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統曆

三統曆是中國古代曆法之一。由西漢著名學者劉歆整理而成。中國史書上第一部記載完整的曆法。於西漢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開始實施,至東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為四分曆取代。對後世曆法產生了很大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統曆
  • 類別:古代漢族曆法之一
  • 整理者:劉歆
  • 性質:中國史書上第一部記載完整的曆法
劉歆,鄭玄,創立了鄭學,易學著作,詳述,

劉歆

劉歆在太初曆基礎上,引入董仲舒天道循環的“三統說”思想,整理成三統曆。西漢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開始實施的曆法。西漢末劉歆把董仲舒的“三統說”(即歷史循環論,認為天之道周而復始,黑、白、赤三繞循環往復)塞進太初曆,稍事補充,改名三統曆。由於它匯通樂律易數五行等,以此解釋曆法中一些數據的來源,故而具有多元化視野。歆所撰《三統曆譜》,不僅系統闡述了鄧平的八十一分法,而且初充了很多原來簡略的天文知識和上古以來天文文獻的考證,為《漢書.律曆志》曆法部分的藍本。其具體內容有造歷的理論,節氣、朔望、月食及五星等的常數和運算推步方法及基本恆星的距離等。包含了現代天文年曆的基本內容,因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曆的雛形。《漢書.律曆志上》:“劉向總六歷,列是非,作《五紀論》。向子歆究其微渺,作三統曆及譜以說《春秋》,推法密要,故述焉。”《後漢書.律曆志中》:“自太初元年,始用三統曆”王先謙集解引清錢大昕:“三統與太初異名而同實。劉子駿用太初法推衍之以說《尚書》、《春秋》,又追日月五星同起牽牛之始,以為太極、上元,初非別立一術,則三統之名不自歆始也。”

鄭玄

鄭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屬山東)人。世稱“後鄭”,以別於鄭興、鄭眾父子。他一生博學多師,兼通今古文:“師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統曆》、《九章算術》。又從東郡張恭祖受《周官》、《禮記》、《左氏春秋》、《韓詩》、《古文尚書》。以山東無足問者,乃西入關,因涿郡盧植,事扶風馬融”。

創立了鄭學

(《後漢書·鄭玄列傳》)在外遊學十餘年,後回鄉里聚徒講學,其門生“相隨已數百千人”。後因政治上反對宦官專權而被禁錮。自此,他閉門不出,潛心著述,通過注釋、研究諸經和當時流傳下來的歷史文獻,而創立了鄭學。根據《後漢書》記載,鄭玄著作很多,其中有反駁何休而作的《發墨守》、《箴膏肓》、《起廢疾》,有弟子撰鄭氏答弟子問五經的《鄭志》八篇。“凡玄所注《周易》、《尚書》、《毛詩》、《儀禮》、《禮記》、《論語》、《孝經》、《尚書大傳》、《中候》、《乾象曆》,又著《天文七政論》、《魯禮禘袷義》、《六藝論》、《毛詩譜》、《駁許慎五經異義》、《答臨孝存周禮難》,凡百餘萬言”,均佚。清袁鈞《鄭氏佚書》、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有輯本。孔廣林《通德遺書所見錄》、黃奭《高密遺書》也有輯載。

易學著作

據歷代史志記載,其易學著作主要有《周易注》、《易贊》、《易論》、《易緯注》,現存的有《易緯注》,其餘佚失。鄭玄的易學思想主要見於《易緯注及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宋王應麟、清人丁傑、張惠言、 等人輯有《周易鄭康成注》、《周易鄭注》、《周易鄭氏注》等書。清惠棟作《易漢學》、張惠言作《周易鄭荀義》對鄭氏易學皆有闡發。通觀鄭氏易學,主要有四方面的內容:爻辰說、禮象說、易數說、易學訓詁。

