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向東流(同名淮劇)

一江春水向東流(同名淮劇)

《一江春水向東流》講述的是一個男人和三個女人之間的故事,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賢淑善良,在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結為夫婦。忠良奉命隨軍後輾轉抵達重慶,流落街頭時,他去求助於在戰前已認識的交際花王麗珍,她為忠良在乾爸龐浩的公司里謀得一職,忠良日益墮落。素芬則在對丈夫的思念中帶著婆婆艱難度日,後來她輾轉來到上海,在做幫傭時認出了忠良,忠良的所作所為讓素芬萬念俱灰,最後投身黃浦江……電視劇《一江春水向東流》總的故事走向和原著一致,但將故事縱深擴展,把張忠良、素芬的人生命運提前了,描寫了來到上海之前,2人在家鄉楓橋鎮感情上遇到的考驗和磨難。劇中又新添了張忠良的摯友如同長兄一樣的吳家祺以及不幸的女子紫倫等鮮明人物,以增加全劇的結構與色彩。在張忠良、素芬掙脫枷鎖來到上海以後的戲情發展,除了王麗珍、何文艷、張母、抗兒等原著人物保持不變外,吳家祺、紫倫這2個角色貫穿全劇,增加了其他故事線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江春水向東流
  • 編劇袁連成、卞懷遠
  • 作曲:宋吉華、張維俊
  • 藝術總監陳曉蓮
  • 藝術監督王東成盛美開
  • 主演:張忠良 王麗珍
基本資料,劇情介紹,演員表,唱詞選段,相關劇評,

基本資料

劇名:一江春水向東流
編劇:袁連成、卞懷遠
作曲:宋吉華、張維俊
藝術總監:陳曉蓮
藝術監督:王東成盛美開

劇情介紹

淮劇《一江春水向東流》改編於20世紀中國經典電影,故事深刻的現實主義帶來的魅力至今仍閃現著光芒。
此劇通過張忠良從一個熱血青年直至走向沉淪的這一過程,揭示了人在命運軌跡中的不斷選擇,故事可看性很強。
張忠良原為上海某職工夜校的一名教師, “淞滬抗戰”時,他帶領著“上海抗日宣傳抗日、募集錢款,當十九路軍撤離戰場時,又毅然告別年邁的母親和新婚的妻子,要前線抗日。此時正遇同窗好友王麗珍,麗珍邀忠良一起去陪都重慶避難,尋找機會發展事業。遭到一腔報國熱情的張忠良斷然拒絕,二人分道揚鑣各奔東西。然而,隨著“國軍”的節節散退,歷盡磨難、潦倒不堪的張抵達“陪都”重慶沿街行乞之時,不期遇見昔日的同窗好友麗珍。
王公館一派燈火輝煌,映照著光彩嫵媚的王麗珍,審時度勢婉言相勸,款款柔情 ,時而帶嗔含怨,時而循循善誘,終於面對冷酷的現實,飽嘗艱辛的張忠良放棄了曾經的抱負理想,依附於麗珍,對人生做了另番擇抉,由此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劇照-成主任(徐永軍飾)預感不妙劇照-成主任(徐永軍飾)預感不妙
抗戰勝利後,已成為“新權貴”的張忠良搖身一變,又成了“國民政府”派往上海的“接受大員”、自以為“憑著自己的奮鬥終於有了今天,“躊躇滿志”的張忠良榮歸故里,風光無限。但他也有剪不斷理還亂的煩惱。
他舍不下使他脫離困苦躋身上流社會,榮華風光的嫵媚又柔情的麗珍,擺脫不了何文艷的糾纏,又愧對淪為女傭的結髮之妻素芬……
麗珍又豈能容下這樣一個背叛自己,到上海瞞著自己接收個何文艷,一片深情輕拋,一腔心血空耗,她反手給了張忠良下記響亮的耳光頭也不回地走下台去。
素芬苦等八年盼回不認結髮之妻的張忠良,悲憤地投了黃浦江,張忠良飲彈自盡。
本劇,給人們留下了人生、命運、成敗的深層思索。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張忠良陳明礦----
王麗珍陳澄----

