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 NX4數控加工實用教程

UG NX4數控加工實用教程

《UG NX4數控加工實用教程》本書綜合了數控工藝、數控編程和銑操作技術,以NX4 CAM為基礎,系統地介紹了NX4 CAM模組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本書是編者結合多年的套用和實踐經驗寫成,目的是培養具有現代先進制造技能的職業技術人員,滿足中國製造業對職業技術人才的需要。

基本介紹

  • 書名:UG NX4數控加工實用教程
  • ISBN:7302137056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年9月1日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講解了數控編程基礎、NX4 CAM基礎、銑加工常用選項、孔加工、平面銑加工(Planar Milling)、面銑加工(Face Milling)、型腔銑加工(Cavity Milling)、插銑加工(Plunge Milling)、等高輪廓銑加工(Z-Level Milling)、固定軸輪廓銑(Fixed Contour Milling)、車削加工和後置處理技術等內容。
在隨書附帶的光碟中,包含了各章相關實例的部件檔案和視頻檔案,以幫助讀者更好地掌握CAM技能。
本書內容翔實、通俗易懂,非常適合初學NX CAM的各類人員及編程人員。本書可作為機械、機電專業教材,也可供具有一定基礎知識的人員自學參考。

目錄

第1章 數控編程基礎
1.1數控技術簡介
1.1.1數控技術
1.1.2數控工具機的特點
1.2數控加工工藝簡介
1.2.1數控加工工藝的特點
1.2.2數控加工工藝方案設計
1.2.3零件數控加工工藝分析
1.2.4加工階段的劃分
1.2.5劃分加工階段的原因
1.2.6數控加工工序規劃
1.2.7數控工具機的選擇
1.2.8量具的選擇
1.2.9數控加工刀具的選擇
1.2.10夾具和裝夾方式的選擇
1.2.1l切削用量的選擇
1.3數控編程基礎
1.3.1數控程式編制方法
1.3.2數控程式的特點
1.3.3數控編程主要工作程式
1.3.4數控編程的基本概念
1.4數控銑加工編程基礎
1.4.1數控銑加工基礎知識
1.4.2數控銑加工程式的結構和常用代碼
1.4.3數控銑加工程式示例
1.5數控車程式實際套用
1.5.1數控車加工編程原理
1.5.2數控車加工程式的結構和常用代碼
1.5.3數控銑加工程式示例
1.6注意事項
第2章 NXCAM基礎
2.1NXCAM概述
2.1.1CAM定義
2.1.2CAM作用
2.1.3NxCAM與NXCAD之間的關係
2.1.4NXCAM套用領域
2.2NxCAM加工類型
2.2.1NX孔加工
2.2.2NX車加工
2.2.3NX銑加工
2.2.4NX.線切割加工
2.3Nx加工環境
2.3.1Nx加工環境介紹
2.3.2Nx加工環境對話框
2.4NXCAM用戶界面
2.4.1選單(Menu)
2.4.2工具條(Toolbars)
2.4.3彈出選單
2.4.4操作導航工具(ONT)
2.5父參數組
2.5.1程式順序組
2.5.2加工刀具組
2.5.3加工幾何組
2.5.4加工方法組
2.6Operation(操作)
2.6.1概念
2.6.2創建操作
2.6.3操作對話框中重新選擇或編輯對象
2.7NXCAM加工過程
2.8NXCAM對象管理
2.8.1CAM變換對象
2.8.2用戶定製操作對話框(CustomizeDialog)
2.8.3定製加工模板
2.8.4繼承和升級列表(InheritanceListandLlpdateList)
2.9NX刀具路徑管理
2.9.1生成刀具路徑
2.9.2刪除刀具路徑
2.9.3重顯刀具路徑
2.9.4列出刀具路徑信息
2.9.5刀具路徑的模擬
2.9.6刀具路徑的編輯
2.9.7刀具路徑過切檢查
2.9.8輸出刀具位置源檔案
2.9.9用NX/Post後置處理
2.9.10車間工藝文檔Shop/Doc
第3章 NXCAM銑加工常用選項
3.1Avoidance(避讓幾何)
3.2Comer(拐角控制)
3.3FeedsandSpeeds(進給量和主軸轉速)
3.4Machine(工具機控制)
3.4.1MotionOutput(刀具運動輸出)
3.4.2CutterCompensation(刀具補償)
3.5PostCommands(後置處理命令)
3.5.1PostCommands的插入方法
3.5.2刀具路徑開始處的後置處理命令
3.5.3刀具路徑結束的後置處理命令
3.5.4刀具路徑中間的後置處理命令
