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 NX4數控加工高級教程

UG NX4數控加工高級教程

《UG NX4數控加工高級教程》是2007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勝群、李淑梅、李海泳等。本書在《UG NX4數控加工實用教程》的基礎上,更深入地講解了NX平台4軸~5軸的加工功能和使用方法,是NX4數控加工的高級教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UG NX4數控加工高級教程
  • 作者:楊勝群、李淑梅、李海泳
  • ISBN:9787302154648
  • 定價:29元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裝幀:平裝
  • 出版日期:2007-6-25
內容簡介,圖書前言,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綜合了數控工藝、數控編程和銑操作技術,以NX4 CAM為基礎,系統地介紹了NX4 CAM模組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本書是編者結合多年的套用和實踐經驗寫成,目的是培養具有現代先進制造技能的職業技術人員,滿足中國製造業對職業技術人才的需要。
本書主要講解了數控編程基礎、NX4 CAM基礎、銑加工常用選項、孔加工、平面銑加工(Planar Milling)、面銑加工(Face Milling)、型腔銑加工(Cavity Milling)、插銑加工(Plunge Milling)、等高輪廓銑加工(Z-Level Milling)、固定軸輪廓銑(Fixed Contour Milling)、車削加工和後置處理技術等內容。
在隨書附帶的光碟中,包含了各章相關實例的部件檔案和視頻檔案,以幫助讀者更好地掌握CAM技能。
本書內容翔實、通俗易懂,非常適合初學NX CAM的各類人員及編程人員。本書可作為機械、機電專業教材,也可供具有一定基礎知識的人員自學參考。
本書是編者結合多年的多軸加工套用和實踐經驗寫成的,目的是培養具有現代先進制造技能的職業技術人才,滿足中國製造業對職業技術人才的需要。
全書主要講解了可變軸曲面輪廓銑、順序銑加工、NX CAM Library、特徵加工、NX後置處理、集成仿真與檢驗 (ISV)、NX CAM 加工客戶化、零件銑加工套用案例等內容。
本書內容翔實、通俗易懂,同時給出了數位化加工與製造的解決方案,非常適合學習NX CAM的各類人員及編程人員。
在隨書附帶的光碟中,包含了各章節的相關實例,以提高讀者的綜合套用能力。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機械、機電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具有一定基礎知識的技術人員自學參考。

圖書前言

隨著我國製造業的發展,並逐步成為世界製造中心,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運用數位化加工與製造來增強競爭力,開始加大信息化的投入,隨著對加工與製造要求的不斷提高,以及數位化加工製造與仿真技術在加工製造企業的不斷套用,急需大批熟悉此方面技術套用的各類人才, ,黎明航發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家發動機科研生產基地,擁有國家級研發技術中心,對數位化加工與製造的套用也走在科技前沿,黎明作為加工與製造的先行者,有必要也有能力向社會推廣數位化加工製造套用,為了適應現代企業發展要求,培養具有創新意識、高超實踐工程項目實施能力的工程技術人員,我們組織黎明數位化加工與製造實施項目成員和具有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工程技術人員,同時也邀請具有豐富教學、科研經驗的高校教師共同編寫此書,滿足廣大讀者和相關從業工程技術人員的需求。
全書共分8章,第1章主要講解了可變軸曲面輪廓銑(Variable Contour Milling),第2章主要講解了順序銑加工(Sequential Milling),第3章主要講解NX CAM library,第4章主要講解特徵加工,第5章 主要講解NX後置處理,第6章 主要講解集成仿真與檢驗 (ISV) ,第7章 主要講解NX CAM 加工客戶化,第8章 主要講解NX零件加工套用案例。
黎明公司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在使用NX CAM實踐中取得了寶貴的經驗,本書是基於這些經驗編寫的。編者是實施項目成員並且有豐富的套用實踐經驗工程技術人員。本書作者在寫作過程中參考了大量相關手冊和資料,總結運用NX CAM數控加工編程的實際套用經驗,使讀者清晰了解學習NX CAM的思路和套用技巧,更重要的是使讀者能借鑑成功運用UGS PLM Solutions軟體實施數位化製造的經驗。

