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詩(傳統詩歌體裁)

七哀詩(傳統詩歌體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七哀詩》,是一種中國傳統詩歌體裁,起自漢末,以反映戰亂、瘟疫、死亡、離別、失意、狂玩、包攬等為主要內容。代表作有唐朝杜甫的《三吏》、《三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哀詩
  • 釋義:一種中國傳統詩歌體裁
  • 起自:漢末
  • 主要內容:反應戰亂、瘟疫、死亡、離別等
詩體概述,發展歷史,

詩體概述

《七哀詩》是民眾生活的寫照,與宮廷詩相對應,有鮮明的民間色彩。從漢代的建安七子王粲,到晉朝的張載,再到唐朝的杜甫,詩歌形式、內容、水平在一步步擴大、充實、提高。雖然《七哀詩》在中國傳統詩歌隊伍里,是弱小的群體,史來不被人重視,但是卻不能忽視她的存在,抹殺她的功績。《七哀詩》的成就,在於有悲天憫人的情懷,細緻入微的描寫、真實客觀的記錄。
《七哀詩》現存的作品中,以漢代的建安七子王粲的《七哀詩》為最早,其中《西京亂無象》一詩,最能代表漢魏風骨,堪稱典範之作。用舉重若輕之法,典型概括了戰亂給人們帶來的災難,讀來令人為之落淚。而晉朝張載的《七哀詩》亦名佳構,作品悽愴感人。《北芒何壘壘》一詩末句“昔日萬乘君,今為丘中土”更讓人生無常之感。唐朝杜甫的《三吏》、《三別》,向為眾人熟知,在此就不再贅言。

發展歷史

七哀詩》的產生,往往是伴隨著戰爭、兵燹,接著便是朝代的更替,或者朝廷的衰敗。《七哀詩》的形成、發展,亦即是朝代更替的見證,其作用如同攝像機、麥克風和新聞特寫。《七哀詩》既有文學性,又有新聞性,還有文獻性,在資訊不發達的古代中國,詩歌往往兼有多種功能,而以《七哀詩》最有代表性。
到了後來,由於格律詩歌的興起,唐詩、宋詞、元曲等,相繼在中國古代詩歌歷史上風起雲湧,淹沒了古詩樂府,吞沒了柏梁體,席捲了駢文,也兼併了四言、六言詩歌。自然,作為詩歌王國里的弱小群體《七哀詩》,亦遭到了滅頂之災。在後來的中國歷代詩歌選輯里,就很少再看到有《七哀詩》的出現。因此,挖掘、釣沉、收集、整理、研究即將絕跡的稀有詩歌品種《七哀詩》,就更顯得迫切和必要。
在漢代王粲、晉朝張載的《七哀詩》,還是以五言詩為主要表現形式。王粲的《七哀詩》多用平韻,而張載的《七哀詩》則以仄韻為主。到了明末清初,王馬為的《七哀詩》,則是以七言詩為主要表現形式,在結句處外加襯詞。句數不等,或者對稱,或不對稱。在轉句加襯詞以外,還轉韻。前面多用平韻,到了轉句、結句,就換成了仄韻。與王馬為同樣是活動在明末清初李世錫的《哀沅》一詩,則是三、四、五、六、七、九、十一言不等,而以三言詩居多,其次是七言詩,再次則是四言詩、五言詩。在用韻方面,也是平仄互換交錯不一。這充分顯示出《七哀詩》的表現形式活潑多樣,靈活多變。用這種形式來表現沉痛的戰爭、瘟疫固然可以,那么用來表現其他方面的內容,當然也可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