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卯之役

丁卯之役

丁卯之役是指1627年(明/朝鮮天啟七年,後金天聰元年,乾支紀年丁卯年後金侵略朝鮮的一次戰爭,朝鮮稱之為“丁卯胡亂”或“丁卯虜亂”。後金的主將為阿敏,一路勢如破竹,連下義州、定州、郭山、安州、平壤、黃州、平山諸城,朝鮮國王李倧朝鮮仁祖)逃往江華島。後金軍至平山時始與朝鮮議和,結成盟誓後撤退。戰後,朝鮮與後金成為兄弟之國,向後金開市並繳納歲幣。但朝鮮並未因此斷絕與明朝宗藩關係,以致在九年後發生“丙子之役”。

在這次戰爭中,駐守東江鎮(治所在朝鮮皮島)的明朝毛文龍部也同後金髮生衝突,雙方均宣稱自己獲勝。朝鮮則指責毛文龍坐守孤島而不予相救,與毛文龍的關係進一步惡化。

基本介紹

  • 名稱:丁卯之役
  • 地點朝鮮半島西北部
  • 時間:1627年春
  • 參戰方:朝鮮,明朝;後金
  • 結果:後金與明朝毛文龍)均自稱獲勝,朝鮮與後金議和並向後金輸歲幣
  • 參戰方兵力:朝鮮:數萬
    明朝:5—6萬
    後金:3—4萬
  • 傷亡情況:朝鮮:傷亡慘重
    明朝:不詳(軍隊超過700人)
    後金:不詳
  • 主要指揮官:張晚(朝鮮)、毛文龍(明朝)、阿敏(後金)
  • 別名:丁卯胡亂、丁卯虜亂
戰爭背景,國際關係,後金內情,朝鮮內情,戰爭經過,後金入侵,朝明反應,外交接觸,結盟撤兵,歷史爭議,戰爭影響,戰爭評價,

戰爭背景

國際關係

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汗國,1618年以“七大恨”為由興兵討伐明朝,1619年取得薩爾滸之戰勝利,1621年占領遼、沈,1622年進占廣寧。在侵略明朝的過程中,與朝鮮的關係是後金外交的重要課題。當時的朝鮮王朝是明朝的屬國,尤其是經過了壬辰倭亂的明朝東援,更是發展為“恩同父子、義則君臣”的密切關係,而且又飽受儒家思想薰陶,嚴守華夷之辨,秉持小中華思想,對“蠻夷”女真人抱有強烈的鄙視和敵意,在1619年派姜弘立率兵一萬參加了明朝討伐後金的戰爭。後金屢屢致書朝鮮,“勸子離父”,欲離間朝鮮和明朝的關係,拉攏朝鮮以為己用。除了朝鮮本國以外,還有1621年進入朝鮮的明朝將領毛文龍,他利用後金不習水戰的弱點入據朝鮮皮島,頻繁騷擾後金後方,對後金來說如同骨鯁在喉,因此努爾哈赤要求朝鮮交出毛文龍。但是,朝鮮不為所動,多次婉拒努爾哈赤的各種要求,以致努爾哈赤扣押甚至殺死朝鮮使者。
針對於朝鮮的外交問題,後金內部出現了穩健和強硬兩種聲音,前者的代表是大貝勒代善,後者的代表正是四貝勒皇太極。努爾哈赤雖然殺過朝鮮使者,但終其一世也未直接用兵朝鮮,而把重點放在與明朝和蒙古諸部的關係上。1626年秋,努爾哈赤死去,皇太極被推舉繼位。他即後金汗位後,一面徹底掃平了與後金為敵的蒙古內喀爾喀扎魯特巴林等部,一面與明朝遼東巡撫袁崇煥議和,便可騰出手來將他構想已久的侵略朝鮮付諸實施。
朝鮮在努爾哈赤到皇太極時期經歷了光海君李琿和仁祖李倧兩任君主。光海君雖然難以答應努爾哈赤向朝鮮提出的對明絕交、交出毛文龍等要求,卻一直暗中遣使溝通後金,希望朝鮮在明朝和後金的爭端中保持中立;仁祖反正推翻光海君,奉行對明一邊倒政策,停止與後金在政治上的任何往來,還一度表現出對毛文龍積極支援的姿態。1625年朝鮮“李适之亂”參與者韓明璉之子韓潤及其從弟韓澤叛逃後金,聲稱:“先王願和,故使者不斷,新王倚恃毛文龍,不遣使者”,並建議後金出兵朝鮮。同時韓潤還向姜弘立等朝鮮被俘人員謊稱仁祖已將他們的家屬全部處死,姜弘立等信以為真,便慫恿後金攻擊朝鮮。努爾哈赤在世時對此不以為然;皇太極即位後,仁祖的“崇明排金”政策及在後金朝鮮人的鼓動順理成章地成為丁卯之役的催化劑。

