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37B軌道飛行器

X-37B軌道飛行器

美國“軌道試驗飛行器”X-37B(任務代號OTV-3)於當地時間10月17日9時24分以近300英里/小時的速度,成功在美軍范登堡空軍基地12號跑道著陸。

X-37B由美國波音公司幻影工作室製造,該工作室參與了包括F-22隱形戰鬥機研發在內的幾乎所有波音重大軍品項目。此次試驗是X-37B第三次飛行試驗,其在軌時間從第一次的225天,第二次的469天,延長到了此次的671天,反映出其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X-37B軌道飛行器
  • 外文名:X-37B orbiter
基本信息,性能優越,類型猜測,國際影響,

基本信息

美國“軌道試驗飛行器”X-37B(任務代號OTV-3)於當地時間10月17日9時24分以近300英里/小時的速度,成功在美軍范登堡空軍基地12號跑道著陸。
X-37B由美國波音公司幻影工作室製造,該工作室參與了包括F-22隱形戰鬥機研發在內的幾乎所有波音重大軍品項目。此次試驗是X-37B第三次飛行試驗,其在軌時間從第一次的225天,第二次的469天,延長到了此次的671天,反映出其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
軍事專家普遍認為,X-37B潛在的軍事價值非常明顯,比如快速打擊和全球偵察能力等。由於X-37B的存在,在未來的戰爭中,美國在軍事領域的不對稱優勢將更加明顯。也就是說,隨著X-37B的出現,太空的寧靜將被打破,人類戰場將從從海陸空向更高層空間延伸。

性能優越

X37B在發射時不用擔心被濺落物砸到,發射成本不到太空梭的1/10,維護時間和維修成本大大減少,配備的太陽能電池陣和高性能鋰電池組合還能為其提供源源不斷的電力,與以往的“高調”不同,美軍空軍對於X-37B一直諱莫如深。2010年美國空軍宣布X-37B首飛訊息時,絕口不提飛行器的具體細節。不久前美國國防部宣布X-37B即將著陸的訊息時,只用了短短的幾句話就將其使用目的一帶而過。X-37B如此神秘,以至於全球安全網站負責人派克說,雖然從幾年前開始關注X-37B,但“研究越多,了解越少”。
實際上美國發展空間飛行器由來已久。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跨大氣層飛行器”就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發展出X-15、X-23等型號。“實際上X-37B更像一部蘋果手機,是把很多大家都已經掌握的成熟技術,組合成用途非常廣泛的實用品。”《航空知識》雜誌副主編王亞男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看上去像是搭積木,但實際上難度還是很大的。”
X-37B是美國繼太空梭之後,研製的第二種可以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它在很多方面的性能甚至可以“秒殺”太空梭。
與太空梭相比,X-37B“最大的進步是發射方式的改變。”王亞男說,“以前太空梭與推進器並聯在一起,這種方式存在隱患,太空梭可能被濺落物砸傷。但X-37B不一樣,它是用整流罩裝起來,放在火箭頂部,這就保證了發射過程中的安全性。”
另外就是經濟適用性。根據美國航天局2006年的統計,X-37B的發射成本不到太空梭的1/10。對此王亞男打了一個比方,“太空梭從載重量來講像一個重型大卡車,而X-37B更像一個麵包車。實際上每次送貨並不都是一卡車的量,所以用太空梭傳送人和貨有時候會得不償失。”他表示,X-37B雖然只有兩噸的載荷,但運送一些衛星、感測器、偵察設備、甚至是小型精確制導武器等基本上沒有問題。
X-37B的防熱能力也比太空梭也有了很大提升。據了解,X-37B採用的輕質耐高溫材料,最高可以承受1700℃的高溫,這不但保證了X-37B的重複在軌飛行能力,也減少了其維護時間和維修成本。
另外,太空梭的主要電力由燃料電池提供,但由於攜帶燃料非常有限,美國太空梭單次任務飛行最長只能持續18天。以美國累計飛行時間最長的“發現”號太空梭為例,它一共執行過39次飛行任務,累計飛行365天。這一“紀錄”在X-37B執行第二次試驗飛行時就被輕鬆打破,因為X-37B上裝有太陽能電池陣和高性能鋰電池組合,保證了源源不斷的電力供應。
從X-37B所取得的技術進步來看,美國在太空領域的觸手已經越伸越遠。雖然美國軍方並沒有透露過X-37B的軍事價值,但王亞男介紹說,“一旦它用於軍事,潛力不可小覷。”
性能比太空梭還“彪悍”的X-37B的問世似乎表明,美國正謀求“壟斷”從低空到高空再到太空的整個空間。

