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酮

三唑酮

三唑酮屬於低毒性殺菌劑。原藥大鼠急性經口LD50為1000-1500毫克/公斤,大鼠經皮LD50>1000毫克/公斤。對皮膚有輕度刺激作用,在試驗劑量內無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對魚類毒性中等,對蜜蜂和鳥類無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唑酮
  • 外文名:triadimefon
  • 分子式:C14H16ClN3O2
  • 分子量:293.7
  • CAS:43121-43-3
  • 別稱:百理通,粉銹寧,百菌酮
理化性質,特點,劑型,適用範圍,使用方法,注意事項,製備方法,生產方法,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上下游原料,

理化性質

EINECS:256-103-8
化學名稱:1一(4一氯苯氧基)一3,3一二甲基一1一(1H-1,2,4一三唑-l-基)-α-丁酮。
三唑酮為無色固體,熔點82-83℃,有特殊芳香味,蒸氣壓0.02mPa(20℃),0.06mPa (25℃),密度1.22(20℃), KowlogP=3.11,溶解度水64mg/L(20℃),中度溶於 許多有機溶劑,除脂肪烴類以外,二氯甲烷、甲苯>200,異丙醇50-100, 己烷5-10g/L(20℃),酸性或鹼性(pH為1-13)條件下都較穩定。 pH3,6,9(22℃)半衰期超過1年。

特點

三唑酮是一種高效、低毒、低殘留、持效期長、內吸性強的三唑類殺菌劑。被植物 的各部分吸收後,能在植物體內傳導。對鏽病和白粉病具有預防、剷除、治 療等作用。對多種作物的病害如玉米圓斑病、麥類雲紋病、小麥葉枯 病、鳳梨黑腐病、玉米絲黑穗病等均有效。對魚類及鳥類較安全。對蜜蜂和 天敵無害。三唑酮的殺菌機制原理極為複雜,主要是抑制菌體麥角甾醇的生 物合成,因而抑制或干擾菌體附著孢及吸器的發育,菌絲的生長和孢子的形 成。三唑酮對某些病菌在活體中活性很強,但離體效果很差。對菌絲的活性 比對孢子強。三唑酮可以與許多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等現混現用。

劑型

5%、15%、25%可濕性粉劑,25%、20%、10%乳油,20%糊劑,25%膠懸劑,0.5%、1%、10%粉劑,15%煙霧劑。

適用範圍

對鏽病、白粉病和黑穗病有特效,對玉米、高粱等黑穗病、玉米圓斑病,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使用方法

1、麥類黑穗病、鏽病、白粉病、雲紋病等 麥類黑穗病,100公斤種子拌有效成分30克(15%可濕性粉劑200克)的藥劑; 對鏽病、白粉病、雲紋病可在病害初發時,每畝用有效成分8.75克(25%乳油35克),嚴重時可用15克有效成分(若用25%乳油,則需60克)兌水75-100公斤噴霧。
2、玉米、高粱絲黑穗病 防治玉米絲黑穗病,每100公斤種子用15%可濕性粉劑533克拌種。 高粱絲黑穗病,每100公斤種子用15%可濕性粉劑266-400克拌種。
3、瓜類白粉病 大田用25%可濕性粉劑5000倍液噴霧1-2次,溫室用25%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1-2次。 菜豆類鏽病 可在發病初期或再感染時,用25%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1-2次。
三唑酮又叫粉銹寧、百里通,是第一個廣泛套用的三唑類殺菌劑。對白粉病、鏽病和黑穗病有特效,因而得一美名:“粉銹寧”。
三唑酮在我國得到廣泛的套用,原藥和製劑生產廠家較多,開發的製劑種類也多,主要有15%、20%乳油,8%、10%、12%高滲乳油,12%增效乳油,10%、15%、25%可濕性粉劑,8%高滲可濕性粉劑,15%煙霧劑,以及眾多含三唑酮的復配殺菌劑和殺菌殺蟲劑、種衣劑。
三唑酮可以莖葉噴霧、處理種子、處理土壤等多種方式施用。
三唑酮是高效、持效期長的內吸性強的殺菌劑,具有預防、治療、剷除、熏蒸作用,其作用機理主要是抑制病菌麥角街醇的合成,從而抑制菌絲生長和孢子形成。

