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型內循環選粉機

K型內循環選粉機

《K型內循環選粉機》是江蘇科行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於2005年4月6日申請的專利,該專利的申請號為2005200704839,公告號為CN2788905,公告日為2006年6月21日,發明人是劉懷平、夏文林,該發明涉及一種在水泥生產的粉磨作業過程中,將固體物料顆粒按其粒徑大小進行分級的設備,特別是一種K型內循環選粉機。

《K型內循環選粉機》包括本機殼體、配風室、籠形轉子、撒料盤、進風管,還包括分散預分級室、切向小風管、進風環管、送風管、調節風閥、導風組件,分散預分級室由內、外殼體組成,分散預分級室的下端位於籠形轉子的撒料盤上方,分散預分級室的上端與配風室相聯通,進風環管設定在分散預分級室的外側四周,進風環管通過切向小風管與分散預分級室相聯通,進風環管與送風管的一端相聯通、送風管的另一端與該機的進風管相聯通。

2007年,《K型內循環選粉機》獲得第五屆江蘇省專利項目獎優秀獎。

(概述圖為《K型內循環選粉機》摘要附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K型內循環選粉機
  • 公告號:CN2788905
  • 公告日:2006年6月21日
  • 申請號:2005200704839
  • 申請日:2005年4月6日
  • 專利權人:江蘇科行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地址:江蘇省鹽城市人民中路96號江蘇科行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發明人:劉懷平、夏文林
  • 分類號:B07B7/00(2006.01)、B07B11/00(2006.01)、B02C23/08(2006.01)
  • 類別:實用新型專利
專利背景,發明內容,專利目的,技術方案,改善效果,附圖說明,權利要求,實施方式,榮譽表彰,

專利背景

水泥生產的粉磨作業過程中,需要將固體物料顆粒按尺寸大小進行分級處理。2005年4月前常用的分級設備為空氣選粉機,它是一種通過氣流的作用,使物料顆粒按尺寸大小進行分級的設備。中國2005年4月前水泥行業,使用較為廣泛的空氣選粉機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轉子式選粉機、另一種是O-Sepa選粉機。轉子式選粉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物料由選粉機上部進料管進入選粉機內,落到與轉子成一體的散料盤上,在散料盤的轉動作用下,物料一方面受到慣性離心力作用向四周散出,同時受到散料盤產生的上升氣流和外接風機進入選粉機的循環風的作用下向上揚起,在撒料盤上方形成物料沸騰。物料的細粉向上飄起,呈分散狀態,而較粗或較重的粉粒受到慣性力的作用甩向選粉機的內壁面,碰撞後失去動能沿壁面而滑下,落到粗粉收集錐中。而飄起的細粉在循環風的作用下繼續向上升,通過籠形轉子的細粉,隨循環風進入外部旋風筒內,粉體沉降,最後落入細粉收集錐中成為成品。循環風從旋風筒內至下而上進入出風管,出風管與循環風機進口相接,循環風機出口與選粉機的進風口相接,循環風得到循環。由於物料從落料斗自由落下,不能均勻地落到撒料盤上,使撒料盤拋料分散性變差、物料在撒料盤上方得不到充分沸騰,該區域粉體密度各處相差甚大,從而使選粉機的選粉效率降低。O-Sepa選粉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氣流由一、二次進風管進入分級室形成選粉氣流,由於旋轉的籠形轉子的作用在選粉區內形成渦流。粉體從進粉管自由餵入,落入籠形轉子上的撤料盤,在籠形轉子的轉動下物料被分散後進入選粉區的渦流中,形成夾帶物料的渦流氣流,氣流中不同粒徑的物料粉體在抽吸力、離心力重力的共同作用下被分選,物料的細粉隨氣流通過籠形轉子從出風管排出,進入外設的收塵器被收集下來即為成品。物料的粗粉體在選粉室內從上而下降落或被拋向內壁再下落到灰斗,從灰斗下部的出料口排出。由於粉體從進粉管自由餵入,落入籠形轉子的撒料盤上時,粉體得不到充分沸騰,該區域粉體密度各處相差甚大,使選粉機的選粉效率降低。

發明內容

專利目的

《K型內循環選粉機》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K型內循環選粉機,它能夠使粉體從進粉管自由下落至撒料盤的過程中充分沸騰、懸浮分散,使該區域粉體密度均勻。

