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尖鎮

三河尖鎮

柳編名揚世界,航運通江達海。

在河南省固始縣淮河邊上,坐落著一座古鎮,這座古鎮的名字叫三河尖。歷史上的三河尖,上通穎亳,下達江湖。依傍著淮河、史河泉河的滔滔巨浪把自己的聲名推向下游,游向四方。在淮河古老悠久的航運史、通商史中,久久漂流著三河尖的名字。

中國柳編之鄉——河南省固始縣三河尖鎮。 三河尖鎮位於河南省固始縣東北部,距固始縣城42公里,距離安徽省阜陽市區47公里,地處豫、皖兩省結合部、兩省三市(河南省信陽市、安徽省阜陽市、安徽省六安市)交界地,淮河、史灌河、泉河三河交匯處,河南省海拔最低點,位於我鎮建灣村“老鼠尾巴”處,海拔僅23米。全鎮面積79.2平方公里,現有人口37873人(2017年),全鎮街區面積4.5平方公里,街區人口1.7萬人。藉助柳編產業、船舶製造、內河航運等製造業、運輸業的強勢發展,成為固始最重要的外匯來源地、最重要的航運中心,躋身於固始副中心城區,成為固始兩大副中心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河尖鎮
  • 外文名稱:Sanhejian
  • 別名:小上海、三河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華中地區、河南省
  • 下轄地區:徐橋街道、望崗街道、建淮新區、淮河濕地保護區
  • 政府駐地:正和大道
  • 電話區號:0376
  • 郵政區碼:465216
  • 地理位置:淮河中游 豫皖交界
  • 面積:79.2平方公里
  • 人口:37873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氣候交匯
  • 著名景點:翁棚、萬圩、黃寨春秋戰國文化遺址 老三河尖鎮--明清古鎮遺址
  • 車牌代碼:豫S
  • 支柱產業:柳編工藝、船舶製造、內河航運
  • 港口:望崗港、青泥灘碼頭
基本概述,歷史沿革,行政區劃,人口數據,經濟概述,柳編,船舶製造,航運業,城鎮建設,發展瓶頸,

基本概述

固始縣三河尖鎮位於河南省固始縣東北部,距離固始縣城42公里,北距安徽省阜陽市區47公里、阜陽機場50km、滁新高速公路35公里,東距濟廣高速公路G35(濟南—廣州)10KM、105國道9KM、阜六鐵路(阜陽-六安)11公里、霍邱經濟開發區15公里,204省道、淮河中游主航道在境內形成十字交通骨架,改建後年吞吐量70萬噸的淮河望崗碼頭,已建成並投入使用。
位於鎮區東北部的河南固始淮河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我國地勢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過渡地帶的淮河中上游,她三面環水、碧波蕩漾、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文化底蘊深厚,是周邊地區居民的良好旅遊目的地。
1979年,三河尖鎮翁棚村被列為春秋戰國時期古文化遺址;
1992年,三河尖鎮被確定為信陽地區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
1998年,榮獲“河南省鄉鎮企業100家出口基地”稱號;
2002年,榮獲“全國出口創匯先進鄉鎮”稱號;
2003年,榮獲“中國柳編之鄉”稱號;
2004年,喜獲河南省”百強特色鄉鎮”殊榮;
2008年,固始縣(三河尖)淮河濕地保護區正式成立;
2011年,榮獲首批“河南省工藝美術特色產業基地”之美譽;
2012年,喜獲“河南省柳編出口基地”殊榮;
2013年,三河尖柳編工業園區喜獲“河南省小企業創業基地”之殊榮。

