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亞(gaia(大地女神))

蓋亞(大地女神)

gaia(大地女神)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蓋亞(希臘語:Γαία、英語:Gaia (Gaea)),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大地之神,是眾神之母,所有神靈中德高望重的顯赫之神,她是與卡俄斯同輩的創世女神,也是能創造生命的原始自然力之一。《神譜》中這樣描述她:衝突與混亂來自於萬神之母蓋亞,也正是這位大母神生出了所有光明宇宙的天神。在她的身上,我們既看到了創造,又看到了毀滅,既看到了秩序,又看到了混亂,而總的說來,黑暗和混亂是她的本質。

蓋亞假說:英國科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提出蓋亞假說,即地球生命體和非生命體形成了一個可互相作用的複雜系統。蓋亞意識: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組成的一個意識。

基本介紹

地母蓋婭,蓋婭故事,蓋婭寶物,蓋婭西方,泰坦神,影響,蓋亞假說,提出,爭論,啟示,相關關係,蓋亞意識,蓋亞星系,

地母蓋婭

蓋亞,希臘神話中的大地之神,是眾神之母,所有神靈中德高望重的顯赫之神。蓋婭亦是希臘神話中最早出現的原始神,是希臘大地之靈。她是宙斯的祖母,她生下了天空烏拉諾斯(Uranos)、海洋蓬托斯(Pontus)和山脈烏瑞亞(Ourea),並與烏拉諾斯結合生了十二個提坦巨神及三個獨眼巨人和三個百臂巨神,是一切的開始,而所有天神都是她的子孫後代。至今,西方人仍然常以“蓋婭”代稱地球。
蓋婭在西方的地位有點近似於東方的后土皇地祗,不同的是皇地祗是與昊天相對應的自然神,而蓋婭還生育出希臘眾神,可謂是西方眾神的祖母。

蓋婭故事

聖母的救贖
傳說青銅時代以後,地上的人類變得愈來愈墮落,憤怒的天神為了保持世間的純潔,於是決定用洪水將渺小的人類滅絕。一時間生靈塗炭,千千萬萬的生命在頃刻間化為烏有,只有普羅米修斯的後裔杜卡立翁和他的妻子皮拉僥倖逃到了位於海平面之上的帕爾納索斯山上。當洪水退去,兩人看到漫山遍野的屍體時不禁為人類的瀕臨滅亡而憂慮不已。
蓋亞
杜卡立翁攙扶著精疲力盡的妻子走進一間破落的廟宇,兩個人伏在地上,祈求神明的指點。這時從上空傳來女神莊重的聲音:“我是大地女神蓋婭,人類是我的子女,我不忍看到他們受到這樣的劫難,就讓我來拯救蒼生吧。
土地是萬物之母,石頭就是我的骨骼。你們披上面紗,脫去衣服,拾起地上的泥土,將其撒在廟宇外的土地上。”於是兩人照著女神的旨意將泥土拋在了身後的大地上。只見泥土漸漸變得有形,成為了血肉,而石頭也變成了柔軟的骨骼,石頭上的紋理則變成了經脈。杜卡立翁拋出去的泥土變成了男人,而皮卡的則成為了女人。新誕生的人類學會了勞動和生產,從此和天神相安無事。這就是第二代人類的起源。
蓋婭賜子
作為地球之神與眾神之母,蓋婭給予地球一切生物以希望和福祉,地球上的生命能夠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全都依賴蓋婭的神力。相傳古代雅典國王埃勾斯一直到中年仍舊沒有兒子,而他的兄弟帕拉斯則有50多個兒子。
蓋亞
帕拉斯野心勃勃、生性暴虐,而且一心想登上王位。這令埃勾斯頭疼不已,他擔心一旦帕拉斯加冕,老百姓必將陷入暴政的痛苦之中。於是,他向雅典的保護神波賽冬祈禱,海神拿著三叉戟對他說:“我不能讓你得到孩子,但是我可以讓你擁有更強的軍隊,更廣闊的國土。”埃勾斯沒有接受,因為他認為戰爭只會給自己的臣民帶來災難。神母蓋婭知道了埃勾斯的選擇以後深受感動,為了感謝埃勾斯的良知,蓋婭決定讓他的妻子埃特拉懷上孩子。
果然,埃特拉後來生下了一個健康的男嬰,埃勾斯將他取名為忒修斯,意為“神靈的恩賜”。十幾年以後,忒修斯成長為一個健壯英俊、智勇雙全的男子漢,他挫敗了帕拉斯他們一夥的陰謀,成為了雅典的國王。