詳述

初使用從十月朔日開始的曆日制度,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顯然漸覺這種政治年度和人們習慣通用的春秋冬不合。於是大中大夫公孫卿、壺遂、太史令司馬遷等建議修改曆法。同時初以後,人們對於天象觀測和天文知識,確有些進步,這為修改曆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武帝封七年(公前104年)十一月初一恰好是甲子日,又恰交冬至節氣,是一個難逢的機會。
這年五月,武帝命公孫卿、壺遂、司馬遷等人 議造歷 ,並徵募民間天文學家20餘人參加,其中包括治歷鄧平、長樂司馬可、酒泉郡侯宜君、方士都和巴郡落下閎等人。他們或作儀器進行實測,或進行推考計算,對所提出的18種改歷方案,進行了一番辯論、比較和實測檢驗,最後選定了鄧平、落下閎提出的八十一分律歷。把封七年改為太初年,並規定以十二月底為太初年終,以後每年都從孟春正月開始,到季冬十二月年終。這種曆法叫做太初曆,它是我國最早根據一定規制而頒行的曆法。從改歷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當時朝野兩方對天文學有較深研究者,可謂人才濟濟。特別是來自民間的天文學家數量之多,說在社會上對天文學的研究受到廣泛的重視,有著雄厚的基礎。我國古代制歷必先測天,曆法的優劣需由天文觀測來判定的原則,這時就已得到了確認和充分的體現,這對後代曆法的制定產生十分深遠的影響。它的制定是劃時代的。
太初曆的基本常數是,一朔望月為29 4381日,所以叫做八十一分法,或八十一分律歷。這個朔望月的日數比戰國時期四分曆的朔望月日數更大,當然是不夠精確的,但太初曆的頒布施行是經過考驗的。昭帝鳳三年(公前78年),太史令張壽王反對施行太初曆,主張用殷歷。經考驗後,因殷歷疏遠而仍用太初曆。
太初曆已具備了氣朔、閏法、五星、交食期等內容。它首次提出了以沒有中氣(雨水、春分、穀雨等十二節氣)的月份為閏月的原則,把季節和月份的關係調整得十分合理,這個曆法在農曆(歷)中一直沿用到現在。
太初曆還第一次確提出了135個朔望月中有23個食季的食概念,關於五星會合期的精度也較前有顯提高,並且依據五星在一個會合期內動態的認識,建立了一套推算五星位置的曆法。這些都為後世曆法樹立了範例。太初曆的原著早已失傳,西末年,劉歆基本上採用了太初曆的數據,據太初曆改為三統曆。它被收在《書?律曆志》里,一直流傳至今。實際太初曆以改而得名,而三統曆是以法數而得名。劉歆把鄧平的八十一分法作了系統的敘述,又補充了很多原來簡略的天文知識和上古以來天文文獻的考證,寫成了《三統曆譜》。《三統曆譜》以統和紀為基本,統是推算日月的躔(chán,音纏,日月運行時經過某一區域)離,紀是推算五星的見伏。統和紀又各有母和術的區別,母是講立法的原則,術是講推算的方法。所以有統母、紀母、統術、紀術的名稱;還有歲術,是以推算歲星(木星)的位置來紀年;其他有五步,是實測五星來驗證立法的正確性如何;此外,還有 世經 ,是考研古代的年,來證它的方法是否有所依據。這些就是《三統曆譜》的七節。這部曆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部完整的天文著作。它的內容有造歷的理論,有節氣、朔望、月食及五星等的常數和運算推步方法;還有基本恆星的距度,可以說含有現代天文年曆的基本內容,因而《三統曆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曆的雛形。
依據三統曆所講的根數和原則推算氣朔的條件,都已全。就推算氣朔一方面來講,其出發點在於規定一月的日數為294381 日;其餘日數,則反而是從這朔推出或遷就而得的。這個一朔望月的日數,一回歸年的月數和日數都嫌太大些。
1章=19年=235月在這個期,朔旦冬至復在同一天。
1統=81章=1539年=562120日=19035月在這個期,朔旦冬至復在同一天的夜半。
1=3統=4617年在這個期,朔旦冬至又復在甲子那天的夜半。因為一統的日數是562120用60來除,還剩40。所以若以甲子日為,則一統後得甲辰,二統後得甲申,三統後才復得甲子。這就是 三統 名稱的由來。這個元法4617以60除不盡,所以元首的年名,不能一樣。
三統曆的元首,設在武帝元封七年歲前仲冬甲子,據《漢書·律曆志》所載,當時曾實際觀測,得到這天朔旦冬至,所以改元封七年為太初元年。
古人除了甲子夜半朔旦冬至之外,還要配合日月合璧和五星連珠的期,所以三統曆又立5120元,即23639040年的大期,其起首叫做 太極上元.並定太初元年二距太極上元的積年為143127歲,即在大中已過了三十一個元法。
三統曆是我國首先使用交點年和恆星月的曆法。它的置閏方法是先定閏余,閏余是所求年前冬至距前朔得朔實(一月的日數)十九分之幾分。二十四氣名稱順序和《淮南子·天文訓》所載的相同。並稱從冬至起,奇數次的氣,如大寒、雨水等為中氣;偶數次的氣,如小寒、立春等為節氣。而在《三統曆譜》中,則把雨水和驚蟄二氣次序顛倒,和穀雨二氣次序顛倒,其他各氣次序沒有改變。(這四個節氣次序的改變,是由於劉歆本人的偏見,而不是當時人們遵行的曆法)。
太初曆的制定是以天文觀測記錄為依據的,是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它的內容比過去的顓頊曆豐富得多。《三統曆譜》中所敘述曆法的天文數據和運算推步方法,都是合乎科學的,成為後世曆法的範例。但是,西時期逞才邀寵的士大夫,大都利用經術來粉飾各種制度,劉歆為了支持王莽的托古改制,也特意利用《易經?繫辭傳》來解釋太初曆的天文數據。這樣假借經傳來穿鑿附會,使天文科學染上神秘的色彩,開2000年來術數家所走歧途的先例,而和科學背道而馳,至為可惜。
王莽篡時候,以正十二月為正月,以它為歲首;而曆法的常數,仍用三統曆的數值。東漢初期也用三統曆,太初曆從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行用到東漢章帝元和元年(公元84年),共行了188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