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飛碟石博物館

上古飛碟石博物館

上古飛碟石是台駘山滑世界景區的工作人員開採時發現的一種奇石,台駘山上產有大量這種奇石,因其外形酷似飛碟,所以專家們將其命名為上古飛碟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古飛碟石
  • 景區地址:山西太原台駘山滑世界
背景,飛碟石由來論證,神話傳說,價值意義,

背景

上古飛碟石博物館不僅是山中奇景,更是曠世奇遇,館內岩石層中、地面上琳琅滿目、大小各異、形似飛碟的球石頗為壯觀,演繹著宏大的地質奇觀。這些琳琅滿目的球石;有的呈圓球狀,有的腰部凸起,好像戴著一頂草帽,猶如各大行星遨遊於太空,頗為壯觀。
山西地質專家曾多次前來考證考察,多次鑑定最終得出結論:該奇石埋藏地層為石炭紀時期,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準確的記載資料,但據相關專家推斷有如下幾種說法:

飛碟石由來論證

幾億年前地球表面被深達數千米的汪洋大海所覆蓋,隨著地殼運動,陸地被抬升出現海退現象。因山西南水深北水淺的地質環境,陸生植物從濱海地帶向大陸內部延伸,得到空前發展,形成大規模的森林和沼澤,然而太空中,一不明飛行物以每秒15千米的速度撞入地球,與空氣摩擦產生強烈火光,與地面動植物接觸時,產生強烈地震,被深埋於地下,遇到寒冷的氣溫迅速冷卻收縮,加之當時期的地殼運動十分活躍,使得不明飛行物在地質環境中多次浮動、沉積、變質,最終形成此處的石球。
從球石的外形特徵和所含成分方面來探究,其為大自然地質運動的產物。遠古的太原曾是一片汪洋,在海水一次次的沖刷和運動中,河流夾雜著碎屑物質從淺水區進入深水區,隨著水動力逐漸減小,沙粒緩慢沉積於河床上,在壓力作用下,由上層淋濾下的碳酸鈣、矽質膠結在一起。沉積環境的差異使石球有不同的節理、粒徑、顏色、性質和形狀。經過幾億年的堆積,砂粒與膠結物,經長期巨大壓力壓縮粘結,形成了一塊結核體。加之地殼受到擠壓、拉伸,使石球被泥沙、岩石等沉積物覆蓋,結核體越滾越大,越凝結越多;另一方面,受到地熱的作用,石球開始脫水、收縮,經過上億年的演變,最終形成一個球體,呈同心環帶狀分布,內層以碳酸鹽、白雲岩為主,外層多以礫岩、泥灰岩等包裹而成。
也有論證其為火山噴發而成,而又因奇石外形酷似飛碟,所以專家們將其命名為上古飛碟石。

神話傳說

台駘治水時從天上摘來三顆星宿,並將其壘成“品”字狀,做為鎮壓汾魔的鎮魔石。戲說台駘摘星鎮魔之事驚動了眾多星系,繼而撒落於此,而今天呈現在世人面前的飛碟石與民間傳言的鎮魔石形態相仿,仿若置身於千百年前,台駘摘星時,繁星閃耀的震撼場面之中。作為鎮魔石的同胞球石,其賦有神奇之力,具有求雨祈財、保福送祉,石來運轉的作用。

價值意義

球石的地質剖面結構,再現了地史時期古森林輪廓,同時也濃縮了山西古自然地理的面貌特徵,是歷史最古老的見證者。它的科學價值和觀賞價值是不可多得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