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起源
出恩施城,向東南行一百餘公里,有一座四面環抱、一條清亮亮的小河依山而流,古稱
施鶴要,隨諧音今叫石灰窯。它與
建始官店、
鶴峰中營、恩施雙河、
宣恩椿木營毗鄰,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二日,是這裡土家人的傳統節日“女兒會”。這天,許多的青年男女便走出幽徑小道前來赴會,尋找夢中的情人。
石窯“女兒會”源遠流長,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這兒地遠山深,男女之間是沒有拘束的,他們在勞動中唱歌跳舞、傾吐愛情、私訂終身,盡情地過著自由自在的田園牧歌生活。後來,有十姓人從山外攀藤越崖,登上海拔1700餘米的石灰窯,這十姓人是張、薛、李、滕、楊、田、覃、曹、黃、王,他們分割居地,挽草為界,搭棚建屋,立戶創業,號稱“十個棚”,到了明代末年,薛姓中有一人被推為“鄉士”(有學問、能號令一鄉之眾的人),薛姓多女少子(今石灰窯薛姓已絕),膝下有九女,薛姓教女,嚴守閨門,平時不許外游。兒女由父母包辦訂婚,無見面之機,只等適齡,拜堂後方能相見,此時,“十個棚”的兒女結姻,多由父母包辦,女發男納八字庚貼。
有一年,薛鄉士到山外遠遊,於七月十一日回到家裡,全棚為鄉士大辦筵席,慶賀他雲遊歸來,薛鄉士很高興,一邊飲酒,一邊暢談沿途見聞,酒酣興盡之時,把他最鐘愛的么女珍妹喚至身旁,吩咐道:“明天就是月半節了,一早,你和姐姐們穿上新衣服,上街玩一天,觀賞秋景,只等這一天,平時不得離棚”,九姐妹喜從天降,三更起身,五更打扮,只見她們頭纏印花摺疊帕,身著紅綠花邊衣,腰圍黑色金線繡花巾,腳穿鑲花小鞋,手戴亮閃閃的玉鐲,打扮得花兒一樣。出得門來,山寨的小伙子遠觀近望,不離左右,以山歌相追,以眉目傳情,九姐妹均在這天相中了如意郎君,直至踏月而歸。爾後,每到七月十二這天,她們就梳妝打扮,穿著一新,偷偷溜出家門,與鄰里姊妹相邀上街,連續數年如故,積之成習,人們便稱農曆七月十二日為“女兒會”。
那時候,女孩兒的命太苦,一年四季苦守在家,除了幹活就是守在家門口,來客不能露面,吃飯不能上桌,沒有半點自由,姑娘們時時盼望著那一年一度的“女兒會”,七月十二這一天,勞累了一年的女兒們戴上最漂亮的首飾,穿上層層不同顏色的鑲邊衣裳,里長外短,層層翻新成筍殼狀,這叫“
節節高”,表示富有和美觀,並用花背簍背點
土特產上街趕集,女兒雲集,爭奇鬥妍,吸引著眾多的年輕後生,後生們在集市上裝作一副閒散悠然的模樣,一雙眼睛卻滴溜溜地轉,相中了一位妹子便連忙走攏去打招呼:“哎,妹子,這梨子好多錢一個?”妹子抿嘴一笑,於是便講起價錢來。聰明的小伙子就說:“哎呀,好妹子,這梨子是金砣砣還是銀蛋蛋?”妹子毫不馬虎:“我說這位大哥哎,要的是價,還的是錢,一年梨樹長多高?一雙梨子結多少?我費的功夫你知道?這價碼還嫌高?”就這樣講著價,鬥著智慧,探著深淺,要是價兒還不下來,說明妹子看你不上眼,小伙子趕快知趣走開,要是那價碼兒越來越低,小伙子的希望就越來越大,價兒降利一半時,小伙子得趕忙把梨全買下來,替妹子背上背簍,妹子自然會跟你走。
土家妹子以歌見美,以歌為媒。“歌兒唱得好,涼水點燃燈”、“一不是愛你人才好,二不是愛你家富豪,愛你會唱歌打鑼鼓”。那時候,寨子周圍長著好多好多的樹,林子裡還有許多潔淨美麗的石頭,有情有意的青年男女便來到密林深處,選個石凳凳雙雙坐下。不久,林子裡便飄出一串串迷人的山歌……
高山頂上呃一丘田
郎半邊來姐半邊
郎的半邊種甘草
姐的半邊種黃瓜
牽根絲絲兒纏倒他
高山頂上呃一樹桑
桑樹腳下開染缸
你有青藍白布拿來染
我新缸可染舊衣裳
高山木葉細微微
看你阿哥會不會吹
若是吹得木葉叫
只有木葉不用媒
被山妹子甜潤的歌聲、纏綿的情思醉倒的小伙子,也情不自禁地亮開嗓門對唱起來:
女:唱個喲三,隨解喲三
什麼開花雙對雙?
