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 NX 5.0工程師培訓教程

UG NX 5.0工程師培訓教程

《UG NX 5.0工程師培訓教程》是2010年5月1日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UG NX 5.0工程師培訓教程
  • 又名:叢書名: CAC職業
  • ISBN:9787122075970, 7122075974
  • 頁數:605頁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5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 條形碼: :9787122075970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5月1日)
開本: 16
ISBN: 9787122075970, 7122075974
尺寸: 28.4 x 20.8 x 2.6 cm
重量: 1.4 Kg

內容簡介

《UG NX 5.0工程師培訓教程》介紹了UG NX 5.0中文版的新功能、新特點、工作界面等基本概況,在使用UG NX 5.0進行零件造型的基本過程的基礎上,詳細介紹了各種特徵的使用操作、二維草圖的繪製、三維曲線的繪製、零件造型的基本方法、特徵的各種實用操作以及圖層的套用和管理、高級實例特徵的創建、零件造型的其他實用功能、曲面特徵的創建與編輯、裝配的創建方法以及裝配爆炸圖的創建、工程圖的建立方法等內容。每章均有豐富的實例,使讀者能快速掌握主要內容。
《UG NX 5.0工程師培訓教程》講解詳盡,力求精簡、實用,能使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使用UG NX 5.0進行產品正向設計的基本方法。《UG NX 5.0工程師培訓教程》實例具有典型性、複雜性和代表性,講解思路清晰,圖文並茂。《UG NX 5.0工程師培訓教程》適用於UG NX 5.0用戶迅速掌握和全面提高使用技能,使其對UG NX 5.0的套用從入門到精通。《UG NX 5.0工程師培訓教程》附贈光碟中包含所有創建完成的實例,以便讀者實際演練。
《UG NX 5.0工程師培訓教程》可作為高等院校理工科本科生、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培訓教程或參考書,同時也可作為廣大從事工業設計及產品設計的技術人員的自學參考書。