圖書目錄

第1章 可變軸曲面輪廓銑(Variable Contour Milling) 1
1.1可變軸曲面輪廓銑加工介紹 1
1.1.1可變軸曲面輪廓銑的術語 1
1.1.2可變軸曲面輪廓銑的加工原理 2
1.2可變軸曲面輪廓銑加工操作步驟 2
1.3可變軸曲面輪廓銑驅動方法 (Drive Method) 3
1.3.1邊界(Boundary)驅動 3
1.3.2. 曲面區域(Surface Area)驅動 4
1.3.3曲線/點(Curves/Points)驅動 4
1.3.4 螺旋(Spiral)驅動 5
1.3.5 徑向(Radial Cut)驅動 6
1.3.6. 刀軌(Tool Path)驅動 6
1.3.7用戶函式(User Function)驅動 6
1.3.8 Contour Profile驅動 7
1.4 可變軸曲面輪廓銑投射矢量(Projection Vector) 7
1.4.1指定矢量(Specfiy Vector) 9
1.4.2刀軸 (Tool Axis) 9
1.4.3遠離點(Away from Point) 9
1.4.4指向點(Toward Point) 10
1.4.5遠離線(Away from Line) 10
1.4.6指向線(Toward Line) 10
1.4.7垂直於驅動曲面(Normal to Drive) 10
1.4.8面對驅動(Toward Drive) 11
1.4.9直紋面驅動(Swarf Ruling) 11
1.4.10自定義功能(User Function) 11
1.5 刀軸矢量 (Tool Axis) 13
1.5.1 +ZM軸 15
1.5.2指定矢量與相對於矢量有關的刀軸 15
1.5.2.1.指定矢量(Specify Vector) 15
1.5.2.2. 相對於矢量(Relative to Vector) 15
1.5.3點和線刀軸 18
1.5.3.1.遠離點(Away from Point) 18
1.5.3.2.指向點(Toward Point) 18
1.5.3.3.遠離線(Away from Line) 18
1.5.3.4.指向線(Toward Line) 19
1.5.4與零件幾何相關的刀軸 19
1.5.4.1.相對於零件表面法向(Relative to Part) 19
1.5.4.2.垂直於零件表面(Normal to Part) 21
1.5.4.3.四軸垂直於零件表面(4-Axis Normal to Part) 21
1.5.4.4.四軸相對於零件表面法向4-Axis Relative to Part) 22
1.5.4.5.雙四軸相對於零件表面(Dual 4-Axis on Part) 22
1.5.5與驅動幾何相關的刀軸 24
1.5.5.1.垂直於驅動曲面(Normal to Drive) 24
1.5.5.2.相對於驅動曲面法向(Relative to Driver) 24
1.5.5.3.直紋面驅動(Swarf Drive) 25
1.5.5.4.四軸垂直於驅動曲面(4-Axis Normal to Drive) 25
1.5.5.5四軸相對於驅動曲面法向(4-Axis Relative to Drive) 26
1.5.5.6.雙四軸相對於驅動曲面法向(Dual 4-Axis on Drive) 26
1.5.5.7. 最佳化驅動(Optimized to Drive) 26
1.5.6插補刀軸(Interpolate) 26
1.6可變軸曲面輪廓銑操作實例 28
第2章 順序銑加工(Sequential Milling) 1
2.1順序銑加工介紹 1
2.2順序銑加工操作步驟 2
2.3加工幾何 2
2.3.1.控制面 2
2.3.2.參考點 3
2.4順序銑的一般參數 3
2.5進刀運動 4
2.5.1進刀方法和進刀量的設定 5
2.5.1.1進刀方法 5
2.5.1.2指定進給量 5
2.5.2 參考點和刀軸矢量 5
2.5.2.1參考點 5
2.5.2.2刀軸矢量 6
2.5.3 進刀幾何 6
2.5.3.1控制面的選擇 7
2.5.3.2刀具的停止位置 7
2.5.3.3加工餘量的指定 7
2.5.3.4、移動方向和側向指示器 7
2.5.4 刀軸控制 8
2.5.4.1 3軸銑 8
2.5.4.2 4軸銑 8
2.5.4.3 5軸銑 9
2.5.5 其它選項 12
2.6連續加工運動 13
2.6.1 進給量和進給方向的設定 13
2.6.1.1進給量 13
2.6.1.2進給方向 14
2.6.2. 驅動面、零件面和檢查面的選擇 15
1選擇驅動面 15
2.6.2. 2選擇零件面 15
2.6.2. 3選擇檢查面 15
2.7退刀運動 16
2.8直線移刀運動 17
2.9其他選項 17
2.10操作實例 19
第3章 NX CAM library 1
3.1 NX CAM library 介紹 1
3.2 NX CAM library 套用 1
3.2.1.刀具庫 2
3.2.2.工具機庫 4