竹葉兒青、柳葉兒青
竹青柳青
十呀姊妹鬧花燈
男:唱個喲三,倒解呀三
豌豆開花雙對雙
鴨子過河腿兒矮
你再唱呃我來跟你解
……
墜入愛河的青年男女總有對不完的歌,從《望郎歌》、《一根竹子巔搭巔》、《一對八哥朝南飛》到《十愛》、《十想》、《十二時》……以歌為媒,私定終身,並互送訂情物,男送女的有戒指、象牙梳、繡花針之類,女送男的或一雙青布鞋,或一雙繡花襪底,或一隻剌了繡的荷包。真是月上柳上頭,別時兩依依。
女兒會以歌結緣的青年男女分手之後,很難有機會見面,林子裡的歌聲變成一種美好的回憶,變成吊腳樓邊一種永久的思念:
辰時姐繡花
想起奴冤家
不知落誰家
心中亂如麻
大膽的痴男怨女有時也擺脫家人的跟蹤,偷偷地幽會,以消難抑的思念之苦:
午時到姐家
姐兒在繡花
丟下花不繡
起身去篩茶
哥哥你來噠
丑時郎要去
扯著郎的衣
不做山中的無情鳥
不聽籠里的黃昏雞
天亮奴送你
很多痴情的土家妹子由於封建家長包辦了她們的婚姻,使她們在女兒會上釀成的愛情美酒變成了流不完的淚水:
六杯酒兒斟三雙
上瞞爹來下瞞娘
瞞住哥哥和嫂嫂
免得奴家守空房
三杯酒兒進花園
手攀花樹淚漣漣
花開花落年年有
哪有人老轉少年
十想我的命
命運不如人
堂前高掛一根繩
早死早脫生……
葉兒青了又黃,黃了又青,又不知過了好多年,女兒會變了,變成了這裡土家人的文化盛會,嗩吶隊、花鑼鼓隊、擺手舞隊、板凳龍隊震得山響,還有老
藝人演出的被窩戲、猴把戲,有幾十號人演出的儺戲,有扳手勁、抵下巴、舉重、踢毽球等傳統的體育比賽,女兒們再也不必擔心家人的跟蹤,踏歌而來,大大方方和小伙子們跳起了規模宏大的擺手舞,戲台上,看誰的歌唱得最多,唱得最甜……女兒會這天,石窯街是一街的歌舞,一街的歡慶。
今天,石窯的“女兒會”已經是文化與物質的交流會了、背花背簍的、牽著馬兒騾兒,馱著山貨特產,嘻嘻哈哈、叮叮噹噹,源源不斷地湧上街來。豈止是本鄉本土的人,鶴峰的,宣恩的,建始的,乃至
湖南的、江浙一帶的客商也都絡繹不絕地湧來,擺攤設點,就地張羅生意,街頭巷尾、街心路旁,貨挨貨,人擠人,熙熙攘攘、花花綠綠,一街的繁華與生機。戲台上,竹蓮舞蒼健有力,擺手舞節奏明快,儺戲古色古香,採茶舞歌頌著時代的新風,山寨的變化 ,土家兒女的自由幸福和愛情,記者扛著錄影機,更是忙得不亦樂乎,他們捕捉著每一個精彩的瞬間,攝下這土家風情,攝下這古老山寨的現代文明和土家妹子的歡聲笑語。
“女兒會”如一首壯麗的史詩,訴說著昔日土家兒女痴痴怨怨的情愫,沉澱著歷史的腐朽,抒寫著時代的變遷!