蓋婭寶物

生命之瓶
神話記載中的大地女神蓋婭擁有過許多寶物,但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蓋婭手中的生命之瓶了。相傳生命之瓶里裝的是萬物之種和生命泉水。身為大地女神的蓋婭將萬物之種撒播在土地上,然後澆灌以生命泉水,從此世間便孕育出了生命。蓋婭終日在天上向凡間灌注生命泉水,以確保萬物能夠交替繁衍、生生不息。

蓋婭西方

相傳蓋婭在太陽自東方升起時許下諾言:要將希望的種子植入每一個在地球上出生的生命。由於蓋婭是所有天神的始祖,所以在西方,人們亦把蓋婭作為求子之神,凡是難以生育的夫妻都會前去祭拜蓋婭神像以祈求獲得孩子的降臨。
她在希臘各地都受到崇拜,著名的德爾斐神廟最初曾是她的祭殿。

泰坦神

克洛諾斯(Cronus):蓋亞與烏拉諾斯的十二個泰坦神兒女中最年幼者。天、空間神,推翻父神而成為第二任神王。
瑞亞(Rhea):十二泰坦之一,地母神。克洛諾斯的妻子第二任神後。
歐申納斯(Oceanus):又稱俄刻阿諾斯,十二泰坦之一,大洋河流之神。泰坦神族的長兄,很多時能看到他低調開明的一面,他是那條環繞著宇宙轉動的液體腰帶,故而他的結尾也是開端:這條宇宙之河自我組成一個圓圈在轉動。他是同為神族的泰西斯的丈夫,與泰西斯有著三千位身任河神的兒子和三千位身任海之女神的女兒,他的詞源有“古老”之意,荷馬稱其為眾神的始祖。
泰西斯(Tethys):十二泰坦之一,海之女神。歐申納斯之妻,眾神的始母,她和俄刻阿諾斯一樣古老,早期神話里她是一位創世女神。另外不要和阿喀琉斯之母忒提斯(Θέτις)混淆。
許珀里翁(Hyperion):十二泰坦之一,飛越高空的太陽之神。赫利俄斯(太陽)、塞勒涅(月亮)和厄俄斯(黎明)之父。
忒亞(Thea):十二泰坦之一,光明女神;許珀里翁之妻,據說她和許珀里翁結合生下了赫利俄斯(太陽)、塞勒涅(月亮)和厄俄斯(光)。
謨涅摩緒涅(Mnemosyne):十二泰坦之一,記憶之神;宙斯第五位妻子九繆斯之母。
伊阿珀托斯(Iapetus):十二泰坦之一。普羅米修斯厄庇墨透斯墨諾提俄斯阿特拉斯的父親,神話中並未說明其神格與司職,但從其子的神話推測,他可能是與人類有關。關於他的妻子,有人說是克呂墨涅,有人說是亞細亞,還有人猜測是忒彌斯。總之他與妻子生了四位第二代提坦神:普羅米修斯、厄庇墨透斯、墨諾提俄斯和阿特拉斯。
克利俄斯(Crius):十二泰坦之一,歐律比亞的丈夫,阿斯特賴俄斯帕拉斯珀耳塞斯的父親。其神格與司職在神話中並沒有說明,但從《神譜》375行到403行來看,他的神格應該與天體和氣象有關。
忒彌斯(Themis):十二泰坦之一,秩序和正義女神.宙斯第二位妻子,時序三女神之母。
菲碧(Phoebe):十二泰坦之一,光明、神諭的女神;,母神勒托與流星女神阿斯忒里亞之母。
科俄斯(Coeus):菲碧的丈夫,勒托與阿斯忒里亞的父親,代表了宇宙旋轉軸坐標。κοῖος在古希臘語中是疑問詞“什麼,什麼樣的”其他含義未知。但從《神譜》404行到452行來看科俄斯的神格和司職應該和天體有關。

