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路由器手冊

Cisco路由器手冊

《Cisco路由器手冊》是2000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George C・Sackett。

基本介紹

  • 作者:(美)George C・Sackett
  • 譯者:前導工作室
  • ISBN:9787111077527
  • 頁數:544
  • 定價:69.00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0-01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本書作為Cisco路由器的權威參考手冊,剖析了在實際項目中各種常用網路場景的Cisco路由器技術解決方案。通過大量的網路拓撲圖和實例,詳細講解Cisco路由器網路的設計與構建。全面闡述和分析了Cisco路由器的各類路由協定配置及其常用參數。
Cisco路由器手冊
本書適用於不同程度的Cisco網路設計與管理專業人員,也可供Cisco認證考試和大專院校網路專業師生參考。

作品目錄

目 錄
譯者序
前言
第1章 Cisc0IOS軟體
1.1優點
1.2軟體包
1.3所支持的特性
1.3.1協定
1.3.2管理
1.3.3多媒體和QoS
1.3.4安全數據傳送
1.3.5對IBM網路環境的支持
1.3.6IP路由協定
1.3.7橋接
1.3.8報文交換
1.3.9NetFlow交換
1.3.10ATM
1.3.11按需撥號路由
1.3.12訪問伺服器
1.3.13LAN擴展
第2章 Cisc0路由器硬體
2.1Cisco路由器網路分層
2.2線上插拔
2.3Cisco12000 系列
2.3.112000系列的使用
2.3.212000交換處理器
2.3.312000系列的存儲器
2.3.412000系列的線卡
2.3.512000系列的軟體支持
2.4 Cisco7500系列
2.4.17500系列的使用
2.4.27500系列的系統處理器
2.4.37500系列的存儲器
2.5Cisco7200系列
2.5.17200系列的使用
2.5.27200系列的網路處理引擎
2.5.3 7200系列的存儲器
2.6 Cisco7000系列
2.6.17000系列的使用
2.6.27000系列的系統處理器
2.6.37000系列的存儲器
2.6.4Cisco7x00系列接口處理器
2.6.57x00ATM接口處理器
2.6.67x00通道接口處理器2
2.6.77x00通道化T3接口處理器
2.6.87x00乙太網接口處理器
2.6.97x00快速乙太網接口處理器和
FEIP2
2.77x00FDDI接口處理器
2.87x00快速串列接口處理器
2.8.17x00“高速串列接口”接口處理器
2.8.27x00多通道接口處理器
2.8.37x00報文OC-3接口處理器
2.8.47x00服務提供者MIP
2.8.57x00標準串列接口處理器
2.8.67x00令牌環接口處理器
2.8.77x00多功能接口處理器2
2.9 Cisco7x00系列的連線埠和服務適配器
2.9.17x00ATMOC-3
2.9.27x00ATM電路仿真服務
2.9.37x00100VG-AnyLAN
2.9.47x00ISDN基本速率接口
2.9.57x00通道化T1/E1ISDNPRI
2.9.6 7x0010BaseT乙太網
2.9.77x0010BaseFL乙太網
2.9.87x00快速乙太網
2.9.97x00同步串列
2.9.107x00單連線埠Molex200針插座
2.9.117x00同步串列E1-G.703/G.704