歷史沿革

三河尖古鎮遺址—鹽庫三河尖古鎮遺址—鹽庫
三河尖古鎮圖三河尖古鎮圖
三河尖扼淮河水運要道,三河交匯,水運發達。"三河尖為淮水所經,上通潁亳,下達江湖,稻米菽麥販糶皆出於此"。自古以來商賈雲集,水運通暢,文化燦爛。“豫、皖之交水陸沖途,人煙輻湊,淮、汝匯流” ,盛極一時的古三河尖鎮曾是聞名豫、鄂、皖三省的重鎮,是大別山山貨、農副產品外銷和日用工業品購進轉運的貨物集散地。“十里河巷桅桿林立,水陸燈火交相輝映”,市場繁華,素有“小上海”美稱。
作為航運中心,及兩淮鹽運的重要港口,三河尖是食鹽、糧食、茶葉、竹木、煤炭、商品百貨及大別山區土特產的主要集散地。從“下江”,即江蘇鹽城來的海水曬的食鹽,杭州的西湖龍井茶葉,絲綢錦緞、海鮮乾貨,上海的商品百貨,山里來的竹木、山貨等等,都需要通過三河尖轉口貿易到沿史灌河上游的大別山地區的金寨、商城、麻城,淮河上游的光州、息縣、信陽,桐柏山的南陽、桐柏、唐河,洪河的西平、汝南、新蔡。下游的蚌埠、揚州、南京、蘇州、上海、漢口各大商埠。
位於鎮中心始建於春秋戰國的永樂城古蹟,地下文物豐富,是三河尖古代經濟發展的歷史見證。晚清末年,聲勢浩大的捻軍起義,捻軍總部兩次設在三河尖,沉重打擊了滿清的殘暴統治。1947年8月23日,劉鄧大軍右路第三縱隊陳錫聯部,兩萬多人突破敵46師的頑強抵抗,從三河尖渡口渡過淮河,順利進入大別山地區。
三河尖歷史簡述: 
1726年(雍正四年)9月,設三河尖營汛。配外委千總一員,轄鳥槍兵2名,守兵17名,哨船1隻。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7月,河南撫院設立三河尖水志,令地保鄉約輪日看管,令州判巡檢,每月派役巡查。
三河尖古代漕運模擬圖三河尖古代漕運模擬圖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冬,潁州府霍邱知縣劉吉請領國帑6484兩,修築三河尖至任家溝淮堤。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春完工。
1807年(嘉慶十二年),為加強淮河流域通商、鹽運、稅控之管理,設三河尖巡檢司。監生關廷選等呈請將三河尖鎮捐存公費錢四十三串,買鄉紳潘學顏本鎮地基一分(約合現在的二分地,133.34平方米),建造巡司衙門。
1854年(鹹豐四年)4月,李昭壽薛之元聚眾起義,北上攻三河尖,為團練所敗,潰走商城王家院牆。
捻軍捻軍
1855年(鹹豐五年)10月,清副將鄭士魁率領部眾七千餘人進攻三河尖捻軍,被捻軍擊敗。
1856年(鹹豐六年)6月,為改變強敵壓境的局面,避開清軍主力,捻軍首領張樂行根據龔德樹的建議,採取“圍魏救趙”的策略,率軍向南疾進,強渡潁河,破清布政使王庭蘭所部清軍,於6月16日克三河尖,獲得了大量物資,補充了大批人員,士氣復振。“三河尖當豫皖要衝,商賈輻輳,樂行得之,軍裕為充,聲勢復振,四境來附者如市,眾號數十萬”。
本府廩生吳毓桐平居慷慨,以忠義自勵。賊犯三河尖,毓桐義形於色,集練堵御,奮不顧身,眾潰,被戕,妻女殉難尤烈。督練吳維讓與其第維曦、軍校關秉德與賊激戰,亦殉難於三河尖。
1857年(鹹豐七年)丁巳,時李秀成陳玉成方捷於桐城,克舒城、六安。樂行知之,二月初六日,復三河尖,豫捻首領王貫三中炮死。復破三河尖,標誌著捻軍戰爭的重心轉移到淮南地區,3月22日,克霍邱,典史張耀、三河尖司巡檢藍壽田等悉數處決。