影響

由於烏拉諾斯把獨眼巨人百臂巨人關到地獄深處,生氣的蓋婭唆使兒子克洛諾斯(Cronus)閹割了父親,又幫助克洛諾斯的妻子保住了第三代神王宙斯。可以說希臘神話史神王的更替史都和她有關。至今,西方人仍然常以“蓋婭”代稱地球,在英語中也有許多“G”字母開頭的單詞和“地球”有關。

蓋亞假說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1961年邀請英國科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幫助尋找火星上的生命痕跡。洛夫洛克隨後提出了蓋亞假說,即地球生命體和非生命體形成了一個可互相作用的複雜系統。這一觀點一直受到環保主義者和氣象學家的擁護。
雛菊世界模型雛菊世界模型
蓋亞假說(Gaia hypothesis)是由英國大氣學家拉伍洛克(James Lovelock)在 20世紀60年代末提出的。後來經過他和美國生物學家馬古利斯( Lynn Margulis)共同推進,逐漸受到西方科學界的重視,並對人們的地球觀產生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同時蓋亞假說也成為西方環境保護運動和綠黨行動的一個重要的理論基礎。本文將對蓋亞假說的提出和發展、蓋亞假說的科學內涵及其爭論、由蓋亞假說所導致的新的地球系統觀和蓋亞假說給人們的啟示等方面進行闡述和討論。

提出

自古以來,人們嘗試各種的方法企圖了解“自然”的奧秘,在這當中西方文明里的科學傳統可以說是成果最為豐碩且最有影響的了.在十七世紀的時候,歐洲大陸興起了科學革命,女性主義的科學史家Carolyn Merchant(1 9 8 0)指出這個革命產生了一種看待世界的嶄新眼光(a new way of looking),科學家開始將自身與外在的世界區隔開來,嘗試將自身作為觀看的主體,而將外在世界當成被觀看的客體,這種我們稱作是主,客體二分的二元論(Dualism)。
人就是在這樣的觀看方式下與“自然”分開來了,作為觀看主體的人開始以跳脫自然之外的方式來觀察“自然”,似乎人可以跟“自然”分開似的!“自然”於是成為一個被動的,靜態的,可以被控制,被觀察的物件。
然而,看待“自然”的方式卻不一定只是遵照著這種古典科學觀的看法,希臘神話中有一個神祇叫作“蓋雅”(Gaia),意思是地母,換成中文的講法應該可以稱為“后土”。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有一個研究火星是否有生命的大氣科學家James Lovelock(1979)構想了一個對地球的理論稱為“蓋雅假說”(Gaia Hypothesis),後來經過他和美國生物學家馬古利斯( Lynn margulis)共同推進。
1989年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選擇蓋亞作為學術會議的主題,幾百名科學家和學者參加了會議,並於1993年出版了《科學家論蓋亞》(Scientistson Gaia)大型文集。從此儘管科學界對蓋亞假說有不同的觀點,但以此為主題進行研究的科學家越來越多,特別是NASA在全球生態學、生物圈學和地球系統科學的名義下支持此類研究,使得其影響也越來越大。一些科學哲學家、環境保護主義者和政治家等也從各自的角度關注和討論蓋亞假說,有關的論文和書籍也越來越多。

