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氣不足證

上氣不足證,中醫病證名。是與中氣不足,下氣不足相對而言的一種氣虛證候。指五臟六腑上升於頭部的精氣不足,腦海空虛的證候。《靈樞·口問》:“故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傾,目為之眩。”

病因,病機,辨證要點,臨床表現,治法,常用方劑,常用中藥,常用腧穴,轉歸預後,

病因

勞倦過度,或飲食不節或稟賦體弱等致脾胃虛弱,清陽不升,頭目耳竅失養而產生本證。

病機

氣虛清陽不升,腦海失於供養則頭暈昏沉,抬舉無力,思維反應遲鈍,健忘;上氣不足,氣血不能上行,耳目營養虧乏則耳鳴,視物昏花,氣虛不耐勞累則易於疲倦;氣弱不能運血上榮則面色不華,;脾氣虛弱,運化不健則食欲不振,聲音低怯;舌淡,脈弱無力皆為氣虛常見之症。

辨證要點

頭暈,健忘,眼花,耳鳴等。

臨床表現

頭暈昏沉,抬舉無力,思維遲鈍,健忘,耳鳴,視物昏花,易於疲倦,聲低氣怯,面色無華,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脈弱無力。

治法

補氣昇陽。

常用方劑

益氣聰明湯加減。

常用中藥

黃芪、人參、葛根、蔓荊子、白芍、黃柏、升麻、炙甘草。

常用腧穴

脾俞、足三里、膻中、湧泉、關元、氣海、百會、肺俞。

轉歸預後

上氣不足經過確當的治療,多可較快地得以恢復。若上氣不足進一步發展,多可同時兼有中氣不足之證。若上氣不足,髓海久失其養,則可發展為髓海不足之證,若上病及下,可形成腎氣虛衰之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