後金內情

丁卯之役發生的另一背景是後金的政局變動。皇太極並非努爾哈赤明確欽定的接班人,而是被代善為首的貝勒推舉上台的。皇太極繼位後雖然表現上維持與其他三大貝勒共同執政的體制,實際上卻不斷加強自身權力,同時深忌堂兄二貝勒阿敏和異母兄三貝勒莽古爾泰。他選擇阿敏出征朝鮮,也是將其作為對阿敏忠誠度的試金石(此外他還有過在1621年入朝鮮境剿毛文龍的經驗),後來阿敏果然沒經受住皇太極的考驗,在丁卯之役中的表現成為他被治罪的重要理由。所以,皇太極發動丁卯之役,也被看作是其加強中央集權政策的一環。
後金的社會經濟問題也是皇太極選擇在1627年發動對朝戰爭的原因。後金雖然奪取了遼東及蒙古部分地方,但統治的人口也急劇增加,這些地區生產力有限,造成後金物資供應日益緊張。1626年,後金糧食歉收,導致了1627年的饑荒,因此亟需與明朝和朝鮮等鄰國展開貿易。在丁卯之役期間,皇太極將幾萬家饑民送到朝鮮來渡過難關,便反映出後金髮動這場戰爭的經濟因素。另外,遼東漢人不堪後金壓迫,朝鮮以及毛文龍所在的皮島成為他們逃亡的淵藪,後金也需要找回這些勞動力來給他們耕種土地,並防止朝鮮再接納逃難的後金漢人。後來阿敏數落朝鮮的“七宗罪”中便指責朝鮮接納遼東逃人,並在平壤之盟中要求朝鮮不得接納遼東逃人,可見這也是其出兵懲罰朝鮮的理由之一。

朝鮮內情

1623年,朝鮮爆發仁祖反正,其名分是對內革除光海君的弊政,對外標榜“崇明排金”。但仁祖政權內政並不修明,反正功臣取代了李爾瞻等大北派舊權貴而作威作福,百姓對仁祖政權大失所望,當時許多歌謠便反映此點;反正功臣內部也有矛盾,反正功臣之一的李适因受排擠而心懷不滿,在1624年初發動叛亂,攻破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對朝鮮國力造成較大消耗。在外交問題上,仁祖政權雖然不跟後金往來,但對後金還是採取儘量不刺激的政策。大司諫李聖求在1625年向國王進言道:“聖神改紀之後,斥絕北虜,義聲聞於天下,而尚今三年無征討之實事。雖不能大舉義兵,一決勝負,而或遣數千百騎,偵探虜中,有如毛將所為,則大義可明,後言有執。”獲悉“李适之亂”的餘黨韓潤等逃亡後金並煽動後金入侵朝鮮的訊息後,朝鮮政府原本在1625年冬下令北方邊境嚴陣以待,但因無事而在翌年二月罷兵。1626年十月在朝鮮昌城附近駐紮的毛文龍麾下參將徐孤臣向朝鮮轉告了後金新汗皇太極可能會攻打朝鮮的訊息,但似乎未引起朝方的足夠重視。
在與毛文龍的關係上,朝鮮仁祖政權雖然開始表現出積極合作的姿態(主要是為了便於獲得明朝冊封),但內心並不歡迎毛文龍。1623年,朝鮮的都元帥張晚便判斷毛文龍無力對抗後金,只會給朝鮮招來麻煩。朝鮮史書記載道:“是時毛營將士,貪利樂功,潛入胡地近處,出沒偵俟,招納假韃(後金漢人),以是挑怒於胡中,故邊臣甚憂,其畢竟開釁於我國,而莫能禁止。”其實,毛文龍起初來朝鮮時,朝鮮官民大多支持他,希望他儘快消滅後金,但後來毛文龍因得不到明朝的有力接濟而多次向朝鮮索餉,讓朝鮮心生厭煩。毛文龍東來數年,未有顯著成果,就在丁卯之役前夕的1626年夏,毛文龍出師後金,在鞍山驛和薩爾滸失利,朝鮮得到的情報是在鞍山的毛部全軍覆沒,自然對其更為失望。朝鮮文人沈光世(1577—1624,仁祖表兄)所作詩歌反映了當時朝鮮人對毛文龍的心態變化:“毛將昔來此,義氣能感人。東人皆愛慕,欲使其志伸。自從名位高,誠意漸不純。後房擁愛妾,府藏堆金銀。入保不出陸,畏死卻逡巡。所為既如此,何日清胡塵?以是我天朝,終困於女真。”就這樣,朝鮮抱怨毛部挑釁於後金而惹禍於朝鮮及給毛文龍援助糧食的負擔,毛部和平安道黃海道居民接觸時亦屢屢發生摩擦,毛文龍和朝鮮日漸緊張的關係可以說是致使兩者在丁卯之役中不能很好配合的原因。