2.9.127x00令牌環
2.9.137x00FDDI
2.9.147x00HSSI
2.9.15 壓縮服務適配器
2.10Cisco4000系列
2.10.14000系列的使用
2.10.24000系列的處理器
2.10.34000系列的存儲器
2.11 Cisco3600系列
2.11.13600系列的使用
2.11.2 3600系列的處理器和存儲器
2.12Cisco2600系列
2.12.12600系列的使用
2.12.22600系列的處理器
2.12.32600系列的存儲器
2.13Cisco2500系列
2.13.12500系列的使用
2.13.22500系列的處理器和存儲器
2.14 Cisco1600系列
2.14.11600系列的使用
2.14.21600系列的處理器和存儲器
2.15700M家族的訪問路由器
第3章 Cisco路由器網路設計
3.1網路基礎結構的生命周期
3.2設計準則
3.2.1當今LAN/園區網的趨勢
3.2.2廣域網設計趨勢
3.2.3遠程網路趨勢
3.2.4可用性與成本效能
3.2.5套用概貌
3.2.6成本效能
3.3網路設備和性能
3.3.1橋接和路由
3.3.2交換
3.3.3骨幹的考慮
3.3.4分散式服務
3.3.5本地服務
3.4 選擇路由協定
3.4.1網路拓撲
3.4.2編址和路由匯總
3.4.3路由選擇
3.4.4收斂的概念
3.4.5網路可擴展性
3.4.6安全
第4章 IP路由協定設計
4.1RIP、RIP2和IGRP網路設計
4.1.1RIP、RIP2和IGRP的拓撲結構
4.1.2RIP、RIP2和IGRP編址和路由
匯總
4.1.3RIP、RIP2和IGRP路由選擇和
收斂
4.1.4RIP、RIP2和IGRP網路可擴展性
4.2EIGRP網路設計
4.2.1EIGRP的拓撲結構
4.2.2 EIGRP編址和路由匯總
4.2.3EIGRP路由選擇
4.2.4 EIGRP收斂性
4.2.5EIGRP可擴展性
4.2.6EIGRP安全性
4.3OSPF網路設計
4.3.1OSPF的拓撲結構
4.3.2OSPF編址和路由匯總
4.3.3OSPF路由選擇
4.3.4OSPF收斂性
4.3.5OSPF可擴展性
4.3.6OSPF安全性
第5章 幀中繼網路設計
5.1幀中繼網際網路的層次設計
5.2幀中繼網路拓撲
5.2.1幀中繼星形拓撲
5.2.2幀中繼完全連通拓撲
5.2.3幀中繼部分連通拓撲
5.2.4幀中繼完全連通層次拓撲
5.2.5幀中繼混合連通層次拓撲
5.3廣播流量問題
5.4性能考慮
5.4.1決定最大速率
5.4.2交付信息率
5.4.3FECN/BECN擁塞協定
5.4.4虛擬子接口和多協定管理
5.5SNA支持
5.5.1邊界網路結點
5.5.2邊界訪問結點
5.5.3FRAS主機支持
第6章 ATM網路互聯設計
6.1 LAN仿真
6.1.1LAN仿真客戶機
6.1.2LAN仿真配置伺服器
6.1.3LAN仿真伺服器
6.1.4廣播和未知伺服器
6.1.5LANE設計考慮
6.1.6網路支持
6.1.7編址
6.1.8LANE ATM 地址
6.9Cisco自動分配ATM地址的方法
6.10使用ATM地址模板
6.11分配組件到接口和子接口的

6.12LANE環境中的冗餘
6.2數據交換接口
6.2.1支持的模式
6.2.2DXI編址
6.3傳統IP
6.4 ATM上的多協定
6.4.1多協定客戶機
6.4.2多協定伺服器
6.4.3MPOA指導方針
6.5路由器上的頻寬支持
6.6配置流量參數
第7章 交換式LAN設計
7.1交換式LAN因素
7.1.1廣播擴散
7.1.2良好行為的VLAN
7.1.3VLAN內部的可用頻寬
7.1.4管理邊界
7.2 Cisco對VLAN實現的支持
7.2.1IEEE802.10
