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 finger

bad finger是一支1965年成立於威爾斯斯旺西的搖滾/強力流行樂隊。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早期,由於和披頭士的密切工作關係,他們曾一度被奉為披頭士的接班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
  • 外文名:bad finger
  • 風 格::流行樂/搖滾樂
  • 屬性:組合
  • 成立時間:1965年
簡介,介 紹:,

簡介

風 格:流行樂/搖滾樂

介 紹:

Badfinger 的成員 Pete Ham(主唱、吉他手)、Tom Evans(貝斯手)、Joey Molland(吉他手)、Mike Gibbons(鼓手)。Badfinger 在1968年與A pple Records 簽約之前以Iveys 團名在Liverpool 起步。由於Apple Records公司是Beatles 投資的唱片公司,因此Badfinger與Beatles的成員關係非常好,他們的第一支單曲即由Paul McCartney作詞作曲製作的 “Come And Get It”,其它合作的還有與George Harrison的”All Thing Must Pass”;與Ringo Strr的”It Don’t Come Easy”; 與John Lennon的”Imagine”。
很可惜的,在1970年起Stan Polley擔任Badfinger的經理後,Badfinger的命運從此改觀。尤其在1972年Stan Polley將Badfinger從Apple Records的手中轉簽約給Warner Bros後,財務每況愈下,且官司纏身,終導致主唱Pete Ham因受不了經濟及精神壓力,於1975年4月23日在倫敦自宅車庫內自縊死亡,享年27歲,當時他的女友已懷孕一個月,自己卻是身上空空的窮小子。
1975年以前,Badfinger 總共發表了四張專輯—“The Magic Christian” “No Dice” “Straight Up” “Ass”。Pete Ham 是位才華洋溢的作曲家,亦是隊中的主要動力,寫過 ”Day After Day” “No matter What”以及抒情經典 “Without You”(與Tom Evans合作)。
但悲劇並未結束,正如 “Without You”曲中所寫 ’I can`t live without you….’他的合作夥伴Tom Evans在Pete Ham自縊死亡八年後,也跟著上吊自殺,享年35歲。
(Paul McCartney在一次很偶然的機會裡發現了Badfinger的一盤小樣,就這樣這幾個窮小子一步登天加盟甲殼蟲的蘋果唱片公司。在 McCartney影響下,樂隊在風格上極其接近甲殼蟲,當時一度被稱為“窮人的甲殼蟲”。樂隊的命運也始終和甲殼蟲緊緊聯繫在一起,當第三張專輯《Straight Up》取得巨大成功時,蘋果唱片公司已陷於管理混亂的泥沼。不久後樂隊加盟華納公司,希望能憑藉新專輯《Wish You Were Here》擺脫困境,但華納公司懷疑樂隊有造假帳的行為,從此樂隊被華納公司擱置起來。一九七五年,樂隊主唱兼吉他手Pete Ham因無法承受巨大壓力自縊身亡,樂隊不得不宣布解散。五年後,樂隊重組,厄運卻沒能放過他們,一九八三年,回天乏術的貝司手Tom Evans過世。)
成立時間:1968年
解散時間:1983年
國 籍:英國
專 輯:
Straight Up等。
介紹2 Badfinger是一支1965年成立於威爾斯斯旺西的搖滾/強力流行樂隊。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早期,由於和披頭士的密切工作關係,他們曾一度被奉為披頭士的接班人。Badfinger的迅速崛起又急劇衰落的故事成為搖滾樂界的一個具有警示意義的傳說。
Badfinger起源於吉他手兼鍵盤手皮特·漢姆和黑豹樂隊。漢姆、羅恩·葛瑞夫斯(貝斯手 1946.11.2-)以及戴維德·戴·詹金斯(吉他手)一起組成The Iveys,取名於威爾斯斯旺西的一條街道,意在影射著名的“不樂顛入侵”時代樂隊The Hollies。到了1965年,麥克·吉本(1949.3.12-)作為鼓手加入,樂隊開始在當地和一些樂隊共同演出,如Spencer Davis Group、The Who、The Moody Blues和The Yardbirds。接下來的一年中,The Iveys將他們的基地搬到倫敦,為當地一位歌手David Garrik伴奏,同時也獨立演出。1967年,戴維德·戴·詹金斯離開,利物浦吉他手湯姆·埃文斯(1947.6.5-1983.11.19)加入並替代了戴維斯的位置。
