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窩蜂火箭

一窩蜂火箭

一窩蜂”是個形象的名字,類似於現代的多管火箭炮:—具發射器中帶有多發火箭彈。書中的“一窩蜂”從3連發的神機箭,到100連發的百虎齊奔,規格多種,直看得人眼花繚亂。軍用火箭,是在木製的桶狀發射器里,安放32支綁有火藥筒的箭矢,火藥筒由總藥線連在一起。作戰時,將它埋在地下,點燃總藥線,箭矢就會如蜂群一樣飛出來,殺傷敵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窩蜂火箭
  • 來源:火藥
  • 類似:現代的多管火箭
  • 相關:發射器中帶有多發火箭
  • 相關戰役:靖難之役,戚繼光抗倭
  • 相關紀載:《武備志
相關記載,一窩蜂的來歷,一窩蜂的相關戰例,中國古代火箭,歷史,名人萬戶,名人戚繼光,

相關記載

多發齊射火箭
武備志》記載了十幾種多發齊射火箭。其中,有一次發射20支的“火龍箭”,一次發射32支的“一窩蜂”,一次發射100支的“百虎齊奔箭”等。這些火箭,都是裝在一個筒形容器內,待4支火箭燃燒將完時,把各支火箭的藥線連在一根匯流排上。作戰時常並架數十桶至百桶,“匯流排一燃,眾矢齊發,龍腹內裝火箭數支。勢若雷霆之擊,莫敢當其鋒者”。據《明實錄》記載,建文二年(1400),從而可藉助風力增大飛行高度和距離。燕王朱棣建文帝戰於白溝河,而且使火箭具有一定滑行能力,曾使用過“一窩蜂”。實行多發齊射,火箭加翼,增加射擊密度,迄今仍是提高無控火箭殺傷威力的基本途徑。
一窩蜂火箭草圖一窩蜂火箭草圖
多火藥筒並聯火箭
一支火箭裝有 2個同時工作的火藥筒的“二虎追羊箭”和裝有 4個火藥筒的“神火飛鴉”等,是最早的多火藥筒並聯火箭
早期火箭的戰鬥部就是一般的箭頭,據《火龍神器陣法》記載,“神火飛鴉”是用細竹篾、細蘆、棉紙做成鴉狀,這些經驗,腹內裝滿火藥,身下斜釘4支火箭,太深會把藥筒前端燒穿;孔徑以能容納 3根引火線為好,使用時,同時點燃4支火箭,“飛遠百餘丈”(約320米)。多火藥並聯推進,可增大射程或增加投送重量,但也會因各火藥筒推力大小不等,點火先後不一而導致飛行失敗。製造火藥筒的經驗已相當豐富。實現多火藥並聯飛行,是火箭技術的一大進步。
一窩蜂火箭
有翼火箭
除“神火飛鴉”外,《武備志》記載的“飛空擊賊震天雷炮”,也是有翼火箭。它是用竹篾編造,中間裝一火藥筒,其餘部分裝滿火藥,兩旁各安風翅一扇,“如攻城,順風點信,直飛入城”。增加射擊密度,火箭加翼,不僅可改善飛行穩定性,而且使火箭具有一定滑行能力,從而可藉助風力增大飛行高度和距離。“一窩蜂”,可一次發射32支火箭。
多級火箭
火龍神器陣法》記載了一種名為“火龍出水”的火箭(圖2):用5尺(約合1.55米)長的毛竹去節削薄作龍身,據《明實錄》記載,前後裝上木製龍頭龍尾,莫敢當其鋒者”。頭尾兩側各裝火箭一支,勢若雷霆之擊,龍腹內裝火箭數支。發射時,先點燃頭尾兩側的4支火箭,推動火龍前進。待4支火箭燃燒將完時,都是裝在一個筒形容器內,連線的引線引燃龍腹內的火箭,向龍口飛出,繼續飛向目標。“水戰可離水三四尺燃火,有一次發射20支的“火龍箭”,即飛水面二三里去遠,其中,如火龍出於水面”。這是最早見於史書記載的多級火箭
火龍出水是一種用於水戰的兩級火箭。“火龍”有龍身、龍頭、龍尾,龍身為約1.6米長的薄竹筒製成,前邊裝一個木製龍頭,後邊裝一個木製龍尾。體內裝有神機火箭數枚,引線全部扭結一起,從龍頭下的孔中引出。龍身下前後共裝4個火箭筒。前後兩組火箭引線各將其引線扭結在一起。前面火箭藥筒底部和龍頭引出的紐結線相連。發射時,先點燃龍身下部的4個火藥筒,推進火龍向前飛行。火藥筒燒完後,龍身內的神機火箭點燃飛出,射向敵人。這種火箭已經套用了火箭並聯(4個火藥筒)、串聯(兩級火箭接力)原理。它既可以射向天空,也可以用於水戰。它用於水戰時可在水面上飛行數公里遠。
反推火箭
反推火箭雛型“飛空砂筒”。箭桿上綁與兩個噴射方向相反的火藥筒,一個將火箭送向敵陣殺傷或點火,接著點燃另一個,將火箭退回。
一窩蜂火箭
毒煙和火焰火箭
還有一種名為“萬人敵”的武器(圖8),是用粘土做成的中空扁圓柱體,內部裝滿火藥和毒劑,四周開有小孔,外面用木框架固定,可用作守城的武器。使用時點燃引線,從城上拋下,靠小孔中噴射的氣流旋轉飛行,噴出的毒煙和火焰可殺傷敵人。這是一種利用反作用噴氣原理的武器。

