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不拔

一毛不拔

一毛不拔,漢語成語;

拼音:yī máo bù bá,

釋義:是連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來。原指楊朱的極端為我主義。

後形容為人非常吝嗇自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毛不拔
  • 外文名:unwilling to give up even a hair
  • 拼音:yī máo bù bá
  • 釋義:形容為人十分吝嗇,自私
  • 構詞:主謂式
  • 用法: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出處:《孟子·盡心上》、《列子·楊朱》
成語,拼音,引證解釋,成語辨析,成語典故,原文1,譯文,解析,原文2,譯文,解析,原文3,譯文,成語故事,

成語

一毛不拔

拼音

yī máo bù bá

引證解釋

形容為人十分吝嗇,自私。
燕丹子》卷中:“荊軻曰:‘有鄙志,常謂心向意,投身不顧;情有異,一毛不拔。’”
蘇軾《答陳季常書》“鄉諺有雲缺口鑷子者”自註:“缺口鑷子者,取一毛不拔。”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六二回:“ 董超罵道:‘你這財主們,間常一毛不拔,今日天開眼,報應得快!’”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八回 《季葦蕭揚州入贅 蕭金鉉白下選書》:他從徽州請了我出來,住了半年,我說:‘你要為我的情,就一總送我二三千銀子。’他竟一毛不拔!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沈姑娘,你也太拿老了!叫我們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象你這一毛不拔,我們喝西北風。
清·袁枚新齊諧·鐵公雞》:“ 濟南富翁某,性慳吝,綽號鐵公雞,言一毛不拔也。”
《文明小史》第五十五回:“王明耀是一毛不拔的,也混在裡面,白吃白喝。”
洪深《貧民慘劇》第三幕:“他姑媽姑丈有錢,藏起來,一毛不拔,出門洋車都捨不得坐。”

成語辨析

一毛不拔和“愛財如命”都形容極其吝嗇;“愛財如命”含有“極其貪婪”的意思;一毛不拔沒有;一毛不拔含有“自私”的意思。“愛財如命”沒有。
成語正音:毛,不能讀作“mǎo”。
成語辨形:拔,不能寫作“撥”。
近義詞:斤斤計較、錙銖必較愛財如命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其實不貶義)
歇後語:上等牙刷;涼水煺雞;鐵公雞
一毛不拔一毛不拔

成語典故

原文1

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孟子·盡心上

譯文

孟子說:“楊子奉行‘為我’,拔根汗毛就對天下有利,他也不乾。墨子提倡‘兼愛’,(哪怕)從頭到腳都受傷,只要對天下有利,也願乾。子莫持中間態度,持中間態度就接近正確了。(但是,)持中間態度而沒有變通,也還是執著在一點上。執著於一點之所以不好,是因為它損害了道,抓住了一點而丟棄了其他一切的緣故。”

解析

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主張“兼愛”,反對戰爭。楊朱反對墨子的“兼愛”,主張”貴生”“重已”,重視個人生命的保存,反對他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自己對他人的侵奪。
有一次,墨子的學生禽滑厘問楊朱道:“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處,你乾不乾?”楊朱答:“天下人的問題,決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決得了的!”禽滑厘又說:”假使能的話,你願意嗎?“楊朱默不作答。
孟子就此對楊朱和墨子作了評論:“楊子主張的是‘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乾的,而墨子主張‘兼愛’,只要對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頭頂,走破了腳板,他也是甘心情願的。”

原文2

楊朱:“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列子·楊朱篇》

譯文

楊朱說:“損一毫而讓天下得益,這事情不能做;而集合天下所有利益於一個人,更不行。只要每個人的利益不受損失,那天下自然安定,所有人都能安居樂業。”
同樣引用上文中,墨子的學生禽滑厘詢問楊朱的《列子·楊朱篇》原文:
墨子的弟子禽滑離問楊朱:去子體之一毛而濟世,汝為之乎?
楊子曰:一毛不足以濟世。
禽子曰:假濟,為之乎?
對禽子之問,楊子不屑回答。其弟子孟孫陽反問道:若侵肌膚而予萬金,子為之乎?
禽子曰:為之。
孟孫陽又曰:若斷一肢而得一國,子為之乎?
禽子默然。
孟陽孫又曰:若梟首而得天下,子為之乎?
禽子啞口無言。
孟孫陽曰:一毛微於肌膚,肌膚微於一肢。然則積一毛以成肌膚,積肌膚以成一肢。一毛固一體萬分之一物,奈何輕之乎?
楊朱及其弟子之論,具有偉大的現實意義。