爭論

蓋亞假說至少包含5 個層次的含義:一是認為地球上的各種生物有效地調節著大氣的溫度和化學構成;二是地球上的各種生物體影響生物環境,而環境又反過來影響達爾文的生物進化過程,兩者共同進化;三是各種生物與自然界之間主要由負反饋環連線,從而保持地球生態的穩定狀態;四是認為大氣能保持在穩定狀態不僅取決於生物圈,而且在一定意義上為了生物圈;五是認為各種生物調節其物質環境,以便創造各類生物最佳化的生存條件。前兩層被稱為弱蓋亞學說,後三層為強蓋亞學說。
蓋亞假說的核心思想是認為地球是一個生命有機體。James Lovelock說過:“地球是活著的!”,而且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有機體,具有自我調節的能力,為了這個有機體的健康,假如她的內在出現了一些對她有害的因素,“蓋亞”本身具有一種反制回饋的機能,能夠將那些有害的因素去除掉。何以見得呢?
自地球形成以來的46億年中,太陽輻射強度增加了約30%(其中5%增加於顯生宙期間)。理論上說,太陽輻射強度增減10%就足以引起全球海洋蒸發乾涸或全部凍結成冰。但地質歷史記錄卻證明,地球上儘管發生過3次大冰期和大冰期內的暖熱期交替變化,地表的平均溫度變化僅在10℃上下。
這就表明歷史上地球存在某種內部的自我調節機制。當前大氣種溫室氣體的濃度急劇升高,導致全球溫度升高,理論上將導致陸地植被向兩極擴展,面積不斷增大,對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吸收也越來越強,這又反過來降低了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的濃度,即地球上也存在著負反饋機制。
地球似乎確實是一個“巨生命系統(Mega-life System)”。當然,這裡所謂“生命”,決不僅僅指通常意義上的代謝和繁殖,而是指一個能夠進行能量與物質交流並使之內部維護穩定的體系。按照這樣一種觀點,地球恰恰是這樣一個有機生命體,他利用太陽的能量並且照行星的尺度進行一種新陳代謝作用。
其中,生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假如地球上的生物突然不見了,所有構成地圈、水圈與大氣圈的上百種元素將會彼此共同反應,直到沒有任何更進一步的反應發生,從而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那么,地球這顆星球將會成為一個熾熱、無水氣的一片死寂之地,不再適合人類的居住。
通過與Lynn margulis長期的合作,James Lovelock的蓋亞假說把共同進化論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它認為地球上的生命和其物質環境,包括大氣、海洋和地表岩石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系統進化。它把地球看作一個生理的系統,拉伍洛克甚至直接把蓋亞假說稱為地球生理學。正象生理學用整體性的觀點看待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等生命有機體一樣、地球生理學是把地球作為一個活的系統的整體性科學。
在Lovelock那個年代,正當環境運動者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環境污染批判不遺餘力的時候,Lovelock這個說法後來成為世界地球日活動當中的重要宣傳議題,藉此批評人類對環境的倒行逆施. 有趣的是,James Lovelock雖然是一個科學家,但是他的論點卻引起許多科學同僚的批評,其中主要的批評就是他的論點不科學,因為他對生命的定義有違生物學家傳統上的理解,例如對生命的看法是可以繁衍與生長,然而地球如何繁衍與生長呢?
生物學家對生命的定義是可觀察且可操作性的,而Lovelock的論調更像是宗教性的反省,具有一種強烈的價值判斷在其中,將地球本身想像成女神的身體,森林是毛髮,河流是血脈,肌肉則為土地,地球上的芸芸眾生則轉化成依靠女神身體的更微小的生物,頓時傳統上生命與無生命的界線開始模糊了起來,原本科學家關於生命的定義逐漸受到質疑. Lovelock的“蓋亞假說”相當程度挑戰了古典科學觀的認知方式,也提出了對“自然”的不同看法。
隨著蓋亞假說的有些預測已經得到證實,對於前兩層含義一般沒有爭論;而對於後三層含義就有很大的爭論。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1. 如果把蓋亞作為一個負反饋調節系統,如何理解該系統的目標;2. 如何理解蓋亞的自動平衡態,在地球的大氣,環境等不斷發生巨大變化時,它是如何保持自動平衡的;3. 蓋亞作為一個整體系統,一直通過計算機模型和模擬實驗來研究,而科學理論是需要實際研究的。
應該看到,蓋亞假說作為一個具有科學革命意義的學說,在科學界引起激烈的爭論是一種正常現象。正是這種爭論已經並將繼續推動其向前發展。