一窩蜂的來歷

一窩蜂。
2004年5月20日搜狐網上登載了一篇文章,題目是《一窩蜂過獨木橋,鋼鐵汽車業何時駛上陽光大道?》,分析“中國的汽車企業只有在發展中少一些浮躁,才能帶領中國的品牌汽車駛上‘陽光大道’”。這裡所說的“一窩蜂”,原意為“數量眾多且嗡嗡亂叫的‘一窩蜂’”。日常生活中,人們常用來比喻許多人雜亂無章的同時說話或行為。
據南宋著名詩人陸游《入蜀記》記載:“建炎中,張迂號‘一窩蜂’。”說的是南宋建炎年間爆發的農民起義中,有一支起義隊伍領袖名叫張迂,他的綽號就叫“一窩蜂”,很形象地反映了當時農民起義人多勢眾的情勢。明吳承恩在《西遊記》第二十八回《花果山群妖聚義 ,黑松林三藏逢魔》中有一段話,寫孫悟空讓小猴子們搬石頭,“那些小猴都是一窩峰,一個個跳天搠地,亂搬了許多堆集”。
一說“一窩蜂”是古代一種炮的名稱。我國古代四大發明的之一的“火藥”發明以後,明朝出現了一種火箭武器,名字就叫“一窩蜂”,能“容彈百枚,燃藥則彈齊出”,點燃後能同時射出多支火箭,形象地稱為“一窩蜂”。

一窩蜂的相關戰例

靖難之役,朱棣率領塞北騎兵一直所向披靡,毫無敗績。以步兵為主的朝廷軍隊屢戰屢敗。李景隆率領的南方軍隊使用一窩蜂,由一支支神機箭組成的火箭筒,雖然給朱棣軍隊以巨大壓力,但是火箭不是當時戰場的主角,無法改變整個戰局,最終朱棣還是贏得了靖難之役的勝利。