唱詞選段

演唱:陳芳
作詞:袁連成 卞懷遠
淮劇《一江春水向東流》仿戲票淮劇《一江春水向東流》仿戲票
作曲:宋吉華 張維俊
藝術總監:陳曉蓮
藝術監督:王東成 盛美開
1、孤舟偏要渡銀河
麗 珍:愛情啊愛情是什麼?
猶如那酸甜苦辣酒一壺。
龐浩公有錢有勢喜歡我,
我卻是佯裝歡笑強附和。
張忠良無情無意拒絕我,
我卻是孤舟偏要渡銀河。
明知紅塵覓愛苦,
不做落葉任飄零。
今日重逢豈錯過?
好事尚需慢慢磨,
慢慢磨。
2、不朽的典故 
麗 珍:愛是月下坎坷的小路,
不朽的典故-陳芳演唱不朽的典故-陳芳演唱
愛是船頭無盡的長河。
愛是書中不朽的典故,
愛是夢裡甜蜜的南柯。
愛是風前搖曳的花朵,
愛是田間不落的牧歌。
心中有愛鵲橋不會斷,
心中有情銀河泛清波。
3、滾滾紅塵
人生在世求什麼
榮華富貴誰不謀
活它個百年也是短
莫讓時光任磋跎
漂在陪都的王麗珍(陳芳飾演)漂在陪都的王麗珍(陳芳飾演)
激流險灘當轉舵
後退一步前途寬
從此後
滾滾紅塵我作伴
可知我
愛你多年的心一顆
我雖是個弱女子
大千世界任漂浮
我卻是真心的喜歡
託付終身不糊塗
你是那發霉變味
《一江春水向東流》圖片《一江春水向東流》圖片
膽小如鼠
裹著小腳的老太婆
真正的愛
是生命中曾經擁有過
決非那捆綁一生任折磨
王小姐
你為何如此愛上我
喜歡喜歡
固執地喜歡
忠良
我有金碧輝煌的王公館
我有前呼後擁的仆與奴
我有財富
我有門路
我漂在陪都遊刃有餘
只要你跟著我
峰迴路轉幸福多
進商界 進官府
任我乾爹細籌謀
一帆風順無坎坷
功名利祿享不完
享不完

