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楊(明代台閣體詩文三位楊姓代表人物)

三楊(明代台閣體詩文三位楊姓代表人物)

三楊,指楊士奇楊榮楊溥,為明代“台閣體”詩文的代表人物。三人均歷仕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朝,先後位至台閣重臣,正統時加大學士銜輔政,人稱“三楊”。以“三楊”為代表的台閣體詩文,內容上歌功頌德,粉飾現實;藝術上追求雅正,流於平實。永樂至成化年間,明代文壇幾乎為台閣體壟斷。時人鹹稱楊士奇有學行,楊榮有才識,楊溥有雅操。又以居所,稱士奇為“西楊”、榮為“東楊”、溥為“南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士奇、楊榮、楊溥
  • 別名:三楊內閣
  • 國籍:中國(明朝)
  • 民族漢族
  • 職業:內閣
  • 主要成就:任輔臣期間,安定邊防,整頓吏治
    發展經濟,使明朝的國力鼎盛發展
  • 評價:西楊有相才,東有相業,南有相度
文學家,政客,影響,楊士奇,楊榮,楊溥,

文學家

明代"台閣體"詩文的代表人物楊士奇楊榮楊溥
楊士奇(1365~1444),江西泰和人。楊榮(1371~1440),福建建安(今建甌)人。楊溥(1372~1446)湖廣石首(今屬湖北)人。

政客

楊榮楊溥楊士奇擔任內閣成員的洪熙、宣德以至正統時期的內閣被稱為“三楊內閣”。他們在任輔臣期間,安定邊防、整頓吏治、發展經濟,使明朝的國力繼續沿著鼎盛的軌道發展,並使明代閣臣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由原來的皇帝辦事員轉變為具有丞相性質的輔臣,他們因此被史家視為名臣。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七中有言:“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因居第別之。文定(楊溥)郡望,每書南郡,世遂稱南楊。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影響

