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84

ki-84

舊日本陸軍四式戰鬥機中島Ki-84‘疾風’,由中島飛機場研製生產的,制式型號為:四式單戰(單座戰鬥機),代號キ-84(讀做ki),盟國稱為Franck,被公認是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戰鬥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Ki-84疾風/四式戰鬥機
  • 研發單位:日本中島飛機公司
  • 氣動布局:平直翼
  • 飛行速度:亞音速
簡介,技術特點,數據參數,武器裝備,技術數據,性能數據,發展歷程,型號演變,Ki(キ)-84,四式戰鬥機一型甲(キ84-I 甲),四式戰鬥機一型乙(キ84-I 乙),Ki-84-I 丙,Ki-84-I 丁,Ki-84II,Ki-84III,Ki-84IV,Ki-84SA(キ84サ號),Ki-106,Ki-113,Ki-116,Ki-117,作戰歷程,

簡介

大戰中飛得最快的日本飛機,恐怕要數“疾風”戰鬥機了,它由中島飛機廠研製生產,制式型號為: 四式單(座)戰(斗機),代號キ-84(讀作 Ki-84)。
1941 年底珍珠港事件後不久,以日本國產第一種 2,000 馬力級空冷發動機ハ45 “譽” 式(ハ45 讀作“ha-45”)的問世為楔機,日本陸軍航空兵本部(相當於空軍)當即要求中島飛機廠研製一種以此為動力裝置、在綜合性能上希望能體現“脫胎換骨”的防空專用戰鬥機,並籍以作為前線“隼”式(キ-43)和“鐘馗”式(キ-44)戰鬥機的補充和替代。
中島飛機廠對此高度重視,故全盤啟用了原來參加過上述兩種飛機研製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其中包括小山悌,以他為核心成立研發團隊。

技術特點

1、 同時具備卓越的爬升率、平飛速度和強大的火力(對較小目標可以做到“一擊即潰”),是一種優秀的制空型戰鬥機;
2、 地面維護相當簡便;
3、 航炮性能可靠;
4、適合大量生產;
5、 是一種著陸速度低、故易於著陸的高速戰鬥機(即便對新手而言也是如此)。

數據參數

武器裝備

1、機炮 20毫米Ho-5式2門(各150發);
ki-84
2、機槍 12.7毫米Ho-103一式2挺(各350發);
3、炸彈 30-250公斤炸彈2發。

技術數據

乘員:1人
機長:9.92米
翼展:11.24米
機高:3.38米
空重:2,698千克
發動機:中島ハ-45 一一型 (前期)、二一型 (後期)
ki-84
最大起飛重量:3,890千克

性能數據

最大飛行速度:687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2,500千米

發展歷程

1942 年 11 月,該設計指標凍結,1943 年 3 月,キ-84 的原型一號機(機號 8401)很快被趕製出來,4 月份即告首飛上天。到 6 月份,2 號機也投入了試飛。
キ-84 的試飛被安排在福生機場進行,由陸軍派來的岩橋讓三少佐主任試飛員、神保進少佐、黑江保彥少佐以及伊藤高雄大尉全面負責。在試飛中,他們飛出了最高速度 624 公里/小時的好成績。
到 8 月份,所謂的“增加試製型”進入小批試生產,但ハ45 型發動機技術和構造上的不成熟,長期困擾著キ-84 的定型和正常使用。 直到 1944 年的 4 月,キ-84 才剛剛交付陸軍使用。
疾風,是一種綜合吸收了九七式、“隼”式和“鐘馗”式等陸軍戰鬥機之製造技術於一身,具備了一流飛行性能的先進機種。由於果斷採用了 170 公斤/平方米的高翼載值,使飛機有望躋身於高速飛機的行列。1944 年夏季,在進行過兩批試生產、製造出 42 架前期試製型之後,終於順利轉入了大批生產,並定名四式戰“疾風”。因為當局盲目地對ハ45 型“譽” 式發動機充滿期望,所以日軍從一開始便寄“疾風”以厚望,並狂妄賦予其“大東亞決戰機”之美名,企圖利用一兩件新型武器來挽回業已凸現的敗局。
疾風的氣動布局基本繼承了“隼”的風格,有一個設計勻稱的外形。但翼展和翼面積略有縮小,總長有所增加。而飛機的起飛重量卻增加了一半。側面投影上則更多地由曲線替代了生硬的直線,使外形更趨柔和與成熟。機頭裝一台ハ45 型雙排星形 18 缸空冷活塞發動機,用一個相當光滑的整流罩包裹著,配一個 Z32 型四葉電驅動定速螺旋槳組。機身中段設有先進的近似水泡形的座艙蓋,所以視界比較良好,順便說一聲,這也是戰時日本戰鬥機設計上的可取之處。疾風的後三點起落架均可收入機內以減少阻力。在機頭罩上部,裝有ホ-103 型 12.7 毫米機槍 2 挺,梯形帶上反角的懸臂式下單翼內,則裝有ホ-5 型 20 毫米機炮 2 門,翼後緣安裝了開縫式“空戰襟翼”,有利於空戰中的機動飛行。中島傳統的中翼/前機身全金屬整體結構顯得異常堅固,並部分採用了應力蒙皮。此外,於機翼下還可視需要掛載 30-300 公斤級炸彈 2 顆。