端敏公-袁甲三端敏公-袁甲三
1857年(鹹豐七年)二月初六日,克三河尖後,“樂行等聚數萬眾於方寸地,資糧漸乏,瘟疫復至,諸旗主皆怨,自推諉,計議不一”,三月,清督師袁甲三、大將軍勝保各率清兵六萬人,調來千斤大炮和洋槍隊,南北對進進逼三河尖。
三河尖周圍河渠縱橫,捻軍跨河而陣,清軍步騎兵不易展開,難於強攻。勝保便實行圍困戰法,控制通向三河尖的水陸通道,強令居民提前割麥,並在出產硝磺的地區設卡稽查,嚴禁出境,以斷絕捻軍的糧彈接濟;同時,實行政治攻勢,瓦解捻軍士氣。
“樂行親將諸旗戰於三河尖北柳溝,不利,退守三河尖鎮內六十餘日,大小六十餘戰皆敗”,1857年五月初九日,三河尖鎮陷,樂行全師退正陽關,清軍復占三河尖。由此,清軍統帥勝保牢牢控制住了三河尖,周邊捻匪,皆懼之。
1861年(鹹豐十一年)正月,壽州練黨首領苗沛霖,派部下築寨三河尖,誘脅練總楊林川等13寨供糧。五月,苗練部的黃毛獸、倘貫金,及其八營朱蘭罄、九營潘四踞三河尖及境內各寨,擾亂城鄉,時而降清攻捻,時而獨自活動。
1862年(同治元年)正月,安徽巡撫李續宜由三河尖救潁州。四月,令道員蔣凝學剿苗練,殺倘貫金,並剿撫沿湖各苗練據點,至此,三河尖境內13寨皆平定,遂收復霍邱。
1862年同治元年),設三河尖厘稅局,同時設立周口(今河南省周口市)厘稅局。安徽巡撫李續宜調湖南新化人游智開辦理三河尖厘榷,以廉平稱。 “安徽巡撫唐訓方另片奏三河尖厘局。向系接濟臨撫兩營軍餉。嗣勝保帶兵援潁,在三河尖北岸立卡抽厘。李續宜遂於南岸設局。現在勝保被逮,北岸厘局,應歸皖營接辦。請飭河南撫臣無庸派員設局等語。三河尖本系皖省地面。該鎮既有兩局。自未便再行添設。重累商民。所有張之萬(張之洞之兄,時任河南巡撫)前請於三河尖設立厘局之處。著即停止。將此由五百里各諭令知之“。
1863年(同治二年)六月初二日,清副將總兵官成大吉,駐守三河尖。
1864年(同治三年)4月,三河尖練首潘塏、潘立勛父子,被清政府一併處死。潘氏約五百戶聚族而居,三河尖接受潘氏父子調遣指揮者計有二百餘圩。潘塏父子首鼠兩端,既不與苗沛霖反目,又同袁甲三乞撫歸官(《端敏公奏議》卷十七《南北西三路軍情籌商進剿折》)。及曾國藩大軍壓境,又屢次呈稟,“頗以忠義自許”(《捻軍史料叢刊》第三冊第2頁)。曾國藩派壽州舉人劉本忠去三河尖安撫潘塏父子,劉本忠亦言“潘塏平日辦事尚近情理,不至遽從苗沛霖為叛逆云云,又言潘塏之妹夫李熔鑄尤曉大義(《曾文正公手書日記》同治2、8、16)”。
同治三年二月,御史呂序程對潘氏父子嚴加參劾,指出“潘塏系積慣訟棍,其子潘立勛著名捻匪,率眾投苗,占據三河尖,招匪數萬,逼脅光、固官圩歸伊調遣,勒令良民蓄髮,東西數百里燒搶一空率眾數萬,助苗攻破壽州,復於光州、固始各城門、衙署張貼告示,語多狂悖,請飭僧格林沁將該犯等一併正法”(《清實錄》同治朝卷95第2頁)。四月,潘塏、潘立勛父子處決於三河尖鎮校場口。
1864年(同治三年)七月,大清正陽督銷運判韓茂萱稱,三河尖為兩省三縣交界,現在行戶之弊更甚於正陽關,且存鹽尚多,急宜整飭,該處必須設立分局,以歸劃一。經派員前往,擬定三河尖賣價3兩,懷遠2兩6錢,正陽2兩8錢。統計正陽、三河尖一帶,存鹽10萬餘包,秋後銷市漸起,不難銷售。九月,設兩淮鹽運三河尖督銷分局。
1865年(同治四年),三河尖鎮、六安城關,設百貨正卡。 霍邱城、六安縣西河口、馬頭集、壽縣迎河集,設百貨分卡。
