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The Road(傑克·凱魯亞克創作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在路上》(On the Road) ,是美國“垮掉的一代”作家傑克·凱魯亞克創作於1957年的小說。這部小說絕大部分是自傳性的,基於作者橫穿20世紀中期的美國大陸的經歷。它一經問世即令輿論譁然,毀譽參半,但被公認為1960年代嬉皮士運動和垮掉的一代的經典之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在路上--傑克·克魯亞克
  • 外文名:On The Road
  • 資源類型:MP3
  • 版本:10.23更新 《法丐》 
  • 發行時間:2005年
  • 地區 :美國
  •  語言 :英語
簡介
《On The Road》被認為是美國50年代的代表作之一,它不僅在文學方面開創了美國新的文學道路,更重要的是它是美國50年代Beat Ggeneration的縮影。國內很多人由於不了解書中的社會歷史背景,閱讀《On The Road》時並沒有理解小說的真正內涵。有些人知道小說是反映Beat Ggeneration的,但由於我國將Beat Ggeneration翻譯為“垮掉的一代”,很多人對這一代人的認識有所偏頗,導致一些讀者消極地對待書中描述的行為,而並沒有真正領會書中Beat Ggeneration的思想。
國內外很多學者一直研究Beat Ggeneration,對Beat Ggeneration的認識也很多。我是在課堂上接觸到Beat Ggeneration和《On The Road》的,當時對這一群作家的行為有所不解,課後查閱了大量關於Beat Ggeneration 的資料,同時認真閱讀了《On The Road》,對Beat Ggeneration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下面我就從三個方面展開論述一下從《On The Road》中體現出的Beat Ggeneration。
1.戰後50年代美國歷史背景
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是追求物質主義的十年,也是“同一性”的十年。大蕭條時期和二戰期間美國物資匱乏,使得戰後美國人民對物質貨物的追求成為生活的主要目標,特別是電視媒體和廣告所描繪的理想家庭生活,更加推動了人們對物質的追求;戰後的美國從汽車到衣服,從社會行為到政治,到處都顯示著“同一性”;再者,當時大部分婦女只有一個選擇:順從為一個家庭主婦和媽媽;在冷戰期間,美國領導它的聯盟國對抗蘇聯共產主義联盟,這允許美國政府可以隨意定罪,甚至對持不同政見的人進行迫害,認為社會的非基督教徒威脅著美國政府安全。
就是在這種社會氣氛下,有一群作家起來通過他們的詩歌和他們獨特的生活方式來表達他們對社會追求物質和“同一”的反感,闡述他們被社會疏遠的孤獨,同時他們在自己的旅途上探究生活的真諦。這群作家後來就被稱為:The Beats。
2.關於Beat Ggeneration
JACK KEROUAC認為,Beat Ggeneration是美國戰後瘋狂的一代。
JACK KEROUAC說:“beat, meaning down and out but full of intense conviction.” “It never meant Juvenile delinquents, it meant characters of a special spirituality who didn't gang up but were solitary Bartlebies staring out the dead wall window of our civilization”[1]。
Kerouac 在他的日記中寫道,"Beat doesn't mean tired, or bushed, so much as it means beato, the Italian for beatific: to be in a state of beatitude, like Saint Francis, trying to love all life, trying to be utterly sincere with everyone, practicing endurance, kindness, cultivating Jack Kerouacoy of heart. How can this be done in our mad modern world of multiplicities and millions? By practicing a little solitude, going off by yourself once in a while to store up that most precious of golds: the vibrations of sincerity."