女兒會傳統
“女兒會”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區域性
民族傳統節日之一,是一種獨特而新奇的節俗文化,它因在華夏大地上獨顯女性文化光輝,而尤為顯得光彩奪目。一般每年的農曆7月7日至12日這些天,是傳統的“女兒會”吉日,最初流行於恩施石灰窯、大山頂一帶,如今已發展成
全州性的民族節日。
被譽為“
東方情人節”的土家“女兒會”,保存著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遺風,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中與封建包辦婚姻相對立的一種戀愛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過程中,自發形成的以集體擇偶為主要目的的節日盛會。其主要特徵是以歌為媒,自主擇偶。屆時,以年輕姑娘為主,也有已婚婦女前往參加,通過對歌的形式尋找意中人或與舊情人約會,暢訴衷情。
參加女兒會時,青年女子身著節日盛裝,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穿上,習慣把長的穿在裡面,短的穿在外面,一件比一件短,層層都能被人看見,謂之“亮摺子”或俗稱“
三滴水”,並佩戴上自己最好的
金銀首飾。
女兒會這天,姑娘們把用背簍背來的土產山貨擺在街道兩旁,自己則穩穩噹噹地坐在倒放的背簍上,等待意中人來買東西。小伙子則在肩上斜挎一隻背簍,形如漫不經心的遊子,在姑娘面前搭訕,雙方話語融洽,機緣相投時,就到街外的叢林中去趕“女兒會”,通過女問男答的對歌形式,互通心曲,以定終身。
相傳,土家“女兒會”源於明朝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清
雍正13年(1735年),實行“
改土歸流”,“女兒會”被禁止。
辛亥革命後,“女兒會”又盛行起來。20世紀80年代後,恩施州年年都要舉辦展示民族風情的盛大女兒會,使其成為了恩施民族文化的象徵和令山外人心動目眩的藝術奇葩。通過喜慶繁華而又樸素典雅的“女兒會”,能讓人感受遠古巴人真、善、美的脈搏與靈魂,看到土家人追求幸福、積極向上的民族精神。
近兩年,女兒會作為傳統文化精品,成為土家民俗節慶中的盛會,展示土家民俗文化的大舞台。因此,
恩施土家女兒會本身只是一個傳統的民俗節日,並不是一個
旅遊產品。只不過,有關方面利用這個節日,大打旅遊牌,把她包裝成了旅遊產品……
“女兒會”分對歌相親、考驗定親、拔河爭親、拜堂成親四部分。土家青年男子向自己心儀女子發歌,以歌代言,傾吐心中愛慕之情,姑娘若看中男子,則向自己的如意郎君拋香袋。另外,土家青年男子以拔河比賽競選女婿,準姑爺客過吃土家蓋碗肉、抵竹竿關,男女雙雙“邊邊會”。另外,哭嫁、撞鐵門檻攔車馬等風俗也別有情趣。 小伙子看人了人家姑娘,就請媒人去女家提親,女方父母若同意後,就擇吉日由女方哥嫂、弟妹陪同看男方家裡,叫“看廊場”。滿意同意婚事就訂親,雙方家人請人“合八字”,並將男女雙方合的八字寫在一幅紙上,各執半幅作為婚約憑證,叫 “換庚貼”。換庚貼後,男方根據女方長輩多少,準備相應的信(肉)、茶食(酒、麵條、餅乾等),由長輩或哥嫂弟妹陪同到女方認親、行禮。自此,男方都要到女家朝拜。婚事確定後由男方籌備彩禮,女方置辦嫁妝,由媒人去女家商量成婚一事,叫“求喜”。在婚期的頭天,男方將彩禮送到女家叫“過禮”。晚上,男方宴請親朋中未婚子弟9人伴新郎飲酒歡歌叫“陪十弟兄”。土家姑娘在出嫁的頭天晚上,須將臉上的汗毛扯淨,將頭髮在腦後梳成圓鬢插上玉簪,叫“上頭”(也叫扯臉),然後設宴由9名未婚女子陪宴叫“陪十姊妹”。陪“十姊妹”一般都是新娘的閏中密友,陪將要出嫁的姑娘聚在用幾張大桌子拼成的台子旁,即興歌舞,表達姑娘們對將要成婚的夥伴的祝福與依依不捨之情。