1866年(同治五年)三月,捻軍賴文光部從河南沈丘南猛撲三河尖,進攻潁州。清軍將領劉銘傳自界溝率軍追擊,總兵王才秀從南照堵截,對三河尖形成合圍之勢。捻軍失利,十一月,捻軍方長華部移駐葉家集(今安徽省霍邱縣葉集鎮)。
1868年(同治七年)8月22日,署理安徽巡撫英翰提出,請於皖軍內,挑留一萬二千人,分為四大枝,每枝三千人,分駐三河尖、潁州、亳州、宿州四大要地,清提督張得勝駐守三河尖。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六月,霍邱設巡警局,下設分局5處,三河尖鎮置三河尖巡警分局,同年,縣改設巡警署,由警務長、巡官、巡長組成,並在三河尖東鎮設巡檢所。
1909年宣統二年)3月,美籍傳教士喬國君於安徽省潁上縣西大街設堂傳教,稱潁上教會(基督復臨安息日會)。5月,設三河尖分堂。
1912年(民國元年),三河尖隸屬霍邱縣西三區。
1913年(民國2年),蚌埠便商、通達、福淮等三家輪船公司,開闢正陽至三河尖、蚌埠至三河尖航線,抗戰期間停航。
1914年(民國3年) 11月,知事何則賢督民築淮堤,霍邱以工代賑,築三河尖至溜子口淮堤,頂寬1丈(3.33米)、底寬4丈(13.32米)、高1丈(3.33米),全長160餘華里(80餘公里),至1917年(民國6年)5月竣工。
1915年(民國4年),六安全區所屬各縣設警察所,下設三個分所。三河尖鎮設警察分所,轄臨水、周集、馮井、王截留、高塘、文塔集(今固始縣徐集鄉全境、及陳集鄉北部地區)之治安。
1919年(民國8年)11月,江淮水利局在河南省境內設立三河尖水位站。
1920年(民國9年),三河尖、葉家集(今霍邱縣葉集鎮)開辦郵局,為三等乙級,直屬省局管轄。
1921年(民國10年),淮河泛濫,三河尖人稱漲"神大水",沖毀河堤、碼頭,全鎮淹沒。東西兩鎮的酒肆銀樓、錢莊當鋪、客棧飯館、妓院賭坊、綢緞布行、米行木行損失慘重。
1924年(民國13年)12月,皖豫聯軍總司令石德純率領3000人,由河口集轉赴三河尖。
1927年(民國16年),三河尖警察分所,改制為三河尖警察分局,轄區不變,仍照民國4年之制。
1928年(民國17年),歸信官道(商丘至信陽)阜陽至三河尖段改稱為阜尖公路。同年改建阜尖公路,阜尖路自阜陽至三河尖,路寬8米,磚渣碎石路面,全長45公里。
1932年(民國21年)2月,按照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的命令,紅十軍王宏坤團,十二師一部由十二師師長陳庚指揮,攻打三河尖。當時盤踞在三河尖的敵軍,除四十五師一個加強營外,還有國民黨財政部直屬的鹽務稅警營(營長徐桐石),以及地方民團和警察。二月二十五日深夜,抵達三河尖的咽喉要道泥灘,一舉殲滅敵四十五師一一五旅二六五團。隨後攻入三河尖鎮區,東、西兩鎮均被我軍占領。
敵四十五師營長陳鳳鳴逃亡皖北中村崗,鹽務稅警營營長徐桐石逃亡南照集,警察分局局長馬德鈞被俘虜。紅軍襲取三河尖以後,指揮部設在天興公商行,在三河尖革命民眾的配合下,紅軍頭兩天就逮捕土豪劣紳、貪官污吏,特務、土匪、惡棍、奸商,以及可疑分子約四、五百人,全部關押在紅軍保衛局臨時設立的拘留所(地址在張華記商行的後庭屋)。紅軍指揮部先後在三河尖西鎮南大灘,東鎮東嶽廟楊家祠堂等處,召開過多次民眾大會。三河尖警察分局局長馬德鈞、警長葛德富,敵四十五師情報參謀彭××,惡棍單少忠(外號單小刀子),偽區長左新顏,東鎮的梁××、彭××和楊銀匠、以及吸食鴉片的大地主張子厚、丁少然等,均因作惡多端被處決。
