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式中型坦克

三式中型坦克

三式中型坦克(英文:Type 3 Medium Tank,又稱:三式中戰車,Chi-Nu,チヌ),為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最後一款量產的中型坦克。三式中型坦克的戰鬥全重只有18.8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式中型坦克
  • 外文名:Type 3 Medium Tank/Chi-Nu
  • 日文名:チヌ
  • 類型中型坦克
  • 所屬國家日本
  • 後繼型號四式中型坦克五式中型坦克
  • 操作人數:5人
  • 主要武器:75公厘戰車炮1門
  • 次要武器:車載重機槍1挺
  • 最高速度:38.8公里/小時
發展沿革,設計特點,基本數據,服役情況,

發展沿革

雖然三式中戰車的生產快速的進入軌道,但是1944年的戰局對日本來說已經極端不利,前線的潰敗與運輸船隊遭美軍獵殺使得日軍自占領區運輸戰爭用物資的數量越來越少,稀有金屬優先供給船隻與飛機製造,戰車生產的物資減少供給因此產量降低,另外曾任戰車兵的小說家司馬遼太郎回憶當時新出廠的戰車品質下降因此用挫刀即可在表面挫出刮痕,會出現這種原因主要是因為早期表面硬化鋼板與講求韌性的均質鋼板的特性不同所致,但是物資匱乏到戰車裝甲無法進行表面硬化處理,可見當時日本物資缺乏的狀況。
製造中排列的三式中戰車製造中排列的三式中戰車
由於產量少,因此日軍將三式中戰車視為本土決戰的重要裝備,並優先配發盟軍有可能登入的九州方面裝甲單位,主要為第56軍轄下各獨立戰車旅,配發方式以10輛為單位納入戰車旅下反戰車連,戰爭結束前有120輛三式中戰車編入九州各戰車旅下;此外第一戰車師與第四戰車師據稱也配備了少輛的三式中戰車,不過並未證實。
除了標準量產版以外,設計人員還預計將211號以後的三式中戰車換裝四式中戰車用炮塔,強化車體與炮塔裝甲對抗盟軍戰車,不過戰爭結束前並未生產到211號,因此此計畫案並未實現。
日本準備用於本土決戰的三式中型坦克群日本準備用於本土決戰的三式中型坦克群
戰爭結束後三式中戰車被盟軍集中銷毀,僅保存2輛,另1輛戰後在東京赤羽的美軍軍械場展示,後來美軍移交給防衛廳後轉移至土浦陸上自衛隊武器學校展示。