7.2.2IEEE802.ld
7.2.3Inter-SwitchLink
7.2.4LAN仿真
7.2.5虛擬多穴伺服器
7.3交換式區域網路拓撲
7.3.1標度交換
7.3.2多交換/少路由
7.3.3分散式路由/交換
第8章 SRB/RSRB網路設計
8.1高效SRB設計的步驟
8.1.1決定SRB協定
8.1.2決定並行鏈路需求
8.1.3指定適當的RSRB封裝技術
8.1.4決定WAN幀尺寸要求
8.1.5決定本地回應需求
8.1.6選擇適當的IP路由協定
8.1.7探測報文的控制
8.1.8NetBIOS流量管理
8.2典型的SRB拓撲
8.2.1層次
8.2.2分布
8.2.3平面
8.3虛環概念
8.3.1多連線埠橋接
8.3.2 冗餘星形拓撲
8.3.3完全連通拓撲
8.3.4層次虛環拓撲
8.3.5虛環上的探測報文
8.4 代理探測
8.5NetBIOS廣播控制
8.5.1NetBIOS名字緩衝
8.5.2NetBIOS數據報廣播
8.5.3NetBIOS廣播節流
8.5.4NetBIOS廣播篩選
8.6遠程SRB封裝技術
8.6.1直接封裝
8.6.2TCP 封裝
8.6.3快速順序傳送封裝
8.7並行WAN鏈路問題
8.7.1過程交換
8.7.2快速交換
8.7.3IP路由協定的影響
8.7.4本地回應
8.7.5設計推薦意見
8.8IP路由協定與SRB
8.8.1鏈路失效影響
8.8.2IGRP網路設計
8.8.3EIGRP網路設計
8.8.4OSPF網路設計
8.9 排隊和優先權
8.9.1優先權排隊
8.9.2自定義排隊
8.9.3SAP優先次序
8.9.4LU地址優先次序
8.9.5WAN鏈路的SAP過濾器
第9章 DLSw+網路設計
9.1DLSw標準
9.1.1對等連線
9.1.2能力互換
9.1.3電路建立
9.1.4流量控制
9.2CiscoDLSw+
9.2.1對等組概念
9.2.2探測幀防火牆
9.2.3容錯
9.2.4負載平衡
9.3CiscoDLSw+傳送
9.3.1TCP封裝
9.3.2快速順序傳送
9.3.3直接封裝
9.3.4DLSwLite
9.3.5封裝開銷
9.4 Cisco操作的增強模式
9.4.1雙模式
9.4.2標準模式
9.4.3增強模式
9.5可用性配置
9.5.1負載平衡
9.5.2冗餘
9.5.3備份對等
9.6性能特性
9.6.1連線埠列表
9.6.2使用邊界對等和按需對等的
對等組
9.6.3動態對等
第10章 APPN網路設計
10.1Cisco對APPN的支持
10.2使用APPN的決策因素
10.2.1主要協定SNA
10.2.2服務等級
10.2.3辦公室到辦公室的連線
10.2.4非APPN兼容的SNA資源
10.3相關邏輯單元請求者/伺服器
10.4網路結點的放置
10.5性能考慮
10.5.1拓撲資料庫更新
10.5.2連線網路
10.5.3CP-CP會晤數目
10.5.4 網路結點數目
10.5.5LOCATE搜尋
10.6恢復技術
10.6.1從WAN鏈路
10.6.2雙路由器/雙WAN鏈路
10.6.3高性能路由
10.6.4 SSCP接替DLUR
10.7排隊和優先權
10.8APPN緩衝區和記憶體管理
第11章ISDN和DDR設計
11.1站點選項
11.2中,心辦公室交換機考慮
11.3PRI和BRI
11.4DDR模型
11.5DDR撥號雲
11.6IP編址
11.7拓撲
11.7.1點到點
11.7.2hubandspoke
11.7.3完全連通
11.8撥號服務考慮
11.8.1數據封裝
11.8.2同步線路
11.8.3異步
11.8.4ISDN
11.8.5撥號輪流組
11.8.6撥號輪廓
11.8.7撥號映射
11.9 路由報文
11.9.1靜態路由
11.9.2動態路由
11.9.3使用被動接口
