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UX模型

REDUX模型(Exchange rate dynamics redux),80年代建立起來的經常帳戶的跨時分析通常假定價格是完全彈性的,因此它忽略了短期價格剛性和商品要素市場同時不均衡的存在。跨時模型通常也假定經濟的高度一體化,這樣國際商品的套利存在導致價格調整的彈性大,因此該模型是在完全彈性價格的條件下進行討論的。而融入粘性價格的分析,進一步發展了跨時均衡的分析,這就是Obstfeld和Rogof (1995)著名的Redux模型(Exchange rate dynamics redux),它是新開放經濟總量經濟學分析的起點,也是開放經濟總量經濟學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REDUX模型
  • 外文名:Exchange rate dynamics redux
  • 時間:80年代
  • 用途:新開放經濟總量經濟學分析的起點
模型介紹
REDUX模型
Redux模型假定只有無風險的實際債券的國際交易,因此金融市場是不完全的。CKM(1998)在PTM模型的框架內,比較了在完全市場的條件下和只有國內貨幣標價的名義債券交易的條件下,貨幣衝擊的效應,其結論顯示redux在這方面也頗有說服力。 Sutherland(1996)在跨時的一般均衡的模型框架內分析了交易摩擦――金融市場是不完全的,購買債券涉及到凸的調整成本。商品市場是完全競爭的,是Calvo型的緩慢調整市場。Sutherland指出價格慣性越大,金融一體化的障礙對產量的影響越大。價格慣性較大,產量調整緩慢,更多的廠商通過國際金融的市場煨平消費。Sutherland的模擬指出當衝擊來源於貨幣市場,金融市場的一體化增大了許多變數的波動;當衝擊來源於實際需求或供給,減弱了大多數變數的波動。在Sutherland的一般化的模型中(Senay,1998),這些結論也存在,例如,正的國內貨幣的衝擊導致國內利率下降,所以和國外有一個負的利差,而負的利差導致較小的匯率貶值和國內消費相對更大的變化,這意味著國內產量比redux模型上升的小。
OR(1995)認為分析商品市場的不完全性或慣性似乎是不具有說服力的,故假定國際資本市場是完全的。實際上,如果是完全的國際風險分擔,價格或工資剛性怎么可能與之共存?不過,完全的資本市場一體化的假設是有爭論的,儘管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金融一體化的程度逐步增加,但是金融市場的摩擦阻力可能還是存在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