戰爭經過

後金入侵

1627年正月初八(陽曆2月23日),皇太極命阿敏濟爾哈朗阿濟格杜度岳託碩託諸貝勒統兵出征朝鮮。皇太極宣布發動這次戰爭的目的是:“朝鮮屢世獲罪我國,理宜聲討。然此行非專伐朝鮮也,明毛文龍近彼海島,倚恃披猖,納我叛民,故整旅徂征。若朝鮮可取,則並取之”,“故用兵兩圖之”。
在韓潤、姜弘立等朝鮮人的嚮導下,正月十三日夜,後金兵攻取明哨地並殺盡六哨之後,四更時分,3萬餘騎(一說約4萬,一說“賊兵號四萬,實一萬四五千,而半是我民(朝鮮人)剃頭者”)渡鴨綠江襲擊義州。義州府尹李莞(李舜臣之侄)毫無防備,在後金兵登城後才發覺,次日晨(阿敏報告為夜)城陷,李莞被磔殺(一說中箭而死),判官崔夢亮被砍頭(阿敏報告為自殺),全城軍民慘遭屠殺(阿敏報告為只屠士兵,俘虜平民,並於當日搜殺漏網之魚後駐紮該城)。占領義州後,阿敏留下八名官員和1000名士兵留守義州,自己於十五日率主力繼續進軍。
在取義州之前(“先取義州之夜”),後金軍分兵(毛文龍報告為4萬)進攻毛文龍部的駐屯捷運山(後金前鋒一部於十四日往宣川浦口進軍,並於當日攻陷鐵山)(毛文龍塘報稱後金方攻陷鐵山的時間也為十四日),大勝明軍,稱”斬明兵甚眾“,並生擒參將一人、游擊一人、都司三人,稱毛文龍逃入海島(“時毛文龍遁往海島”),後金兵未能抓到毛文龍。
正月十五日,後金軍破定州,十七日後金軍兵臨郭山郡境之凌漢山城下,十八日因招降被拒而攻破該城,定州牧使金搢、郭山郡守朴惟健被俘,宣川府使奇協戰死(阿敏報告為先俘獲定州牧使金搢,後於郭山漢山城擊殺朝鮮宣川副使奇協,郭山俘獲郡守朴惟健),阿敏留4名官員和500名士兵守此城。二十日,後金兵渡清川江,準備進攻安州,先派人招降,遭到嚴拒,便於二十一日大舉攻城。安州為平安道重鎮,號稱“積年專力之地”,屯兵36000人(阿敏報告為20000人),雖然竭力死守,卻仍不敵後金,安州牧使金俊和兵使南以興等人在激戰中陣亡,城破後除數百人外皆被屠殺(阿敏報告城破後未屠城)。一路上,後金兵打著為光海君復仇的旗號,又將所有占領區的朝鮮百姓一律剃髮。在攻取郭州凌漢山城之後,阿敏向皇太極報捷並請求派遣已出痘之蒙古人換防義州,以便抽調原駐義州的部隊南下攻打朝鮮,皇太極欣然批准,指示阿敏一定要相機而動,可進則進,不可進則勿強行,並強調將朝鮮的一切事務委託阿敏等諸貝勒,他自己不為遙制,只依阿敏等的商量結果來裁定。
後金兵在安州滯留4天,繼續向平安道首府平壤進發。之前平壤民眾聽說安州被屠的訊息後,哭成一片,紛紛逃竄,平安道觀察使尹暄也被迫退守中和。朝鮮政府逮捕尹暄,改任金起宗為平安道觀察使。後金經過已成為空城的平壤,渡過大同江,二十七日抵達中和,駐兵秣馬。隨後又派一支部隊溯鴨綠江而上,二月十一日攻占昌城,殺府使金時若(金時敏庶弟)。