技術方案

《K型內循環選粉機》包括本機殼體、多點分料器、減速器、調速電機、立軸、配風室、旋風筒、籠形轉子、撒料盤、導向葉片、內錐體、進風蝸殼、進風管、循環風機,還包括分散預分級室、切向小風管、進風環管、送風管、調節風閥、導風組件,分散預分級室由內、外殼體組成,分散預分級室的下端位於籠形轉子的撒料盤上方,分散預分級室的上端與配風室相聯通,進風環管設定在分散預分級室的外側四周,進風環管通過切向小風管與分散預分級室相聯通,進風環管與送風管的一端相聯通、送風管的另一端與該機的進風管相聯通。
分散預分級室的上端與配風室相聯通處設有可調導風裝置,該裝置由均布設定在分散預分級室的上端與配風室相聯通處的葉片組成,通過調節葉片的角度可控制從分散預分級室進入到配風室內的風量。
送風管上設有調節風閥,調節風閥的下游設有增壓風機
進風管上設有除塵器進風管。
進風管上設有進冷風管。
進風蝸殼的內側與內錐體之間設有導風組件,導風組件由若干倒錐形導風葉片組成。

改善效果

由於《K型內循環選粉機》採用分散預分級室和進風環管、並由切向小風管使它們相聯通的結構,循環風從進風環管進入並通過切向小風管切向送入分散預分級室內,形成一旋轉氣流,對進入到分散預分級室內的物料粉體進行懸浮分散,粉體得到充分的沸騰,使該區域內粉體密度均勻,從而使選粉機的選粉效率得到提高;由於在進風蝸殼內設有導風組件,使進入選粉區的氣流旋轉上升且均勻分散,有助於提高選粉機的選粉效率。
該發明與2005年4月前已有技術O-Sepa選粉機相比,除塵器小、投資少;與轉子式選粉機相比,解決了超細粉收集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K型內循環選粉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3是圖1的B-B剖視圖。
圖中1.多點分料器,2.減速機,3.調速電機,4.出風管,5.配風室,6.旋風筒,7.可調導風裝置,8.分散預分級室,9.進風環管,10.籠形轉子,11.本機殼體,12.內錐體,13.導風組件,14.進風蝸殼,15.粗粉管,16.導風葉片,17.進風管,18.增壓風機,19.送風管,20.調節風閥,21.進冷風管,22.除塵器進風管,23.循環風機,24.擋料圈,25.立軸,26.撒料盤,27.切向小風管。

權利要求

1.《K型內循環選粉機》包括本機殼體(11)、多點分料器(1)、減速機(2)、調速電機(3)、立軸(25)、配風室(5)、旋風筒(6)、籠形轉子(10)、撒料盤(26)、導向葉片(16)、內錐體(12)、進風蝸殼(14)、進風管(17)、循環風機(23),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分散預分級室(8)、切向小風管(27)、進風環管(9)、送風管(19)、調節風閥(20)、導風組件(13),分散預分級室(8)由內、外殼體組成,分散預分級室(8)的下端位於所述籠形轉子(10)的撒料盤(26)上方,分散預分級室(8)的上端與所述配風室(5)相聯通,進風環管(9)設定在分散預分級室(8)的外側四周,進風環管(9)通過切向小風管(27)與分散預分級室(8)相聯通,進風環管(9)與送風管(19)的一端相聯通、送風管(19)的另一端與該機進風管(17)相聯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K型內循環選粉機,其特徵是:所述分散預分級室(8)的上端與配風室(5)相聯通處設有可調導風裝置(7),該裝置由均布設定在分散預分級室(8)的上端與配風室(5)相聯通處的葉片組成,通過調節葉片的角度可控制從分散預分級室(8)進入到配風室(5)內的風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K型內循環選粉機,其特徵是:所述送風管(19)上設有調節風閥(20),調節風閥(20)的下游設有增壓風機(18)。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K型內循環選粉機,其特徵是:所述進風管(17)上設有除塵器進風管(2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K型內循環選粉機,其特徵是:所述進風(17)上設有進冷風管(21)。
6.根據權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K型內循環選粉機,其特徵是:所述進風蝸殼(14)的內側與內錐體(12)之間設有導風組件(13),導風組件(13)由若干倒錐形導風葉片組成。

