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v(視覺暫留現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pov,意思是光對視網膜所產生的視覺,套用於電影的拍攝和放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視覺暫留
  • 外文名:pov
  • 全稱:Persistence of vision
  • 釋義:光對視網膜所產生的視覺
  • 套用電影的拍攝和放映
原因是由視神經的反應速度造成的,其時值約是二十四分之一秒,對於不同頻率的光有不同的暫留時間。是動畫、電影等視覺媒體形成和傳播的根據。比如:直視太陽數秒後,人眼將殘留一個強光源的影像。我們日常使用的日光燈每秒大約熄滅100餘次,但我們基本感覺不到日光燈的閃動。這都是因為視覺暫留的作用。所以,要達成最基本的視覺暫留效果至少需要10fps。
視覺實際上是靠眼睛晶狀體成像,感光細胞感光,並將光信號轉換為神經電流,傳回大腦引起人體視覺。
發現史
視覺暫留現象首先被中國人發現,走馬燈便是據歷史記載中最早的視覺暫留運用。宋時已有走馬燈 ,當時稱“馬騎燈”。隨後法國人保羅·羅蓋在1828年發明了留影盤,它是一個被繩子在兩面穿過的圓盤。盤的一個面畫了一隻鳥,另一面畫了一個空籠子。當圓盤旋轉時,鳥在籠子裡出現了。這證明了當眼睛看到一系列圖像時,它一次保留一個圖像。
物體在快速運動時,當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後,人眼仍能繼續保留其影像,約0.1-0.4秒左右的圖像,這種現象被稱為視覺暫留現象。人眼觀看物體時,成像於視網膜上,並由視神經輸入人腦,感覺到物體的像,但當物體移去時,視神經對物體的印象不會立即消失,而要延續0.1-0.4秒秒的時間,人眼的這種性質被稱為“眼睛的視覺暫留”。
這個現象是由比利時物理學家尤瑟夫·普拉托(Joseph Plateau)1835年在觀察太陽的實驗中發現的,他根據這個現象發明了證明這種人體生理特徵的phenakistiscope,而他自己也因為這次觀察而導致雙目失明,因為太陽的影子永遠的印在了他的眼睛裡。
1917年,德國實驗心理學家對“視覺滯留現象”這種生理現象進行了深度的心理學解釋,闡述了“似動現象”,為人類的運動視覺感知,提供了心理學解釋。 這即是格式塔學派心理學。
利用POV(視覺暫留)的例子:項目介紹:用視覺暫留(POV)在單排LED顯圖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