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珍藏版世界名著系列:少年維特的煩惱

MK珍藏版世界名著系列:少年維特的煩惱

《MK珍藏版世界名著系列:少年維特的煩惱》內容介紹:一個寒冷的冬夜,一個青年自殺了。他年紀輕輕,朝氣蓬勃,才華橫溢,愛情、事業、地位、財富就擺在他的面前,他卻在寂靜的夜裡,用一把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故事讓很多女子落淚,也讓很多男子效仿,還讓叱吒風雲的拿破崙在艱苦的行軍途中百讀不厭。關於這個青年的故事,歌德曾寫道:“青年男子誰個不善鐘情?妙齡女人誰個不善懷春?這是我們人性中的至潔至純;啊,怎么從此中有慘痛飛進?可愛的讀者喲,你哭他,你愛他,請從非毀之前救起他的聲名;你看呀,他出穴的精魂在向你耳語:做個堂堂的男子。不要步我後塵!”

基本介紹

  • 書名:MK珍藏版世界名著系列:少年維特的煩惱
  • 作者:歌德 (Goethe J.W.V.)
  • 出版社:中國致公出版社
  • 頁數:154頁
  • 開本:32
  • 定價:15.00
  • 外文名: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
  • 譯者:楊武能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4504989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MK珍藏版世界名著系列:少年維特的煩惱》是歌德本人愛情生活的一次折射。一七七二年五月,歌德前往帝國法院的所在地韋茨拉爾實習。他在一次舞會上遇上了一個法官的女兒夏綠蒂·布甫,並對她一見鐘情。但這愛情一開始就注定是無望的,她是他好友凱斯特涅的未婚妻。對夏綠蒂無法遏止的愛使歌德異常痛苦,他幾度想以自殺求得解脫。他最終克制了這個愚蠢的念頭,不辭而別,離開了韋茨拉爾,訣別了令他魂牽夢縈的夏綠蒂。

作者簡介

作者:(德國)歌德(Goethe J.W.V.) 譯者:楊武能

圖書目錄


實用知識
第一編
第二編
補記
編者致讀者
我的樹葉即將枯黃
美好的傷害

文摘

著作權頁:



我多高興啊,我終於走了!好朋友,人心真不知是個什麼東西!我離開了你,離開了自己相愛相親、朝夕不捨的人,竟然會感到高興!我知道你會原諒我。命運偏偏讓我結識了另外幾個人,不正是為了來擾亂我這顆心嗎?可憐的蕾奧諾萊!但我是沒有錯的。她妹妹的非凡魅力令我賞心悅目,卻使她可憐的心中產生了痛苦,這難道怪得著我?然而——我就真的完全沒有錯嗎?難道我不曾助長她的感情?難道當她自自然然地流露真情時,我不曾沾沾自喜,並和大家一起拿這原本不可笑的事情來取笑她嗎?難道我?……唉,這人啊真是一種慣會自怨自責的怪物!而我,親愛的朋友,我向你保證,我一定改弦更張,絕不再像以往那樣,總把命運加給我們的一點兒痛苦拿來反覆咀嚼回味,而要樂享眼前,過去了的就讓它過去。是的,好朋友,誠如你所說:人們要是不這么沒完沒了地運用想像力去喚起昔日痛苦的回憶——上帝才知道為什麼把人造成這個樣子——而是多多考慮考慮如何挨過眼前的話,人間的痛苦本來就會少一些的。
勞駕告訴我母親,我將盡力料理好她那件事,並儘快回信給她。我已見過我姑媽了,發現她遠非我們在家所講的那么個刁婆子,而是一位熱心快腸的夫人。我向她轉達了我母親對於扣下一部分遺產未分的不滿;她則對我說明了這樣做的種種理由和原因,以及要在什麼條件下,她才準備全部交出來,也就是說比我們要求的還多……簡單講,我現在還不想具體談什麼;請轉告我母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就在這件小小的事情上,好朋友,我再次發現誤解與成見,往往會在世界上鑄成比詭詐與惡意更多的過錯。至少可以肯定,後兩者要罕見一些。
再就是我在此間非常愉快。這個樂園一般的地方,它的岑寂正好是醫治我這顆心的靈丹妙藥;還有眼前的大好春光,它的溫暖已充滿我這顆時常寒慄的心。每一株樹,每一排籬笆上,都是繁花盛開;人真想變成一隻金甲蟲,到那馥郁的香海中去邀游,去盡情地吸露吮蜜。
城市本身並不舒適,四郊的自然環境卻說不出的美妙。也許這才打動了已故的M伯爵,把他的花園建在一座小丘上。類似的小丘在城外交錯縱橫,千姿百態,美不勝收,丘與丘之間還構成一道道幽靜宜人的峽谷。花園布局單純,一進門便可感覺出繪製藍圖的並非某位高明的園藝家,而是一顆渴望獨享幽寂的敏感的心。對於這座廢園的故主人,我在那間業已破敗的小亭中灑下了不少追懷的眼淚;這小亭子是他生前最愛待的地方,如今也成了我流連忘返的所在。不久我便會成為這花園的主人;沒幾天工夫看園人已對我產生好感,再說我搬進去也虧待不了他。