出嫁時唱《哭嫁歌》,傾訴父母哺育之恩,
兄弟姊妹手足之情,對家鄉的依戀。哭嫁時,女方姐妹、哥嫂、母親、親友陪哭。新婚夫婦拜堂後,由新郎把新娘背進洞房叫“背親”。新婚夫婦3天后要回娘家向祖宗牌位磕頭,與爹娘見禮,飯後,新郎新娘三天后返回,給男方親戚送禮叫“回門”。
土家姑娘出嫁時的哭嫁,格調新穎,是土家族獨特的且別具一格的習俗。哭詞長短成句,有歷代相傳的,也有即興之作,大都富有詩韻和樂感。其文詞巧妙,寓意深刻。內容上有對舊制度的抨擊,有對媒人的揶揄,有對舊情的抒發,有對山川的懷念,有對婦女的讚頌,有對未來的憧憬。
節日來歷
恩施
土家族女兒會,簡稱
恩施女兒會,發端於
恩施市的石灰窯和大山頂。兩地分別為恩施市東、西兩個1800米的高寒山區,兩地因分別出產名貴中藥材(當歸、黨參)而成為享譽中外的藥王之鄉,同時兩地也分別孕育了奇特婚俗“女兒會”,而成為女兒會的故鄉。此俗一直承傳不嬗,迄今已近300年。石灰窯和大山頂均屬恩施市轄地,且全市多為土家族,故將人們習慣稱呼的女兒會稱為“恩施土家族女兒會”。
在離
恩施自治州首府恩施市以東140公里的
紅土鄉境內,在海拔1800米的高山上,坐落著一個四面環山的小鎮——石灰窯鎮。集鎮由兩條老街和一條公路形成的
新街組成,占地450畝,居住著1500餘人。集鎮建在
萬山之中的一個
平壩中央,四周拱衛著八座錐形山峰,人們叫它“八仙峰”,“八仙”相向而坐成合圍勢;中間一條
小清河從集鎮的吊腳樓下輕輕流過,好似
中國象棋中的“楚河漢界”,把似棋盤的小鎮東、西分開,因而這個
小集鎮又叫“棋盤鎮”。“八仙”圍著“棋盤”,有的對弈,有的觀棋,對弈者凝神,觀棋者不語,這盤棋千年也下不完。 石灰窯原名不叫石灰窯,也不是現在這個地方。據傳,明末以來,曾三遷集鎮,前二次均因火災毀棄,最後一次請陰陽先生測地後建於此地才保留至今。如今的石灰窯,公路通達,鎮容改觀,集鎮經濟文化得以繁榮。整齊、寬敞的街道取代了“
茅草街”,鋼混結構的平房取代了的竹樓茅舍。石灰窯原名“十個棚”。明末清初,這片土地還處於地遠山荒,相傳本無人耕種。時逢
長江、洞庭湖濱、沅水、
澧水一帶發大水,人們苦於水災,攜家紛紛逃往高山。又值清政府對土司轄地實行“改土歸流”政策,廢 止“漢不入峒,蠻不出境”,鼓勵人們進山開荒,對開墾的土地可“永準為業”。因此,水災地區的人們紛紛遷入石灰窯開拓田地、挽草為記,先後有張、薛、李、滕、楊、田、覃、曹、黃、王十姓人家在這裡搭棚、落戶、創業,故稱十個棚”。據《施南府志》、《恩施縣誌》載:“邑民有本戶客戶之分,本戶皆前代土著,客戶則乾隆設府後,遷貿而來者”。另據當地石(應為“十”——編者)家坪立於1841年(辛丑年)的朱世太墓碑記載:當地為“湖北施南府恩施縣東鄉崇寧里十甲十個棚十家坪”。《恩施縣誌》又載:“編戶三里:東曰崇寧里、南曰市
郭里、西北曰都亭里。”十個棚即屬崇寧里。縣誌又說:“石灰窯(關隘)地名,同治7年(1868年)既存,是東由鶴峰、
長陽、長樂入施藩籬隘口之一(三隘口即眠
羊口、錦陽關、石灰窯)。”可見同治年前,石灰窯就是重要集鎮。縣誌又載:“石灰窯,一名十個棚,在紅土溪之南60里,距縣240里。”足見十個棚即石灰窯無疑。 關於十個棚的稱謂,當地還有一說:清中期,反清的白蓮教農民軍路過這裡,在恩施、宣恩邊界砍樹搭棚,以避風寒,共有十個棚,如大棚、二棚、么棚、曹家棚……現存的老棚在
鶴峯縣中營鄉,頭棚、么棚在
