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F戰鬥機

F-5F戰鬥機

F-5F戰鬥機,是美國諾斯羅普公司研製的戰鬥機。F-5F為了維持與單座機相近的作戰能力保留了機載雷達和一門M39航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F-5F戰鬥機
  • 國家:美國
  • 類型:戰鬥機
  • 研發單位:諾斯羅普公司
發展沿革,F-5F雙座型,服役事件,

發展沿革

F-5F戰鬥機,是美國諾斯羅普公司研製的戰鬥機。
F-5E的雙座戰鬥/教練型是F-5F,不同於無航炮的F-5B,F-5F為了維持與單座機相近的作戰能力保留了機載雷達和一門M39航炮。另外F-5E/F的機身被加長加寬以便安裝進氣量更大的J85-GE-21B發動機,該發動機單台最大推力可達22.26千牛。機翼後方的兩側進氣道裝有類似百葉窗式的輔助進氣口,可在飛機起飛或速度低於Ma0.4時打開以增加進氣量。加大的機身中還增加了258.5千克的油箱容量,並且燃油系統也經過重新設計,增加了燃油系統抗炮火打擊能力。F-5E/F重新設計了機翼,加大了副翼,機翼面積也因此加大到17.28米2(不含邊條),使得飛機的靈活性大幅提升,特別是進行了最佳化設計的邊條翼面積增大到0.76米2,這樣可以提供更大的渦升力,使最大升力係數增加了38%,推遲機翼失速,改善飛機大迎角性能。後期又再次加大了邊條翼面積,使升力係數又增加了12%。另外F-5E/F的前起落架可以在起飛時伸長,可使飛機起飛迎角增加3°,機腹後部加裝著陸鉤使得F-5E/F可以在必要時進行攔阻著陸。後期生產的F-5E改用扁平的鯊魚頭式雷達罩,進一步提高了大迎角飛行時的縱向穩定性。
美國諾斯羅普公司生產的F-5E戰鬥機有“空中秀才”之稱,說它是“秀才”,是因為它的機體修長,單薄,給人一種“花拳繡腳”之感.F一5E是在F一5A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屬於第二代戰機。自70年代以來,台灣空軍先後從美國購買了226架F - 5E和F - 5F戰鬥機,自那時起,這些戰機就一直是台灣空軍的主力機種.
目前台灣空軍的裝備現狀屬於老、中、青三結合的結構:"老",是指其60架美國50年代生產的F-104G戰鬥機,剛剛宣布解除現役;“中”則是指占其空軍裝備總量近1/2的F - 5E和F - 5F戰鬥機;‘’青”是指90年代購進的部分屬第三代的F - 16 ,“幻影”2000和其自己生產的“經國”號戰鬥機.
根據台灣軍方前不久公布的“空軍精實方案”,其空軍在21世紀初將擁有430架戰鬥機.它們是:60架“幻影”2000, 150架F- 16, 130架“經國”號和90架F - 5E和F - 5F戰鬥機.

F-5F雙座型

F-5E研製之初,諾斯羅普的設計人員顯然認為沒有必要為該機專門研製一種教練型,F-5B已經足夠完成相應的改裝訓練任務了。但F-5E進入試飛後發現,該機的性能比F-5A提高較大,F-5B已難當重任。於是在1973年5月15日,美國空軍經國會批准後開始考察諾斯羅普的F-5E教練型方案F-5F。
和典型的雙座教練機改型途徑不同,F-5F不是簡單地在前機身中加入一個座位,而是完全重新設計前機身,加長1.2米。機頭保留了F-5E的AN/APG-159雷達,使得F-5F可以保留F-5E的全部作戰能力,但為此拆掉了1門航炮,另1門航炮備彈量減至140發—需要指出的是,由於在原來標準航炮位置多了一個衝壓空氣進氣口,往往令人誤以為F-5F仍裝備2門航炮。為了保持重心儘可能不變,F-5F在後機身噴口之前增加了配重,以平衡前機身加長增加的重量。 除了機身加長外,F-5F和F-5系列所有型別都不同的是,在機翼半翼展處增加了一對翼刀。國內研究曾經提到,由於F-5F前機身加長導致大迎角下機頭飄擺產生側滑,使得飛機方向穩定性下降,這對冀刀能夠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F-5F戰鬥機F-5F戰鬥機
1974年初,美國空軍批准了F-5F方案。當年9月25日,F-5F原型機(73-0889)由諾斯羅普試飛員迪克·托馬斯駕駛,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成功首飛。1976年初,兩架原型機完成全部試飛科目。

服役事件

1981年8月8日,國民黨空軍第5聯隊少校考核官黃植誠駕駛1架美制F-5F戰鬥教練機借考核新飛行員之機,駕機起義。當他飛到福建龍田上空時,后座的飛行學員許秋麟堅決要求回台灣,黃植誠便掉頭飛到東引島以西讓許跳傘,隨後再次飛往大陸,在福建福州機場安全降落。黃植誠獲得獎金65萬元,1988年被授予上校軍銜。高魁元則因此事引咎辭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