朝明反應

後金入侵的訊息在正月十七日傳到漢城朝鮮仁祖任命兵曹判書張晚為四道都體察使,負責前線迎戰;領中樞府事李元翼為下三道及京畿道都體察使,負責穩定後方並招募勤王義兵。然而朝鮮連戰連敗,毫無招架之力,漢城民眾聽說後爭先恐後地逃難,一二天后漢城也幾乎一空。朝鮮王朝早已將江華島預定為戰爭轉移地,議政府右贊成李貴也在訊息傳來時就建議朝鮮仁祖撤退到江華島避難,仁祖沒有立刻動身,但起用金自點為句管江都事,先讓王大妃仁穆王后金氏、王妃仁烈王后韓氏及一些重要檔案和宗社神主轉移江華島,讓昭顯世子南下全州,實行“分朝”,並向全國下哀痛教(罪己詔),自責不恤民生疾苦、濫殺無辜、為援助毛文龍而壓榨百姓和為政急進等四大失政。正月二十三日,台諫聯合上疏勸國王勿離漢城,請求親征,被仁祖駁回。正月二十六日,仁祖率百官倉皇出逃,以金尚容留守漢城,二十九日抵達江華島
就在朝鮮官軍節節敗退的時候,朝鮮義兵開始活躍起來。如義州有崔孝一、鄭鳳壽、白宗男,龍岡有黃山立等18人,鐵山有金礪器,慈山有林豹變,龍川有金佑、張遴、張熙俊、金宗敏、李矗立以及李忠傑兄弟等,洪龍海、閔灠等組織自募軍,在毛羅山伏擊後金兵,宣川劍山、定州慈聖山也有義兵固守,定州還有金良彥組成的“復仇軍”,招募在深河之戰中戰死者家屬五百餘人協助防守安州,金良彥陣亡。平壤有前判官金峻德、幼學李起業、金克念、文科直赴李愈、幼學金載價等士紳組織的義兵,等等。其中許多義兵隊伍都成功保衛了家鄉,甚至取得不俗的戰績,但並未從根本上扭轉戰局。
《丁卯舉義錄》《丁卯舉義錄》
後金入侵朝鮮的訊息傳入北京是在三月初(一說二月間)。在北京的朝鮮使臣金尚憲聽說後立刻呈文明朝兵部,請求明朝進攻遼東以解朝鮮之圍。明朝兵部尚書馮嘉會打算派覺華島水兵三千、登萊兵三千加上天津的一些兵力配合毛文龍援救朝鮮,同時讓寧遠的遼東巡撫袁崇煥出兵批亢搗虛,獲得皇帝的首肯,登萊巡撫李嵩也主張趁後金空虛攻遼東以救朝鮮,但袁崇煥反對此議,由於皇帝在三月十七日嚴旨督促他出兵東進,不能按兵不動,只好派趙率教等率少數精騎陳兵於三岔河遼河下游)。據說袁崇煥早已通過劉興祚的內應而得知後金東侵的訊息,卻忙於與後金議和(以修築錦州等三城)而反應消極。登萊方面出動8000餘人東援,等監軍太監胡良輔等率領這支軍隊抵達皮島時,阿敏早已凱旋,而趙率教等9員將領率9000精兵趕到三岔河後不久也撤回了,被譏為“紙上之兵”。

外交接觸

就在戰爭持續的過程中,雙方也展開了外交接觸。後金入侵之初,就給朝鮮送去書函,平安道觀察使尹暄予以答覆,顯然未能令後金滿意並止住其步伐。正月二十日,姜弘立手下奴婢拿著阿敏書函來到平壤,要求呈遞,平安道觀察使尹暄呈遞給朝鮮政府。該書函列舉了朝鮮助明伐金、不謝丁酉年(1621年)後金討伐毛文龍之功、接納毛文龍及遼東逃人、不弔祭努爾哈赤這四條討伐朝鮮的理由,強調朝鮮“差官認罪”方可修好(阿敏只報告他向朝鮮國王派使未達,未報告送去書信)。正月二十二日,收到阿敏書函的朝鮮君臣對此展開討論,鑒於朝鮮實力弱小,準備不周,而後金兵已過清川江,再加上連明朝都同後金議和,所以決定以國書形式給予答覆,質問後金無故興兵,表示只有後金先退兵才能修好,並派朝鮮被俘人員姜弘立之子姜璹和朴蘭英之子朴雴攜帶答書,於正月二十七日抵達中和的後金軍營。阿敏接到朝鮮國書後,再次致書朝鮮,添油加醋地列舉了七條理由,甚至翻起了後金興起前的舊賬。阿敏限期五天回復,命阿本、董納密(朴仲男)攜書出使朝鮮朝廷,他們還沒回營,阿敏又寫信並派備御札弩、巴克什科貝帶去,進一步補充說明了對朝鮮的答覆。此外,阿敏還給了要求朝鮮與後金結為兄弟國並與明朝斷交的書信,但此書信不見於後金方面的記載。
朝鮮君臣接到書信後,先寫了對“七罪”的答覆國書,讓權璡帶到中和的後金大營,又在江華甲串的鎮海樓接待了四名後金使臣,然後將他們打發走,二月初五晉昌君姜絪(姜弘立叔父)攜國書赴金營。同日阿敏率軍兵不血刃地占領空城黃州,翌日姜璹、朴雴陪同札弩等後金使臣來到金營,通報姜絪將來之事,後金又將書信轉交姜璹、朴雴,指責朝鮮繼續整頓士兵以及在新送的國書上寫天啟年號,缺乏議和誠意,令朝鮮君臣一度對議和絕望。
阿敏執意南下,後金將領李永芳等勸其守信,遭阿敏呵斥,於是後金軍進駐瑞興,途中遇見了朝鮮使臣姜絪,翌日阿敏接見姜絪,姜絪對阿敏行一跪三叩頭並遞書乞和,阿敏原則上同意,但要求給予其屯兵秣馬之地,姜絪建議駐軍三屯,阿敏不從,繼續向漢城開撥,在其弟濟爾哈朗的勸阻下駐紮平山,由此議和又有了眉目。後金進駐平山後,就派副將劉興祚(朝鮮稱其為劉海,後金稱其為劉愛塔)等出使江華島,正式商定和約,李廷龜、張維負責與其交涉。與劉興祚一起來的還有八年前被俘的姜弘立和朴蘭英。儘管朝鮮內部出現斬使之議,但在崔鳴吉、李貴等主和派大臣的主張下,朝鮮仁祖還是在二月十一日接見了劉興祚,劉興祚極為傲慢,嘲笑仁祖為木偶,提出了與明斷交、進貢後金及以王弟納質等議和條件。仁祖以遠房宗室原昌副令李玖(朝鮮成宗之子云川君後裔)為原昌君,冒充王弟交給劉興祚,二月十五日,劉興祚在燕尾亭誓約議和,隨後帶原昌君等去平山金營,同日朝鮮處決放棄平壤的尹暄。