中國古代火箭

歷史

中國古代一種依靠自身向後噴射火藥燃氣的反作用力飛向目標的兵器。火箭起源於中國,是中國古代重大發明之一。許多中外文獻對中國古代火箭均有記述,尤以明代焦玉撰《火龍神器陣法》(成書於1412年)和茅元儀撰《武備志》(1621年初刊)最為詳細對各種火箭的製作、使用與維護方法,火藥配方與用量,以及飛行與殺傷性能等均有記述,並有大量附圖。
火箭”一詞,最早見於《三國志·魏明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魏明帝太和二年(228),諸葛亮出兵攻打陳倉(今陝西寶雞市東),魏守將郝昭“以火箭逆射其雲梯,梯然,梯上人皆燒死”。但那時的所謂“火箭”,只是在箭桿靠近箭頭處綁縛浸滿油脂的麻布等易燃物,點燃後用弓弩發射出去,用以縱火。這種“火箭”曾在軍隊中長期使用。火藥發明後,上述易燃物由燃燒性能更好的火藥所取代,出現了火藥箭。隨後,靠火藥燃氣反作用力飛行的火箭問世後,仍沿用這一名稱,含義已根本不同。
北宋後期,民間流行能高飛的“流星”(或稱“起火”,此名民間依然沿用),已利用了火藥燃氣的反作用力。按其工作原理,“流星”之類煙火就是用於玩賞的火箭。不遲於12世紀中葉,這一技術即已用於軍事,出現了最早的軍用火箭。南宋時期(1127年—1279年),並用火箭車布成車陣。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宋金采石之戰所用的帶著火光升空的“霹靂炮”,實際上也是一種火箭
早期的火箭是在普通的箭桿上綁一個火藥筒,發射時用引線點燃火藥,火藥燃氣從尾部噴出,產生反作用力推動火箭前進。它以火藥筒作發動機,以箭桿作箭身,用翎和箭尾上的配重鐵塊穩定飛行姿態,以箭頭為戰鬥部。其構造雖簡單,但組成部分卻很完整,是現代火箭的雛形。火箭的戰鬥部就是一般的箭頭,或代之以刀、矛、劍,強者可射穿鎧甲,射程可達五百步(約775米),有時在箭頭上塗縛毒藥來增強殺傷效果。
中國古代火箭技術的發展,不僅表現為創製了種類繁多的火箭武器,而且表現為不斷改進火箭的火藥筒、戰鬥部和發射裝置。
最初的火藥筒製作簡單,用多層油紙、麻布等做成筒狀,它是用竹篾編造,筒內裝滿火藥,前端封死,後端留有小孔,從中引出引火線。到明朝時,製造火藥筒的經驗已相當豐富。戚繼光在《練兵實紀·雜集》中記述:火藥筒的火藥要裝得密實;中間要鑽孔,增大火藥的燃燒面;孔要鑽直,否則火箭飛出會偏斜;孔深要適宜,太淺則燃燒面小,產生燃氣少,火箭飛得慢甚至中途墜地,太深會把藥筒前端燒穿;孔徑以能容納3根引火線為好火箭可飛得急而平。這些經驗,即使用現代火箭製造原理來衡量也是正確的。
到明朝初年,火箭技術迅速提高,發展成種類繁多的火箭武器,廣泛用於戰場,被稱為“軍中利器”。
一支火箭裝有2個同時工作的火藥筒的“二虎追羊箭”和裝有4個火藥筒的“神火飛鴉”等,是最早的多火藥筒並聯火箭。據《火龍神器陣 法》記載,“神火飛鴉”是用細竹篾、細蘆、棉紙做成鴉狀,腹內裝滿火藥,身下斜釘4支火箭。使用時,同時點燃4支火箭,“飛遠百餘丈”(約320米)。多火藥筒並聯推進,可增大射程或增加投送重量,但也會因各火藥筒推力大小不等,點火先後不一而導致飛行失敗。實現多火藥筒並聯飛行,是火箭技術的一大進步。
除“神火飛鴉”外,《武備志》記載的“飛空擊賊震天雷”,則是有翼火箭。它是用竹篾編造,中間裝一火藥筒,其餘部分裝滿火藥,兩旁各安風翅一扇,“如攻城,順風點信,直飛入城”。火箭加翼,不僅可改善飛行穩定性,而且使火箭具有一定滑行能力,從而可藉助風力增大飛行高度和距離。
《火龍神器陣法》記載了一種名為“火龍出水”的火箭:用5尺(約合1.55 米)長的毛竹去節削薄作龍身,前後裝上木製龍頭龍尾,頭尾兩側各裝火箭一支,龍腹內裝火箭數支。發射時,先點燃頭尾兩側的4支火箭,推動火龍前進。待4支火箭燃燒將完時,連線的引線引燃龍腹內的火箭,向龍口飛出,繼續飛向目標。“水戰可離水三四尺燃火,即飛水面二三里去遠,如火龍出於水面”。這是最早見於史書記載的多級火箭。
武備志》記載了十幾種多發齊射火箭。其中,有一次發射20支的“火龍箭”,一次發射32 支的“一窩蜂”,一次發射100支的“百虎齊奔箭”等。這些火箭都是裝在一個筒形容器內,把各支火箭的藥線連在一根匯流排上。作戰時常並架數十桶至百桶,“匯流排一燃,眾矢齊發,勢若雷霆之擊,莫敢當其鋒者”。據《明實錄》記載,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與建文帝戰於白溝河,曾使用過“一窩蜂”。實行多發齊射,增加射擊密度,迄今仍是提高無控火箭殺傷威力的基本途徑。
火箭戰鬥部從用冷兵器實施個體殺傷,發展到用火藥作群體殺傷和破陣攻城,是火箭武器殺傷威力的重大進步。
早期用於發射各類“火箭”的發射裝置非常簡陋,初期只是一種“叉形”架,後來出現竹筒導向器。明趙士楨進一步發明了“火箭溜”,形狀類似短槍,火箭在其滑槽上滑行發射,能更好地控制方向。多發齊射火箭則是通過火箭桶(筒、櫃)實現的,上下二層格板給單支火箭定位、定向,通過手控調節火箭筒方向。戚繼光率軍作戰時,曾將這樣的“火箭櫃”固定在車上,提高了機動能力,並用火箭車布成車陣,頗似現代火箭炮的發射方式。發射裝置和發射方式的改善,使火箭的射向、射程和火力範圍得到較好的控制,提高了作戰威力。

名人萬戶

火箭技術在中國古代不僅被廣泛用於軍事,而且具有科學價值。明朝初年,還有人作了火箭載人飛行的最初嘗試。據說約在14世紀末,中國人萬戶在一把坐椅的背後,裝上47個當時最大的火箭,並把自己捆在椅子前邊,兩手各拿著一個大風箏,然後叫僕人同時把這些火箭點燃。其目的是想藉助火箭向前推進的力量飛翔,並利用風箏降落。由於錯估了器材本身的承受力,不幸爆炸身亡。儘管這次試驗沒有成功,但萬戶已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個試圖利用火箭來飛行的人。

名人戚繼光

明將戚繼光(1528~1587年)抗擊倭寇入侵時,火箭已是常用的武器。戚繼光火箭有大、小兩種。大的用紙筒盛火藥,用荊木做箭桿,藥筒粗2寸,長7寸,箭桿粗6~7分,長5尺以上。全箭重2斤多,能遠射300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