目錄

第1章 UG NX 5.0中文版概述 1
1.1 UG NX 5.0功能介紹 1
1.2 UG NX 5.0的模組 2
1.2.1 UG NX 5.0/CAD模組 2
1.2.2 UG NX 5.0/CAM模組 3
1.2.3 UG NX 5.0/CAE模組 3
1.2.4 UG NX 5.0/其他模組 3
1.3 UG NX 5.0新特點 4
1.4 UG NX 5.0工作界面 6
1.5 UG NX 5.0的基本操作 9
1.5.1 檔案的基本操作 9
1.5.2 滑鼠的基本操作 9
1.5.3 視圖操作 10
1.6 UG NX 5.0零件造型過程 13
1.6.1 UG NX 5.0零件造型基本思路 13
1.6.2 UG NX 5.0零件造型實例 14
第2章 創建基準特徵 22
2.1 基準平面 22
2.1.1 基準平面及其使用 22
2.1.2 創建基準平面 22
2.2 基準軸 32
2.2.1 基準軸及其使用 32
2.2.2 創建基準軸 32
2.3 基準點 36
2.4 坐標系 37
2.4.1 坐標系的基本概念 37
2.4.2 創建工作坐標系 37
2.4.3 坐標系的保存、顯示/隱藏 44
第3章 草圖 45
3.1 繪製幾何圖元 45
3.1.1 繪製輪廓線 45
3.1.2 點的繪製 46
3.1.3 繪製直線 48
3.1.4 矩形的繪製 49
3.1.5 圓的繪製 50
3.1.6 圓弧的繪製 51
3.1.7 倒圓角 52
3.1.8 繪製樣條 53
3.1.9 橢圓的繪製 58
3.2 編輯幾何圖素 59
3.2.1 派生直線 59
3.2.2 快速延伸 59
3.2.3 快速修剪 60
3.2.4 製作拐角 61
3.3 幾何約束 62
3.3.1 約束 62
3.3.2 顯示所有約束 64
3.3.3 自動約束 64
3.3.4 顯示/移除約束 64
3.3.5 備選解 64
3.3.6 轉換至/自參考對象 65
3.4 尺寸的標註與修改 66
3.4.1 尺寸標註的設定 66
3.4.2 尺寸約束類型 67
3.4.3 尺寸的修改 69
3.5 草繪實例 69
第4章 曲線 80
4.1 曲線簡介 80
4.2 曲線的創建 80
4.2.1 直線 80
4.2.2 圓弧/圓 84
4.2.3 基本曲線 86
4.2.4 樣條 90
4.2.5 藝術樣條 90
4.2.6 擬合樣條 90
4.2.7 點 91
4.2.8 點集 92
4.2.9 曲線倒斜角 96
4.2.10 矩形 97
4.2.11 多邊形 98
4.2.12 橢圓 99
4.2.13 拋物線 99
4.2.14 雙曲線 99
4.2.15 一般二次曲線 101
4.2.16 螺旋線 103
4.2.17 規律曲線 106
4.2.18 文本 106
4.3 曲線的編輯 109
4.3.1 全部曲線 110
4.3.2 編輯曲線參數 110
4.3.3 修剪曲線 115
4.3.4 修剪拐角 115
4.3.5 分割曲線 116
4.3.6 編輯圓角 119
4.3.7 拉長曲線 120
4.3.8 曲線長度 120
4.3.9 光順樣條 121
4.4 曲線操作 122
4.4.1 橋接曲線 122
4.4.2 簡化曲線 124
4.4.3 連線曲線 124
4.4.4 投影曲線 125
4.4.5 組合投影曲線 127
4.4.6 鏡像曲線 127
4.4.7 纏繞/展開 128
4.4.8 偏置曲線 129
4.4.9 相交曲線 131
4.4.10 截面曲線 131
4.4.11 抽取曲線 133
4.5 曲線實例 134
第5章 零件造型的基本方法 143
5.1 基礎知識 143
5.1.1 概述 143
5.1.2 特徵 143
5.1.3 關聯 144
5.1.4 參數化 144
5.1.5 父子關係 145
5.2 創建草繪實體特徵 145
5.2.1 拉伸實體特徵 145
5.2.2 迴轉實體特徵 149
5.2.3 沿引導線掃掠實體特徵 150
5.2.4 管道實體特徵 153
5.3 創建放置實體特徵 154
5.3.1 孔特徵 154
5.3.2 圓角特徵 157
5.3.3 倒角特徵 166
5.3.4 抽殼特徵 168
5.3.5 三角形加強筋特徵 169
5.3.6 拔模特徵 170
5.4 特徵的複製 174
5.4.1 複製特徵 174
5.4.2 鏡像特徵 174
5.4.3 實例特徵 175
5.4.4 特徵分組 180
5.5 零件造型實例 181
5.5.1 拉伸實例1 181
5.5.2 拉伸實例2 190
5.5.3 迴轉與掃掠實例 204
5.5.4 飛錘實例 212
第6章 特徵的操作與圖層管理 235
6.1 父子關係 235
6.2 編輯特徵參數與可回滾編輯 236
6.3 特徵重排序 240
6.4 插入特徵 241
6.5 特徵重命名 242
6.6 編輯位置 243
6.7 移動特徵 244
6.8 特徵的抑制、取消抑制和刪除 246
6.9 移除參數 247
6.10 特徵回放 248
6.11 圖層的套用與管理 250
6.11.1 圖層設定 251
6.11.2 圖層類別 253
6.11.3 圖層在視圖中可見 255
6.11.4 移動至圖層 256
6.11.5 複製至圖層 257
6.12 特徵操作實例 257
6.12.1 【實例1】編輯特徵參數 257
6.12.2 【實例2】可回滾編輯參數 259
6.12.3 【實例3】抑制/取消抑制特徵與特徵重排序 261
