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性能指標

cpu性能指標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即中央處理器。CPU從雛形出現到發展壯大的今天,由於製造技術的越來越先進,其集成度越來越高,CPU內部電晶體的數量,雖然從最初的2200多個發展到今天的數十億個,增加了數百萬倍,但是CPU的內部結構仍然可分為控制單元邏輯單元存儲單元三大部分。CPU的性能大致上反映出了它所配置的那部微機的性能,因此CPU的性能指標十分重要。 CPU性能主要取決於其主頻和工作效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cpu性能指標
  • 外文名:The CPU performance index
  • 性質:性能指標
  • 領域:計算機
性能指標,頻率,CPU的快取容量與性能,CPU工作電壓,CPU的匯流排方式,CPU製造,超標量,關係,

性能指標

頻率

CPU的頻率是指其工作頻率,分為主頻、外頻和倍頻。
1、主頻其實就是CPU核心工作時的時鐘頻率。CPU的主頻所表示的是CPU內數字脈衝信號振盪的速度。所以並不能直接說明主頻的速度是計算機CPU的運行速度的直接反映形式,我們並不能完全用主頻來概括CPU的性能。
2、外頻是系統匯流排的工作頻率,即CPU的基準頻率,是CPU與主機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外頻速度越高,CPU就可以同時接受更多來自外圍設備的數據,從而使整個系統的速度進一步提高。
3、倍頻則是指CPU外頻與主頻相差的倍數。

CPU的快取容量與性能

計算的快取容量越大,那么他的性能就越好。計算機在進行數據處理和運算時,會把讀出來的數據先存儲在一旁,然後累計到一定數量以後同時傳遞,這樣就能夠把不同設備之間處理速度的差別給解決了,這個就是快取容量。在處理數據時,數據的臨時存放點,按道理,只要快取容量越大,計算機的數據處理速度將會越大,則計算機運行速度將會越快。

CPU工作電壓

CPU的正常工作電壓的範圍比較寬,在計算機發展的初期,這時候CPU的核定電壓為5伏左右,後來CPU工藝、技術發展,現在CPU正常工作所需電壓相較以前而言越來越低,目前最低可達1.1V,如此低電壓下的環境,CPU也能正常運行。有些發燒友通過加強工作電壓,加強CPU的運轉效率,達到超頻的目的,極大的提升了CPU的運行效率,但這樣是一種消耗CPU使用壽命的不可取的辦法。

CPU的匯流排方式

一般來說,我們把CUP內部的匯流排結構分為三類:單線結構,由一條匯流排連線內部所有的部件,結構簡單,性能低下。雙匯流排結構,連線各部件的匯流排有兩條,被叫做雙匯流排結構。多匯流排結構,連線CPU內各部件的匯流排有3條及以上,則構成多匯流排結構。

CPU製造

CPU的製造工藝最早是0.5um的,隨著製造水平的提高,後來人們大多用的是0.25um的。如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CPU的製造工藝已經開始用納米衡量了。

超標量

超標量是指在一個時鐘周期內CPU可以執行一條以上的指令。這在486或者以前的CPU上是很難想像的,只有Pentium級以上CPU才具有這種超標量結構;486以下的CPU屬於低標量結構,即在這類CPU內執行一條指令至少需要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時鐘周期。

關係

一、CPU“字長”是表示運算器性能的主要技術指標
在計算機技術中,把CPU在單位時間內一次處理的二進制數的位數稱為“字長”。一般情況下,把單位時間內能處理為8位數據的CPU叫8位CPU。同理,64位的CPU在單位時間內能處理字長為64位的二進制數據。字長是表示運算器性能的主要技術指標,通常等於CPU數據匯流排的寬度。CPU字長越長,運算精度越高,信息處理速度越快,CPU性能也就越高。
CPUCPU
二、CPU的頻率與CPU的外頻和倍頻的關係
CPU的頻率是指計算機運行時的工作頻率,也稱為“主頻”或“時鐘頻率”。CPU的頻率表示CPU內部數字脈衝信號振盪的速度,代表了CPU的實際運算速度。單位是Hz。CPU的頻率越高,在一個時鐘周期內所能完成的指令數也就越多,CPU的運算速度也就越快。
1、倍頻越高,CPU的頻率就越高
CPU實際運行的頻率與CPU的外頻和倍頻有關,CPU的實際頻率=外頻x倍頻。外頻即CPU的基準頻率,是CPU與主機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外頻速度越高,CPU就可以同時接受更多來自外圍設備的數據,從而使整個系統的速度進一步提高。倍頻是CPU運行頻率與系統外頻之間差距的參數,也稱為“倍頻係數”。通常簡稱為“倍頻”。在相同的外頻下,倍頻越高,CPU的頻率就越高。
2、主頻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
CPU的主頻一般以MHz為單位.通常所說的“奔騰Ⅲ600”中的“600”實際上就是指該CPU的主頻是600MHz。但隨著CPU主頻的提高,一般以GHz(1GHz=1000MHz)為單位,如“奔騰43.0”中的3.0即指該CPU的工作頻率是3.0GHz,即3000MHz。一般說來,一個時鐘周期完成的指令數是固定的,因此主頻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
三、快取容量越大,性能也就越高
1、快取(Cache)的作用
是為CPU和記憶體進行數據交換時提供一個高速的數據緩衝區。當CPU要讀取數據時,首先會在快取中尋找,如果找到了則直接從快取中讀取。如果在快取中未能找到,那么CPU就從主記憶體中讀取數據。CPU快取一般分為L1高速快取和L2高速快取。
2、一級高速快取與二級高速快取對CPU的性能影響
L1高速快取也稱為一級高速快取(L1Cache)用於暫存部分指令和數據.以使CPU能迅速地得到所需要的數據。L1高速快取與CPU同步運行,其快取容量大小對CPU的性能影響較大。L2高速快取也稱為二級高速快取(L2Cache)的容量和頻率對CPU的性能影響也較大,其作用就是協調CPU的運行速度與記憶體存取速度之間的差異。L2高速快取是CPU電晶體總數中占得最多得一部分,由於L2高速快取得成本很高,因此L2高速快取得容量大小一般用來作為高端和低端CPU產品得分界標準。目前CPU的L2高速快取有低至64KB的,也有高達4MB的。
四、前端匯流排頻率比外頻更具代表性
前端匯流排頻率是AMD公司在推出K7CPU時提出的概念。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誤認為這個名詞是外頻的一個別稱。其實,通常所說的外頻是指CPU與主機板的連線速度,這個概念建立在數字脈衝信號振盪速度的基礎之上,而前端匯流排頻率指的是數據傳輸的實際速度.即每秒鐘CPU可以接收的數據傳輸量。例如100MHz外頻是指數字脈衝信號在每秒鐘振盪1000萬次。就處理器速度而言,前端匯流排比外頻更具代表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