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王(古以色列聯合王國第三任君主)

所羅門王(古以色列聯合王國第三任君主)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所羅門,(約前1010年~前931年),是古以色列聯合王國第二任君主大衛的兒子,天生聰慧,被以色列人譽為智慧之王。在大衛死後成為以色列的第三任君主,做王四十餘年,也是以色列聯合王國分裂前的最後一位君主,相傳生前著有眾多作品,《箴言》、《雅歌》、《傳道書》包括對歷史植物和動物以及天文地理也有廣泛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所羅門
  • 外文名:Solomon
  • 別名:智慧之王
  • 國籍以色列
  • 民族猶太族
  • 出生地大衛城
  • 出生日期:前1010年
  • 逝世日期:前931年
  • 職業:君主
  • 信仰猶太教
  • 主要成就:建造聖殿
    發展商業貿易
    開創萬國來朝局面,使國家達到鼎盛 
  • 代表作品:《箴言》《《雅歌》《傳道書》
  • 父親大衛
  • 母親拔示巴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軼事典故,主要功業,經典名言,

人物生平

所羅門王是猶太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君王,也是世界上最傳奇的君王之一。據《聖經》記載,所羅門在20歲登基後,他在夢中向上帝祈求智慧,上帝不僅賜給他無比的智慧,還賜給他無盡的榮耀、財富以及美德。
所羅門王
從此,所羅門靠智慧征服了國人的心,特別是“智斷親子案”等故事顯承了他智慧的力量。所羅門王創造的巨大財富,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也是無與倫比的:他建造了著名的猶太教聖殿,迎回了上帝存放聖諭的“金約櫃”;他大搞經濟建設和城市建築,修築了豪華的王宮和堅固的城牆;他建立了兩支艦隊,派到海外去大力發展商業;他組建強大的海軍,不僅進行遠征擴張,還出海尋求發展本國貿易。

人物評價

所羅門王統治的四十年,在政治、經濟、外交各方面的成就,比父親大衛在位時期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大衛 和所羅門統治時期可以說是以色列民族統一王國存在年代中無可比擬的黃金時代。
以色列
分裂的原因
所羅門王在晚年揮霍無度,奢靡成風,激化了人民的不滿。
根據聖經的記載,這個分裂是由於所羅門王年老時隨著他的嬪妃去敬拜、事奉諸多神明,並沒有照他的父親大衛王的榜樣專一祀奉耶和華,因此招惹耶和華的憤怒。耶和華差派先知示羅人亞希雅在耶路撒冷城外將他的一件新外衣撕成十二片,請耶羅波安拿走十片,意思是上帝在所羅門去世之後會將聯合王國撕裂成為兩個王國,北國以色列由十個支派組成,將歸耶羅波安一世統治;南國猶太則剩下猶太與便雅憫兩個支派,繼續由所羅門王的兒子羅波安統治。
分裂後的狀況
耶羅波安為了鞏固他的國權,在伯特利與但設立金牛犢祭壇,與南國的耶路撒冷聖殿分庭抗禮,但也因此帶領北國人民進入偶像崇拜的大罪。北國以色列的政治中心原來設立於示劍(Shechem),後來移京到得撒(Tirza),到暗利當王時才從撒瑪手中購買撒瑪利亞山,建設成為京城。南國與北國於分裂之後六十年間常常有戰爭,一直到猶太王約沙法(Jehoshaphat)與以色列王亞哈(Ahab)結為親家,兩國關係才逐漸修好。
所羅門王
北國以色列於主前721年為亞述所滅亡,南國猶太也在主前583年為巴比倫所滅亡。亞述國王在滅亡北國以色列之後,採取很嚴厲的種族遷徙政策,將北國以色列人大多數遷移到亞述帝國各處,同時將其他附庸國的人民遷到撒瑪利亞地區居住,因此撒瑪利亞人乃是北國以色列人被留下來的少數與被遷移進入撒瑪利亞的各個不同民族通婚的後代。他們的血統與宗教信仰都產生混合的情況。
分裂的影響
主前538年波斯王古列下詔準許猶太人歸回猶太地,因此在設巴薩、所羅巴伯以斯拉尼希米等人的帶領下,一群猶太人從巴比倫歸回,並且重建耶路撒冷城牆。這個時候猶太人很明顯的拒絕承認撒瑪利亞人也是以色列人的後裔 (《尼希米記》2:20)。撒瑪利亞人與猶太人間的種族、政治、文化與宗教的隔閡也就雪上加霜,每況愈下。撒瑪利亞人的宗教信仰是極端保守的,他們只相信從祖先所流傳下來的摩西五經,拒絕承認接受其他的先知書或智慧書。他們也堅持基利心山才是敬拜耶和華聖山,並且在那裡建造聖殿,該聖殿於主前128年為猶太馬卡比王朝的希爾卡奴所摧毀。
史料記載
根據《聖經·列王記》記載,示巴女王傾慕所羅門王的智慧,就帶著臣僕、香料、寶石和黃金來到耶路撒冷覲見。會面時,她向所羅門王提了許多問題,所羅門王一一作了令她極為滿意的回答。所羅門王的博學、其宮殿的豪華、其宴席的豐盛、甚至其臣僕的精美裝束,均令她“詫異得神不守舍”。
所羅門王所羅門王

