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閘

三江閘

三江閘,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東北的三江口的古代大型擋潮排水閘。明代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紹興知府湯紹恩主持修建。全閘28孔,長108米,選址在岩基峽口處。閘墩和閘牆用大條石砌築,墩側鑿有裝閘板的前後兩道閘槽,閘底有石檻,閘上有石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江閘
  • 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
  • 地址浙江省紹興市
  • 全閘數量:28孔
由來,歷史記載,概況,歷史,變遷,新三江閘,二等工程,設計介紹,

由來

三江閘(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蕭山、紹興平原地勢平坦,沿海經常受潮汐侵擾。東漢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修築鑑湖。唐代開元十年(公元722年)增修海塘,此後又在今紹興北部三江一些支流上陸續修建越王山堰(後改稱玉山斗門)、朱儲斗門和新逕斗門等。宋代(公元960年至公元1279年)時期,鑑湖逐漸失去作用,蕭紹平原旱、澇、潮災加重。三江閘建成後,並和各支流原有斗門和新建斗門聯合運行,提高了對內河水量的調蓄功能。
三江閘設有水則,紹興城裡還有一個校核水則,用作控制閘門啟閉的標準。三江閘起到抵禦鹹潮和調蓄淡水的作用,保護了蕭紹平原80多萬畝農田和環境。1979年在三江閘外2500米處另建新閘一座,代替老閘。老閘作為文物保留。

歷史記載

據乾隆《紹興府志》載:“三江閘在三江所城西門外,月嘉靖十六年(1537)知府湯紹恩建。凡二十八洞,亘百卜蛛。”清“閘務全書”載:“明嘉靖十五年丙申,郡守湯幢爵公由德安往茲土,所憂者潮患耳,乃建閘於三江。秋七月,彝撇命石工伐石於大山洋山,以巨石扎牡相銜,膠以灰林,其翌籮柵石,鑿樺於活石上,相與維繫,灌以生鐵,鋪以闊厚醚蜜石板。諸洞皆極平正。”“每隔五洞置一大梭墩,惟近要關霆只隔三洞。”“閘上七梁,闊二丈,長五十丈,下有內外二協認,-監計二十八洞。”“六易朔而告成。”之後,歷經六次大熟”飛修,建國後亦多次整修。’972年,改大閘中“室、壁、奎、兔婁、冒、昂”五墩六孔為三墩二孔,以利排洪與通航。覓9.16米,計十一墩十二孔;西段老閘寬9.16米,計十墩十一孔。唆墩均用大石疊砌。每隔五孔置一大墩,各墩位間距不盡一致,長、寬也不盡相等,墩與墩間架築大石樑。梁側面陰刻楷書閘洞星宿名你,現多斑剝。閘墩內側開鑿三條閘槽,槽內設定厚為0.12米的閘板,以供開閉。今閘已廢棄,並改為公路橋
三江閘三江閘

概況

三江閘橋位於浙江省紹興北35里處的三江口(錢塘、曹娥、錢清三江匯合地)。這是一座橋閘結合的建築,其下是28孔的水閘,閘頂端相連一起,可行人走馬拉車,成一平坦大橋。閘橋全長108米,寬9.16米,其橋墩亦即閘墩全是兩頭尖的梭子墩,每一墩由每塊約千餘斤大石砌成,自下而上築成,底層與岩基相卯,再灌注生鐵,每層塊石之間,用榫卯街接,並以秫灰膠住。每隔五墩設定一個大梭墩,關鍵地段,僅隔三墩。梭墩深淺視岩基高低而定,最深達5.4米,最淺亦有3.4米,每一閘洞下的基石上,置內外兩檻,以承閘門。為明代嘉靖年間紹興太守湯紹恩所建。閘橋建成後,歷經六次修理。現在大閘東南一段的八小墩、三大墩、十二孔和西北一段的八小墩、二大墩、十一孔,計二十一墩、二十三孔仍為明代原物。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紹興三江閘,共有閘門28孔,用28星宿的名稱來編號,所以又叫應宿閘。在浙江杭州灣南岸,紹興市北15公里。明嘉靖十六年為排山陰、會稽、蕭山三縣的內澇和防禦海潮倒灌而建。它橫跨於紹興的錢清江上,恰好是我塘江、錢清江與曹娥江的匯合處。閘上可以行人。石縫動用灰秣膠合,明成化二十二年又熔錫彌實縫隙。建成之後,該地區旱澇之災大減。它在我國水利建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解放後對古閘作了全面整修,全部閘門都改成電力自動啟閉。但現在中閘東南的八小墩、十二孔和西北的八小墩、二大墩、十二大也尚是明代原物。