序言

一七七四年,年僅二十五歲的歌德出版了他早年最重要的作品《少年維特的煩惱》(以下簡稱《維特》),一躍成為德國乃至歐洲最享盛譽的作家。從此這位“最偉大的德國人”一直以“《維特》的作者”聞名於世,直至一八三二年《浮士德》第二部出版。
《維特》究竟是怎樣一部書?它為何具有這么巨大的影響和意義?
《維特》名為長篇小說,實際篇幅不過一個中篇。全書分三個部分:第一、二部分純粹由主人公維特致友人威廉和戀人綠蒂的書簡構成;第三部分則是本書“編者”威廉寫的《編者致讀者》,交代了維特自殺的過程,中間穿插著維特臨死前寫的四封信和幾則殘簡。此外,書前有一段“編者”小引,說明編成此書的“由來”和“用意”。
小說的情節十分簡單,貫穿全書的主線為主人公不幸的戀愛與社會遭遇。筆者以為,不妨稱這部書為“青年維特碰壁逃亡記”——
第一次出逃:為擺脫舊日生活中的煩惱,維特來到一個陌生的小城。其時正是春光明媚的五月,他立即投身在美麗大自然的懷抱中,終日讀著莊嚴寧靜的荷馬古詩,與天真的兒童和淳樸的村民接近,於是感到有一種奇妙的歡愉充溢著整個靈魂。稍後他在舞會上認識了聰明俏麗的綠蒂姑娘,對她一見鐘情,並很快搬到她家附近居住,覺得自己好像進了“天國”,而綠蒂就是這個“天國”中的“天使”。可嘆好景不長,綠蒂的未婚夫阿爾伯特從外地一回來,維特便從他這幻想的“天國”中摔到了地上,處於十分尷尬的境地。於是煩惱代替了寧靜,失望代替了歡欣,就連美麗的大自然也變成了折磨他的“鬼魅”。維特只好逃出這個已經失去歡樂的“樂園”。
第二次出逃:維特到了一個公使館當秘書,一開始從實際工作中得到了一些慰藉,誰知上司是個褊狹迂闊的官僚,對他的工作和交往多有挑剔,使維特在他手下當差如在“苦役船”上一般難受。維特好不容易忍耐到第二年春天,卻又碰見一件更難堪的事:維特應邀到伯爵家做客,一班傲慢頑固的貴族對這個市民階級的青年在場大為不滿,伯爵只好催請他離去。此事立即成了全城盡人皆知的“醜聞”。羞憤之下,維特“曾上百次地抓起刀來,想要刺破自己的胸膛”。
第三次出逃:一年之後,在落木蕭蕭的初秋,因在社會上四處碰壁而心灰意懶的維特又逃回到了綠蒂身邊。可這時綠蒂已經結婚,他的“樂園”不復存在:大自然秋風蕭瑟,最小最可愛的一個村童已經死去,淳樸善良的村民一個個身遭不幸,就連兩株維特與金村老小十分珍愛的胡桃樹,也被貪財的村長夥同其新主人砍掉了……維特終於從一個精神病患者的話里悟出,所謂幸福只存在於瘋子的頭腦里。
第四次出逃:維特對現實生活已經絕望,唯有逃到愛情中去尋找寄託,便更狂熱地戀慕著有夫之婦的綠蒂。可這無異於飲鴆止渴,既招來他人物議,又引起阿爾伯特疑忌,綠蒂不得不趕走他。殘冬到了,維特深感自己成了世界上多餘的人,便懷著痛苦與憤懣的心情最後一次出逃,逃向了“黑暗和混沌”,逃向了死亡,因為——“別無他途”!
以上便是《維特》的主要故事,但他並非出自歌德的虛構,而是歌德根據一七七二年自殺身死的青年耶魯撒冷的不幸遭遇,並糅合進自己兩年來的痛苦經歷、思想和感情寫成的。女主人公綠蒂就是歌德一位朋友的未婚妻夏綠蒂·布甫的化身,年輕的詩人確曾熱戀過她。然而卻不能因此說,《維特》只是一部個人的戀愛與社會遭遇的悲劇。因為。正如十九世紀丹麥大批評家勃蘭兌斯等早就指出的,它還表現了一個時代的煩惱、憧憬以及苦悶。