設計特點

日軍在二戰初期雖在各地戰線取得勝利,但是裝甲部隊與盟軍交戰的結果卻完全無法與M3輕坦克正面對抗,面對這個困境,日軍高層將戰車定位從步兵支援優先轉為對戰車優先,並以改造既有戰車的方式解決這個局面,改造版九七式中戰車改在1942年部署,加強版一式中戰車在1943年6月完成並開始配發部隊。
三式中型坦克三式中型坦克
但在中後期日軍在東南亞各地與盟軍交戰時,美軍M4中戰車有著壓倒性的強勢,47公厘戰車炮完全無法對M4造成任何傷害。面對這種局面,日軍總算在1944年才開始進行真正對戰車用戰車的開發,但急轉直下的戰局讓日軍無法等待新戰車的服役,在這之前前必須有新裝備面對敵軍新戰車已大舉進逼的過渡時期,因此日軍在1944年5月以九七式中戰車系直發展型一式中戰車的設計進行過渡期戰車的開發。
由於必須快速投入作戰,新戰車的設計目標是以最小限度的改裝安裝上可用的戰車炮,設計人員將原本一式中戰車的炮塔環直徑擴大到1.7米以塞入九十式野炮修改而成的三式戰車炮;不過這項作法使得主炮的制退機構曝露在外,作戰時理論上會有不利影響,但最後沒有實戰經驗證實設計失誤,九十式野炮的車載效能已在一式炮戰車上實證,雖然作為炮兵用火力打擊野炮有著高初速的磨損帶來的炮身壽命問題,但是作為戰車炮卻是日本當時手中的最佳利器。
不過一式炮戰車仍是開放式炮座而非炮塔,設計人員為了將九十式塞入炮塔內,將原先38倍徑的炮管鋸短成32倍徑後勉強塞入,但是性能自然比野炮版差,炮彈則是30發放在戰鬥室下方,40發放在炮塔後方,炮塔後方取消後置機槍設計,並增設小門方便炮彈補給。
變速器部變速器部
但設計人員在設計初似乎未考慮火炮射擊後的廢氣問題,因此三式中戰車的戰鬥室完全沒有抽風設備,火藥燃燒的毒氣使得操作人員在車內待久了會出現流淚以及流鼻血的問題,這種戰車是否可以在戰鬥中維持長時間作戰當時並未探討。
除了內裝的問題,日軍的規劃如果使用穿甲彈的三式戰車炮理想情況下可在600米外擊穿70公厘的鋼板,理論上這數據超越M4初期型正面裝甲厚度,不過由於M4裝甲採用傾斜設計,加上日軍穿甲彈品質極差的問題,實戰是否可達到設定成果也有很大疑問。
除了主炮以外,設定對手改為戰車以後炮塔的快速轉動瞄準成為必備課題,因此三式中戰車戰車安裝了電力驅動炮塔,但仍保留手搖炮塔設備,在有必要時仍可讓2人以手把進行炮塔轉動,不過操作人員的回憶電力驅動炮塔時常發生故障,並非成功的設計。
防禦力的設計上,三式中戰車的底盤因為沿用因此防護力沒有改變,前炮塔裝甲則增厚為50公厘,理論上可防禦M4A2的76公厘普通穿甲彈,除了標準裝甲外,設計人員還準備將前裝甲更換為四式中戰車的75公厘版本,不過沒有任何戰車進行這種改裝。
雖然問題重重,但是三式中戰車仍在1944年8月安裝上三式戰車炮,10月完成測試,12月開始量產。一式中戰車生產線隨即轉移為生產此款戰車,1944年生產了55輛,1945年日本投降前生產了111輛,由於原廠資料亡軼,因此三式中戰車的資料都是後世整理而成,總產量始終沒有第一手資料可以實證,因此有出現60台、166台、甚至更多的論點。
組裝中的三式中戰車組裝中的三式中戰車
以帳面數據來看,三式中戰車的性能與德國三號坦克相近,火力上甚至與M4A1同等,這種標準僅達到歐戰爆發初期歐美戰車水平,如果納入製造以及內裝缺陷與裝備故障問題的話評價可能更低。

基本數據

總重量
18.8公噸
全長
5.73米
槍管長度
1.3米
寬度
2.33米
全高
2.61米
操作人數
5人
炮彈
75毫米
最大射擊仰角
-10 - +20度
裝甲厚度、類型
8-50公厘
主要武器
三式2型38倍徑75毫米戰車炮1門 備彈70發
次要武器
九七式車載重機槍1挺 備彈3670發
發動機
統制型100式4衝程 直立式 12汽缸空冷 柴油引擎
輸出功率
240匹馬力
馬力比重量
12.58匹馬力/噸
燃料箱容量
330升
最大行動距離
210公里
最高速度
38.8公里/小時

服役情況

二戰的中後期,在太平洋島嶼爭奪戰中,面對美軍強大的M3/M4中型坦克,日本的各型小坦克顯得不堪一擊,使日軍感到“切膚之痛”。痛定思痛的結果,是緊急研製能與對方坦克作戰的三式中型坦克。三式中型坦克於1943年開始研製,1944年研製成功,共生產了約150輛(一說60輛),成為日本的最後一張“王牌“。四式和五式中型坦克,可以說是三式中型坦克的繼續和發展。
在土浦陸上自衛隊武器學校展示的三式中戰車在土浦陸上自衛隊武器學校展示的三式中戰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