宣恩縣椿木營鄉,曹家棚、石家棚、寫紙棚在恩施市石灰窯境內。以上各棚都在方圓三、四十公里之間。 據《恩施縣地名志》載:石灰窯原名“施鶴要”。據傳石灰窯街上的小清河橋頭於民國15年(1926年)立一石碑,上書“施鶴要”,一說“
施鶴道”。施,即施南府,改土歸流後,恩施撤縣設府;鶴,即鶴峰州,改土歸流後,在鶴峰廢土司設州。但無論是施鶴要還是施鶴道,這裡過去曾是一條府州(施南府——鶴峰州)“官道”無疑。石灰窯往西240里是施南府,往東120里是鶴峰州。施南至鶴峰的“官道”就從這個小鎮中央的石板街穿過。古往今來,坐轎戴頂的、騎馬拉兵的、出山趕考的、挑鹽背力的無不在這條官道上奔來走去。因有“官道”溝通,石灰窯就成了恩施、建始、鶴峰、宣恩四縣邊區的物資集散地,也就為以經商為途徑,進行尋情覓愛的女兒會創造了條件,於是,在石灰窯這塊神奇的地方,土家族女兒會也就應運而生了。
“女兒會”作為一種婚戀節俗,它到底起源於何年,眾說紛紜。但有一種起源說為研究人員所共識。即1952年,時任濟安區(設在離石灰窯30公里外的雙河集鎮)人民政府統計助理員的齊書清先生(現市林業局退休幹部),到石灰窯鄉開展查田定產、土改複查、填發土地證件等工作。同年12月6日,在石灰窯鄉政府(設黃家坪)發現農民協會收繳的地主、富農、鄉保人員的舊抄本、家譜、契約以及各種雜誌堆積一角。當晚齊書清便一本一本地翻閱。在看到一本民國元年(1912年)黃氏《日用雜誌》手抄本時,發現記述有《十個棚女兒會》。大意是說:石灰窯地帶在明末清初還處於地遠山荒時期,當地本無人居住耕種。時逢江河湖濱水災頻發,清政府鼓勵開荒種地,於是災區難民紛紛逃往高處,挽草為記,開荒種地,建家置產。當時來到石灰窯地方的主要有張、薛、李、滕、楊等十戶人家,均在此搭棚建屋,故稱“十個棚”。十個棚人家在這裡繁衍生息。隨著社會的發展,他們開始選舉頭領,名曰“鄉士”,來管理十棚事務,各棚經常聚集一起開會議事,因此這裡有人又稱“十會窯”。 十個棚姓氏與當地居民世代相處,繁衍生息。當時薛家棚出任一鄉士,稱“薛鄉士”。他經常外出做生意,下
揚州,游洞庭,逛九洲。有一年薛鄉士遠遊,於敬“亡人”之前一天即7月11日歸家,妻女設酒宴相待。鄉士忽喚九女(第9個女兒,名珍珠)道:“明晨(7月12日)你姐妹可理頭善裝,上街趕場,遊玩一日,平時不可。”其妻當即表示不同意,說:女兒家趕場到商埠遊玩,成何體統。鄉士開導說:“江湖一帶女子,當老闆,當掌柜,做店員,經商是里手,水上會划船,飯店會廚師,服裝會縫紉,能歌善舞,傑女之多,令我欽佩。我要女兒們上街趕場,商埠遊玩,增添友誼,見多識廣,大有益也。”妻子再無言。於是珍珠等姐妹第二天一早便梳妝打扮一新,上街遊玩,頓令街上行人個個驚奇艷羨。自此,每年7月12,趁過月半節之機,“十個棚”的女兒們都學著薛氏女兒的做法,梳理打扮,穿著一新,相邀上街,遊玩一日。久而久之,相沿成習。女兒家不可拋頭露面,有傷風化的禁錮,便由此打破了。從此,當地青年男女,趁7月12這天,相約上街,無拘無束,眉目傳情,互吐愛意,以結良緣。自此,7月12這天,青年男女趨之若鶩,上街趕場絡繹不絕,經商貿易也從此興旺起來,眾口皆碑,一時風傳開來,7月12的石灰窯集市,便成了“十個棚女兒會”。
美麗傳說
來歷的傳說
明末清初,江河湖濱水災頻發,災區難民紛紛逃往高處,在石灰窯與當地土著居民一起開荒種地,建家置業。
外來戶中有一位叫薛鄉士的當家人,入鄉隨俗尊重當地民俗,每次出門都要在月半節前趕回家與家人團聚,主要是回來讓自己的姑娘參加農曆七月十二的
土家女兒會。
一次遠遊時,薛鄉士在敬“亡人”前的農曆七月十一又如期趕回了家。他把回家過月半和未出嫁的9個女兒喚到跟前吩咐:“明晨(七月十二)你姐妹可理頭上妝,上街趕場,遊玩一日,平時不可。”其妻當即反對說:“女兒家趕場到商埠遊玩,與當地男男女女混為一團,有傷風化,成何體統?”
