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國家公共安全規劃研究和構想

“我國公共安全的水平總體上超越了開發中國家的水平,但是和國際領先水平差距仍然較大。”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應急管理學會副會長范維澄在2015年6月6日召開的2015年應急體系建設規劃理論研討會上,就《“十三五”國家公共安全規劃研究和構想》發表演講。

基本介紹

他指出,目前,支撐國家公共安全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科技創新體系尚未健全,需要調整和加強。作為技術水平來看,某些點上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總體和國際領先水平差別比較大,技術水平形成了一個領跑、領先、並行和跟跑的基本格局。
范維澄介紹,在國家中長期科技管理規劃里,科技部在公共安全領域設定了六個主題,分別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等進行比較大規模的支持。
“在公共安全領域的風險評估與預防技術,正逐步趨於標準化和模型化,並正由單災種風險評估研究向多災種綜合風險評估轉變。應急處置與救援技術是高精尖技術、多技術集成平台。” 范維澄說。
“國際上還有一個動向,就是比較明確提出了抗逆力的概念,就是在逆變中所具備的耐受和迅速恢復能力。”范維澄說,倫敦、紐約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都在實施構建抗逆力。
我國目前在“十三五”提出了六個科技上的重點任務,一個是綜合應急救援與決策指揮,一個是應急產業關鍵技術裝備,第三是城鎮公共安全風險監測與治理,第四是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安全保障,第五是重特大生產事故監測控制、防治與應急救援,第六是社會安全預測預警和查控處置。
“公共安全領域迫切而重大的國家戰略需求為公共安全科技創新提供了巨大的舞台。公共安全技術具有獨特性、複雜性和交叉性,生命力持久強大。”范維澄最後表示,公共安全科技將在國家公共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發揮支撐和引領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