歷史

湯紹恩在嘉靖十四年(1535)任紹興知府後,察看山川地勢,了解河道流向,在彩鳳山與龍背山之間倚峽建閘。歷時九個月竣工,全閘28孔,長310尺,並在閘外加築大堤,形成外扼潮汐,內主泄蓄的三江水系。從此,改變了三縣水利狀態,對發展農業、漁業、養殖業、航運等具極大作用。
湯紹恩出任知紹興府時,最讓他寢食不安的是當地頻繁出現的水旱災害。當時,會稽、山陰、蕭山三縣之水,均從錢塘江曹娥江錢清江匯流的三江口入海。由於潮汐日至,河口處“擁沙堆積如丘”,洪澇水不能外泄,“每受潮患,逢淫雨汜溢,決塘泄水,苗稿泉竭,……民甚苦之”。湯紹恩遍查山會平原地理水道,“見波濤浩淼,水光接天,目擊心悲,慨然有排決志”。當他行至三江口時,見兩山對峙,心中不禁一喜,對隨行人員說:此下必有石根,正是建閘擋潮的好地方,經過地質勘察,果然如此。於是,湯紹恩決定在三江匯合的彩鳳山與龍背山之間建造一座擋潮大閘。
為了早日建成三江閘,湯紹恩發動山陰、會稽、蕭山三縣民眾出錢出力。為了籌錢籌款,他費盡了心機,絞盡了腦汁。他先是親赴省衙,鞠躬作揖說好話,請求國庫撥款。撥款不夠,他又發動有錢人解囊捐助。他帶頭捐獻官俸,店鋪作坊積極出資者,他親書匾額贈之,以示褒獎和感謝。湯紹恩動員組織了四縣民夫數萬人進行會戰(當時只能實行人海戰術)。大閘始建時,為堵塞水道,辟出工作面,民工們要在水中構築圍堰,既艱辛又危險,特別是遇大雨大潮時,堰堤常常築好即潰。時間一長,吏民怨聲載道,有些人甚至要撂挑子不幹了。面對吏民的怨謗,湯紹恩不為所動,他口氣堅定地說:“此時民雖怨我,然閘成之後,比戶盈寧,當感我不暇矣。”一方面以大閘告竣後“比戶盈寧”的功效鼓舞大家的鬥志;一面力排眾議,矢志不移。在建閘過程中,湯紹恩身先士卒,殫心竭慮,幾至嘔血。工未半,遇大雨大潮,隨築隨潰,民工恐懼,怨訾煩興,但紹恩卻不為動,他向海神祈禱,又鼓勵民工堅持下去。同僚與民工們無不為之感動,人人奮發,終於成此不朽之偉業。工程始於嘉靖十五年(1536)七月,翌年竣工。設閘門28個,象徵二十八宿,故又稱“應宿閘”。閘內建有“涇漊”、“撞塘”、“平水”三內閘,備大閘沖潰之御;閘外築石堤400餘丈以扼潮水衝擊。刻“水則石”於閘旁,用以根據水勢潮情啟閉閘門。嘉靖十七年(1538),湯紹恩又主持將古鑑湖東塘、南塘及通塞之堰、閘改建為水滸,東西連亘百里皆成通衢,既利於蓄水,又便於交通。

變遷

新三江閘

三江閘廢棄,新三江閘開始延續它的使命。新三江閘是蕭紹平原的主要排澇工程,位於紹興市北,老三江閘外2500米處的曹娥江出口左岸側,閘縱軸走向為N57。30’E,在馬山閘等其他水閘配合下,承擔蕭紹平原紹興市的54.1萬畝、蕭山區的19萬畝,上虞市的9萬畝農田的排澇任務。水閘建成後還可增蓄水量1400萬立米,相應提高了農田的抗旱能力。

二等工程

新三江閘為二等工程,按十年一遇三日雨量254毫米設計,在曹娥江下泄洪水流量4000秒立米的條件下,四天排完來水恢復正常水位,日平均過閘流量為528秒立米,最大過閘流量1420秒立米。

設計介紹

全閘共分15孔,每孔高1.8米,淨寬6米,閘孔總淨寬90米,閘底板每三孔為一聯,閘底吳凇高程1.2米。右岸設2米寬、262米長魚道;左岸設沖沙泵2台,每台流量2秒立米,供沖刷下游閘口淤積之用,上游側有“汽15一拖80”公路橋,下游側分三層布置,底層為檢修平台。二層為啟閉機械,三層為集控室。為了抵禦錢塘江涌潮衝擊,採用二道鋼筋混凝土閘門。上下游翼牆採用直立連拱空箱式翼牆,閘底板上游接鋼筋混凝土護坦(與厚1.2米鋼筋混凝土閘底板連線)、乾砌塊石海漫及防沖槽,下游接消力池、鋼筋混凝土護坦、混凝土灌砌塊石海漫和防沖槽,自上游防沖槽至下游防沖槽全長166米。配套的乾河道工程總長49.6,支流全長20公里。閘基地質系新淤海塗粉沙土層,易受震動液化,基礎處理採用沉井群方案,在主閘室、岸牆、消力池、防滲齒牆及上下游防沖槽的基礎部分均設定了沉井基礎,共沉放了大小沉井99隻。沉井間互相聯接把地基大面積封閉組合成整體基礎,沉井內的井格又可小範圍封閉粉土,防止震動液化,穩定地基。聯成整體的閘基沉井,延長了滲經,起到了良好的防滲作用。
三江閘三江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