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五屯寺羌姆

流傳在青海省黃南隆務河中游兩岸一帶的舞蹈。上五屯寺是這一帶有名的寺院,每逢藏曆正月初七時表演該舞蹈。出場次序是剛日、夏乃巴、法王舞、俄金玉、妃子舞、大合舞,每一個舞蹈都是一個牽動人心的故事,或勸善、或懲惡、或勸學、或征戰。如“法王舞”中有一段斬魔驅鬼儀式。舞者跳成一個大圓圈,一手舞多種法器,一步一個“跨腿轉”。表演場中央,三角形托盤內放一個小面人稱為妖孽,護法神“切扎哇拉”用快速舒展的跳轉舞至托盤前,舉刀將小面人砍成幾段,分散於場中,讓諸神吃“妖孽”之肉,最後用技巧性很高的“端腿”動作,雙手舉盤於胸前,迅速向上踢至盤底,表示斬魔後興奮和驅邪扶正的決心。五屯寺羌姆最精彩的是最後出場的“大合舞”,人數16人,包括集體舞、獨舞、雙人舞。護法神精彩、高超的獨舞,表示巡視四周、遙望梵天、召喚眾神。五屯寺羌姆的面具與服裝設計非常講究,有專人負責設計,每個角色都有精美合體的服裝。各護法神扮演者的面具,都是五屯寺歷代雕塑繪畫藝人製作。由於其製作程式是直接來自佛教繪畫、彩塑工藝的模式,因而使彩塑的神佛面具和服飾與舞蹈表演中的神佛形象相互諧調。伴舞的樂器有長弓、嗩吶、大鼓、銅鈸等,幾乎都是大音量樂器,演奏起來氣勢磅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