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edreich型共濟失調

Friedreich於1863年首先報導,因多數患者起病於成年前,侵犯脊髓後索及側索為主。故稱少年脊髓型共濟失調及少年脊髓型遺傳性共濟失調。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是共濟失調中最為常見的表現形式之一。 臨床表現:多數在兒童及少年期(5-18歲)起病,嬰幼兒偶見,最遲至30歲。首發症狀為兩下肢共濟失調,行走不穩,步態蹣跚,易於跌倒,站立時兩腿分得很寬,左右搖晃。繼而發展到雙上肢共濟失調,動作笨拙,取物不準,意向性震顫,言語不清或爆發性言語,視聽力減退,反應遲鈍。雙下肢肌無力,少數病例可有癱瘓。水平性眼震居多。 治療:本病無特效治療。輕病人可予支持療法、功能訓練。嚴重畸形者擬手術矯治;毒扁豆鹼、胞二磷膽鹼等藥物有一定近期療效。
疾病描述
Fredreich型共濟失調是表現小腦性共濟失調的最常特發性變性疾病,由Friedreich(1863)首先報導。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人群患病率2/10萬,近親結婚發病率高達5.6%-28%。本病具有獨特的臨床特徵,如兒童期發病,肢體進行性共濟失調,伴錐體束征、發音困難、深感覺異常、脊柱側突、弓形足和心臟損害等。
症狀體徵
1、通常4-15歲起病,偶見嬰兒和50歲以後起病者,男女均可受累。首發症狀為進展性步態共濟失調,步態蹣跚、左右搖晃、易於跌倒;2年內出現雙上肢共濟失調,表現動作笨拙和意向性震顫;在此早期階段膝腱反射和踝反射消失,出現小腦性構音障礙或爆發性語言,雙上肢反射及部分患者雙膝腱反射可保存。雙下肢關節位置覺和振動覺受損,輕觸覺、痛溫覺通常不受累。雙下肢無力發生較晚,可為上或下運動神經元損害或二者兼有。 2、患者在出現症狀前5年內通常出現伸性跖反射,足內側肌無力和萎縮導致弓形足伴爪型趾,是常見的體徵,也可以是未患病家族成員鼓勵的表現。進行性嚴重脊柱後側凸畸形可導致功能殘疾和慢性限制性肺部疾病,心肌病有時只能由超聲心動圖檢出,可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其他異常包括視神經萎縮、眼球震顫(多為水平性)、感覺異常、震顫、聽力喪失、眩暈、痙攣、下肢疼痛和糖尿病等。 3、查體可見根膝脛試驗和鼻目難立征陽性,75%有上胸但脊柱畸形,約25%患者有視神經萎縮,50%伴弓形足,85%伴心律失常或心臟雜音,10%-20%伴糖尿病。
 疾病病因
Friedreich型共濟失調(FRDA)是9號染色體長臂(9q13-12.2)frataxin基因非編碼區GAA三核苷拴重複序列異常擴增所致,正常GAA重複擴增42次以下,病人異常擴增(66-1700次) 形成異常螺旋結構可抑制基因轉錄。FRDA基因產物frataxin蛋白存在於脊髓、骨骼肌、心臟及肝臟等細胞線粒體內膜,導致線粒體功能障礙而發病。重複擴增癒合多數,發病年齡愈早。
病理生理
肉眼可見脊髓變細,胸段明顯;鏡下顯示後索、脊髓小腦束和皮質脊髓束變性,後根神經節和Clarke柱神經元丟失,周圍神經膠質增生;腦幹、小腦和大腦受累較輕。心臟因心肌肥厚而擴大。
診斷檢查
1、診斷:根據兒童或少年期起病,逐漸從下肢向上肢發展的進行性共濟失調,明顯的深感覺障礙如下肢振動覺、位置覺消失,腱反射消失等,通常可以診斷,如有構音障礙、脊柱側凸、弓形足、心肌病、MRI顯示脊髓萎縮和FRDA基因GAA異常擴增可確診。 2、輔助檢查: (1)X片可見脊柱和骨骼畸形;MRI可見脊髓變細; (2)心電圖常見T波倒置、心律失常和傳導阻滯,超聲心動圖示心室肥大;視覺誘發電位波幅下降; (3)DNA分析FRDA基因1號內含子GAA大於66次重複。 3、鑑別診斷:不典型病例需與以下疾病鑑別。 (1)腓骨肌萎縮症:為遺傳性周圍神經病,也可出現弓形足; (2)多發性硬化:有緩解-復發病史和CNS多數病變的體徵; (3)維生素E缺乏:可引起共濟失調,應查血清維生素E水平; (4)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症:兒童期起病表現小腦性共濟失調,可見特徵性結合膜毛細血管擴張。
治療方案
目前本病無特效治療,輕症病人可用支持療法和功能訓練,矯形手術如肌腱切斷術可糾正足部畸形。抗感染治療的進展使感染已不常見,心肌病變為較常見的死因。患者可在出現症狀5年內不能獨力行走,10-20年內臥床不起,有症狀平行患病25年,平均死亡年齡約35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