6.12.4 【實例4】移動特徵 264
第7章 高級實體特徵 266
7.1 鍵槽特徵 266
7.2 凸起特徵 269
7.3 偏置凸起特徵 272
7.4 螺紋特徵 273
7.5 高級實體特徵實例 275
第8章 零件造型的其他功能 292
8.1 表達式 292
8.1.1 表達式概述 292
8.1.2 表達式的操作 294
8.2 分析CAD模型 302
8.2.1 測量距離 302
8.2.2 測量角度 307
8.2.3 偏差分析 310
8.2.4 測量長度 312
8.2.5 最小半徑 313
8.2.6 測量面 313
8.2.7 幾何屬性 313
8.2.8 測量體 315
8.2.9 檢查幾何體 316
8.2.10 簡單幹涉 319
8.3 檔案的轉換 320
8.3.1 數據的導出 320
8.3.2 數據的導入 327
8.4 材料與紋理 329
8.4.1 材料與紋理類型 330
8.4.2 材料與紋理的編輯 330
8.5 單位的設定與管理 337
8.5.1 對信息和分析結果設定單位 337
8.5.2 定製單位 337
8.5.3 單位轉換器 337
8.5.4 單位管理器 338
8.5.5 單位信息 341
8.6 利用部件族建立標準零件庫 341
8.7 表達式實例 344
8.8 部件族套用實例 348
第9章 曲面特徵的創建與編輯 360
9.1 曲面概述 360
9.1.1 曲面特徵的構造方法 360
9.1.2 曲面特徵的套用範圍 361
9.1.3 曲面創建的基本原則 363
9.2 曲面中的幾個概念 363
9.2.1 體的類型 363
9.2.2 曲面的U、V方向 364
9.2.3 曲面的階次 364
9.2.4 補片類型 364
9.3 基於點的曲面的創建 364
9.3.1 通過點 365
9.3.2 從極點 367
9.3.3 從點雲 367
9.4 基於線的曲面的創建 370
9.4.1 直紋面 370
9.4.2 通過曲線組 375
9.4.3 通過曲線格線 381
9.4.4 掃掠 387
9.4.5 截型體 403
9.5 基於面的曲面的創建 427
9.5.1 橋接 428
9.5.2 N邊曲面 430
9.5.3 延伸 434
9.5.4 規律延伸 440
9.5.5 擴大 444
9.5.6 偏置曲面 445
9.5.7 大致偏置 448
9.5.8 修剪的片體 451
9.5.9 修剪和延伸 452
9.5.10 圓角曲面 456
9.5.11 分割面 460
9.5.12 連結面 462
9.6 曲面的編輯 462
9.6.1 移動定義點 462
9.6.2 移動極點 464
9.6.3 等參數修剪/分割 467
9.6.4 更改階次 471
9.6.5 更改剛度 472
9.6.6 法向反向 473
9.7 基本曲面特徵及操作綜合實例 474
9.8 高級曲面特徵及操作綜合實例 483
第10章 裝配 509
10.1 裝配概述 509
10.1.1 裝配中的幾個術語 509
10.1.2 引用集 510
10.1.3 裝配導航器 513
10.2 裝配的創建 513
10.2.1 添加組件 514
10.2.2 新建組件 516
10.2.3 新建父對象 517
10.2.4 替換組件 518
10.2.5 創建組件陣列 518
10.2.6 配對組件 519
10.2.7 重定位組件 525
10.2.8 抑制組件 527
10.2.9 取消抑制組件 528
10.3 裝配爆炸圖 528
10.3.1 創建爆炸圖 529
10.3.2 編輯爆炸圖 529
10.3.3 自動爆炸組件 530
10.3.4 取消爆炸組件 531
10.3.5 刪除爆炸圖 531
10.3.6 隱藏爆炸圖 531
10.3.7 顯示爆炸圖 531
10.3.8 從視圖中移除組件 531
10.3.9 恢復組件到視圖 532
10.3.10 創建追蹤線 532
10.4 裝配綜合實例 534
第11章 建立工程圖 552
11.1 工程圖模組簡介 552
11.1.1 進入工程圖 552
11.1.2 工程圖工作環境 553
11.2 視圖的管理 555
11.2.1 基本視圖 555
11.2.2 投影視圖 557
11.2.3 剖視圖 558
11.2.4 半剖視圖 559
11.2.5 旋轉剖視圖 559
11.2.6 局部剖視圖 559
11.2.7 斷開剖視圖 561
11.2.8 局部放大視圖 561
11.3 視圖的編輯 562
11.3.1 移動/複製視圖 562
11.3.2 對齊視圖 563
11.3.3 視圖邊界 565
11.3.4 視圖相關編輯 569
11.3.5 更新視圖 571
11.4 工程製圖參數首選項 571
11.4.1 視圖首選項 572
11.4.2 注釋首選項 574
11.4.3 剖切線首選項 580
11.4.4 視圖示簽首選項 580
11.5 工程圖示注 581
11.5.1 尺寸標註 582
11.5.2 表面粗糙度符號 583
11.5.3 編輯文本 585
11.5.4 實用符號 587
11.5.5 ID符號 591
11.5.6 用戶自定義符號 591
11.5.7 定製符號 592
11.5.8 形位公差標註 593
11.5.9 繪製表格 594
11.6 創建工程圖綜合實例 59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