相關劇評

傷逝-寫給麗珍 
關於一江春水的故事,最早的印象要數從家裡翻出的一本小連環畫, 是四十年代的老電影畫面。當時很小很小,只拿它做故事書看,也不懂得人生的悲歡與無奈,以至於後來對情節都有些淡忘,只記得是“關於一個男人和三個女人的故事”。
淮劇精品一江春水向東流淮劇精品一江春水向東流
認真看老電影是在國中的時候,白楊陶金舒繡文、上官雲珠……隔著年代的黑白印象。分明當初是不喜歡麗珍的,從相貌上、性格上,她都並不那么令人喜歡(當然我不是說舒繡文老師的演技不好,在老電影中,麗珍本就是以一個非正面形象出現的),電影中的素芬很美,很善良,身世遭遇也很讓人憐惜,可以毫不猶豫地說,那個經典的版本里,素芬比麗珍要可愛上許多。
淮劇版的出現讓我感到很驚訝,不明白省淮為什麼要採用這樣一個和傳統戲曲表演形式比較難以融合的題材,尤其是得知陳芳要在裡面扮演麗珍時更是驚訝,因為就我個人來說,是不希望芳去演心目中那個“壞女人”的,雖然我太了解芳的演戲天賦,她完全有能力把任何一種性格塑造得真實可感,但還是很不希望,只因她在我心中太純、太美……不容任何假惡醜去玷污。
驕橫、跋扈、嫉妒……無數次地想像,直到戲友從網上發來各版的劇照,直到珍貴的影像寄到我手中(特此感謝淮芳論壇斑竹,聽說此影像資料目前十分罕見,就連省淮也只是該劇主要演員才有),竟然漸漸開始發現,這個麗珍,和原版裡面形象迥異,她那么美,美得奪目,雖是戲分不多,卻儼然全劇最光彩最有個性的人物。她高傲卻不傲慢,八面玲瓏卻不隨波逐流;她身處繁華場中,卻有一顆最純真的追求幸福和真愛的心,而這一點,又和芳從前塑造的那些女子何其相似 !
淮劇《一江春水向東流》陳芳飾演麗珍淮劇《一江春水向東流》陳芳飾演麗珍
麗珍第一次亮相時張忠良正當血氣方剛,迫不及待要上前線去和鬼子打仗,對於麗珍的好言相勸,他並未放在心上。他一心惦記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張的心是好的,這點不可否認,但從當時的現狀看,上前線確是不明智的選擇。麗珍並非不愛國,她只是太明白“識時務者為俊傑”的道理,也深知在這樣不可逆轉的戰亂形勢下,她一個小女子所能做的,也只有“獨善其身”而已,也許,你可以認為她不高尚,但卻不得不承認她的明智,麗珍並不是一個完人,也許也正因為此,她才顯得那么近、那么真實。
與電影不同,這裡的麗珍,與張是同窗好友的情分,在那個年代,一個富家女子,竟有膽量走進學校,與男子同習新文化,由此細節,也可看出麗珍是一個有個性更有才華實力的人,她要去重慶開闢新的事業,大方而直接地向張表達了自己對他才幹的欣賞,卻在那句“我喜歡你”時,輕輕走上去拉住張的胳膊,聲音驟然溫柔而又有些羞澀地低了下去,不知為什麼,一剎那心裡竟浮現出藍齊:女兒家說心事全仗膽大,為幸福顧不得羞羞答答~  而書生意氣十足的張卻不為此所動,加上後來何文艷一番冷嘲熱諷,更是令張堅定了上前線的念頭,但是,何文艷有一句話說得很對:論長相、論文化,我表姐哪一點比不上她喲!這話雖帶不友善,卻也是實話,麗珍的心中,定也曾如此想過,所以,她才會有些委屈的低下頭去。張的拒絕,一定很傷她的心吧,一句“張忠良,你……你會後悔的!”看似指責,卻包含了多少不甘與不捨,戲裡未加渲染,仔細品味,卻是餘味無窮。
不大喜歡戲裡的素芬,是的,她很苦,也很善良,但戲裡渲染太多,反而讓人覺得拖沓。以至於看完全劇以後,印象不深,或者說,印象單調。偶爾在網上被問及素芬是個什麼形象,考慮良久,說:訴不完的苦與相思,僅此而已。
麗珍的第二次出場也極有特點,悠悠的歌聲從幕後傳出,真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今宵離別後,何日君再來”……醉里唱出,更透出麗珍內心的淒涼,重慶的這幾年,麗珍憑自己的過人姿色與交際能力,依舊過著上層社會的豪華生活,但她的內心,卻定是越發孤獨。這四句唱,並非單純的淮劇聲腔,想來芳的老歌,定也唱得十分好吧~~ 張的一句“老成!”使麗珍一驚,多么熟悉的聲音啊!她停下腳步,回身細細打量,立刻便認出了那個令她愛過也心痛過的人,她驚呼他的名字,接著便是一陣眩暈,是酒力發作、是狂喜、還是驚訝於他的潦倒境遇,說不清,也許,這便叫做百感交集吧。
接下來是我最喜歡的一場戲,浪漫的西洋樂曲、浪漫的舞台,一束幽藍的燈光打在喝著酒的麗珍身上,她邊歌邊舞,顧盼有神,好難得好難得,能看到這樣開朗活潑快樂的麗珍,好希望好希望,她永遠都可以這么快樂下去……
愛情啊愛情是什麼
猶如那酸甜苦辣酒一壺
龐浩公有錢有勢喜歡我
我卻是佯裝歡笑強附和
張忠良無情無意拒絕我
我卻是孤舟偏要渡銀河
明知紅塵覓愛苦
不做落葉任飄浮
今日重逢豈錯過
好事尚需慢慢磨
慢慢磨
久歷歌舞風月之場的交際花麗珍,對愛情的體驗與感知不可謂不深矣!正因為此,她才會把自己的真愛看得那樣珍貴。她不像何文艷,會為了利益不惜一切代價,對於權貴的態度,她是“佯裝歡笑強附和”,她的內心,一直惦念著當年那個“同窗好友”、那個固執的不聽她好言相勸的人,她“孤舟偏要渡銀河”,這是一種怎樣的孤傲與執著啊!“明知紅塵覓愛苦,不做落葉任漂浮”,如果說之前,我對編劇的意圖、麗珍的形象定位還有所猜測的話,那么到了這裡,我再沒有任何疑惑,因為麗珍的形象,已經那么鮮活地立在了舞台上,好一個有個性的女子,好一個麗珍(點擊查看→王麗珍)!
