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 97

AC 97

自從威盛(VIA)在其MVP3主機板晶片中提出了“AC97音效卡”這個概念,我們便常常在形形色色的主機板說 明書上見到它,最後也就有了“AC97軟音效卡”一說。發展到後來,“AC97”乾脆成了軟音效卡的代名詞。可是如果你去看看某些高檔音效卡的技術資料,你就會驚訝地發現“該卡採用AC97標準”,難道高檔音效卡也是軟音效卡?要知道這其中的奧妙,還須先認識AC97規範(或標準)。

基本介紹

  • 外文名:AC 97
  • 屬性:軟音效卡
AC97的提出,AC97規範,AC97的套用,AC97 標準規格,

AC97的提出

1996年6月,5家PC領域中頗具知名度和權威性的軟硬體公司(Intel、Creative Labs、Analog Device、NS和Yamaha)共同提出了一種全新思路的晶片級PC音源結構,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見的“AC97”標準(Audio Codec97)。

AC97規範

早期的ISA音效卡由於集成度不高,音效卡上散布了大量元器件,後來隨著技術和工藝水平的發展,出現了單晶片的音效卡,只用一塊晶片就可以完成音效卡所有的功能。但是由於音效卡的數字部分和模擬部分集成在一起,很難降低電磁干擾對模擬部分的影響,使得ISA音效卡信噪比並不理想。
AC97標準則提出“雙晶片”結構,即將音效卡的數字與模擬兩部分分開,每個部分單獨使用一塊晶片。AC97標準結合了數字處理和模擬處理兩方面的優點,一方面減少了由模擬線路轉換至數字線路時可能會出現的噪聲,營造出了更加純淨的音質;另一方面,將音效處理集成到晶片組後,可以進一步降低成本。

AC97的套用

1997年後,市場上出現的PCI音效卡大多數已經開始符合AC97規範,把模擬部分的電路從音效卡晶片中獨立出來,成為一塊稱之為“Audio Codec”(多媒體數位訊號編解碼器)的小型晶片,而音效卡的主晶片即數字部分則成為一塊稱之為“Digital Control”(數位訊號控制器)的大晶片。
由此可見,AC97並不是某種音效卡的代稱,而是一種標準。

AC97 標準規格

採用雙晶片的PC聲音解決方案;
兩種標準的封裝方式:48針和64針;
數字/模擬信號分離,全面改善信噪比(90db);
16位立體聲全雙工codec、固定48K採樣頻率;
4種模擬立體聲輸入(分別來自LINE、CD、VIDEO、AUX);
兩種模擬單聲道輸入(分別來自麥克風和PC喇叭);
可從兩個外接音源交換的單聲道麥克風進行輸入;
高品質的CD輸入;
立體聲線性輸出;
電話單聲道輸出;
支持電源管理 ;
可選音調控制;
可選高音控制;
可選3D立體聲增強;
可選立體聲耳機輸出;
可選18或20位DAC及ADC分辯;
可選MODEM線性codec(ADC和DAC);
可為麥克風選擇第三個ADC輸入通道。
根據AC97標準的規定,由於IC電路集成度較高,將DAC、ADC及其它相關的數字電路集成成為晶片形式後,不僅能夠減少整個系統的設計成本,同時也可以獲得更好、更有效的聲音效果。這一點完全可以從其信噪比至少要求90db可以看出。此外,由於採用了雙晶片的設計形式,廠商們在設計方面也可以更加靈活,更易於在整個系統中的集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