三河尖戰役的勝利,使鄂豫皖根據地向北推進了幾十公里,擴大至淮河兩岸,更為重要的是,根據地由此獲得了大批的食鹽、糧食、艦船等戰略物質。
1932年(民國21年),基督教復臨安息日會三河尖分堂,開設“三育初級國小”1所。
1933年(民國22年),霍邱縣縮減區級政府,共設九區(一區城關,二區潘集,三區三流集,四區河口集,五區西皋店,六區葉家集,七區高塘集,八區馬店,九區三河尖),三河尖區轄六莊村、皂溝村、陳寸村、三塔寺、呼雷崗、尚義村、臨水集、張家塘等8保。
1937年(民國28年),傳教組織內地會,成立阜(陽)太(和)區聯合會,設9個教區31個分堂,三河尖教區駐地三河尖。抗戰期間,三河尖教區於鎮內開辦培德女校1所。
1938年(民國29年)1月,霍邱縣城解放,霍邱縣警察局改為霍邱縣公安局,全縣設公安分局1處,派出所2處。三河尖鎮設定三河尖派出所,位於三河尖東鎮。
1938年(民國29年)7月,日軍700多人陷三河尖鎮,建立維持會,實行法西斯統治。
1943年(民國32年),實行新縣制,霍邱為二等縣,轄1區,6鎮,59鄉,三河尖鎮為六鎮之一。
1943年(民國32年)5月,在安徽省潁上縣廟台集召開剿匪會議,成立霍邱、潁上、阜陽三縣剿匪聯防辦事處,辦事處設於三河尖,位於三河尖西鎮東大街。
1943年(民國32年),霍邱縣城、三河尖鎮同時設電報局。各配備三管式收報機和哈脫雷士發報機。
1944年(民國33年)6月,霍邱縣政府建立軍民合作機構,縣設補給分會,同時在三河尖、葉集、縣城設立補給站。
1947年(民國36年),設霍邱縣三河尖聯防區,轄三河尖鎮及李集、薛集、周集、臨水、王截流、陳村、陳郢7鄉。
1947年(民國36年)8月23日午夜,晉冀魯豫野戰軍三縱九旅解放三河尖鎮。劉鄧大軍右路第三縱隊陳錫聯部,兩萬多人突破敵46師的頑強抵抗,從三河尖渡口渡過淮河,沿史河而上,順利進入大別山地區。
1948年(民國37年)6月,設三河尖市(縣級),同屬鄂豫區一分區;張瑞符同志兼任第一任市長,同時從專區調來10多名財經幹部摸索管理城市工作經驗。
1948年(民國37年)10月,霍固解放軍2個營、1個特務連奉命開赴三河尖鎮,擔任阻擊國民黨增援部隊和潰敗南逃軍隊的任務。民主政府組織上千名常備民工,內有三河尖地區的青年民兵450多人,幫助解放軍修築工事,從三河尖到南照集搭起8座浮橋。淮海戰役期間,以三河尖地區670多名民兵為骨幹,組成1000餘名的隨軍運輸大隊,為解放軍運送糧草、油鹽及軍需裝備280餘萬公斤。
1948年(民國37年)11月25日,皖西獨立旅第二十四、二十七兩個團從三河尖市護衛幾百名南下幹部和1000多兩黃金、16萬枚銀元及其它一些物資回皖西。路過六安廟崗集黑炭沖時,遭國民黨軍四十八師唐、莫兩團的伏擊。
1949年(民國38年)1月,霍邱解放初,縣愛國民主政府組織人員對三河尖等四鎮進行戶口登記。三河尖有939戶、4322人。
1949年(民國38年)2月1日,霍邱全縣解放,三河尖鎮併入霍邱縣周集區,同時撤銷三河尖市建制。
1949年(民國38年)2月15日,全縣又組織起2500餘人的民工大隊,內有民兵800餘人,修築從三河尖到六安方向土公路50餘公里,整修沿途橋樑25處,建臨時車站10個。
  