注意事項

可與鹼性以及銅製劑以外的其他製劑混用。 拌種可能使種子延遲1-2天出苗,但不影響出苗率及後期生長。 藥劑置於乾燥通風處。 無特效解毒藥,只能對症治療。
【別名】曲唑酮,三唑酮【外文名】triadimefon, Clesyril 【適應症】 適用於治療憂鬱症和各種原因引起的憂鬱狀態,對焦慮、失眠、激動等也有效,在用藥1~2周內見效。 【用量用法】 口服:開始每次50mg,每日3次,以後酌情增量,最大量為每日400~600mg,倦睡者可在睡前服藥。 【注意事項】 副反應少而輕,較常見的有倦睡、口乾、乏力、便秘、視力模糊等;偶有心動過速、血壓下降或升高、震顫、胃痛、食慾減退、皮疹、體重改變等;也有個別患者白細胞減少、月經紊亂等。 【規格】片劑:50mg/片, 100mg/片.
毒性 中毒症狀:一般只對眼睛和皮膚有刺激性。
急救治療:無中毒報導。對症治療,誤食立即催吐、洗胃。
注意事項:要按規 定用藥量使用,否則作物易受藥害。
環境 水生生物:LC50(96小時,mg/L)金雅羅魚13.8,鱒魚17.4,蘭鰓太陽魚11
蜜蜂:無毒
天敵:急性經口LD50北美鶉>4000mg/kg,LC50(8天,膳食)野鴨>10000,北美鶉>4640
水土保持:半衰期約18天(砂壤土),約6天(壤土),Ko

製備方法

生產方法

由α-溴代頻哪酮與氯酚鈉反應生成α-對氯苯氧基頻哪酮,然後與溴反應生成α-對氯苯氧基-α-溴代頻哪能酮,最後1,2,4-三唑反應生成三唑酮。製得的三唑酮原粉含量在96%以上,該農藥劑型主要有20%乳油和15%可濕性粉劑。

方法一

1,2,4-三唑的製備 將氨氣通入甲酸中製得甲酸銨,再與水合肼進行反應得1,2,4-三唑。
一氯頻哪酮的製備異戊醇在活性氧化鋁催化下脫水、轉位生成異戊烯。2-甲基-1-丁烯和2-甲基-2-丁烯與氯化氫加成生成氯代特戊烷。再在酸性溶液中與甲醛反應生成頻哪酮,在溶劑存在下通氯得一氯頻哪酮。
三唑酮的合成一氯頻哪酮在與對氯苯酚在碳酸鉀存在下,在甲苯溶劑中製得1-(4-氯代苯氧基)頻哪酮,然後用氯化硫醯氯化製得1-(4-氯代苯氧基)-1-氯代頻哪酮。再與1,2,4-三唑合成三唑酮,收率88%。
反應也可在丙酮溶劑中,以碘化鈉為催化劑,無水碳酸鉀為縛酸劑合成醚酮,再換四氯化碳為溶劑與氯化硫醯反應得到定量收率的α-氯代醚酮,然後重新在丙酮溶劑中與1,2,4-三唑反應合成三唑酮,收率87%。

方法二

Stolzer等人於1977年報導,以α,α-二氯頻哪酮、對氯酚與1,2,4-三唑在丙酮溶劑中以過量無水碳酸鉀作縛酸劑,回流15h後經酸鹼處理得產品,收率60%~76.8%。
國內研究的一步法是將α,α-二氯頻哪酮、對氯苯酚和1,2,4-三唑一起反應,一步合成三唑酮。採用相轉移催化法一步合成三唑酮的工藝過程是:將.29g (10mmol)對氯苯酚、0.9g(13mmol)1,2,4-三唑、3.5g(22.4mmol)粉末狀無水碳酸鉀、相轉移催化劑聚乙二醇(用量5%mol,按對氯苯酚計)和20mL乙酸乙酯,加熱,攪拌,滴加1.78g (10mmol)二氯頻哪酮溶於10mL乙酸乙酯的溶液,回流反應7.5h,冷卻至室溫。過濾,依次用稀鹼、稀酸和水洗滌至中性,分出油層,無水硫酸鎂乾燥,減壓脫去乙酸乙酯得三唑酮粗品。重結晶後得白色固體,熔點73~76℃。進一步用氧化鋁柱色譜法提純,m.p.80~81℃。使用相轉移催化合成產品純度85%左右,純品收率82.7%。

方法三

在無水碳酸鈉存在下、四氯化碳溶劑中,於35℃將1,2,4-三唑通氯氯化,得到1-氯代-1,2,4-三唑,並以此作為氯原子給予體與酮醚反應,使酮醚烷基α位上發生取代反應,生成α-氯代酮醚。此反應必須在偶氮二異丁腈等引發劑存在下方能進行。同時,由氯代三唑產生的三唑從反應溶劑中析出,由於反應生成的三唑本身也是純酸劑,在反應繼續進行過程中有三唑酮生成。在補加三唑或縛酸劑之後,α-氯代酮醚全部反應。

上下游原料

下游產品三唑醇-->烯效唑可濕性粉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