在三楊影響下宣宗頗能勤政愛民、信用賢良,內閣陣齊強大而高效,配合完美。洪熙與宣德的11年間,在內政上極可稱道,天下清平,是為仁宣盛世。
然而宣宗在文治上雖然無愧賢君。其武功則未能相稱。成祖時期的極限擴張對財政造成了一定負擔,邊疆事務也讓政府頗感繁雜,而宣宗對此常常用最簡單的方式處理。
大明共二直隸,十四承宣布政使司,宣宗即位後,放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天下始有十一三省之名.是為宣宗一大罪。自永樂五年(1407年)布告天下諸國設交趾布政使司以來,雖屢有叛亂,但成祖以大軍一往,都旋即掃平。20年以來、其地已承大明教化甚深,不在雲南、貴州之下,忽然棄之,天下震驚。
宣德二年(1427年)交趾叛亂首領黎利詐稱陳氏有後,宣宗雖知道其詐,但仍決定藉此息兵.自交趾撤離軍民官吏,廢交趾布政使司。次年黎利復奏稱本不存在的陳氏後人已死,請封黎氏。至英宗正統元年(1436年)。終於冊封黎利之子黎麟為安南國王。
帝國放棄交趾後,對南洋的影響力大為減弱,外番多不來朝貢。宣德五年〔1430年〕,宣宗再命鄭和出師海外,是為第7次下西洋,也是最後的一次,此後大明的遠洋水師逐漸衰微,飄揚在印度洋的大明旗幟,漸成幻夢。並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舊港宣慰司、西南土司也相繼被滅或叛亂。
東北方向在成祖時期開拓極遠,設奴兒乾都司於黑龍江口,轄區遠至南西伯利亞,其地極北苦寒,道路不便,女真人也多有叛亂。至宣德末年,宣宗逐放棄開拓西伯利亞的計畫,內遷奴兒乾都司於三萬衛(今遼寧開原)。於是帝國在東北方向的擴張停滯,大致為直接管理遼寧,而對以東和以北的女真部落以衛所制度進行統治。至明末女真興起,逐亡天下,宣宗亦有責任焉。
宣宗以休養生民為念,不再繼續發展成祖的擴張事業,不能深責,但其大規模的收縮,自當時觀之或以為是節財省事的好辦法,自世界發展史而言,已可謂鑄成大錯。宣宗當然不知道地理大發現的意義,但漢代王符的名句“雖盡東海猶有邊”(放棄邊疆地區以求免邊禍,雖然退到東海也還是會有邊疆),他應該讀過,在天下全盛之時施行收縮政策,令人遺憾。
明代張志淳《南園漫錄》恢復了麓川之役、猛宻之事的真相。卷二《麓夷》,記錄正統年間平麓川之事的真相。李賢撰《古穣雜錄》,“謂麓川初叛,沭晟尚在,彼時只遣人宣布朝廷恩威,赦其罪撫安之,未必不從,遂輕動舉兵。又不委(沐)晟,而另遣將,以致王師失利。適王振操柄逞忿,(王)驥阿其意。”出師征麓川,是一大失誤,這是明代國史記錄中的普遍觀點。張志淳的觀點相反,征麓川不得不做的事,是一個正確決策。“夫振之惡雖不可殫述,然其主麓川一事,於國體、於利害、於忠臣義士之寃、於久逺之計,自今觀之,殊為有得。不然,則歷今七十餘年,為中外所壞,不知群夷變亂幾番矣,何以能帖然如此!”[43]張志淳進一步分析了致誤之由,完全是楊士奇、王恕單邊聽信沐氏子孫“隱蔽溢美”行狀結果,“李(賢)遂據以為真,而以其事遷就之而筆於書,而不復考也”。李賢、楊士奇、王恕是著名的大臣,“於史、於事、於是非皆顛倒謬誤,至終身莫之省”,“顧失實至於如此,然則後世將安所憑哉?良可嘆也!”根據永昌歷史事後的實際效果,肯定麓川之役,這是張志淳的高明之處。卷七《緬種貴》、《猛宻》記錄了成化年間處理猛宻叛變木邦之事。此條針對何喬新而作,且是《南園漫錄》刊刻的直接動因。“適見廣昌何公喬新集所載撫夷錄謬甚,然後知奸邪矯誣,足以欺一時矣,而其術又足以假名臣聞人,文其惡而惑後世,用是刻以久之。”[44]今所見何喬新《椒邱文集》沒有《撫夷錄》,僅雲南參議郭緒(1445-1508)有《撫夷錄》[45]。進一步查閱,《椒邱文集》卷20有《都憲程公平蠻錄》,詳細記錄了成化末年程宗安撫猛宻、木邦之事,應該是張志淳所謂“撫夷《錄》”。在何喬新《都憲程公平蠻錄》中,程宗是一個撫夷英雄,親自過南牙山,見猛宻首領曩罕弄,“移檄木邦、孟養,令各以所侵村寨歸孟密,且戒以各守其土,毋越境啟釁……群夷遂相輯睦,公之功也”。而張志淳的觀點正相反,稱程宗是非顛倒,滿足反叛之猛宻要求,打壓木邦、孟養,結果,猛宻高興,而“孟養諸蕃大失望”。由於得到政府支持,猛宻胃口大開,進一步侵占木邦木地。弘治以後,兩族仍交惡不斷。張志淳“目擊耳聞者於此”,於是“撮其概”成《猛宻》一文。最後指出,“夫猛宻之失,萌於毛勝,盛於錢能、王舉,而成於萬(安)、程(宗),終使再無以善其後。如此不識史書,其事可能不誤否?”