結盟撤兵

原昌君來到平山金營後,以抱膝禮謁見阿敏,並攜帶大量禮物,包括一百匹馬、一百張虎豹皮、四百件綿綢薴布、一萬五千匹布。岳託認為和事將成,此戰目的也基本達到,而明與蒙古仍為後金心腹大患,建議與朝鮮國王盟誓後立刻撤軍。阿敏卻表示要進入漢城看朝鮮王宮,甚至有久居的打算,叫上杜度和他一起住在漢城,遭杜度拒絕。由於從征的其他貝勒均要求議和撤兵,阿敏迫於壓力,只要好繼續同朝鮮議和。於是二月二十一日,劉興祚及巴克什庫爾纏等再次來到江華島,同朝鮮敲定最後的和議。雙方爭論的焦點在於同明朝的關係以及和盟儀式。後金對朝鮮送來的國書仍沿用天啟年號感到非常惱火,要求改用天聰年號,朝鮮堅拒不肯;同時後金一再要求與明朝斷交,亦為朝鮮嚴詞拒絕。由於毛文龍的牽制因素及後金急於撤兵,劉興祚等沒再堅持朝鮮與明斷交,朝鮮與後金的來往文書也允許採用揭帖形式,不書年號。在和盟儀式問題上,劉興祚要求國王親臨盟誓,仁祖極不情願,劉興祚一度妥協,同意給誓書即可,然後在二月二十四日得誓書後離開江華島,走到開城時收到了阿敏要求國王必須親臨盟誓的命令,因而折返江華島,朝鮮方面又以仁祖處於生母(仁獻王后具氏)喪期為由拒絕在和盟上殺馬,雙方折衝幾番之後決定國王只在殿上焚香祭天,另由朝鮮大臣與後金大臣舉行盟誓。
在和談期間,朝鮮的官員和儒生不斷上疏斥和,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司諫尹煌之上疏,他指出:“今日之和,名為和而實則降也。殿下惑於奸臣僥倖之計,力排公議,甘心屈伏,乃以千乘之尊,親接醜虜之差。悖慢無禮,侮辱備至,而殿下恬然不知為恥,臣不勝痛哭焉……伏願殿下亟斬虜使,以慰群情;斬主和誤國之臣,以絕邪說;斬逗撓奔潰之將,以振軍律;回賂胡之物,以犒三軍。則人心激厲,士氣自倍矣。”仁祖覽疏震怒,下令將尹煌革職查辦。最終仁祖接受了和約,於三月初三親出江華行宮大廳,至殿上行焚香祭天之禮,宣讀誓文;接著築壇於江華西門外,右議政吳允謙等朝鮮重臣同後金方面的劉興祚庫爾纏固山額真納穆泰等訂立盟誓,盟約內容僅限於互不侵犯。阿敏在得知盟誓訂立的訊息後,派庫爾纏返回瀋陽報捷,仍命諸將“分路縱掠”,又在平壤分贓,與原昌君李玖等締結了另一盟約,加入了規定朝鮮向後金進獻禮物、以待明使之禮待後金使者、不得築城練兵、不得收留後金逃人的內容,隨即撤離朝鮮。朝鮮仁祖在確認後金大軍撤離後,於四月十二月回到漢城;阿敏則凱旋瀋陽,四月十八日皇太極出城舉行隆重的迎接儀式,同時遵照皇太極指令,後金以防範毛文龍為由留兵3000人(1000女真兵,2000蒙古兵)於義州,繼續與龍川龍骨山城的朝鮮義兵和毛文龍所部明軍(後又加上胡良輔所率援軍)作戰,六月下旬攻陷龍骨山城並打敗毛文龍。後金駐義州部隊到同年九月七日才完全撤離。

