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42傘兵步槍(手遊《少女前線》中登場的角色)

FG42傘兵步槍(手遊《少女前線》中登場的角色)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FG42傘兵步槍(簡稱:FG42)是由雲母組研發、數字天空運營的戰術策略養成類遊戲少女前線(英:Girls' Frontline)及其衍生作品的登場角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FG42傘兵步槍
  • 研製時間:1942年
  • 服役時間:1942年-1945年
  • 國家:德國
  • 類型:機槍
  • 研發商:萊茵金屬公司
  • 生產商:克里格霍夫兵工廠
  • 稀有度:★★
  • 聲優:伊藤明日香
原型資料,角色數據,

原型資料

FG42傘兵步槍(Fallschirmjägergewehr 42)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萊茵金屬公司設計,克里格霍夫兵工廠實際生產的一款自動步槍。
FG42,是德語Fallschirmjägergewehr 42即“42型傘兵步槍”的縮寫,這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專門為傘兵研製的一種自動步槍。雖然不是一種成功的戰鬥步槍,但其設計卻很有意思,而且由於產量低,還不到7,000支,使這種步槍現在已經變得非常罕見,成為收藏家眼中的珍品。一支功能完好能夠發射的FG42大概能賣個5萬美元,而一支不能發射的FG42也能賣到1千至2千美元。傘兵是納粹德國的精銳部隊,隸屬於空軍,在二戰開始時德國傘兵的輕武器與陸軍的差不多。1941年5月入侵希臘克里特島的戰役是德軍傘兵的惡夢,在開闊地帶的激戰中,德軍傘兵的武器無法與英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部隊的SMLE步槍及布侖機槍抗衡,雖然德軍最終占領了克里特島,但傷亡率超過1/4。當時的德軍傘兵只裝備有少量的MG34,而且它的輕機槍形態也比其他輕武器要重得多,由於傘兵空降難以攜帶太多太重的裝備,而且要經常遠離補給地點獨自戰鬥,於是根據克里特島的經驗,帝國航空部提出研製一種能有效地代替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衝鋒鎗和機槍的通用傘兵武器。當時德國陸軍和武裝黨衛軍正在試驗G41半自動步槍,但納粹德國空軍司令赫爾曼·戈林堅持他的傘兵必需使用與陸軍不同的裝備,他認為這種“傘兵步槍”應當是輕得足以讓傘兵帶著一起跳傘,能提供精確的半自動火力,又具有全自動壓制火力,即同時兼顧制式步槍與輕機槍兩種角色,而且首選發射標準的7.92×57mm全威力槍彈。值得注意的是,在當時德國陸軍裝備部已經認定給全威力步槍加上全自動功能是不可行性的,因此德國陸軍非常重視中間型威力的7.92×33mm短彈和Mkb.42自動卡賓槍的研究工作,並最終發展成Stg.44突擊步槍。但戈林堅持他的傘兵必須使用全威力武器,於是帝國航空部制訂了這種稱為“傘兵步槍”的新武器的技術指標,並向武器製造商發出招標。1942年夏天,萊茵金屬-博爾西希公司(Rheinmetall-Borsig)和克里格霍夫兵工廠(Krieghoff)開始應這個要求研製新型武器。此外,毛瑟兵工廠也提交了經過改造的MG81機槍,但由於採用彈鏈供彈和重量超過5.4kg而很快就被淘汰。萊茵麥塔-博爾西希公司和克里格霍夫兵工廠在1942年中期開始提交原型槍進行試驗,經過測試後,萊茵金屬-博爾西希公司提交的原型槍FG42被選為優勝者,但仍需繼續改進。FG42主設計師路易斯·施坦格(Louis Stange)是MG34的設計師,他本人也是傾向於採用7.92×33mm短彈的,但顧客就是上帝,帝國航空部想要什麼他就得做什麼。在1942年下半年,由於空軍與陸軍、武器局與採購署之間的矛盾使FG42的計畫差點兒中止,幸好萊茵麥塔-博爾西希公司贈送給戈林一支FG42樣槍參加德軍42周年慶典,而戈林又把該槍送給了希特勒,希特勒對這種新式武器甚為喜愛,要求馬上生產,還希望能作為德軍的制式步槍,於是FG42得以繼續改進。1943年初,在試驗了改進過的FG42後,德國決定裝備這種傘兵步槍。但此時的萊茵金屬-博爾西希公司正忙於為德國陸軍生產其他的武器,沒有多餘的生產線去投產新槍,結果德軍只得把FG42的生產契約轉交給克里格霍夫兵工廠。克里格霍夫兵工廠生產的頭一批2000多支FG42步槍很快被移交給帝國空軍。在實際使用中,發現這種輕型步槍在全自動模式下需要很大的力氣來控制後坐力,而且生產成本也太高。根據反饋意見,克里格霍夫兵工廠的工程師在1944年初重新設計,經過改進後的新槍並命名為FG42第2型,或FG42-2,而原來的型號則被稱為第1型或FG42-1。