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借廬筆談

三借廬筆談

《三借廬筆談》是鄒弢的作品,鄒弢字翰飛,號酒丐、瘦鶴詞人、瀟湘館侍者,亦稱司香舊尉,江蘇無錫人。曾任《蘇報》主編,晚年在上海啟明女學任教。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三借廬筆談
  • 創作年代:民國
  • 作者:鄒弢
  • 分類:古籍
作者簡介,原文,注釋,

作者簡介

鄒弢(1850—1931)字翰飛,號酒丐、瘦鶴詞人、瀟湘館侍者,亦稱司香舊尉,江蘇無錫人。幼年作客,歷館姑蘇,幾及十年,與俞達為患難交。居滬上亦甚久。嘗寫妓女蘇韻蘭事,為《斷腸碑》(一名《海上塵天影》)六十回;《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又有《三借廬叢稿》及《三借廬筆談》十二卷,《澆愁集》八卷,並行於世。曾任《蘇報》主編,晚年在上海啟明女學任教。
鄒弢鄒弢

原文

蒲留仙先生《聊齋志異》,用筆精簡,寓意處全無跡相,蓋脫胎於諸子,非僅抗(7)於左史、龍門(1)也。相傳先生居鄉里,落拓無偶(2),性尤怪僻,為村中童子師,食貧自給,不求於人。作此書時,每臨晨攜一大磁罌(3),中貯苦茗,具淡巴菰(4)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陳蘆襯(8),坐於上,煙茗置身畔。見行道者過,必強(6)執與語,搜奇說異,隨人所知;渴則飲以茗,或奉以煙,必令暢談乃已。偶聞一事,歸而粉飾之。如是二十餘寒暑,此書方告蕆(5)。故筆法趨絕。王茹安亭聞其名,特訪之,避不見,三訪皆然。先生嘗曰:“此人雖風雅,終有貴家氣,田夫不慣作緣也。”

注釋

(1)[左史、龍門]指左丘明和司馬遷。左丘明著《左傳》,司馬遷生於龍門。(2)[落拓無偶]因不隨從世俗之見,顯得很孤傲。(3)[罌(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4)[淡巴菰]菸草的舊音譯名。(5)[蕆(chǎn)]完成。(6)強:竭力 (7)抗:匹敵 (8)襯:鋪墊
譯文:
蒲松齡先生的《聊齋志異》,用筆精確簡約,他寓意的地方不著痕跡,他的筆法脫胎於諸子百家的文章,不只是與左史、龍門的文章相媲美。傳說蒲松齡先生住在鄉下,景遇落魄沒有伴偶,性格特別怪僻,當村中孩子的老師(就是私塾老師),家中貧窮自給自足,不求於人。創作這本書時,每到清晨就拿一個大磁罌,裡面裝者苦茶,而且還拿一包淡巴菰(一種煙),放到行人大道旁,下面墊著蘆襯,坐在上面,煙和茶放到身邊。見行人經過,一定強留他們和自己談話,搜羅奇妙的故事說一些奇異的傳說,和人聊天的時候知道了這些奇妙的故事;渴了就給行人喝茶,或者奉上煙,一定讓(那些行人)暢談才可以。每聽說一件好玩的事,回去用文筆修飾而記錄下來。就這樣二十多年,這本書才完成。所以他的筆法非常絕妙。王阮亭聽說蒲松齡先生的名聲,特地去拜訪他,先生故意躲開不見他,王阮亭三次來訪每次都是這樣。先生曾經說:“王阮亭這個人雖然風雅但始終有富貴人家的習氣,我不習慣和這種人做朋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