楊士奇

楊士奇(1365—1444),名寓,字士奇,號東里,江西泰和人。因其居地所處,時人稱之為“西楊”。“三楊”中,楊士奇以“學行”見長,先後擔任《明太宗實錄》、《明仁宗實錄》、《明宣宗實錄》總裁。楊士奇年幼時,家庭貧寒,父親早逝,更為孤兒寡母的生活雪上加霜,其母改嫁。楊士奇隨繼父曾改姓羅。嚴酷的生活環境造就成他勤奮好學、堅韌不拔、寬容嚴謹的優秀品格。曾在湖廣江夏(今湖北武昌)等地授徒自給。建文元年(1399),朝廷準備修撰《明太祖實錄》,從社會上徵集文人參加。因學行出眾,楊士奇屬於應徵之列。由此契機,楊士奇以布衣身份進入翰林院,充當了編纂官。不久,吏部尚書張紞考察編纂工作,發現楊士奇是個難得的人才,便將其提拔為吳王府審理副。朱棣經過靖難之役登上了皇帝的寶座,為了保證政局的穩定,將楊士奇等人由翰林院選入內閣,參與國家的大政方針,同時楊士奇被晉升為翰林院侍講,正式開始了從政的生涯。永樂二年(1404),朱棣選拔他為輔助皇太子的官僚,於是他和後來的皇帝朱高熾結下了難得的師友之緣。不久,楊士奇晉升為左中允(正六品官)。永樂五年再次升任左諭德(從五品官),輔助左春坊大學士承擔太子的檔案往還及學習的有關事務,同時兼任翰林院侍講,承擔為皇帝講讀經史的任務。在當時的太子朱高熾與其弟朱高煦為爭奪皇位而進行的明爭暗鬥中,楊士奇成為堅定的太子派,後來終於將朱高熾推上了皇帝寶座。永樂二十二年(1424),朱棣去世,朱高熾即位,是為明仁宗,楊士奇被提拔為禮部左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自然,楊士奇備受仁宗的信任與恩寵,並在仁宗去世後,繼續成為宣宗朱瞻基的首席顧命大臣。正統九年,楊士奇去世,諡號文貞。

楊榮

楊榮(1371—1440),初名子榮,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甌)人 建文二年(1400),楊榮考中進士,被授予翰林院編修。建文四年,朱棣進入南京,楊榮和解縉楊士奇等一同迎附。其性警敏通達,善於察言觀色,在文淵閣治事三十八年,謀而能斷,老成持重,尤其擅長謀劃邊防事務。然而由於其恃才自傲,難容他人之過,與同事常有過節,並且還經常接受邊將的饋贈,因此往往遭人議論。楊榮一生中最大的貢獻在於謀劃邊防,尤其是在明成祖時最為突出。朱棣即位後,蒙古三部雖然處在分裂仇殺之中,卻並未歸附明朝。為了解決蒙古問題,朱棣一方面直接針對蒙古三部採取分化瓦解的措施,另一方面著力於東北和西北地區的經營,形成控制蒙古地區的一把鉗子。在實施這一戰略過程中,楊榮先後被派往甘肅和寧夏。楊榮恪盡職守,詳細地了解山川形勢、軍事配備、軍民士氣、城堡建設,然後提出自己的構想及對策,朱棣予以充分的鼓勵並加以採納。明永樂二十年七月十八日,朱棣在征蒙古回師途中病逝於榆木川,隨從宦官馬雲等人不知所措,與楊榮、金幼孜密商如何處置。楊榮指揮若定,與金幼孜商議,認為離北京尚遠,為防止軍心渙散,應秘不發喪。他們用錫鑄椑將朱棣屍體收殮起來放在車中,每到一地進膳和平時一樣,明軍渾然不覺。楊榮和海壽先回京師,向太子報告情況,決定處理方法。結果,朱高熾順利地即位,國家政局未發生絲毫的騷動。楊榮因貢獻突出,被晉升為太子少傅、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並食三祿。正統五年,楊榮在回鄉的路上去世,被追贈為太師,諡號文敏

楊溥

楊溥(1372—1446),字弘濟湖廣石首(今屬湖北)人。他和楊榮同為建文二年進士,同授編修,但是兩人的仕途經歷卻大不相同。楊榮因其後被檢入內閣,又不斷跟隨成祖北征而成為永樂朝的近臣。楊溥卻因為被選侍太子朱高熾洗馬,成為太子身邊的官僚,也因此而遭到漢王朱高煦奪嫡的威脅,並且一度為這場奪嫡鬥爭而入獄。朱高熾即位後的第三天,楊溥被授官翰林學士,重新開始了他的官場生涯。宣宗即位後,楊溥進入內閣,開始與楊士奇、楊榮等閣臣共掌機要。待到正統初年,“三楊”便完全以三朝元老而構成了一個最為穩定的政治三角。楊溥與楊士奇和楊榮在性格處事上有著很大的區別,他在為人處事上有時顯得過於謹慎,就連上朝時也總是低頭循牆而行。但是像他那樣已經取得了內閣重臣地位的人物,這種小心謹慎的舉止,又給人一種老成穩重的感覺,更何況楊溥本人在律己方面又確實足以作為百官的楷模。正統十一年,楊溥去世,諡號文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