FG42-2比FG42-1稍重,長度也略有增大,不過在全自動射擊時仍然是顯得太輕,甚至要依靠兩腳架來幫助控制後坐力,而且生產成本仍然是太高,尤其是與同時代的Stg.44突擊步槍相比較。而且在FG42-2的設計完成之前,戰爭境況已經變得很差。盟軍持久的轟炸已經嚴重削弱了納粹德國的軍工生產能力,使得武器生產不得不用較次的材料和工藝。為了儘快提高產量,德國又增加了5個其他規模較小的生產商來生產FG42,但直至戰爭結束時,6個生產商一共只生產了約5000支FG42-2步槍,而且只有很少的數量被交到軍隊手上。在奧托·斯科爾茲內(Otto Skorzeny)領導下營救貝尼托·墨索里尼的突擊隊就使用了FG42。不過如果按照材料和生產工藝來劃分,FG42一共有7種型號,前5種型號(從A到E型)是採用機加的鉬鋼機匣(moly-steel),而最前面的三種型號(A、B、C型)是正式投產前的試驗型,稍後的兩種生產型則採用不同的槍托材料(D型是用鋁合金,而E型是用薄鋼片)。而最後的F型和G型均採用低碳鋼機匣,而且為了節約寶貴的金屬資源,還改用了木製槍托,其中F型是採用新型衝壓機匣的試產型。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材料和工藝上的變化,在A型和E型之間及F型和G型之間,其零部件都不能互換。FG42是一種導氣式操作原理的自動武器,長行程導氣活塞位於槍管下方,迴轉式槍機有兩個閉鎖凸筍。在FG42-2的導氣系統上還增加了一個氣體調整器,以便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也能可靠地運作。FG42的擊發機構很有意思,當步槍在半自動狀態時採取閉膛待擊的方式,這樣是為了提高單發射擊時的精確性;而在全自動模式時則變成開膛待擊,這樣可便於冷卻槍膛。FG42結構上最大的特徵是彈匣從機匣左側水平插入,彈殼從右側拋出。FG42-2還在拋殼口後增加了一個彈殼導向板(使彈殼斜向拋出遠離射手的臉部),而在彈匣入口處有一個彈簧定位的防塵蓋。兩種型號的FG42都有槍口制退器,但各自採用不同的設計。FG42-1的手槍形握把的後傾角度很大,其目的是為了方便士兵在跳傘時向下方射擊,但事實證明這毫不必要,因而在FG42-2上改用了較直的手槍形握把。早期的FG42步槍採用衝壓鋼板製成的槍托,後來為了節約寶貴的金屬資源,到了生產FG42-2時則採用了設計不同的木製槍托。FG42-1的整體式兩腳架鉸接在機匣前方,並向前摺疊;而FG42-2的整體式兩腳架的強度增加,且安裝位置接近槍口,並向後摺疊。由於武器結構為直槍托且槍管在頂部,因此瞄準具安裝在可摺疊的柱上。所有的FG42步槍都可通過楔形頭裝上瞄準鏡架並安裝ZF-41光學瞄準鏡。FG42的重量不大,只比K98k略重,由於採用類似於無托的結構,因此全槍長度也比較短。除了生產難度大、後坐力難以控制外,FG42還有一些其他的缺點。例如供彈方式,FG42採用一個10發或20發的彈匣安裝在槍的左側,雖然側彈匣比下方彈匣更方便臥姿射擊,但實際使用中卻發現重心不平衡,在抵肩瞄準時很容易由於重心偏向一邊而影響了命中精度。另外由於採用短槍管,FG42的威力和有效射程都較短。另外在過去許多舊資料中,認為由於FG42的槍管較短,因而導致射擊時會比同樣發射8mm毛瑟彈的半自動步槍產生更大的槍口焰,而且後坐也較大,使它很容易暴露射手位置,並影響了射手觀察和瞄準的視野。但是一些有親身經歷的人認為,FG42的槍口焰較大並不是完全的事實。早期的FG42-1槍管長是502mm,只比G43短了4cm左右,而後來的FG42-2改用較長的525mm,在槍管長度方面相差不大。槍口焰大的原因是由於使用了現代的8mm毛瑟彈。因為現代的8mm毛瑟彈為了適合不同的槍,而採用了燃速較慢的發射藥,低速發射藥的特點是膛壓較低但持續壓力時間長,這樣比較適合較長的槍管,但德國人在二戰中使用的卻是燃速快的發射藥,雖然膛壓較高但壓力也下降得很快。當使用德國在二戰時的軍用彈藥時,FG42並不存在槍口焰太大的問題,但如果使用現代彈藥,槍口就會冒出很大的火球。FG42其實比較像ZB26/布倫輕機槍這樣的武器,但它同時卻又要兼任自動步槍的角色,因此重量太輕,雖然便於傘兵攜帶但在全自動射擊時卻不容易控制,因此FG42最終被認為是一種昂貴的失敗作品,並被更有效的Mp43/44/StG.44所代替。FG42的設計並沒有對戰後的輕武器發展產生直接衝擊,只是它的導氣裝置和槍機的一些設計細節被美國軍方的工程師所效仿,並連同MG42的供彈系統一起被套用到M60通用機槍的設計上。

角色數據

獲得
製造時間
04:50:00
製造公式
430 630 630 230
數據
編號
槍名
星級
類型
CV
作戰效能
NO.110
FG-42
★★
機槍
-
208
作戰能力
傷害
命中
迴避
射速
生命
成長
A
A
S
A
C
B
基礎數據
傷害
命中
迴避
射速
生命
移速
32
4
5
83
75
4
滿級數據
80
25
30
117
149
4
技能
掩護專注MG
lv.1
觸發率30%
提升自身200%閃避,持續4.0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