歷史爭議

在丁卯之役中,最具爭議的就是明朝東江鎮(東江鎮治所為皮島)總兵毛文龍的動向。據毛文龍前後塘報,他在戰前就已經做了準備,從正月十四日開始,六王子(濟爾哈朗)率4萬人,在當地朝鮮人的引導下全力進攻明軍,攻克鐵山,都司毛有俊自殺未遂,劉文舉被俘而死。大王子(實為二貝勒阿敏)領兵4萬攻打雲從島,毛文龍在正月十五日夜襲阿敏部,打死後金兵數百人,但自己也損失700餘人,十七日夜又將2300餘名投降女真人全部殺死,阿敏沒有內應,無奈只好於十九日撤退,然後遷怒朝鮮,便攻打郭山、安州等處。毛文龍稱他的主力都被調遣去過江牽制,手下雖有二萬餘兵,但缺乏糧食,無法正面抗擊後金,只能一面“安安靜靜……堅壁固守”,一面布置兵力,相機援朝,乃於正月二十二日向明廷乞求糧餉。過了一個月,毛文龍自稱在二月二十一日分別於義州西門和晏庭關口兩處襲擊後金兵,多有斬獲,二十二日其部將毛永詩(孔有德)也在小鐵山伏擊了後金兵,並聯絡朝鮮義兵不斷騷擾侵朝後金兵,在其打擊下阿敏被迫撤出朝鮮。毛文龍對戰果總結道:“一勝於宣州、車輦、江當、溝小、鐵山等戰,再勝於義州、晏庭關、瓊山、青龍山等戰,三勝於積糧倉、千家莊、彌川堡、鎮江沿邊等戰,四勝於雲從關、口龍、王宛子。本鎮親督內丁之鏖戰,五勝於會哨。國王彼此夾攻,逼賊於瓶山(平山)之遠戰,計各路相機攻殺,死傷悍虜無數”,而他本人也親中二矢。根據李嵩的題本的內容:“奴以十萬之眾蹂躪東江,毛文龍乃能於狂烽正熾之際,奮敵愾迅掃之威。今解到活夷三名,夷級四百七十七顆,達帽二百九十頂。逐一驗視,歷歷皆真。毛帥之功,於是乎不可及矣!”此為丁卯之役毛文龍所得戰果。
但是,毛文龍自己的捷報不僅與後金相左,也得不到其他史料的有力支持。在毛文龍是否與後金有過交戰的問題上,後金方面如是說:“時毛文龍遁往海島,未能擒獲”。明朝方面,在丁卯之役後被毛文龍請求朝廷敘功的關寧援軍中的一員、水軍游擊周文郁否認了毛文龍與後金作戰取勝、保全屬國之說,他記載道:“奴於丁卯燈節前用(李)良梅嚮導,潛克鐵山,時龍以在雲從過節幸而免,奴復破朝鮮黃海等四道,自是知龍不能大有為。”後來袁崇煥矯詔殺毛文龍,稱他有“十二當斬”,其中第十一條就是丁卯之役時“奴酋攻破鐵山,殺遼人無算,文龍逃竄皮島(實為雲從島),且掩敗為功。”朝鮮方面給明朝的奏報也稱:“是日(十四日)夕,前鋒已至定州,一枝大隊分向宣川浦口,要搶毛將,毛將自冰合後駐雲從島,賊兵不得入,將蛇浦所住遼民及毛鎮軍兵盡行廝殺。”二月五日,朝鮮大臣崔鳴吉抱怨說:“我國被此兵禍,而渠(指毛文龍)不出一兵相救。”對此,毛文龍是這樣辯解的:“乃有謂臣退居雲從,不聞一矢加遺,不知鐵山與雲從地脈相連,惟潮漲難渡,退則不過二三里之隔,冬春凍潮不長,方圍數百里結冰平坦,人馬通行,其水陸程途,地里險易,臣上年遵旨自己審處奏報內,一一詳明,當事者何不取疏揭而覽之?”
1627年毛文龍授予朝鮮義兵將鄭鳳壽的令牌1627年毛文龍授予朝鮮義兵將鄭鳳壽的令牌
而在朝鮮史書中能夠確認的毛文龍戰績是其二月在龜城西北的青龍山城打敗後金兵和三月在千家莊襲擊後金運糧隊,以及支援少(小)為浦李立、龍骨城鄭鳳壽等朝鮮義兵將領堅守龍川龍骨山城,到六月下旬潰散棄城,平安監司金起宗等稱,城中明軍皆被殺死,同時毛文龍與東援的監軍太監胡良輔也在義州附近被後金打敗。此外,毛文龍還犒賞過李忠傑等朝鮮義兵將領,收留避難的朝鮮官民。另據出使皮島的朝鮮官員申達道的報告,戰爭開始時確實有朝鮮百姓為後金嚮導,導致毛部對朝鮮民眾大開殺戒,即便是戰爭結束後,殺戮並未停止,毛部仍有搶劫朝鮮船隻、殘殺朝鮮百姓的劣跡,還有漢人殺死朝鮮百姓冒充後金兵來向毛文龍討賞之事。