鄉士開導說:“江湖一帶女子,當老闆,當掌柜,做店員,經商是把手,水上會划船,飯店會廚師,服裝會縫紉,能歌善舞,傑女之多,令我欽佩。我要女兒們上街趕場,商埠遊玩,增添友誼,見多識廣,大有益也。再說女兒大了也要找個好兒郎呀!”妻子無言。於是姐妹們五更起床梳妝打扮一新,上街遊玩,令街上行人個個驚奇艷羨。自此,每年農曆七月十二,外來的女兒們都效仿薛氏姑娘梳理打扮,相邀上街遊玩交友,有意者眉目傳情,互吐愛意,以結良緣。這更豐富了當地人趕場相親的內容,提高了女兒會的質量,促進了民族的融合,女兒會一年比一年熱鬧,也極大地促進了集市貿易的興旺發展。
歌是妹的媒婆婆
一對在女兒會上相識相愛的青年男女,因遭父母反對,在女兒會上相見,情不自禁地表達心意:“板栗開花一條線,去年想姐到今年。去年想她容顏好,今年想得難種田,只怕前世少姻緣。”
姑娘也坦誠地表白心跡:“板栗開花吊吊稀,不想別人就想你,想你白天同路走,想你夜晚同羅帳,羅帳裡頭好成雙。”“今兒黑來今兒黑,今兒黑噠我家歇,沒有飯吃煮白菜,沒有菜吃殺只雞,情哥不吃哪個吃?”
“這山望見那山高,望見妹妹砍柴燒。沒有柴燒我來砍,沒有水喝我來挑,莫把妹妹累成癆。對門對戶對條街,妹門對著郎門開。早晨對著郎洗臉,黑噠望著妹脫鞋,何不搬到一屋來?”
土家女兒會是土家未婚青年男女趕場相親、公開自由戀愛的日子,是主動尋找意中人並享有最終決定權的一天。這天,不僅未婚姑娘大膽戀愛,已婚男女也可以與舊情人見面互訴衷腸,婚後無子的家庭這天也可以到寺廟求子,尋找延續“香火”的機緣,一年僅這一天,平常的趕場天不行。因此,女兒會又是土家人生命的節日。
如今的女兒會
如何讓這個被譽為“東方情人節”的節日在現代社會中,在旅遊產業蓬勃發展的今天,成為一個能產生
旅遊效益,吸引遊客的民俗節日,恩施市做了許多實踐與思考。如今,把土家女兒會辦成一個相親節、依託女兒會把恩施市打造成
中國相親之都是一種最熱的想法。一土家女兒會流傳至今已經有三百多年歷史。在新中國成立以前,女兒會一直是土家族人民的一種自發行為,是作為一種約定俗成的土家民俗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
新中國以後,政府開始陸續參與土家女兒會的舉辦過程,對女兒會的傳承與創新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據統計,從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女兒會一般都由當地區、鄉政府舉辦,從1995年起,女兒會開始由恩施市人民政府主辦。可以這樣說,50多年來,這種並不好表現的習俗在政府和百姓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穿上了新衣裳。1995年農曆七月十二,“中國湖北民俗風情游暨恩施土家族女兒會”活動在恩施市成功舉行,土家女兒會首次從石灰窯、大山頂搬進了城,舉辦地點在恩施市民族路。此後,恩施市政府對女兒會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並積極思考土家女兒會的出路與推廣問題,開創了將女兒會與恩施景區旅遊相結合的舉辦模式。
2000年,女兒會又選擇在恩施市
梭布埡石林風景區舉辦,成為傳統土家文化與現代旅遊精彩對接的成功之舉。
2007年,恩施市創造性地提出了“12345”跨越式發展的工作思路,提出打造恩施土家女兒會等三張具有濃郁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經濟名片。作為恩施市三張名片之一的土家女兒會,在土家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旅遊產品的挖掘與宣傳等方面較以往更加受到各方的重視,女兒會的發展獲得空前的機遇,這一年的土家女兒會也擴大了範圍和規模,在恩施市橋西廣場、民族廣場、梭布埡石林同步舉行,表演更加盛大,活動更為豐富。尤為精彩的是,除了傳統的婚俗表演外,來自恩施市各個地方的12對新人在眾人的見證下,喜結良緣。
