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軍

三軍

提起“三軍”,現代的概念是指陸、海、空三軍。而在中華文化中“三軍”的說法起源於春秋時期騎馬打仗的前、中、後三個兵種,這與現代陸、海、空三軍的實質意義完全不同。

古代所說的三軍是指騎馬打仗的前、中、後三軍。前軍一般是先鋒營負責開路(架橋、修路)、偵察、應付小規模的戰鬥,帶部分軍需物資。中軍就是統帥所處的大軍有當時作戰的大部分作戰兵種(騎兵 步兵)。後軍主要就是全軍的主要軍用物資、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軍
  • 現代:指陸、海、空三軍
  • 古代:前、中、後三個兵種
  • 相關:《論語·子罕》
  • 作用:打仗
  • 範圍:人
簡介,詳細概念,例子,現代意義,

簡介

三軍指:壯男為一軍,壯女為一軍,男女之老弱者為一軍,上馬為兵,下馬為農,解甲歸田即由此來,此三軍之原意,是典型兵農合一的耕戰模式。宋朝建立後開始出現職業軍人,逐廢。商鞅《商君書.兵令》:“三軍:壯男為一軍,壯女為一軍,男女之老弱者為一軍,此之謂三軍也。壯男之軍,使盛食、厲兵,陳而待敵。壯女之軍,使盛食、負壘,陳而待令;客至而作土以為險阻及耕格阱;發梁撤屋,給從從之,不洽而赺之,使客無得以助攻備。老弱之軍,使牧牛馬羊彘,草木之可食者收而食之,以獲其壯男女之食。而慎使三軍無相過。壯男過壯女之軍,則男貴女,而奸民有從謀,而國亡;喜與,其恐有蚤聞,勇民不戰。壯男壯女過老弱之軍,則老使壯悲,弱使強憐;悲憐在心則使勇民更慮,而怯民不戰。故曰:慎使三軍無相過。此盛力之道。”

詳細概念

現代的概念是指陸、海、空三軍。而在中華文化中“三軍”的說法起源於春秋時期騎馬打仗的前、中、後三個兵種,這與現代陸、海、空三軍的實質意義完全不同。
三軍
1.周制,諸侯大國三軍。中軍最尊,上軍次之,下軍又次之。一軍一萬二千五百人,三軍合三萬七千五百人。
《周禮·夏官·司馬》:“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四回:“舊有三軍,今又添二軍,共是五軍,亞於天子之制,豪傑向用,軍政無闕。”
2.軍隊的通稱。
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漢書·灌夫傳》:“魏其言灌夫父死事,身荷戟馳不測之吳軍,身被數十創,名冠三軍。”
章孝標《淮南李相公紳席上賦春雪》詩:“朱門到曉難盈尺,儘是三軍喜氣消。”
說唐》第一回:“〔晉王〕將宮內之物,給賞三軍,班師回朝。”
毛澤東長征》詩:“更喜 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3.古代指步、車、騎三軍。

例子

六韜·戰車》:“步貴知變動,車貴知地形,騎貴知別徑、奇道,三軍同名而異用。
管子·參患》:“故凡用兵之計,三驚當一至,三至當一軍,三軍當一戰。”
陶鴻慶 《讀諸子札記·管子二》:“‘軍’之本義為‘圍’,後世遂為師旅之通名……‘三軍當一戰’者,言三圍當一戰也。”
春秋時,大國通常都設三軍,但各國稱謂有所區別,如晉國中軍、上軍、下軍;楚國稱中軍、左軍右軍齊國魯國吳國都稱上、中、下三軍。魏國稱前軍、中軍、後軍..三軍各設將、佐等軍銜,而中軍將則是三軍統帥。隨著時代演進,上、下、中軍漸漸被前軍、中軍、後軍所代替。到了唐、宋代以後,這樣的編制已成為軍隊的固定建制。這時三軍的主要標誌是擔任不同作戰任務的各種部隊。前軍是先鋒部隊;中軍是主將統率的部隊,也是主力;後軍主要擔任掩護和警戒任務。
在中國古代的軍隊中,最大的編制單位就是軍。軍的編制,歷代沿襲,但人數多少不一樣。漢代實行5人一伍,2伍為火,5火為隊,2 隊為官,2官為曲,2曲為部,2部為校,2校為裨,2 裨為軍的編制。今天,前軍、中軍、後軍編制已完全消亡,而被現代的陸、海、空三軍所替代。
4."三"在古代為虛數,泛指多,因此三軍也泛指數量大的軍隊

現代意義

現代“三軍”指陸、海、空三軍。
三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