啟示

蓋亞假說作為一種新的地球系統觀的意義在於,它能直接或間接地幫助回答當今人類所面臨的生態問題和世界觀問題。首先,全球生態環境惡化是人類當今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之一。蓋亞假說啟示人們,環境問題是涉及整個地球生態系統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不僅需要用系統的或整體的觀點和方法來認識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對生態環境影響,而且需要人類共同行動。同時,蓋亞假說也從道義上啟示人們,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都是地球母親的後代,人類既不是地球的主人,也不是地球的管理者,只是地球母親的後代之一。因此,人類應該熱愛和保護地球母親,並與其他生物和睦相處。
溫室效應對一般民眾或科學研究人員來說,都令他們印象深刻。不論是譏之為杞人憂天也好,或是視作大難臨頭也罷,全球都在密切注意它的變化,以及可能造成的影響。由於人類過度開採並使用石化燃料,已經使得原本存在地殼內的碳大量地進入大氣圈,使得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
有人認為這將造成全球氣溫上升,最後終將使南北極冰帽熔化,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人類的生存會受到極大的威脅;但蓋亞假說的支持者們認為地球不會變得如此不適合萬物生存,總會有一些制衡的作用應運而生,而所有的作用總和加起來產生的效果就是一個恆定的地球,把地球看成一個活體、一個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如此一來,一些看似不平衡的現象,便可以用個體生物上的觀念來了解。
對於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溫室效應,地球似乎就有個方法來對付它,這個機制的主角叫做二甲基硫。我們發現氣溫上升、鹽度增加等現象,會導致藻類增加二甲基初油酸的排放量;我們也看見二甲基硫的增加會使得大氣的反射率增加,進而降低地表溫度。
然而,到目前為止,認為整個地球具有自我調節氣候能力的看法,仍是一個未證實的假說。事實上,就算今天蓋亞學派的說法真的存在,那是否就代表著人類所作的一切,都有個凡事包容的媽媽──地球,在為他們處里善後呢?不但是一般保守的研究人員不那么認為,就連蓋亞學派的人也不敢那樣想。
蓋亞假說本身並不是判斷人們的行為正確與否的最終的道德標準,也不能得到地球生態系統自我調節的真實能力的數據。地球就算有自我調節的功能,那反應的時間也是相當長的。人類是現今地球上最有創造力,也最有破壞力的生物,我們肆無忌憚的破壞速度,是大地之母──蓋雅無法來得及趕上的。所以今天提出這個氣候控制的例子,進而引出蓋雅假說,目的並不是在給人類的所作所為找一個下台階。正面的意義在提供一個思考或研究方向,來合理地對待我們的環境,甚至期待人們可以將創造力用在幫助大地之母,至少別再增加她的負擔。
最後不得不引用恩格斯的警告:“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每一次勝利,在第一步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響,常常把第一個結果又取消了。”人類能否迷途知返,開始認識到自己保護地球,保護環境的責任?抑或地球不得不採取嚴厲的手段來懲治人類?須知地球已經歷了46億年,而人類從出現到消失,在地球歷史上也許不過是白駒過隙的一瞬間。