“孤舟偏要渡銀河”是全劇中我最喜歡的一段,但聽說後來刪掉了,真是惋惜得很~~同時,贊一下省淮的樂隊,在游上林等傳統戲裡,是悠揚婉轉的民樂合奏,而這一段的伴奏,卻是地地道道的西洋樂伴奏,完全聽不出任何紕漏,這樣高素質的樂隊,真的不多見了。
後面的對話,也很能見麗珍的性格,她雖愛張,卻不似傳統女性一般,低聲下氣,唯唯諾諾,她先是讚揚張的風度氣質“重慶無人能比”,又揶揄說是“人靠衣裝”,迎著張心虛的目光,她故意舊事重提,“我早就說過,你會後悔的,忠良,我沒有說錯吧!”不愧是交際花的口才,在張執意要回上海時,她半是認真半是揶揄地分析了上海目前的形勢:你如今回去只有死路一條。
接著又一步步深入,讓張明白當初的莽撞,“理想與現實差之千里,可理想與地獄卻只一步之遙啊!”可看出,張在此時已是方寸大亂,忙不迭扯開話題,問麗珍過得可好,麗珍笑道:“國家有難,絕非我一個小女子所能承擔……在你老同學衝鋒陷陣的這幾年裡,我也就擁有了這一切……忠良,要我們這些手無寸鐵的老百姓上前線,那國民政府幹什麼,那些拿著軍餉、吃著皇糧的國軍又乾什麼?人哪,決不能意氣用事,逞一時之勇而留下終身遺恨哪!”當然了,這番話顯得國民政府很無能,個人來說是不怎么認同的,國民政府在抗戰,或者說治國方面的成績,其實遠高過我們在大多官方書本中看到的那樣。但戲者戲也,不必過於追究,不可否認的是,這番話是使張轉變的關鍵,如他自己所說“似傾盆大雨當頭潑”。在張的內心苦苦掙扎的同時,麗珍卻是悠閒的斟酒、點上一支煙,迷醉的氣氛隨著煙霧彌散開來,她看出了他的掙扎,她知道,自己離目標已經不遠,於是,她用熾熱的愛展開了又一輪的攻勢。“愛是月下坎坷的小路(這句的調子聽上去好親切,想到映雪的“又是一度春光美”,還有玉蓮的“願你長一雙好慧眼”),愛是船頭無盡的長河,愛是書中不朽的典故,愛是夢裡甜蜜的南柯,愛是風前搖曳的花朵,愛是田間不落的牧歌……”多么浪漫的比喻,雖然她也說過“猶如那酸甜苦辣酒一壺”,但她的內心,還是有著這么美好的憧憬,是虛言、是實話?是為了得到忠良所採取的策略、還是內心深處情感的無意中流露,也許,麗珍自己都分不清楚了。
可以說,面對這樣的麗珍,任何男人都會動心的吧,雖然,張後來也有過一剎那的猶豫,可面對那一聲深情的“忠良,叫我麗珍!”和那一個熱烈的擁抱,他也不禁心意動搖。至於後面的“你就忍心看我人老珠黃,老死在閨中嗎?”和關於幫助張飛黃騰達、不攔阻他尋找家人的諾言,可以看作是麗珍的小小心計,她很聰明,知道他在擔心什麼,也知道他想要的是什麼,終於終於,她成功了,張抱住了她,留下來和她在一起了,她最後離開時的回眸一笑里,包含了多少深意,高傲、欣喜……可我,卻不禁有些失落了,那不是她的良人,苦苦追求了這么久,卻未看透那個男人的內心,最終仍不免黯然神傷。也許,麗珍真正所愛的,只是當年同窗時那個有才幹有抱負的青年,也許,愛本身就是一種錯覺呢……
接下來的戲很長一段沒有麗珍,大段大段素芬的戲,在我看來,素芬的戲感動人之處也並非沒有,山城旅社那一場戲,澄礦配合得很好,把素芬對於丈夫的深切盼望和張忠良矛盾微妙的心情表現得很到位,其實,若編劇能把其他地方素芬的戲改一改(比如江邊盼夫那段,完全可以壓縮,最後跳江前的那段,也顯過長。更何況,若是如她所唱,她已經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死後老老小小不易生存,在此種情況下還要去自盡,便顯得太無責任感,是誰說的,死去,其實比活著更容易一些~~),她也可以是一個塑造得很成功的人物,期待,復排的時候能夠考慮到這些。
溫公館禮堂婚禮的一場戲,我也極喜歡,據說,電影版的這一場戲是經典中的經典,多次在學此專業的學生課堂上作為教材播放。而淮劇版的燈光舞美等諸多元素,在這場戲中也結合得很完美,很西洋化的音樂,一對對貴族男女在其中翩翩起舞,而麗珍,一身婚紗,眾星捧月一般站在舞池的正中央,笑得那么溫柔,滿心滿眼都沉浸在喜悅中。可以說,若不是何文艷的一手導演,若不是素芬的出現,這將是一個上層社會裡很平常很隆重的婚禮,她在今夜之後,也將成為一個柔情而幸福的妻子,不幸的是,她在這婚禮上傷得太深,幾年來苦心織就的夢想化為了泡影,一切的一切,只緣她未想到張已變成了那樣卑鄙的小人。在素芬出現時,她尚看重自己新婚的“丈夫”,怒不可遏地質問這個不速之客、這個突兀的拉住她丈夫的女人,直到何文艷把張所作的醜事全部抖出,麗珍終於承受不住這來得太快的打擊,她扯下頭上的裝飾,跌跌撞撞、傷心欲絕……但,麗珍終究是麗珍,她很快抑制住了內心的悲傷與憤怒,冷冷地問張: “你還愛不愛我?”為了利益和地位的張諂媚的答“愛,我永遠愛你……”只是麗珍終於看透了他的內心,不再相信他的謊言,一陣大笑後就是反手一記響亮的耳光:“滾!”之後便頭也不回地走下台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