解析

楊朱的意思是天下的整體利益是由無數個個體利益組成的,你今天割掉一個個人利益,明天割掉一個個人利益,最後天下的整體利益自然就無法保證了。另外,楊朱還非常強調集天下的整體利益全部供養給一個人(或者某一個組織),這是非常錯誤的事情(可能是華夏最早的反集權反獨裁思想吧)。
只有保證所有的個人利益,最後才能保證最後天下的整體利益,所以每個個人都要有一毛不拔的精神!當然有些品德高尚的人,願意不計自身利益,奉獻大眾這是值得肯定的。這裡楊朱只是反對那些不斷的侵害他人的利益而滿足自己或某個組織的利益,而喊出”一毛不拔“的口號。大家不要被弄錯了。
其實楊朱表面是與墨家針鋒相對,在實質上是法家的頭號死敵。
楊子有一套完善的克製法家的措施,楊子曰:生民之不得休息,為四事故:一為壽,二位名,三為位,四為貨。有此四者,畏鬼,畏人,畏威,畏刑。人不衣食,君臣道息。
楊朱認為,如果欲望有利於我保全自己,就提倡。如果欲望容易被統治者利用,就要壓制。不貪財,不貪名,不處軍旅,不入危城,不為君主盡忠。
而法家則是通過賞賜和誅殺,使人民致死為君主盡忠。楊子可謂氣死法家。
最後,韓非亮出了撒手鐧,《外儲說右上》有曰:賞之譽之不勸,罰之毀之不畏,四者加焉不變,則除之!你即使沒有違法,但不為君主致死盡忠,你就已經失去了生存的意義。將你剷除則是替天行道。(韓非對老子之道的理解:君主為道,臣民為萬物,萬物循道而生,循道而死。)
在諸子百家中,都維護君主統治,但卻有所質的區別:
法家——唯君,無民。法家顯然是君本位思想,處處為君主利益計。
道家、儒家、墨家——為民,尊君。墨、儒、道雖然是民本位,但起碼是維護君主統治。
而楊朱與法家爭鋒相對——無君,唯我,為天下所有人,而不為君主一個人。
為什麼焚書坑儒,唯獨楊朱學派的著作全部滅絕,這絕非偶然。原因有二:一是楊家學派是法家的頭號死敵。二是楊家弟子都珍愛生命,不以外物而傷其身。斷不會冒生命危險而私藏本學派的著作。在這兩個原因的共同作用之下,楊家學派著作必然在焚書坑儒中全部焚毀。

原文3

一猴死,見冥王,求轉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須將毛盡拔去。”即喚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勝(shēng)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語出《笑林廣記》

譯文

有一隻猴子死去,到陰間見了閻王,請求下輩子投胎做人。閻王說:“既然想要做人,必須把你的毛拔光。”於是喊夜叉來拔。才拔了一根,猴子不能忍受,大聲叫起來。閻王笑著說:“看你一根毛都捨不得拔,還怎么做人呢?”

成語故事

墨翟,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史稱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主張兼愛,反對戰爭。
同一時期,還有一位叫楊朱的哲學家,他反對墨子的兼愛,主張貴生、重己,重視個人生命的保存,反對他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自己對別人進行侵奪。
有一次,墨子的學生禽滑厘問楊朱道:如果拔下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處,你拔不拔?
楊朱回答:天下人的問題,決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決得了的!
禽滑厘又說:假使能的話,你願意嗎?
楊朱默不作聲了。
孟子就此對楊朱和墨子作了評論:楊朱主張的是‘為我’,即使拔下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乾的;而墨子主張‘兼愛’,提倡愛世上所有的人,即使自己磨光了頭頂,走破了腳板,只要對天下人有利,他也是心甘情願的。
民間故事二:
古代有個富翁,大家都叫他六叔,他十分吝嗇。
由於他整天盤剝窮人,累得病倒了,差一點昏死過去。
三天后,他稍稍清醒了一下,看見屋裡擠滿了送終的親友,想要表示什麼。他的大侄說:六叔,是不是還有兩個親人沒見面?他搖搖頭。
二侄問:是不是有筆銀子放在哪裡,不曾交代?
還是他妻子明白,看見兩根燈芯同時燃點,就挑掉一根。
這時六叔才微微舒了一口氣。突然,快斷氣的六叔流著淚,湊近妻子的耳朵,想跟她說話。他說:我死後,可把我留下的兩張便紙分給前來弔孝的親戚。我死後,別用棺材來盛我,挖個坑,把我埋了就成。我死後,不要請和尚念經,我在黃泉下自己會念經的。我死後,把我的皮剝下來,賣給皮匠;把我的毛拔下來賣給做刷子的人,一根別丟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