相關關係

夏革曰: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紘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列子·湯問》
伊米爾活著的遠古時代,沒有沙或者海,沒有洶湧的波浪;世界沒有大地,也沒有天空,只有那開裂的、寸草無生的鴻溝。—《西比爾預言書》
一個蘋果從樹上掉在牛頓的面前,為了追問為什麼,他發現了“萬有引力”;一隻甲蟲在球體上爬行,愛因斯坦想到了在引力場中時空的彎曲。
100多年前的一天,德國人魏格納無意中瞥了一眼掛在牆上平日熟視無睹的世界地圖,他的目光恰好落在南美洲和非洲大陸上,忽然,一絲令人戰慄的直覺閃過他的全身:這兩塊大陸可以合在一起!他立即全神貫注地仔細察看這兩塊大陸,發現大西洋兩岸的海岸線相互對應,特別是巴西東端的直角突出部分,與非洲西岸呈直角凹進的幾內亞灣非常吻合!
自從世界地圖繪出以來,看過世界地圖的人成千上萬,尤其是以知識代言人自居的科學家們,都不可能沒看過世界地圖。但從來沒有人發現這一點,也許有人發現了,然而他可能只把它當作巧合而一笑了之(大量的事實表明,自然科學中許多看似巧合的東西,最後證明都不是巧合,而是必然)。只有魏格納對此較上了真,他要證明這個直覺。
通過對地球物理學、地理學、氣象學、地質學和古生物學等各方面的大量數據的收集和比較,魏格納越來越相信自己當初的直覺是正確的,而且不單南美洲和非洲原來是在一起的,地球上所有大陸在中生代以前都曾是一個統一的巨大陸塊,他稱之為泛大陸或聯合古陸,其餘部分稱為泛大洋。可是,是什麼力驅使大陸分裂並隔離得那么遠?魏格納通過研究認為,是由於地球自轉產生的慣性離心力,導致大陸發生從兩級向赤道的離極運動。由於日月對地球的引力產生的潮汐作用,導致大陸向西的運動。
1912年,系統地表達魏格納觀點的書—《大陸和海洋的形成》出版,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轟動。
但是,馬上有人指出魏格納學說的致命硬傷——它無法解釋泛大陸分裂的古生代褶皺帶,無法解釋地殼的升降運動:如果大陸比基底堅硬,大陸就不會擠壓成褶皺,而是基底擠壓成褶皺;如果大陸的基底軟,則大陸根本不會漂流。
於是,這一學說馬上被人嗤之以鼻,視之為荒誕的謬論。1930年11月,魏格納在格陵蘭考察冰原時遇難,直到此時,他的學說也只是被人拿來作為嘲笑他的調料。
然而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精確的大地測量數據證實,大陸仍在緩慢地保持水平運動。古地磁的資料也表明,許多大陸塊所處的位置並不代表它初始的位置,而是經過了運移。
魏格納遇難30年之後——20世紀60年代以來,板塊構造學說的興起,才為魏格納的學說注入了新的生命,從而又成為一門顯學。
板塊構造學說是當代最有影響的全球構造理論,1968年由法國地質學家勒比雄提出。除了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學說,他的另一個理論支柱是海底擴張學說。
海底擴張學說原本是有關岩石圈發展的一種學說,於1961年由美國赫斯和迪茨提出。該學說認為地幔記憶體在著熱對流,變化了的地幔頂部的玄武岩熔岩物質,形成高溫上升流,在大洋中脊隆起,侵入並上升湧出,遇水作用成蛇紋石化,從而形成新的大洋地殼,將原先存在的大洋地殼不斷向外推移,使整個海底不斷自大洋中脊向兩側擴張。至海溝一島弧一線受阻於大陸而俯衝下沉,又融熔於地幔中,達到新生和消亡的消長平衡,使洋底地殼在2~3億年間更新一次。
該學說的主要證據是,印度洋洋中脊區的磁異常呈條帶狀,正負相間、平行於中脊的延伸方向,並以中脊為軸呈兩側對稱,其順序與年代一致,證明洋底是從大洋中脊向外擴展而成;轉換斷層概念的提出,使岩石圈水平位移成為可能,也說明大洋中脊的擴張新生洋殼和海溝帶的洋殼俯衝消減的消長平衡關係。測算結果表明,太平洋的擴張速率為每年5-7厘米,大西洋為1-2厘米。
板塊構造學說將大陸漂移學說和海底擴張學說統一起來,並賦予新的意義。
該學說認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體一塊,而是被一些活動的構造帶——海嶺、島弧、平移大斷層等所割裂的若干板塊。板塊的概念系指全球岩石圈板塊,厚約50-150千米,其下為一塑性軟流圈(層),屬上地幔上部,厚約100-200千米。全球岩石圈可劃分為六大板塊,即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除太平洋板塊幾乎完全是海洋外,其餘既包括大塊陸地,又包括大片海洋。六大板塊又可分成若干小板塊。如美洲板塊分為南、北美洲兩個小板塊,亞歐板塊可分出東南亞、阿拉伯半島、土耳其等小板塊,印度洋板塊可分出印度板塊等。板塊以一定的邊界(海嶺、島弧—海溝系、轉換斷層)來劃分,其同多以洋底張裂帶、轉換斷層、消亡帶、地縫合線為分界線。
板塊運動是一種與地軸斜交的擴張軸的旋轉運動,各塊板塊都有各自的旋轉軸,其運動方向就是平行於以旋轉軸為中心的小圓。板塊間的作用,洋中脊以水平張力為主,形成正斷層;島弧—海溝系以水平擠壓為主,形成逆掩斷層沖斷層;轉換斷層以剪下為主,形成一系列垂直於洋脊的平行斷裂。
板塊運動的主要驅動力來自地幔物質的對流,對流速率每年為1-20厘米,洋中脊是對流的上升處,海底是對流循環的頂部(平流運動),海溝是對流的下降處,洋殼于洋中脊產生,于海溝處消潛,循環範圍可達幾千千米,有的至今仍在活動,有的已停止循環。板塊內部強度較大,比較穩定,主要活動與變形發生在板塊邊緣,即板塊交界處。板塊俯衝,形成海溝、島弧與海岸山脈;板塊碰撞,形成山脈;板塊分裂,形成裂谷、洋中脊和海洋;板塊錯動,形成轉換斷層
板塊構造學說深刻地解釋了世界地震和火山分布、地磁和地勢現象、岩漿和造山運動,說明了全球性大洋中脊和裂谷系、大陸漂移、洋殼起源等重大問題,以全球整體的研究觀點,開拓了地球科學研究的深廣度。
但該學說對板塊活動具體作用過程和細節還不明確,對板塊動力的確定也還有問題,對板塊內部構造與板塊俯衝消亡及伴隨的岩漿活動研究不足。