1949年(民國38年)2月18日,霍邱縣成立支前指揮部。同時,派出幹部與固始縣幹部在三河尖鎮聯合成立支前指揮所,指揮所地址在原三河尖鎮國立中學院內。
1950年,霍邱四個鎮建立消防隊。於三河尖西鎮設立三河尖鎮消防隊,置水槍2支,抓鉤4支、梯3張。
1950年5月,設立三河尖民船公司,由正陽關航管處管轄。實行勞資兩利政策,承擔物資交流任務。
1951年春,六安地區建立聯運機構(統轄各縣汽車運輸、航運局等),全區設立11個聯運站。5月15日,三河尖聯運站掛牌成立,由正陽站辦事處管轄。
1951年12月14日,經政務院同意,霍邱縣與固始縣和淮濱辦事處(現屬固始縣)達成協定,把霍邱縣淮河北的三河尖東鎮和桂廟鄉21379畝耕地劃歸河南省淮濱辦事處, 1952年5月9日,正式交割。
1952年3月,淮濱縣新設三河尖區建制。
1952年8月,淮濱縣工商聯合會成立,下設三河尖等四個分會。
1953年,為應對日益繁重的貨運、客運壓力,蚌埠航運局恢復正陽至三河尖航班,為隔日班,航程93公里。
1954年,7月3日至31日,大暴雨,淮河水位5次上漲,最高水位31.15米,三河尖糧庫淹毀糧食近百萬斤。
1955年8月24日,經國務院批准,三河尖鎮下轄桂廟鄉21379畝耕地,劃入阜陽專區阜南縣。
1955年9月21日,淮濱縣委決定,改三河尖水上區為水上港。
1955年12月,復設三河尖鎮,隸屬河南省淮濱縣
1956年7月,三河尖、往流等鄉向甘肅移民2507戶,12307人,支援其社會主義建設。
1958年,正陽至三河尖航班,改隔日班為逐日班,航程不變。
1958年年底三河尖港貨物吞吐量23.4萬噸,淮濱港貨物吞吐量10.2萬噸,兩港從事碼頭裝卸的工人達數萬人。
1962年10月20日,三河尖鎮析出淮濱縣,隸屬於河南省固始縣。同年,設三河尖公社。
1979年,固始縣革命委員會發布固革字(1979)第43號檔案,將固始縣三河公社翁棚大隊(今三河尖鎮翁棚村)列為春秋戰國時期古文化遺址,作為固始縣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1年3月,瑞典依卡公司經理亞格蘭來外貿茶土公司、三河尖鎮,訂購柳條編織品、文柳箱和喇叭簍。三河尖柳編,第一次走出國門。
1983年改公社為鄉鎮三河尖鄉
1986年春,河南正和集團創始人萬正和先生,“擠進”廣交會,三河尖柳編第一次走入廣交會,邁出了主動開拓國際市場的第一步。
1988年5月,三河尖柳編製品工藝廠廠長陶麗華女士被團中央和國務院貧困地區經濟開發領導小組授予“貧困地區十大青年開發能人”。
1989年4月,陶麗華女士被團中央命名為“全國十傑青年”和“勇於改革新星”,先後被選為第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1989年7月,三河尖鎮翁棚村渡口一隻僅容納20餘人的渡船載至50餘人,致船翻沉,9人溺死。
19917月,暴雨連綿多日,淮河水位暴漲,三河尖沿淮地區遭受嚴重損失。8月22日,國際BAM組織駐中國代表布魯諾·羅蘭茲先生一行赴三河尖等重災鄉鎮察看災情、檢查該組織援助固始縣救災款使用情況。返京後,該組織增撥三河尖等4鄉救災款40萬元。
1992年3月26日,三河尖鎮被確定為信陽地區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
1992年12月16日,三河尖鎮黃郢村564戶、2089人遠離故土,遷往淮濱縣期思鄉安家落戶。
1993年10月1日 淮河望崗碼頭一期工程竣工,建成1、2、3號三個泊位,年吞吐量37萬噸,促進了該縣與華東地區貨物和經濟交流。
1996年,正和集團創始人萬正和先生,捐贈30萬元,在家鄉三河尖鎮黃寨村建設“三河尖正和希望國小”。
1996年8月2日,固始望崗碼頭移交信陽地區交通局航運處。
1996年11月30日,固始第一屆柳編節在望崗碼頭盛大開幕。
1997年11月,三河尖鎮政府由徐橋街道遷至馬郢村,新建成的6層大樓—翔宇大廈,正式投入使用。稅務所、郵電所、派出所等機構相繼遷入馬郢村。
1998年4月17日,副省長王義明察看淮河三河尖段渡汛工程。
1998年7月8日,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成玉專程來三河尖視察淮河防汛工作。
1999年6月7日,中央經濟日報社記者至縣農村信用聯社採訪支持三河尖柳編髮展情況。
2000年6月18日 河南省淮河幹流陳族灣大港口治理工程開工,它標誌著固始第三次治淮開始。
2000年12月16日,市委、市政府在固始召開柳編髮展現場辦公會,專題研討和加快三河尖柳編產業開發。
2001年1月5日,固始縣柳編企業協會成立。
2002年9月30日,河南省地方標準《固始柳編製品通用技術要求》順利通過專家評審。柳製品加工標準的評審和發布實施,標誌著三河尖柳編產業又邁上了一個台階。
2002年12月,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奎元抵三河尖視察柳編產業開發情況。
2003年1月26日,副市長萬明云為河南省正和工藝品集團獲得國家星火外向型企業揭牌。在此次科技部認定的首批37家國家級“星火外向型企業”中,正和集團位列第10位,是河南省僅有的兩家企業之一。
2003年8月16日,中紀委機關扶貧辦主任楊守文到三河尖檢查扶貧工作。
2003年8月19日 我鎮殘疾人司孝軍、湯孝才在全國殘疾人技能大賽上分別奪得第三、第七名的好成績。
2003年9月5日,固始縣申報“中國柳編之鄉”評審工作順利通過專家考評組驗收。當月,三河尖鎮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命名為“中國柳編之鄉”。
2003年10月16日,中國固始柳編工業城、柳編貿易城,項目合作舉行簽字儀式。
2003年12月7日,“三河尖柳編製品國家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國家質監專家組考核驗收,專家組經過充分的考評,以綜合考評86分的高分通過對三河尖柳編製品的國家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的考核驗收。
2007年,經河南省民政廳批准,設三河尖鎮。
2008年,固始縣(三河尖)淮河濕地保護區正式成立;
千里淮水十八灣,留下萬頃淮河灘。三河尖近2/5的面積系灘涂地,適宜柳條生長。在改革開放的春風沐浴,勤勞智慧的三河尖人民因地制宜,開發柳條資源,發揮傳統工藝技能優勢,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走出了一條生態農業和出口創匯工業的產業化發展之路。