11.9.4水平分割
11.9.5動態連線路由
11.9.6快照路由
11.10 DDR作為撥號備份
11.11連線觸發
11.11.1頻寬
11.11.2有趣報文
11.11.3控制路由更新作為觸發器
11.11.4訪問列表
11.12安全性
11.12.1回呼
11.12.2禁止
第12章 準備Cisco路由器
12.1確定合適的IOS代碼
12.2使用Cisco連線線上定位IOS
12.2.1CCO軟體中心
12.2.2下載IOS到TFTP伺服器
12.3在路由器上裝載IOS
12.3.1在終端界面進入特權模式
12.3.2TFTP伺服器的copy命令的使用
12.3.3FTP伺服器的copy命令的使用
12.4 裝載CIP或CPA微碼到Cisco70000/
7200/7500路由器
12.4.1在CCO軟體中心定位CIP/CPA微碼
12.4.2輸入配置參數以裝載微碼
12.5路由器基本配置和IOS命令
12.5.1設定EXEC和特權模式訪問
12.5.2BOOTSYSTEM列表
12.5.3BOOTCONFIG列表
12.5.4給路由器分配一個名字
12.5.5允許DNS搜尋並分配域
12.5.6為路由器管理指定SNMP
12.5.7使用Banner命令
第13章 IP配置
13.1在路由器接口上定義子網
13.1.1什麼時候給接口分配多個IP位址
13.1.2使用子網0最大化網路地址空間
13.1.3不用路由表項進行同一網路
報文的路由
13.1.4在串列接口上不指定IP位址而
啟用IP
13.2IP位址映射
13.2.1定義靜態ARP快取
13.2.2在一個接口上支持多種ARP封裝
類型
13.2.3禁止代理ARP
13.3 允許在CiscoIOS命令中使用IP
主機名
13.3.1IP主機名和IP位址的靜態定義
13.3.2允許使用DNS服務
13.4 禁止IP路由
13.5橋接IP而不是路由IP
13.6控制和管理廣播報文
13.7配置IP設備
1 3.7.1禁止ICMP不可到達報文
13.7.2禁止ICMP重定向報文
13.7.3禁止ICMP掩碼回答報文
13.7.4 支持對大IP報文分片
13.8用訪問列表過濾IP報文
13.8.1使用號碼和名字創建標準訪問
列表
13.8.2擴展訪問列表
13.9 IP報文的容錯路由
13.10IP性能最佳化
13.10.1壓縮TCP頭
13.10.2啟用TCP路徑MTU發現
13.11通過交換特性提高性能
13.11.1啟用進程交換
13.11.2啟用快速交換
13.11.3在同一接口上啟用快速交換
13.11.4啟用自治交換
13.11.5啟用矽交換引擎交換
13.11.6最佳快速交換
13.11.7網路流交換
13.11.8 分散式交換
第14章 定義RIP 路由協定
14.1RIP基礎
14.2為什麼將RIP作為路由協定
14.3在路由器上定義RIP作為路由協定
14.4允許RIP的點到點更新
14.5指定RIP的版本
14.6允許RIP版本2認證
14.7禁止RIP版本2路由匯總
14.8禁止源IP位址驗證
14.9使用水平分割減少路由環
14.10RIP更新報文延遲最佳化
14.11RIP 更新及對頻寬的影響
第15章 配置IGRP路由協定
15.1 管理IGRP更新和路由公布
15.1.1IGRP的保持算法
15.1.2IGRP的水平分割算法
15.1.3IGRP的破壞逆轉更新算法
15.2定義IGRP為路由進程
15.3使用單播IGRP路由更新
15.4使用不等開銷路徑增加吞吐量和
可靠性
15.5改變IGRP路由和度量計算
15.6減少IGRP路由收斂時間
15.7最佳化IGRP路由收斂
15.8控制IGRP網路的邏輯大小
15.9驗證源IP位址
15.10IGRP更新及對頻寬的影響
第16章 配置增強的IGRP路由協定