第4章 點位加工
4.1點位加工介紹
4.2點位加工操作步驟
4.3點位加工幾何體
4.3.1加工位置幾何(:Holes)
4.3.2零件表面(PartSurface)
4.3.3底表面(BottomSurface)
4.4Nx的各種固定循環
4.4.1循環(Cycle)
4.4.2循環參數組(CycleParametersSet)
4.4.3循環參數(CycleParameters)
4.5切削參數
4.5.1最小安全距離(MinimumClearance)
4.5.2孔深度偏置量(DepthOffset)0
4.5.3用超尺寸刀具鑽孔(AllowOversizeTool)
4.5.4設定刀具軸矢量
4.6點位加工操作實例
第5章 平面銑加工
5.1平面銑加工介紹
5.2平面銑加工步驟
5.3加工幾何體
5.3.1邊界幾何(BoundaryGeometry)
5.3.2邊界幾何對話框
5.3.3邊界創建(CreateBoundary)
5.3.4邊界編輯(EditBoundary)
5.4.切削方法(CutMethod)
5.4.1往復式切削(Zig—Zag)
5.4.2單向切削(Zig)
5.4.3單向帶輪廓銑(ZigWithContour)
5.4.4仿形外輪廓(FollowPeriphery)
5.4.5仿形零件(FollowPatt)
5.4.6輪廓(Profile)
5.4.7標準驅動(StandardDrive)
5.4.8擺線(Trochoidal)
5.5切削參數(CutParameters)
5.5.1加工策略(Strategy)
5.5.2內/外公差與加工餘量
5.5.3連線(Connections)
5.5.4未切區(Uncut)
5.5.5其他(More)
5.6切削角度(CutAngle)
5.7切削步距(Stepover)
5.7.1Constant
5.7.2ToolDiameter
5.7.3Scallop
5.7.4.Variable
5.8切削深度(CutDepth)
5.9控制點(ControlPoint)
5.9.1預鑽進刀點(Pre—DrillEngagePoints)
5.9.2切削區域開始點(CutRegionStartPoints)
5.10進刀/退刀(Engage/Retract)
5.10.1Engage/Retract對話框
5.10.2自動進/退刀參數(Automatic)對話框
5.112D接觸點輪廓加工(2DContactContour)
5.12平面銑加工操作實例
第6章 FaceMilling(面銑加工)
6.1面銑加工介紹
6.2面銑加工操作步驟
6.3面銑加工幾何體
6.3.1零件幾何體(PartGeometry)
6.3.2表面幾何體(FaceGeometry)
6.3.3檢查幾何體(CheckGeometrv)
6.3.4切削區域幾何體(CutAreaGeometrv)
6.3.5側壁幾何體(WallGeometry)
6.4切削方法
6.4.1手動切削模式(ManualCut)
6.4.2ManualCut對話框
6.5切削參數
6.5.1毛坯距離(BlankDistance)
6.5.2底部精銑餘量(FinalFloorStock)
6.5.3每刀切削深度(DepthpelCut)
6.5.4側壁餘量(WallStock)
6.5.5附加路徑(AdditionalPasses)
6.5.6毛坯垂懸(BlankOverhang)
6.5.7FoolRun—Off
6.5.8AcrossVoids
6.6面銑加工操作實例
第7章 CavityMilling(型腔銑加工)
7.1型腔銑加工介紹
7.2型腔銑加工操作步驟
7.3加工幾何
7.3.1零件幾何(PartGeometry)
7.3.2毛坯幾何(:BlankGeometry)
7.3.3檢查幾何(CheckGeometry)
7.3.4.切削區域(CutArea)
7.3.5修剪幾何(TrimGeometry)
7.4切削層(CutLevels)
7.5切削參數
7.5.1零件底面餘量(PartFloorStock)和零件側面餘量(PartSideStock)
7.5.2容錯加工(TolerantMachining)
7.5.3底部切削處理(UndercutHandling)
7.5.4由邊沿修剪(TrimBy)
7.5.5過程工件(InProcessWorkpiece)
7.5.6使用刀柄(UseFoolHolder)
7.5.7最小材料厚度(Min:MaterialThickness)
7.6型腔銑加工操作實例
第8章 PlungeMilling(插銑加工)
8.1插銑加工介紹
8.2插銑加工操作步驟
8.3插銑層(PlungeLevels)
8.3.1插銑層的對話框