行政區劃

三河尖鎮位於固始縣北部,距縣城42千米,東、西、北三面與安徽省接壤,距離安徽省阜陽市47公里,轄2個居委會,17個行政村:馬營、湯崗、常崗、翁棚、望崗、建灣、三淮、黃營、王樓、蚌山、黃寨、王棚、周營、韓井、萬圩、港口、谷郢。史河、泉河在鎮北端匯入淮河,淮河航道已經建設有望崗碼頭,鎮域中部有翁棚、萬圩、黃寨等春秋戰國文化遺址。
三河尖鎮行政代碼:411525220
鎮轄區行政村代碼:
徐橋街道居委會
001
望崗街道居委會
002
馬郢村
201
湯崗村
202
常崗村
203
翁棚村
204
望崗村
205
建灣村
206
三淮村
207
黃營村
208
王樓村
209
蚌山村
210
黃寨村
211
王鵬村
212
周營村
213
韓井村
214
萬圩村
215
港口村
216
谷營村
217

人口數據

三河尖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41474

22098

19376
家庭戶數
13132
家庭戶總人口
31091
家庭戶男
15632
家庭戶女
15459
0-14歲(總)
8561
0-14歲男
4481
0-14歲女
4080
15-64歲(總)
20309
15-64歲男
10171
15-64歲女
10138
65歲及以上(總)
2225
65歲及以上男
984
65歲及以上女
124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30550
37873人(2017年)。

經濟概述

三河尖鎮經濟以柳編、船舶製造、航運為主。
2008年,鎮綜合經濟實力位於全市212個鄉鎮中第16位,迅速進入“全市20強”。

柳編

三河尖柳編起步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現已發展到三河尖工藝開發有限公司、正和工藝品集團、翔宇柳製品總公司、新興工藝、亞利達工藝、廣發公司等103家柳編生產企業,規模以上企業52家,擁有貿易進出口自營權的企業29家,主要產品有柳、木、藤、竹、草等及其混編工藝製品20個系列22600個品種。年生產能力3000萬套(件)產品遠銷歐、美及東南亞86個國家和地區,是固始縣最重要的外貿創匯產業。
三河尖柳編三河尖柳編
目前已形成“對內創新機制,增加硬體投入,整合資源,推進產業集團化;對外統一品牌,最佳化產業品質,形成拳頭,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柳編髮展戰略思想,積極創新柳編產業機制,充實完善柳編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繼續完善柳編產業哺育機制,實行以稅定獎。
1987年,外貿體制改革後,萬正和、陶麗華等柳編能手建立了鄉辦的集體柳編廠,外銷品種由單一產品增加到5個,外銷渠道拓寬到河南、天津、北京三個進出口公司。
1995年,固始縣三河尖鎮政府成立了河南省翔宇柳製品總公司,同時,亞利達、瑞祥、華豐、新興、順發、廣發、通達等10多家較有規模的柳編企業紛紛成立。
三河尖柳編三河尖柳編
1997年,河南省翔宇柳製品總公司首次獲得進出口自營權。同年,河南省正和工藝品集團公司宣告成立,註冊資金6800萬元。
2000年,河南省正和集團公司在美國紐約註冊了亞洲工藝品公司,在美國的洛杉磯芝加哥亞特蘭大、紐約、高點等5大城市設立了長期固定的直銷中心12個,實現了直銷貿易。
2002年4月,按照“統一經營,品牌共享,分散生產,獨立核算”的原則,固始縣三河尖柳製品工藝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運營,初步形成三足並茂“三元化”生產經營格局。
2002年8月,《固始縣柳製品通用技術要求》經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正式頒布實施,填補了全國柳編行業產品無生產標準的空白,獨創柳編標準化生產經營先河。
2002年11月,三河尖鎮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出口創匯先進鄉鎮”。
編織家具編織家具
2003年4月,中國固始柳編工業城、中國固始柳編貿易城及國家級三河尖柳條科技示範園區等一批重點建設項目正式啟動。
2003年9月,三河尖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命名為“中國柳編之鄉”。
2004年10月,“三河尖工藝”商標經國家工商總局註冊,並正式啟用。
2004年10月,三河尖柳製品工藝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及其所屬的9家企業從94屆廣交會開始統一對外招商,成功打造“三河尖工藝”品牌。
2004年11月,三河尖鎮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百強特色鄉鎮”榮譽稱號。
柳編家具柳編家具
2008年,河南省正和集團研發出柳陶工藝品,並申請了國家專利;華豐公司開始生產集柳木、鐵、藤等於一體的家居產品,柳編正由一代產品迅速向二代產品過渡。
2010年3月26日,河南省省長郭庚茂蒞臨固始縣三河尖鎮考察柳編產業發展情況。深入正和集團、三河尖工藝、翔宇柳製品總公司等企業調研。

船舶製造

以望崗碼頭船舶製造廠、遠東造船廠為主要製造企業,聚集了大量造船技術工人,年造船量43萬噸。2010年9月3日,河南固始遠洋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順利通過省級資質認定。
三河尖 船舶製造三河尖 船舶製造