戰爭影響

後金而言,丁卯之役是一次大捷。首先,後金從朝鮮掠奪大量糧食和物資,對其饑荒有所緩解;戰後朝鮮不得不承諾不再接納逃人,困擾後金的逃人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獲得解決;第三,朝鮮被迫與後金結為兄弟之國,建立外交關係,一面向後金輸歲幣,包括雜色綢六百匹、白薴布二百匹、白布四百匹、雜色木綿二千匹、正木綿五千匹、豹皮五十張、水獺皮二百張、青黍皮一百六十張、霜華紙五百卷、白綿紙一千卷、彩花席五十張、花紋席五十張、龍席一張、好刀八柄、小刀八柄、丹木二百斤、胡椒、黃栗、大棗銀杏各十斗、乾柿五十貼、全鰒十貼、天池、雀舌茶各五十封;一面則被迫開市於義州中江,自1628年後每年送後金2000石糧食,交易1000石糧食,解決了後金的燃眉之急。在這次戰役中,後金主將阿敏不顧眾人反對,屢次揚言要入居漢城,並在給朝鮮的書信中暗示了欲稱王於朝鮮的念頭,使皇太極知其不臣之心,成為他留給皇太極的一大把柄。三年後皇太極懲治阿敏的“十六大罪”中的第二條便是阿敏在丁卯之役中“心懷異志”。
對朝鮮而言,因丁卯之役而蒙受的直接損失是相當慘重的,不但城池被毀壞、軍民被屠殺,還有很多朝鮮人成了後金的俘虜,僅清川江以南六邑就近5000名朝鮮人被擄走(600餘人逃回),作為戰爭重災區的清川江以北只會遠多於此;另一方面,丁卯之役的結果雖說是“暫事羈縻”,也無異於奇恥大辱,仁祖政權的形象進一步下跌,陷入合法性的困境。丁卯之役結束後,住在江原道橫城的前官員李仁居便以仁祖政權“與奴賊相和”為由舉事,並批評仁祖不但不臥薪嘗膽,反而與後金頻繁往來,為“天地神人之所共憤”。當然,仁祖政權並非甘心就範,在給後金的禮物上偷工減料、牴觸會寧開市、不認真遣返逃人及禁止越境采參等,最重要的是沒有斷絕和明朝的關係,因而引發九年後皇太極親征朝鮮的“丙子之役”,後金與朝鮮的關係問題才塵埃落定。
毛文龍宣稱他在丁卯之役中取勝,以抗金援朝、保全屬國之功自居,明廷嘉獎毛文龍與魏忠賢,並撥給毛文龍十萬餘兩白銀、五萬石糧食。毛文龍還移咨責怪朝鮮人為後金嚮導,無視朝鮮的抵抗,令朝鮮極為不滿。朝鮮平安道觀察使金起宗譴責道:“毛將持兵在島中,不敢窺賊左足,而只以日獻偽捷,厚罔天朝。”在北京的朝鮮使節金尚憲也極力辨毛文龍塘報中對朝鮮之誣,所幸明廷並不在意。朝鮮在戰爭期間向明朝傳送告急咨文,被毛文龍阻攔而未果;戰後朝鮮上奏明廷,在詳細匯報戰況時有言:“毛鎮駐紮島中,勢未及出海而相援”。毛文龍看到朝鮮給他的咨文中有埋怨他不援助的內容,暴跳如雷,除了要求刪除此內容外,還不許朝鮮將講和之事奏報明朝,極力阻止奏聞使權怗一行。權怗被迫將奏文打回朝鮮政府,朝鮮政府違心刪改奏文(但未刪講和之事)後,毛文龍才轉怒為喜,允許朝鮮奏聞使赴明。其時明熹宗駕崩,弟弟信王朱由檢繼位,是為崇禎皇帝,對朝鮮奏報予以優詔答覆。總之,朝鮮認為毛文龍在戰爭中沒有提供給他們什麼支援,以致他們不得已締結屈辱盟約。經過丁卯之役,毛文龍與朝鮮政府的關係徹底弄僵,朝鮮仁祖甚至罵毛文龍“與禽獸無異”。

