花,蔚為壯觀!
正月十五晚上習俗有人在高台點燃大鞭炮,台下人們爭先恐後地搶拾,搶到頭炮的為最尊,全家慶幸。
正月十六晚上高擎火把敲鑼打鼓送神遊歷各家各戶,各家各戶則在家設好香燭炮竹祈禱神明保佑。

祭祀拜祖

逢年過節,蕭氏家族都要派代表到祖祠堂前參加祭祀拜祖的儀式,以示感恩,祈禱祖宗保佑,這是一種傳統信仰,除夕之夜,蕭氏家族的全體家屬都要聚齊堂前舉行一年當中最大的祭祀儀式。

賣地賣沙事件

2010年以來,有汕尾市市級政府退休幹部、村隊長、以及部分村民和其他村外閒雜人等幕後操縱想用人民幣(6000元/每畝)到上軍田村里搞非法開發(村里)的河沙資源,而部分村民基於以下原因1.不想看到 伴著數代人成長的美麗河邊被人為改變,2.不想看到 因為亂開發河沙 破壞河床 破壞農田 破壞植被 、破壞居住環境), 但非法人員利用各種手段陸續讓村民簽字同意(為此他們多次讓村民去開會,並揚言如果沒有去參加會議的村民就當棄權)他們這樣做是否合法?針對有很多村民不同意,這些幕後操縱想利用(村里僅有不多)的河沙資源發財的人們也不含糊, 通過騷擾電話、入戶動員、威逼利誘各種手段用絕讓可憐的村民簽字同意,這讓村民憤怒,村民利用各種智慧通過媒體和法律極力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引起了相關部門和領導的重視,特別在“三建兩打”以來,該村的賣地賣沙等非法活動已經得到控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