型號演變

Ki(キ)-84

原型機、先導量產機等型號。

四式戰鬥機一型甲(キ84-I 甲)

最初期量產型四式戰。武裝為對戰鬥機設計,裝備2門12.7公厘ホ-103機槍(裝於機首,攜帶彈藥350發)與2門20公厘ホ-5機炮(裝於機翼,攜帶彈藥150發)。

四式戰鬥機一型乙(キ84-I 乙)

對轟炸機用武裝強化型四式戰,武裝更換為4門20公厘Ho-5機炮,生產編號自3001起,生產數不明。

Ki-84-I 丙

試作機,機翼武裝更換為30公厘Ho-155機炮。

Ki-84-I 丁

由四式戰乙型后座增設一門20公厘傾斜式機炮作為夜間戰鬥機使用,僅試製改造1架。

Ki-84II

將疾風機體部份木製化的簡化版,僅在計畫階段並未實作。

Ki-84III

搭載廢氣渦輪增壓器引擎的高高度攔截機版本,僅在計畫階段並未實作。

Ki-84IV

搭載裝備2段3速機械增壓器強化高空性能的Ha-45-44型引擎版本,僅在計畫階段並未實作。

Ki-84SA(キ84サ號)

將Ha-45引擎的水噴射注入系統改裝為氧氣注入系統,希望藉此改善高高度飛行性能;理論上這套系統可以讓疾風在9000米高度時的時速增加50公里,但是改裝工程尚未完成 戰爭就已經結束。

Ki-106

1944年隨著戰況惡化日本國內的鋁材逐漸不足,因此由立川飛機、吳羽飛機、王子航空(由製紙廠轉型的軍需產業)合作製造一款木製的疾風,在戰爭結束前總共製造了10架。這款木製疾風由於材料變更的因素機體為了維持強度因此修改設計,飛機重心也跟著改變,為此機首延長,並取消了蝶型襟翼。因飛機空重比鋁製版增加17%,在速度以及相關性能上無法與原版相比;雪上加霜的是肇因於黏著劑效果不佳,在地面滑行時主翼下方外板發生剝落的現象。強度不足加上構造不利量產,因此計畫取消。製造出來的機體在日軍投降後有一架送往美國調查,結局不明。

Ki-113

因為戰爭末期日本國內的鋁材漸顯短缺,而由中島本社進行的鋼製化疾風案,在戰爭結束前飛機仍處在尚未安裝引擎的半成品階段。不過以日本後期國內鋼材同樣缺乏、且鋼製結構較重使得機體空重暴增而導致的性能下降等諸多問題,可以說是尚未誕生就已經能預見其失敗的改造案。

Ki-116

滿州飛機公司開發的訓練用疾風試製案。將引擎變更為來源不虞的Ha-112II 型,螺旋槳變更為定速三翅型,並延長機體20厘米調整重心的改良版。
由於引擎與其他結構簡化因此空重大幅下降1000公斤使飛機的操縱性能良好,八月風暴時期為防止蘇聯擄獲 因此開發單位自行處理掉試作機以及設計圖。