可見,beats是一群落魄潦倒但是充滿激烈的信念的一群人,他們反對社會的因循守舊和物質主義,通過嘗試各種社會上沒有或反對的事物來追求生活的真諦。通過他們的革命旅程為美國尋求真理,Allen Ginsberg曾經宣稱:"The original task was to widen the area of consciousness in America",他們也正是這么做的。JACK KEROUAC和Allen Ginsberg通過他們開創性的詩歌和生活原則,激發了美國後50年的其它詩歌革命和社會運動。
3.從《On The Road》中看Beat Ggeneration
《On The Road》是關於兩個年輕人索爾?佩拉提斯和狄恩?莫里亞蒂他們瘋狂地在美國大陸來回旅行的故事。小說實際記錄了40年代末 JACK KEROUAC跟他的朋友Neal Cassady以“beaten”的生活方式從一個城市搭車旅行到另一個城市的真實故事。小說主人公“索爾?佩拉提斯”代表JACK KEROUAC本人,他是一個年輕純真的作家;狄恩?莫里亞蒂(代表Neal Cassady)是“屬於美國充滿活力的一代新人,他和卡羅在丹佛人眼裡是一種標新立異的先鋒派怪物”[2];卡羅?馬克斯(原型為Allen Ginsberg)是個憂鬱、隱諱的詩人。他們的旅途有鄉村野外、沉睡的小鎮、叢林、無盡的沙漠等等,所有的這些都通過道路連結。
3.1 Beats的生活態度
他們對生活熱情渴望,生活狂放不羈,通過自己的“冒險”探究生活的真諦。而他們的“冒險”就是到處旅行和體驗各種新奇事物。小說中這一群人:“他們一起衝上大街去尋找、探究那些當時頗感興趣的東西,儘管後來這些東西在他們的眼裡又會變得枯燥而又乏味起來。然後他們又再次去冒險,去尋找新的興趣”。“他們的生活狂放不羈,說起話來熱情洋溢,對生活十分苛求,希望擁有一切,他們對平凡的事物不屑一顧,但他們渴望燃燒,象神話中巨型的黃色羅馬蠟燭那樣燃燒,渴望爆炸,象行星撞擊那樣在爆炸聲中發出藍色的光,令人驚嘆不已。”
Beats追求自由,反感因循守舊的生活。狄恩描繪那些因循守舊的人:“你看前面這些人,他們一直都在擔心,算計著跑了多少路,今晚在那裡睡覺,汽油錢是多少,天氣怎么樣,最後怎樣才能到達等等等等” [3]。“數百萬人毫無休止地為了生存而四處奔波,象一場噩夢——掠奪、攫取、失去、嘆息、死亡,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長島外面的那些城市裡為自己爭得一塊墓地”。[4]而索爾和狄恩等新一代年輕人不願過這樣陳舊乏味的生活,他們選擇遊歷美國,“在路上”尋求生活的真諦。 “我們將要去做一切我們從前沒有做過或者從前認為不屑於做的事” [3]。
他們有隨時死亡的恐懼,生活“及時行樂”。這一群人在經歷了二戰後,又進入冷戰和麥卡錫主義的“紅色”政治迫害,加上核武器的威攝,使他們有隨時都可能死亡的恐懼感,“死神將在我們進入天堂之前把我們抓住”[5]。正如索爾?佩拉提斯說:“生命是神聖的,每一秒鐘都很珍貴”,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狄恩?莫里亞蒂“好像同時在做所有的事情”。同時,他們用他們所有的精力在他們活著的時候去體驗儘可能多得事物。他們的生活態度也變得及時行樂——“噢,我們應該及時行樂,事情該怎樣就怎樣。”[6]
3.2 Beats的行為
3.2.1 流浪
他們很多時候的旅行都是搭車而行的,有時他們身無分文過著流浪的生活。而他們就是在這時刻面臨死亡的旅途中感受生命,探索生命的真諦。小說多處表達了他們在流浪過程中對生活的領悟。“我們的破行李又堆在了路邊,前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沒關係,生活本身就是一條永無盡頭的大路”[7]。 “你的路是什麼呢?夥計?——聖徒的路,瘋子的路,虛無縹渺的路,淡泊悠閒的路,還是其他什麼路?從某種程度上說,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路,問題是怎么走?走到哪兒?”[8] “在穿過科羅拉多州和猶他州交界的大沙漠時,在沙漠之上,在被太陽照射成金色的雲層中,我看見了上帝,他似乎在伸出手指對我說:“穿過這裡,一直向前。你們正走在通向天堂的大路上。”噢,好吧,我們一直向前。” [9]
3.2.2 吸毒