2008年,土家女兒會開始向相親轉移,遊園相親環節開始成為女兒會的重頭戲。與此同時,女兒會文學研討會、山民歌決賽、民間工藝展覽、名優土特產品展銷會等活動也出現在土家女兒會的現場。
截至2008年,女兒會已成為一個融節慶、文化、經貿、旅遊於一體的綜合性民族盛會,成為恩施市對外宣傳和發展旅遊業的重要名片和恩施節慶文化品牌,是恩施民俗旅遊開發的重中之重。二我們欣喜地看到,自1995年起,土家女兒會走出了大山頂和石灰窯,並且開始作為恩施市乃至全州最具品牌特色的民俗節慶來打造,同時,恩施市又將女兒會與各著名景點相結合,達到了交相輝映的效果。
總體來說,在恩施市的努力下,近幾年來女兒會的宣傳與推廣力度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例如,恩施市政府將女兒會納入了恩施對外推廣的“三張名片”之一,這種策略,既體現了政府的重視,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女兒會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如何利用土家女兒會已經取得的成果去進一步挖掘其價值,從而真正達到“推廣女兒會、發揚土家族、宣傳恩施”的目的?
藉口市井交易
在中國西南部
重慶東南的大山中,穿行著兩條清幽的河流——
烏江、酉水河,她宛如閃亮的玉帶鑲嵌在這塊熱土地上,也就是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聚居著勤勞純樸的土家兒女。土家族是中國古代巴人的後裔,由於大山阻隔,這裡不象別的民族那樣保留原始,她已經於漢族融合,但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土家風俗。
一年一度的“女兒會”是土家族青年男女互相認識,自由結交的盛會,恩施鶴峰、宣恩相鄰山寨的土家族婦女至今都有趕“女兒會”的習慣。每年五月初三,或七月十二,或八月十五趕會一次。這一天婦女結伴趕場赴會,男女青年可以自由結交,對歌言情,所以稱“女兒會”。
每到“女兒會”當天的早上,土家姑娘們起得格外的早,她們嘰嘰喳喳的邀約聲打破了山寨的寂靜。姑娘們精心梳妝打扮,把最漂亮的衣裳穿在身上,其穿法是里長外短,讓一層層鑲邊衣裳翻成筍殼狀,這叫“節節高”。衣裳的布料通常是土家姑娘自己用老式的織布機親手紡織的土布,然後一針一線的縫成精美的衣服,為的是在“女兒會”上讓青年小伙子們讚賞自己的心靈手巧。她們還要佩戴最好、最珍貴的首飾,穿上輕巧的繡花鞋。“女兒會”實際上是土家風采的展示會,姑娘們打扮漂漂亮亮,在集會上選一個如意郎君,是未婚姑娘們的最大的心愿。
土家姑娘頭纏印花摺疊帕,身著紅綠花邊衣,腰圍黑色金絲絨繡花巾,首飾在晨光下閃閃發亮。她們背上還背一精緻的細腰花背簍,在街場上,姑娘們將背來的土產山貨、絲織錦帛擺在街道兩旁,自己則穩坐一旁,等待意中人來“買東西”。有時,嫂嫂會在姑娘邊幫忙“參謀”。土家男青年也來趕“女兒會”,他們在肩膀上斜挎一隻空背簍,看似漫不經心各處遊蕩,到了相中的姑娘面前就裝作買東西搭話。賣東西和買東西的人,心其實都不在意貨物,青年男女雙方在貨物交易的同時,在進行感情的對話。如果彼此覺得合意,就到街外的淨林或陽坡上“邊邊會”。
“邊邊會”就是青年男女的對歌會。在山坡叢林中對歌問答,一般是女問男答,內容包括上至星星月亮,下至峻岭深潭,大到商賈務農,小到個人愛好,對歌要隨機應變,脫口而出,互訴衷情,彼此加深了解,最後約定終身。
相關歌曲
楊娟《土家女兒會》(牟謙玖 詞 方石 曲)徐千惠《女兒會》與楊娟版詞相同,曲不同(牟謙玖 詞
王原平 曲)
《相約女兒會》(談焱焱 詞 楊軍 曲)2010年恩施女兒會主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