航運業

三河尖是淮河中上游的水上交通樞紐,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歷史優勢和天然深水港口的自然優勢。明清時期是鄂豫皖地區貨物進出的主要港口和貨物集散地。隨著淮河上游航道疏浚工程、即將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淮河生態經濟帶規劃的實施、江淮運河項目的推進,淮河通航能力大幅提升,運費低廉、運能豐富的航運業又蓬勃興起,三河尖港口的輻射力、帶動力急劇增強。
其中,三河尖的望崗港具有天然的建港條件,腹地廣闊,是通往皖、蘇、魯、浙、滬等省市的商埠,為銜接南京鎮江、南通、陳家港連雲港、上海等港口的集貨港。滿載3000噸船舶經淮南、蚌埠、南京、鎮江可順暢往返於上海、蘇杭等長三角地區與三河尖之間,且可沿長江上溯至武漢、重慶等地。滿載1200噸船舶經潁河過阜陽、周口、漯河可通行於平頂山與三河尖之間。
2010年8月11日,擴建後的望崗港正式通航,設計年吞吐量70萬噸,打通了河南南部通往長三角地區的黃金水道,成為固始乃至豫南地區最重要的水運中心。望崗碼頭的成功經營在三河尖鎮產生投資效應,以望崗碼頭為中心的整個港區陸續建成了16個航運碼頭和水運物流企業。現在,砂石、建材、糧食、煤炭、鋼材、日用百貨、工業原料等各類大宗物資正通過淮河黃金水道源源不斷的經三河尖轉運於上下游沿岸城市群之間。
淮河航運淮河航運

城鎮建設

依託實體產業,建設特色集鎮。
柳編之鄉雪景柳編之鄉雪景
2003年,固始縣委、縣政府把三河尖鎮確定為縣域城鎮體系的副中心,明確提出把三河尖建設成為“淮河上游第一鎮”的奮鬥目標。
在新的形勢下,我們按照“發揮資源優勢,依靠產業支撐,加快集鎮建設,帶動全面發展”的區域經濟戰略,加快城鎮化建設的步伐,打造新的經濟社會發展的增長極,高標準制定了2002-2020年集鎮建設規劃,樹立經營城鎮理念,聚集各種有形無形資源,大力推行“四權拍賣”,以“兩城一園”建設為主體,拉開了城鎮建設的框架。
正和大道正和大道
主要街區道路:富康路、文化路、農貿街、碼頭路、建淮大道、正和大道、永樂城路、安民路、蓮塘路。
2004年,三河尖鎮緊緊抓住國家實施治淮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其中災後重建工程已經竣工。根據省、市、縣的“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的要求,實施移民建鎮,開發式安置。安置區位於鎮中心望馬新區,占地1300餘畝。新區內主次幹道四通八達,學校、敬老院、公廁、給排水等生活設施配套齊全,電、通訊、光纖網路一應俱全。
望馬新區一次性彭脹集鎮人口近7000人,擴大集鎮面積2平方公里,且與已開發建設的輻射鄂豫皖三省的柳編工業城、柳編商貿城相輔相成,實現了城鎮功能的互補和良性互動,三河尖教育、衛生事業蓬勃發展,為集鎮增添諸多靚麗風景。
正和大道正和大道
2004年全鎮中國小校全面消除危房,校校都有教學樓,班班都用新桌凳。全省一流的位於望崗中心的固始縣人民醫院三河尖有限責任醫院投資近千萬元已建成使用,不僅方便全鎮4萬人看病就醫,還解決了周邊二省十多個鄉鎮50多萬人的就醫難問題。
柳編產業、內河航運支撐集鎮建設,特色集鎮拉動相關產業發展,鎮域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一個以柳編產業、內河航運支撐集鎮建設,以完善的功能促進產業發展,以優良的環境營造投資“窪地”的產業集團化、城鄉一體化、編戶非農化的局面已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明星鄉鎮正在淮河之濱迅速崛起。
永樂城路-雪景永樂城路-雪景

發展瓶頸

1.淮河、泉河限制了三河尖與北部阜陽,東部霍邱的交通聯繫,嚴重困擾三河尖的經濟發展。
三河尖北距京九鐵路最大編組站阜陽火車站阜陽機場僅50公里,但因淮河阻隔,極大的阻礙了整個固始北部地區的交通與居民出行。東部濟廣高速公路G35馮井出入口已開通,距三河尖僅10公里,阜六鐵路已經貫通。故目前打通三河尖向阜陽、向霍邱的交通,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2. 柳條種植面積減少,勞動力短缺,鎮內金融機構過少(僅固始農商行一家金融機構),金融機構的設定與三河尖經濟的發展水平,安排不合理、嚴重脫鉤,極大地制約了三河尖企業的發展、壯大。建議恢復農行三河尖營業所、開通中國郵政儲蓄業務。
3. 經濟結構過於單一,地方經濟長期依賴柳編出口。 建議向編織工藝、家居工藝等相關領域拓展,增強創新意識,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否則,三河尖經濟很難有大的提升與發展。
4. 世界經濟危機的爆發,使柳編出口也受到一定的衝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