《維特》出現在歐洲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的歷史轉折時期。經過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市民階級的階級意識已經覺醒,年青的一代更是感情激盪,強烈要求改變自己在政治上的無權地位,打破社會上嚴格的等級界線,建立人與人之間“自然的”、“平等的”關係。他們以“個性解放”、“感情自由”等口號來反對封建束縛。從這個意義上講,《維特》反映了十八世紀這個歷史轉折時期資產階級所感到的狼狽和痛苦。在歐洲大陸各國中,情況最糟糕的又數仍處於封建小諸侯統治下的德國。《維特》里展現的德國社會:城市裡充滿迂腐的貴族和庸俗的小市民,鄉村中到處是不幸者。對於這個使卓有才智、心地高尚的青年無以存身的社會,歌德通過主人公維特之口進行了多方面的抨擊和詛咒。
《維特》一問世,當即風靡了德國和整個西歐。一九二二年,我國出版了郭沫若譯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同樣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維特》在我國廣為流傳,也主要因為我國“五四”運動時期,與一個半世紀前的德國“狂飆突進”運動時期有不少類似之處。
同時必須強調,藝術上的成功也是使《維特》產生巨大影響的重要原因。歌德恰當地使用了第一人稱的書信體,取得了突出的藝術效果。近百封長短書簡組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前後加上“編者”的引言和按語,讀起來使人感到真切可信。信里時而寫景,時而抒情,時而敘事,時而議論,讀著讀著,我們仿佛就變成了收信人,聽見了主人公的言談笑語,啼泣悲嘆。
郭沫若在《維特》譯本序引中贊它是一篇散文詩。《維特》的確像抒情詩一樣以情動人。小說情節並不複雜,但卻扣人心弦,引人入勝。作者常常讓主人公直抒胸臆,如維特那封在生命的最後兩天斷斷續續寫成的絕命書,真是有聲有淚,哀婉淒絕。此外作者還巧妙地用自然景物烘托情感,用荷馬和莪相的詩句或詩中的意境渲染氣氛。
再有,小說的人物塑造也很出色。特別是青衣黃褲的翩翩少年維特,已成了世界文學中的著名典型,即那么一種“偉大而又渺小,可愛而又可鄙的怪人”(萊辛語)。
總的來說,強烈的時代精神加上卓越的藝術手法,賦予《維特》以爆炸似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使它在世界各國千千萬萬的讀者心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與迴響。
楊武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