8.3.2切削區間類型(:RangeType)
8.3.3切削區間的編輯
8.3.4測量(MeasuredFrom)
8.3.5範圍深度(RangeDepth)
8.4切削參數
8.4.1切削方法(CutMethod)
8.4.2Stepover
8.4.3StepAhead
8.4.4MaxCutWidth
8.4.5控制點(ControlPoints)
8.4.6進、退刀(Engage/Retract)
8.4.7插銑刀具(PlungeMillingTools)
8.5插銑加工操作實例
第9章 等高輪廓銑加工(Z—LevelMilling)
9.1等高輪廓銑加工介紹
9.2等高輪廓銑操作步驟
9.3加工幾何
9.4操作參數
9.4.1陡峭角度(SteepAngle)
9.4.2融合距離(MergeDistance)
9.4.3最小切削長度(MinimumCutLength)
9.4.4切削順序(CutOrder)
9.4.5刪除邊緣跟蹤(RemoveEdgeTraces)
9.4.6在邊上延伸(:ExtendatEdges)
9.4.7Save2DIPW
9.4.8層到層(LeveltoLevel)
9.4.9CutBetweenLevels
9.5等高輪廓銑加工操作實例
第10章 固定軸輪廓銑(FixedContourMilling)
10.1固定軸輪廓銑加工介紹
10.2固定軸輪廓銑加工操作步驟
10.3加工幾何體
10.3.1零件幾何(PartGeometry)
10.3.2檢查幾何(CheckGeometry)
10.3.3切削區域(CutArea)
10.3.4修剪幾何(Trim)
10.4驅動方法(DriveMethod)
10.4.1Boundav(邊界)驅動
10.4.2區域銑削(AreaMilling)
10.4.3清根切削(FlowCut)
10.4.4曲面區域(SurfaceArea)
10.4.5曲線/點驅動(Curves/Points)
10.4.6螺旋驅動(Spiral)
10.4.7徑向驅動(RadialCut)
10.4.8刀軌驅動(Tool:Path)
10.4.9刻字操作(Text)
10.5切削(Cutting)參數
10.5.1切削參數對話框
10.5.2切削參數對話框的參數
10.63D接觸輸出(3DContactOutput)
10.7非切削運動(Non—Cutting)
10.7.1非切削運動對話框
10.7.2非切削運動對話框的參數
10.8投射矢量(ProiectionVector)
10.9操作實例
10.9.1Boundarv驅動操作實例
10.9.2AreaMilling驅動操作實例
10.9.3Curve/Point驅動操作實例
10.9.4Flowcut驅動操作實例
10.9.5SurfaceArea驅動操作實例
10.9.6Spiral驅動操作實例
10.9.7RadialCut驅動操作實例
10.9.8ToolPath驅動操作實例
10.9.9text驅動操作實例
第11章 數控車削加工
11.1數控車削加工介紹
11.2車削加工幾何體
11.2.1車削坐標系(MCS—SPINDLE)
11.2.2工件(WORKPIECE)
11.2.3車削工件(TURNING—WORKPIECE)
11.2.4車削零件(TLIRNING—PART)
11.2.5切削區域約束(Containment)
11.2.6避讓幾何(Avoidance)
11.3車削加工刀具
11.3.1刀片參數
11.3.2定義軌跡點
11.4粗車操作
11.4.1走刀方式
11.4.2走刀方向角
11.4.3凹形區域加工方式
11.4.4切削深度
11.4.5光整表面
11.4.6進刀與退刀方式
11.4.7拐角加工方式
11.4.8加工餘量
11.4.9切削速度與進給量
11.4.10切削參數
11.5車槽操作
11.6精車操作
11.7粗車操作實例
11.8車槽加工實例
11.9精車加工實例
第12章 後置處理
12.1NX後置處理
12.2NX/PostBuilder介紹
12.3NX/PostBuilder創建後處理
12.4NX/PostBuilder參數定義
12.4.1工具機參數設定
12.4.2程式和刀軌參數設定
12.4.3NC數據定義
12.4.4列表和輸出控制(OutputSettings)
12.4.5檔案預覽
附錄 AFANUC(Oi-TA)常用數控編程指令
A.1準備功能指令(G功能)
A.2輔助指令代碼(M功能)
附錄 BSIEMENS(840D)常用數控編程指令
B.I準備功能指令(G功能)
B.2輔助指令代碼(M功能)
附錄 CUGCAM術語中英文對照表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