Beats的另一種體驗就是吸毒。Beats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參與偶然吸毒的群體之一,主要流行的毒品有大麻、苯丙胺、安非他明和海洛因。“在聖弗蘭西斯科,幾乎人人都吸毒。這裡是大陸的盡頭,沒有人會來管你” [10]。他們從吸毒的幻覺中體會樂趣和刺激,激發他們對生活認識的靈感。
小說在第四章第2節藉口狄恩給我們描述了吸食大麻後的感覺。“第一天,我象塊木板似地直挺挺地躺在床上,既不能動,也不能說話,只是兩眼大睜著直視前方。我可以聽見腦子裡嗡嗡作響的聲音,眼前閃動著各種圖象,奇妙無比。第二天,我漸漸有了意識,我所做過的、知道的、讀過的、聽過的和幻想過的一切又重新湧入我的腦海,它被按照一種新的邏輯方式排列起來,因為我什麼也不能想,只感到驚奇和激動、我不住說著‘好,好’,只有這樣才能稍稍平靜下來。這些大麻引起的幻覺一直持續到第三天,我才漸漸理解了所發生的一切,我的全部生活也被決定了”。
3.2.3 性
在他們的旅途中,走到哪都會去找女人,而當時的美國“各大城市都可覓到的妓女的身影” [11],狄恩很受女孩傾心,他同三個女人結過婚,但都是因為受不了他狂放不羈的生活曾離開他。同時,狄恩也受男性的喜歡,小說中卡羅?馬克斯就喜歡狄恩,他們倆“幾乎廢寢忘食地呆在一起聊天”。現實中的卡羅?馬克斯的原型Allen Ginsberg也曾是個同性戀者,而公開的同性戀在50年代不僅是罕見的,而且是不被接受的,Allen Ginsberg為同性戀做鬥爭,力爭一個更加開放的生活。
3.2.4 理解婦女,鼓勵婦女解放
50年代美國婦女的典型生活就是在家相夫教子,生活厭倦且“同一”。beats鼓勵女性走出傳統相夫教子的厭倦生活,鼓勵她們擁有自己的精彩人生。小說中索爾?佩拉提斯表達了他對婦女同情:“事實是我們都不理解女人,總是把過錯歸咎於她們。我們只有這么多能耐。”[12]小說第二章第2節描述了一個叫做找莉塔?貝特科特的女孩。當索爾問她“你想從生活中得到什麼?”時,女孩哀嘆著回答,“我不知道,我只想在餐桌旁好好地侍候人,別出亂子就行。”索爾“用手捂住了她的嘴,告訴她不要嘆息。我想告訴她我的生活是多么激動人心,告訴她我們可以在一起做許多事。”“我們躺在一起,凝望著天花板。我們都感到迷惑不解,為什麼上帝要讓人類如此痛苦。”在60年代和70年代婦女運動前,Beat Ggeneration的婦女就努力開創她們自己的生活。
3.2.5 音樂
Beats喜歡爵士樂和瘋狂的流行樂,他們把爵士樂演出也作為一種“及時行樂”。在路上,他們喜歡把收音機打開聽各種流行音樂。在酒吧,他們被爵士樂家的演出所激動和興奮。小說多處描寫酒吧的爵士樂家表演。“羅拉對任何事情都不抱怨。他是個大學者,常常在腋下夾著17世紀的樂譜手稿,跌跌沖沖地來到紐約的海濱,聲嘶力竭地唱著。他象只大蜘蛛那樣從大街上爬過,興奮的目光利刃一般閃過他的眼中。在極度激動中,他的脖子會發瘋似的扭動,他說話含混不清,他痛苦地蜷縮著身子,他腳步沉重地走來走去,他嘆息著,號叫著,最後在絕望中癱軟下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3.3 不被世人所理解
Beats在當時被大多數美國人所不理解不接受,小說中也有描寫:“他們圍坐在那裡,用一種鄙夷的目光狠狠地盯著狄恩。”這些人指責狄恩 “除了你自己和你那該死的尋歡作樂,你根本不考慮其他人。你所想的只是能夠從別人那裡得到多少錢和快樂,然後就把他們拋到一邊。實際上你簡直愚不可及,你從來沒想過生活是嚴肅的,每個人都在乾著什麼來代替無聊。”而狄恩則“他幽靈一般地孤獨地站在門口,凝視著街道。痛苦、指責、勸導、說教等等都跟在他後面,他的前面則充滿了坎坷和瘋狂。”[3]但是他們還是一如既往地進行他們的革命旅程。
4.小結
《On The Road》是Beat Ggeneration被美國關注的開端,它被奉為beats 的教科書,小說所表達的行為和感受,反映了Beat Ggeneration的行為和感受。本文以50年代美國的社會歷史為背景,通過分析《On The Road》的故事內容,從各個角度探究了Beat Ggeneration。這一群人對生活充滿激情,生活狂放不羈;他們追求自由,渴望從傳統的因循守舊中解放;他們通過各種體驗來探究生活真諦;他們的革命旅程被世人不解充滿坎坷等等。通過本文的研究,希望讀者能夠對Beat Ggeneration有更加全面的認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