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補處

一生補處

一生補處是針對大乘菩薩的稱呼,不能按照聲聞法的隨順方便說去理解一生的含義,指菩薩於當下階位起,境界不退轉,功德不斷增長,直至成佛道。

眾生平等,本來是佛,只是功德不一,業力不一,故有苦樂善惡諸報。色身非我無我所,緣聚緣散,何言生死?佛初出世,眾生心念染著重障,無法接受真實法義,故隨順而說六道生死。待眾生心念得淨,方才宣說十二因緣甚深法,道破輪迴生死真實義。

《大乘悲分陀利經》中說:“是菩薩施繒彩故,不久當得法王子位一生補處。”這說的是法王子住得一生補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生補處
  • 外文名:For life in
  • 梵語:eka-ja^ti-pratiboddha
  • 藏語:skye- ba-gcig-gis thogs-pa
內容介紹,眾許摩訶帝經,

內容介紹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里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我相指以我之色身分別為我,人相指以色身為人身故分別為人,眾生相指以眾生色身分別為畜生地獄惡鬼天人,壽者相指以色身之聚散為生死。以上諸相,一者有則皆有,有此相者未入菩薩道。
色身的生滅其實是四大聚散而成的假象。如《眾許摩訶帝經》言:“若能了知色非生滅,即知受、想、行、識亦非生滅。善男子!色、受、想、行、識本非生滅,無去無來,若能如實了知本非生滅,無去無來,亦復不住非生非滅,無去無來。”

眾許摩訶帝經

又如《眾許摩訶帝經》言:“諸苾芻!所有我、人、眾生、壽者等見,乃是凡夫愚人,若有是見當感其苦,若知苦生當求苦滅。諸苾芻!種種有為因果之法,乃從種寂而轉生故,我自知已,欲令眾生於生滅法亦同我知。諸苾芻!佛眼清淨過於天等,所有眾生好相、惡相,及生貴、賤、善願、惡願,隨眾生業我今一一如實了知,眾生身業具如是事,口業具如是事,意業具如是事。略說眾生邪見起於邪業,或於佛法而生毀謗,由斯業故命終之後,墮於惡趣備客群苦。諸苾芻!若有眾生於其身口作諸善業,具正見、正行、正業,而於佛法常欣讚譽,由斯善故命終之後生善逝天。諸苾芻!我有如是知見,非不能知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布捺誐羅相、摩拏嚩迦相乃至主宰承事等相,或諸所作善惡因果,舍此蘊已復趣他蘊,如是等事亦無所有。我先已說,種種有為因果之法,從因發生從因得滅,所謂:因於無明,緣生於行,行緣生識,識緣生名色,名色緣生六入,六入緣生觸,觸緣生受,受緣生愛,愛緣生取,取緣生有,有緣生生,生緣生老死憂悲苦惱,以是因緣得一大苦蘊生。諸苾芻!若滅其因一切皆滅,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如是則一大苦蘊滅。諸苾芻!集因滅故苦自然滅,若苦止息得涅盤樂”。
大略意思是說善惡因果生死輪迴與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併不矛盾。所謂生死輪迴是說“舍此蘊已復趣他蘊”,蘊即陰。一苦蘊由無明起,無明滅則苦蘊滅。無明就是自己不能發覺的念,每造作一善不善業便會產生業力,業力就是一種無明。當業力強到一定程度時,新的一輪生死便開始了。
所以大乘經典里的“一生”並非指色身的生滅(即聚散)。而是譬喻菩薩境界的退轉或是越升。比如《無量義經》里說:"是故善男子善女人,以蒙化功德故,男子女人即於是身得無生法忍,得至上地。與諸菩薩以為眷屬。"這裡的身指業報身,也就是生死輪迴的受生身。並非色身。也許這期間他的色身消失過很多次,但只要他的功德未減,業報身就不會變,在佛看來他就沒有死。
諸法本來不生,故而不滅。對於大菩薩與佛而言,無餘涅盤性同一切法性。言"死"者,喻當前階地之退轉。故“一生補處”,乃階地不退轉,功德不斷增長至成佛道之意。《無量壽經》所言:“其中多有一生補處者。”乃生至淨土的菩薩乃至聲聞中多有境界不退轉至成佛道者之意。何以故,清淨故、於外塵不染故、得諸佛護佑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