實施方式

圖1中,調速電機3與減速機2設定在本機殼體11的頂部上,立軸25的上端與減速機2相聯,立軸25的下端伸入到本機殼體11內且與籠形轉子10相固接。本機殼體11的內上部為配風室5。旋風筒6設定在本機殼體11的外側四周、其上部與配風室5相聯通、其頂部與出風管4的一端相聯通,出風管4的另一端與循環風機23的進風口相聯通。分散預分級室8由內、外殼體組成,分散預分級室8的上端與配風室5相聯通、該室的下端位於籠形轉子10的撒料盤26的上方,為控制從分散預分級室8進入配風室5的風量和細度,在分散預分級室8的上端與配風室5相聯通處設有可調節導風裝置7,該裝置由若干設定在分散預分級室8的上端與配風室5相聯通處的葉片組成,通過調節葉片的角度可調節從分散預分級室8進入到配風室5內的風量和細度。撒料盤26的內側設有擋料圈24,籠形轉子10的外側設有導風葉片16。多點分料器1的分料管均布在本機殼體11上部的外側四周並與分散預分級室8的上部相聯通,多點分料器1的分料管可設四路或更多路。進風環管9設定在分散預分級室8的外側四周,進風環管9通過切向小風管27與分散預分級室8相聯通,如圖2所示。為取得較好的效果,切向小風管27可設定8-12個。進風環管9與送風管19的一端相聯通、送風管19的另一端與本機的進風管17相聯通,為控制和增加進入進風環管9的風量,在送風管19上設有調節風閥20和增壓風機18。本機殼體11下部設有進風蝸殼14,進風蝸殼14的下部為錐體,其下端設有粗粉管15,進風蝸殼14的內上部設有內錐體12,為了使進入選粉區的氣流旋轉上升且均勻分散,在進風蝸殼14的內側與內錐體12之間設有導風組件13,導風組件13由若干倒錐形導風葉片組成,如圖3所示。該設備的選粉氣流由循環風機23供給,循環風機23將氣流通過進風管17將氣流送到進風蝸殼14內,通過導風組件13的倒錐形導風葉片,對氣流進行整流使之均勻分散,在導風組件13內部形成一旋轉上升的氣流,該氣流由下而上旋轉上升,再通過導風葉片16,氣流進入籠形轉子10與導向葉片16之間的選粉空間內進行選粉,而在進風管17上有一支管即送風管19,供給分散預分級室8的用風,由於循環風機23的抽吸作用,形成循環氣路。為了將循環風中含有的少量超細粉加以收集,在本機的進風管17上設有除塵器進風管22。為降低機內溫度和補充一部分風量,在本機的進風管17上設有進風冷管21。
工作時,調速電機3通過減速機2帶動立軸25旋轉,使籠形轉子10轉動。物料由餵料口餵入,由多點分料器1的分料管將物料分成多路進入分散預分級室8內,進風環管9內的氣流通過切向小風管27進入分散預分級室8內,形成一旋轉氣流,對進入該室的物料進行懸浮分散,使物料充分沸騰。由於配風室5內的負壓作用,物料中一部分細粉隨氣流經可調導風裝置7的調節進入配風室5內,後進入旋風筒6內進行收集,物料得到預分級;預分級後的物料,經分散預分級室8的下端均勻而分散地落入到籠形轉子10上的撒料盤26上,隨著籠形轉子10的轉動,撒料盤26將落在其上的物料向四周拋撒出去,因擋料圈24的阻擋作用,物料碰壁後在分散狀態下撒落在導風葉片16和籠形轉子10之間的分選區內,在分選氣流和籠形轉子10的共同作用下,經四級分選,同時受重力、風力和旋轉離心力的作用,較小顆粒的物料隨氣流進入籠形轉子10內,經配風室5進入旋風筒6使成品物料從氣體中分離出來,因此物料在分散預分級室8內的預分級分離和在分選氣流與籠形轉子10的共同作用下,經過的四級分級分離,合計進行五級分離,選粉機的選粉效率得到提高。

榮譽表彰

2007年,《K型內循環選粉機》獲得第五屆江蘇省專利項目獎優秀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