軼事典故

對他們兩人的關係作進一步陳述的是猶太教的一些文獻和傳說。示巴女王美麗而聰穎,所羅門王威武而機智。兩人一見面,都被對方的容貌和才智所傾倒,油然而生愛戀之情。女王在回國途中生下一個混血兒子,命名為門涅利克,意為“智慧之子”。這個兒子後來繼承王位,稱孟尼利克一世。他知道自己的身世,登基後曾專門到耶路撒冷拜見自己的生父所羅門王。他離開耶路撒冷回國時,所羅門王派遣一些年輕的以色列人護送。這些以色列人後來定居示巴王國,並與當地人通婚。孟尼利克一世以及這些以色列人的後代成為“貝塔以色列”的祖先。
亞多尼雅
事情原因
大衛年紀老邁臨近死亡之時。第四兒子亞多尼雅得到將軍約押、祭司亞比亞他的支持,積極活動,準備繼承王位。但以先知拿單、祭司撒督為首的另一派,則大力支持拔示巴的兒子所羅門為王,他們會同拔示巴在年邁的大衛王面前多方活動,促使大衛在死前正式選立所羅門繼承王位。
所羅門王(古以色列聯合王國第三任君主)
事情經過
於是支持所羅門的一派簇擁所羅門騎大衛的騾子,到了基訓城,由祭司撒督主持隆重的膏王儀式,在震天動地的所羅門王萬歲的歡呼聲中,另外支持亞多尼雅的一派宣告土崩瓦解,紛紛逃亡。亞多尼雅雖然暫時保住性命,但不久大衛王死後,所羅門王仍以“一件小事”為藉口,殺死了這個與他爭奪王位的異母哥哥。

主要功業

貿易發展
所羅門登基,繼承了父親大衛的廣闊土地版圖:東北到幼發拉底河,東南至亞喀巴灣,西南延至非利士、埃及邊界。所羅門王野心勃勃,他的決策判斷多有智慧與謀略。他大力加強統治的國家機器,在全國劃分十二個行政區,增設各種官職,以便於行政統治和收取中央賦稅。
所羅門王國所羅門王國
所羅門還加強首都耶路撒冷的防禦建設,擴展耶路撒冷城牆,並在耶路撒冷之外建立米吉多、夏瑣、基色等六座設防城邑。還修建積貨城、車輛庫、戰馬場等。至今在米吉多還發掘出所羅門時代的養馬場,在亞喀巴灣北端的以旬迦別(今名埃拉特)今發現有所羅門時代的金屬冶煉廠的遺址。所羅門時代,以埃拉特港為基地,發展海上貿易,他的貿易船隊航行於紅海、地中海,遠達非洲、印度等地。
建造聖殿與王宮
所羅門另一重要功業是建造聖殿與王宮。他完成了當年他父親大衛未能完成的建殿大業,據載建造聖殿費時七年。《列王紀上》第6章和《歷代志下》第3章詳細記載建殿的經過與宏大的規模。此座聖殿後世稱之為“第一聖殿”。
所羅門王(古以色列聯合王國第三任君主)
此外,所羅門又以十三年的功夫,建造華麗的王宮和其它建築群,包括法老女兒宮、利巴嫩林宮、圓柱長廊、寶座廳等。所羅門為以上工程的建設,與腓尼基的推羅王訂立施工契約,由推羅、西頓人供應建築材料和施工人員,為此所羅門將亞設地的二十座城邑作為代價付給推羅王(《王上》9:11~13)。
與外友好交往關係
所羅門王發展和鄰近國家的友好交往關係,他與埃及法老結親並使四方鄰國慕名前來拜謁、訪問。如素來聞名的示巴女王(在阿拉伯半島最南端,今葉門國)也率大批官員前來訪問。所羅門宮室的華美與所羅門王智慧的問答,使女王“詫異得神不守舍”(《衛上》10:5)並至今留下了一段段關於女王和所羅門的美麗傳說。他還擁有美好的愛情,他與示巴女王甜蜜浪漫的戀情傳為千古佳話。
所羅門王(古以色列聯合王國第三任君主)
示巴女王傾慕所羅門王的智慧,就帶著臣僕、香料、寶石和黃金來到耶路撒冷覲見。
會面時,她向所羅門王提了許多問題,所羅門王一一作了令她極為滿意的回答。
所羅門王的博學、其宮殿的豪華、其宴席的豐盛、甚至其臣僕的精美裝束,均令她“詫異得神不守舍”。
對他們兩人的關係作進一步陳述的是猶太教的一些文獻和傳說。
示巴女王美麗而聰穎,所羅門王威武而機智。
兩人一見面,都被對方的容貌和才智所傾倒,油然而生愛戀之情。
女王在回國途中生下一個混血兒子,命名為門涅利克,意為“智慧之子”。
這個兒子後來繼承王位,稱孟尼利克一世。
他知道自己的身世,登基後曾專門到耶路撒冷拜見自己的生父所羅門王。
他離開耶路撒冷回國時,所羅門王派遣一些年輕的以色列人護送。

經典名言

所羅門王說:一句責備的話入聰明人的心,強如責打愚昧的人百下,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之前,必有 謙卑。
所羅門王說:心在哪,財寶就在哪。
所羅門王說:已有之事,後必再有,以行之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無新事。
所羅門王說: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一切都是捕風捉影。將成為過去。 當一切都將成為過去的時候你 得到了什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