Ki-117

換裝出力2400hp的ハ四四-一三型引擎,並增加主翼面積1.5m2以作為高高度攔截機的改良型,不過在設計階段戰爭即告結束。亦有部分資料稱其為Ki-84N 。

作戰歷程

1944年3月底,首批“疾風’交付使用,並很快湊足6個戰隊的規模。7月份,一支由試生產型組建的第22實驗戰隊首次進駐中國內陸漢口機場,以對應美軍P-51“野馬式”戰鬥機在大陸戰場的介入。日軍利用其速度上的優勢和堅固的機體結構,與援華作戰的美軍以及中美混合航空團的P-47、P-51對等一流戰鬥機頻頻交手,大有一決雌雄之勢。當時,因“紫電改”等後繼機種開發遲緩,使“疾風”實際上成為日本在東亞的第一流戰鬥機。
同年秋季,麥克阿瑟與尼米茲率領兩支勁旅逼近戰略要地菲律賓,日軍決定孤注一擲,背水一戰。10月20日,爆發了歷史上規模壯觀的雷伊泰灣海空大戰,以30戰鬥飛行隊為核心的300餘架“疾風”實際上是被當作攻擊機出海阻擊美海軍艦隻攻勢的。為了維持最起碼的行動半徑和攻擊力度,飛機不得不在左右翼下分別掛上炸彈和副油箱,飛行員為保持飛行平衡和準確投彈,真是費煞了苦心。這些飛機從納格羅斯島上起飛,一邊與美國的海軍飛機苦鬥一番,一邊還得設法將目標炸沉。當時,“疾風”還輪番攻擊了敵方前沿機場、並為自己的補給船隊提供過空中掩護。也許大家都沒有料到,“疾風”的拿手好戲是俯衝轟炸。它們常掛上30-250千克不等的大小炸彈2枚,在600米低空、以550千米/小時的速度轉入俯衝,且投彈效果良好。特別是在那次超低空襲擊沖繩機場的戰鬥中,獲得了一時的勝利。
大戰中發生在太平洋地區的海空大戰,是徹頭徹尾的兵員與物資的消耗戰,在近乎殘酷的拉鋸戰中,老飛行員成批喪命。“疾風”飛行隊中能唱主角的也不過是些只有一、二百飛行小時經歷的“少年兵”。至戰爭後期,由於日本陸軍已拿不出足夠數量的中、遠程轟炸機,因此戰鬥機便不得不臨時充當投彈者的角色,不少飛行員只接受過一次轟炸訓練就匆匆上陣,在敵艦隊上空雨點般密集的彈幕中,貿然進入。他們不是被擊中,就是把炸彈扔在離目標以外很遠的海里。
1945年3月以後,陷入絕望的日本軍部,動員各式戰鬥機組成所謂的“特攻飛行隊”,以敢死隊形式衝擊目標,在沖繩方面,一部分“疾風”戰鬥機也同樣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場。為了對付夜以繼日不斷來襲的美國戰略轟炸機編隊,“疾風”在本土防空戰當中,越來越多地替代“二式戰”充當空中攔截機。可以說,“疾風”應是戰時日本陸航最好的輕型戰鬥機。在平飛速度、海平面爬升率和轉彎機動性諸方面均已接近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戰後,美軍利用繳獲而來的“疾風”,改為使用美國自產的優質汽油,在6100米中等作戰高度上竟飛出了689千米/小時的速度記錄,僅次於當時美軍第一流的P-51H和P-47N戰鬥機。同時,又被證明在中、低空高度,其爬升性能和操縱靈活性甚至優於 P-47和P-51,被試飛組人員喻為是“一個可怕的事實”。
而“疾風”的致命弱點,是因為工人素質低下造成的零部件加工精度差、起落架支柱等關鍵部件鋼材質量的不過關、燃料性能的低劣、ハ45發動機因技術不過關而令事故率高居不下以及機載無線電設備的落後等原因,導致前線備件不足、飛行事故時有發生,甚至嚴重影響戰鬥原有性能和戰鬥力的正常發揮(其出勤率甚至低於析一100“五式戰”)。特別是當後期的主要產生場地“武藏”製作所在美軍B-29的大舉空襲之下連遭破壞後,‘旋風”的生產更是陷於日夜突擊、疲於奔命的掙扎狀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