類型猜測

軍事專家表示,從技術性能看,X-37B空天飛機的快速機動性和超音速能力,完全可以在一個小時內對全球任何目標實施快速打擊。
曾經有一種觀點認為,“美國空軍發展X-37B項目的主要目的之一仍然是尋找一種低成本入軌平台,而且還要具備低成本、可重複使用的特點。”從這個意義上來看,X-37B似乎是太空梭退役後美國的新一代“空天飛機”候選者。
“空天飛機”這個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挑戰者”號爆炸的1986年,當時的美國總統里根在其後發布的年度國情咨文中說,“我們打算研究一種新的東方快車,它能夠從機場起飛,加速到25倍音速,達到地球低軌道,並在2小時內飛到東京。”這個概念後來發展成美國國家航空太空梭(NASP)計畫。
在里根的最初構想里,“東方快車”或許是“太空梭”的威力加強版,但“25倍音速”、“2小時內飛到東京”卻又在技術追求上“隱約”透露出美國後來提出的“一小時打遍全球”的戰略企圖。
早前有軍事專家表示,從技術性能看,X-37B空天飛機的快速機動性和超音速能力,完全可以在一個小時內對全球任何目標實施快速打擊。而且就目前X-37B的三次試驗結果來看,鑒於它強大的軌道機動、變軌等能力,現有防空系統很難威脅到它。王亞男說,如果遭遇X-37B的“在軌打擊,即使能夠應對,也會失去戰場主動權。”
這就難怪自X-37B誕生之日起,世界輿論就紛紛對其潛在“太空戰”能力表示關注。據報導,X-37B首秀之前美國媒體就稱這是個“軍用的空間飛行器”,而俄羅斯媒體則直稱這可能是世界上首架“太空戰鬥機”。
另外,美國對X-37B諱莫如深的態度,也加重了國際社會對其真實使用目的的擔憂。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美籍專家香農·凱利說,如果空天戰機真的研製成功,那么現有的其他武器系統不過是原始的弓箭和長矛而已。
王亞男對此表示贊同,“對於這種在軌飛行器來講,已經沒有地緣的概念了。它可以隨時飛到敏感或者熱點區域的上空實施偵察,甚至完成打擊。”他進而表示,如果這樣的裝備真正投入使用,無疑會再次提高美軍在全球的地位,強化美國已經擁有的全球戰略優勢。
面對劃時代的X-37B,在沒有弄清美國的真實戰略意圖前,各國懷疑其“太空戰機”的真實身份是必然的。

國際影響

俄羅斯、歐盟等在航天領域都有很強的技術貯備。如果各國感受到X-37B是一個威脅的話,很有可能會掀起新一輪面向軍事套用的太空技術競賽。
圍繞X-37B真實用途之爭的背後,反映的是各國對“太空軍事化”的擔憂。因為一旦X-37B承擔對地或者對在軌衛星的攻擊任務,幾乎沒有任何手段可以阻止災難的發生。
核武器時代,在“確保互相摧毀”的威懾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家對武力的使用。但在X-37B面前,處於技術劣勢的國家基本上只有被“踹門”的份。專家表示,美軍開發“太空戰機”的舉動,表明人類將進入太空武器時代,這可能比核武器更危險。
在X-37B的潛在威脅下,各國加快了研製本國“空天飛機”的步伐。俄新社報導稱,俄羅斯可能重啟冷戰時期的可重複使用的多用途空天系統計畫(Maks),以回應美國的X-37B“空天飛機”。此外,印度、日本、歐盟等也在雄心勃勃地發展本國太空飛行器項目。
目前來看,在限制“太空軍事化”方面並沒有強有力的國際法能起到約束作用。國際法無力的背後,是X-37B在快速推進相關試驗。據報導,X-37B第二次在軌運行期間不僅實現了長時間的軌道維持,而且還至少進行了一次大的機動變軌。到第三次試驗飛行時,X-37B至少還進一步檢驗了天地往返系統、定位與自動著陸系統的精確性、穩定性和可靠性,驗證了飛行器在軌道間自由機動飛行的能力,並對飛行器所攜載的任務設備進行了綜合測試。
隨著X-37B試驗次數、試驗內容的不斷增加,其軍事價值逐漸凸顯,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首先是情報偵察能力。只要美軍有需要,隨時可以在X-37B上面加裝偵察設備,對海陸空目標及外太空目標進行偵察。
其次是攻擊、俘獲衛星能力。王亞男表示,X-37B可以通過軌道機動,運動到敵國衛星附近,然後對其實施破壞乃至捕獲,“而且目前來看,實現這個難度並不大,只要安裝一個機械臂就可以。”同理,如果搭載雷射、飛彈等反衛武器,美軍就能輕而易舉地對敵國衛星和其他太空飛行器實施精確打擊。
第三是快速運輸能力。據媒體早前報導,美國計畫下一個階段在X-37B上試驗載人系統。王亞男說,就X-37B的載荷,運輸一個十幾個人的小分隊基本上沒有問題。
最後是全球快速打擊能力。過去傳統的打擊鏈,需要經歷太空中的衛星發現目標、衛星傳送到信息到地面站,地面站傳送打擊指令、從地面發射飛彈等環節,從發現目標到實施打擊非常耗時。而一旦X-37B裝備成軍,打擊程式將變得簡單許多。
“如果X-37B攜帶一枚小型彈頭並偵察到目標,地面就可以遙控它進行打擊,這樣就可以將一個打擊鏈縮短到1分鐘以內。”王亞男介紹道。而且由於X-37B速度高達20馬赫,現有防空系統根本來不及反應。
那么X-37B真的打不下來嗎?其實也未必,畢竟攻擊武器在發展的同時,防禦武器也在更新換代。王亞男介紹,現在很多航天大國都掌握了軌道機動能力,拿大氣層上緣反導技術來說,實際上攔截器在軌道空間上是可以做一些機動的,“這就意味著X-37B在軌道空間不可能碰不到任何威脅。”另外,即使X-37B飛得再快,在速度高達30萬千米/秒的雷射武器面前,“它的機動能力也可以忽略不計。”
但不管怎么說,X-37B的問世令太空從此更不太平。“俄羅斯、歐盟等在航天領域都有很強的技術貯備。如果各國感受到X-37B是一個威脅的話,很有可能會掀起新一輪面向軍事套用的太空技術競賽。這對於全球安全來講不是好事。”王亞男表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