蓋亞意識

蓋亞,即是神話中的大地之母。由於自然有幾個神奇之處:她會不斷的製造穩定狀態,她會對破壞穩態的行為反擊(看看沙塵暴,看看沙漠化),以及那些完美的自然定律。因此,有人認為地球或者宇宙擁有一個大意志,這就是蓋亞意識。蓋亞意識簡單來說就是地球存在一個意識,而這個意識是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組成的。

蓋亞星系

首次提出蓋婭星系理論的是美國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他在他的科幻小說《基地邊緣》(1982年出版)以及《基地與地球》(1986年出版)兩冊書中詳細的描寫了蓋婭行星的運行狀態,規其精髓,總結如下:
1:蓋婭的所有生物(包括人類,動物,植物,微生物),有機物,無機物都是生命共同體,可以同時分享自己體內的資料和記憶(甚至連石頭都可以保存信息)。
2:蓋婭行星上的所有生物都有聯通的思想,可以同時共享記憶以及感情的喜怒哀樂,同時蓋婭行星上所有的生物都可以互相互換,你變成我我變成你,因為蓋婭上的生物思想都是互聯的,所以蓋婭人都以我/我們/蓋婭來自詡。
3:蓋婭上的生物死亡後記憶仍然保存,哪怕屍體化為泥土,骨頭變成磐石都不會改變。因為蓋婭上的無機物也和有機物一樣是生命共同體,所以生物死後只是轉換了一種存在方式,“自我”仍未消亡。
4:蓋婭上的生物(主要是人類)都有心靈控制能力,可以隨意調整他人的情感,因為蓋婭人都有很強的腦電波,可以在很長的距離內接受以及改變他人的大腦運作方式。
由此我們可以看來,艾薩克·阿西莫夫創造的蓋婭似乎本身就是一個大生命,這個生命裡面不分生物還是有機無機物都是一體的。而且當整個銀河系都變成蓋婭後(當然前提是人類已經殖民了整個銀河系),如果河外星系的生物前來進犯,人類將無法從內部分化,因為所有人的思維都是一體的,所以背叛之類的事情永遠不可能發生。當然如果把範圍縮小,人類在銀河系中遇到了智慧生命並與之交戰時蓋婭也是一種很有力的武器。
當然蓋婭創立的初衷並不簡簡單單是為了與其它智慧生命作戰,蓋婭的最終目的是將整個宇宙以及空間全部變成蓋婭,無論宇宙中有多少智慧生命,有多少未發現的物質,統統都將併入蓋婭的麾下。
這種宇宙大一統的理論在很多科幻小說家的作品中都有筆墨,但大都只是概念性的提及,從未做詳細描述。但是阿西莫夫對蓋婭卻有比較詳細的闡述,不僅介紹了蓋婭行星的生態環境,還構思出了蓋婭大宇宙這樣的巨觀世界,與其它科幻作家比較起來,阿西莫夫的構思顯得更為嚴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