16.1啟用EIGRP作為路由協定
16.2從IGRP移植到EIGRP
16.3監視相鄰路由器鄰接關係改變
16.4管理EIGRP頻寬的利用
16.5修改EIGRP度量權重
16.6在斷開的網路之間用EIGRP路由
16.7為特定接口流出的路由公布做
路由匯總
16.8最佳化Hello報文和保持時間間隔
16.9水平分割和EIGRP
16.10 EIGRP的MD5認證
第17章 配置OSPF路由協定
17.1CiscoIOS的OSPF
17.2在Cisco路由器上指定OSPF
17.2.1創建OSPF路由進程
17.2.2使用一個回送接口選擇DR和
BDR
17.3多區域OSPF網路
17.4stub、totallystubby和Not-So-Stubby
區域OSPF區域
17.4.1配置一個stub和totallystubby
區域
17.4.2配置一個NSSA
17.5使用OSPF虛鏈路
17.6非廣播和廣播網路配置
第18章 配置BGP路由協定
18.1外部和內部的BCP會晤
18.2BCP中的路徑選擇
18.3定義BGP進程
18.3.1啟用BGP進程
18.3.2建立BGP對等連線
18.3.3強制回送接口作為BGP鄰居
18.3.4多跳躍EBGP連線
18.3.5使用路由映射控制路由信息
18.3.6重分發IGP路 由到BGP
18.3.7下一跳屬性的多訪問/NBMA
網路
18.3.8使用backdoor命令強制BGP優選
一個IGP路由
18.3.9路由同步
18.3.10使用weight屬性的最優路徑
選擇
18.3.11強制一個優選的AS出口路徑
18.3.12優選路徑對AS的影響
18.3.13對共享共同屬性的目的地分組
18.3.14路由和路徑信息過濾
18.3.15操作路徑信息順序
18.3.16 使用BGP對等組
18.3.17聚合地址
18.3.18將多個自治系統組合到一個
BGP聯邦中
18.3.19使用路由反射器減少IBGP對等
18.3.20 管理不穩定路由
第四章 路由重分發
19.1理解路由重分發
19.2根據路由協定選擇最佳路徑
19.2.1使用distance則同命令改變可信路由
19.2.2使用default-metric命令修改基本
度量
19.2.3使用distribute-list命令過濾被
重分發的路由
19.2.4重分發的考慮
19.3重分發的實例
19.3.1RIP V1到OSPF的重分發
19.3.2IGRP到EIGRP的重分發
19.3.3RIP到EIGRP的重分發
第四章 定義AfM
20.1配置LANE
20.1.1LANE初始化配置
20.1.2配置LAN仿真客戶機
20.1.3配置LAN仿真配置伺服器
20.2配置LAN仿真伺服器
20.2在串列接口上配置ATM
20.3配置Classical IP
20.4配置ATM上的多協定
20.4.1配置MPOA客戶機
20.4.2配置MPOA伺服器
第21章 定義幀中繼
21.1一種簡單的幀中繼配置
21.2動態和靜態定址
20.3幀中繼子接口
20.3.1點到點幀中繼子接口
20.3.2多點幀中繼子接口
20.3.3指定一個幀中繼子接口
21.1為只用妒的連線進行動態定址
21.2在多點配置中的靜態定址
21.5幀中繼上的流量調整
21.6透明橋接
21.7使用廣播佇列管理性能問題
第22章 與原有系統的網路互聯
22.1串列隧道
22.2源路由橋配置
22.3數據鏈路交換配置增強
22.5幀中繼BNN和BAN連線
24.7ISDN用於撥號備份
附錄A Cisc0IOS平台的交叉引用和
命名標準
附錄B NetF10w版本格式
附錄C 每一個協定和列表類型的訪問
列表編號範圍
附錄D OSI參考模型
辭彙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