3.2.3. 切削參數庫 5
3.2.3.1進給速度和主軸轉速庫 5
3.2.3.2加工資料庫 8
3.2.3.3進給速度和主軸轉速庫套用 10
3.2.3.4加工資料庫套用 11
第4章 特徵加工 1
4.1特徵加工介紹 1
4.1.1. 加工特徵管理器 1
4.1.2. 特徵加工的模板 3
4.1.2.1孔加工特徵加工的模板 3
4.1.2.2特徵銑加工的模板 3
4.1.3.特徵加工的加工過程 4
4.2. 孔加工 4
4.3. 特徵銑加工 7
第5章 NX後置處理 1
5.1. NX/Post介紹 1
5.1.1.刀軌後處理過程具備條件: 1
5.1.2. NX/Post 進行後置處理的步驟 2
5.1.3 NX/Post 進行後置處理的主要內容 3
5.1.4 NX/Post 進行後置處理的輸出檔案 3
5.2 NX/Post Builder介紹 4
5.2.1為創建後置收集數據 4
5.2.2.用NX/Post Builder創建一個後置處理器 7
5.2.2.1.輸出單位的類型 7
5.2.2.2.加工工具機的類型 7
5.2.2.3. 控制系統的類型 7
5.3NX/Post Builder 參數定義 8
5.3.1. 工具機參數設定 8
5.3.2程式和刀軌參數設定 9
(1)Program (程式) 9
(2)G Codes (G代碼) 10
(3)M Codes (M代碼) 10
(4)Word Summary (字地址) 12
(5) Word Sequencing(字順序) 13
(6) Custom Command(客戶命令) 13
5.3.3. NC數據定義 14
5.3.4.Output Settings(列表和輸出控制) 17
5.3.5檔案預覽 18
5.3.6常見的MOM變數 18
5.4. NX/Post Builder套用 20
5.4.1. 後處理中實現工具機的結構要求 20
5.4.2. NC程式的要求和實現方法 21
5.4.2.1.在程式中實現程式頭和程式尾 21
5.4.2.2.設定圓弧的插補參數 24
5.4.2.3.設定速度方式 24
5.4.2.4.後處理時間 26
5.4.2.5.加工坐標系 G54~G59設定 26
5.4.2.6.累計加工時間設定 26
5.4.2.7.加工操作、加工刀具名稱及其它相關信息的自動顯示 30
第6章集成仿真與檢驗 (ISV) 1
6.1. ISV介紹 1
6.1.1. ISV介紹 1
6.1.2. ISV的術語 1
6.1.3 ISV特點 2
6.1.4 ISV益處 3
6.1.5. ISV處理過程 3
6.2設定 ISV 4
6.3工具機構建器 4
6.3.1.使用工具機構建器 5
6.3.2.工具機設定配置器 6
6.3.2.1. 建立、編緝或刪除K-組件 6
6.3.2.2. 分類運動學組件 7
6.3.2.3. 建立與編緝連線 7
1)添加一連線 7
2)編緝一已存連線 7
3).分類一已存連線 8
6.3.2.4.建立軸 9
6.3.3.創建工具機運動學模型的步驟 10
6.3.3.1準備工具機的幾何模型裝配 10
6.3.3.2.進入MTB套用,並在工具機導航器中重新命名缺工具機名 10
6.3.3.3.定義工具機基礎部件 10
6.3.3.4定義工具機K-組件,並分類 11
6.3.3.5.創建連線坐標系,並分類 11
6.3.3.6.連線坐標系的分類 12
6.3.3.7.創建工具機運動軸 12
6.4切削刀具定義 13
6.4.1創建刀具的幾何裝配模型 13
6.4.2定義刀具的運動學模型 13
6.5工具機驅動器 16
6.5.1仿真和檢驗命令 16
6.5.2定製仿真控制臺 20
6.5.3創建工具機驅動器 24
6.5.4工具機驅動器中的坐標系 26
6.6裝載工具機 26
6.7使用仿真控制臺 28
6.7.1仿真控制臺對話框 28
6.7.2配置仿真選項 30
6.7.3配置仿真碰撞處理器 31
6.8 ISV套用 32
第7章 NX CAM 加工客戶化 1
7.1概述 1
7.2加工環境客戶化 1
7.3加工模板客戶化 6
7.4對象對話框的客戶化 8
7.4.1對象對話框的定製 8
7.4.2對象對話框的更新 12
第8章 零件加工套用案例 1
8.1零件CAM模型的建立 1
8.2加工坐標系的確定 1
8.3工藝路線設計 2
8.3.1創建程式組 2
8.3.2創建刀具 3
8.3.3創建加工幾何 3
8.4數控工序工藝路線設計 4
8.5數控工步刀具路徑的設計 4
8.6數控NC程式加工仿真 6
8.6.1刀具軌跡可視化仿真 6
8.6.2數控程式工具機模擬仿真 6
8.7數控NC程式生成 7
8.8加工操作套用示例 7
8.8.1粗加工操作套用示例 7
8.8.2精加工操作套用示例 10
8.8.3清根加工操作套用示例 13
附錄A 1
附錄B 1
附錄C 1
附錄D 1
參考文獻 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