戰爭評價

  • 談遷(明末清初學者):計不豫定,未可以應卒。東虜瞰我屬國,彼獨不為根本慮乎?虛而襲之,路人所明也。遼撫果夙戒早籌,引輕騎而東專閫外之役,其誰曰不可?而文義拘牽,受成於本兵稟命於廊廟,迨蒙鑒允,坐移際會,徒繁牒奏。邊臣以請事為長才,內朝以部覆為稱職,余何問焉?其曰責寧遠撫臣期會並進,度兵甲幾何、芻餉幾何,謀議往復,動經旬日,徵發兼程,又未知所卜,奈何輕言之哉!奈何輕言之哉!
  • 衛匡國(義大利傳教士):此次戰役之激烈實為中國所未曾見;因為,(說起來稀奇,但十分真實)這三支軍隊無一獲勝,幾乎都被擊潰。韃靼軍損失五萬人,朝鮮軍損失七萬,中國軍幾乎全軍覆滅。對韃靼人來說,他們的陣地逃走最方便,所以他們在那裡猛烈攻擊,殺出一條血路回到本土。這樣沒有一方獲勝,都沒有嘗到勝利果實。
  • 黃胤錫(朝鮮王朝後期學者):嗚呼!歷、昌、啟、禎之際,天下之淪,不翅有漸矣……而西北之虞,置之相忘耳,以故在昏朝而戊午有深河之降,逮靖社而丁卯有江都之和。由前之降,猶可諉也;由後之和,將誰諉也?
  • 李光濤(中國台灣歷史學家):丁卯之役,東國幾乎不保,其時金國不知朝鮮之虛實,意只在和,又因金汗居守,懾於寧遠之袁崇煥,則金人之並鮮,不待丙子再度於師矣。……朝鮮當成化時,亦嘗有建州之患,然其時國富兵強,故能一舉而滅李滿住。丁卯之事,則大異曩昔,金人尚武功,騎射為生,國內又無議論之煩,號令決於頃刻,欲行即行,丁卯之夜入義州,即突如其來之事。朝鮮則自壬辰之後,積衰積弱,雖曰文化之邦,禮義自繩,而禮義之弊,至視尚武之金人為“禽獸”,不屑以人理與之爭短長。又上下苟安,大官小官,悠悠泛泛,諸臣之會備局者,詼諧吸南草而已,閫帥之受疆寄者,擁妓縱酒肉而巳。以窳器頹城,狃敵狎敵,平日之自恃,但曰“只在虜之不來”,一旦猝至,勢難抵當,不獲已應變講款,以為緩兵之計。敵退之後,亦無自強之策,所恃者,仍在敵之不再至。丙子之役,清人決心戡定,即以此也。……丁卯以前,(朝鮮)尚為自主國家;丁卯以後,則行動已漸漸不能自由,而受金人之監視。……丁卯以後之毛文龍,其不得再憑藉屬國之勢,假道朝鮮以伐金人,其故在此;厥後更汲汲私通於金人,其故亦在此,而所謂搗巢覆穴種種虛說,亦將自此悉歸於無蹤。換言之,即東江牽制,亦自此“壽終正寢”。
  • 劉家駒(中國台灣歷史學家):後金於竟日之間攻克義州,復敗毛文龍,又稱兵於遼東,但非後金之“佳兵”,實由於明朝與朝鮮軍政腐敗所致。
  • 台灣三軍大學:朝鮮國受明朝厚恩,念念視明朝為天朝,恭順忠心無所不至,以此仇視後金,致皇太極兩次進征朝鮮之戰。朝鮮國君臣之報答明朝者,可謂至矣。……反之明朝在此兩次戰爭中卻對不起朝鮮。如謂明朝因連年荒旱、流寇竄擾、外寇入寇京師,實為自顧不暇,然明自山東至朝鮮非遙,一帆之駛、一船之書,可以隨時抵達朝鮮國中,而明君臣對於為其出死力之屬國存亡,不加慰撫,是明朝社稷將亡主因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