1968年,他們簽約了披頭士投資的公司蘋果唱片,錄製並發行了一首單曲《也許明天》,這首歌登上了美國熱門單曲排行榜。同名唱片1969年於在一些歐洲國家和日本發行,儘管他們打算在英國和美國發行唱片的機會沒有實現。
1969年,保羅·麥卡特尼對樂隊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他為樂隊寫了一首歌“come and get it”,這首歌是為電影《T he Magic Christian》準備的,使樂隊獲得了極大突破。歌曲風靡全歐洲和美國,登上了美國熱門單曲排行榜前十位。在錄製“Come And Get It”期間,他們同時錄製了他們的原創作品“Rock of All Ages”和“Carry On Till Tomorrow”。這三首由麥卡特尼親手製作完成的歌出現在電影和電影原聲帶中。在電影公映後的數月後,Badfinger發行了他們的專輯《Magic Christian Music》。
在“Come And Get It”發行之前,為樂隊選擇一種表演風格和更改一個更加醒目的名稱成為當務之急。捨棄了The Iveys的60年代流行音樂路線轉而走向邊緣搖滾,他們將樂隊的名稱改為Badfinger(而沒有採用麥卡尼的建議“Home”和約翰·列儂的建議“Prix”)。“Badfinger”是由蘋果唱片的Neil Aspinall提出的,取自披頭士歌曲“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s”(來自於《Sgt.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專輯)的原題目。1969年秋天,葛瑞夫斯離開了樂隊,1969年11月,樂隊重組,利物浦吉他手喬伊·穆蘭德加入,埃文斯改彈貝斯。
1970年末,Badfinger發行了唱片《No Dice》,同時發行了單曲“No Matter What”,這首歌也登上了美國熱門單曲排行榜前十位。更為著名的是《No Dice》中的另一首歌曲“Without You”。“Without You”由於1971年被亨利·尼爾森和1993年被瑪麗亞·凱利翻唱而廣為流傳。
為了準備1970年的首次美國巡演,Badfinger聘請了一位紐約經紀人Stan Polley。儘管Polley的聲譽在那時被很好地呈現給Badfinger,但他與犯罪活動千絲萬縷的聯繫,以及混亂的財務管理在以後的年份中才慢慢為樂隊所了解。Badfinger的美國巡演基本圓滿完成,但樂隊抱怨由於與披頭士密切的聯繫而是樂隊總是生存與披頭士的陰影之下。許多樂評人不恰當的將Badfinger和披頭士相互比較,這種情況在以後的很多年裡一直與樂隊如影隨形。
樂隊的流行度開始成倍增加。樂隊與蘋果唱片的其他藝人合作錄製了很多歌曲,比較著名的有在喬治·哈里森的“All Things Must Pass”的歌曲中擔任原聲吉他,在林安·斯塔爾的單曲“It Don’t Come Easy”中擔任和聲, 埃文斯和穆德蘭參與錄製約翰·列儂的“Imagine”,以及1971年8月,所有四名成員在喬治·哈里森的孟加拉演唱會上擔任背景和聲。
1971年Badfinger發行了第二張唱片《Straight Up》,其中收錄了兩首成功單曲“Day After Day”和“Baby Blue”。喬治·哈里森和Todd Rundgren在這張Badfinger獲得最大商業化成功的唱片中擔任製作人,哈里森和漢姆在“Day After Day”中進行了滑奏吉它獨奏。十幾年後,《Straight Up》被著名的《Goldmine》雜誌讀者選為“最愛絕版唱片”。
不幸的是,由於單曲發行量少,《Straight Up》明顯在英國的電台播放市場沒有打開局面。蘋果唱片的資金供應在後披頭士時代混亂不堪,據傳聞Polley沒有與蘋果公司的老闆Allen Klein達成協定。較之樂隊的財務問題更為驚人的是,一些曾經Polley的委託人(包括Lou Christie和Al Kooper)指控,Polley曾經一度利用他旗下的藝人牟利並私自造假。
1972年11月,Badfinger在Savile Row街3號——蘋果唱片的地下錄音室里開始錄製他們的第四張專輯,也將是加盟蘋果的最後一張專輯——《Ass》,錄製工作在總計5個錄音室里持續了9個月時間。在《Ass》錄製期間,Polley自作主張與華納兄弟唱片公司談判並簽下了數百萬美元的契約。Badfinger從蘋果公司離開,隨之而來的法律程式阻礙了樂隊專輯的發行。《Ass》的封面諷刺性的採用了一頭驢子(代表樂隊)和一根木棒上面的胡羅卜(代表Polley曾經向樂隊做出的承諾)的特寫——這是一個最近被美國樂隊Styx盜用的主題。《Ass》和一同發行的單曲“Apple Of My Eye”最終沒有登上美國熱門單曲排行榜。
《Ass》錄製完成的六個星期後,Badfinger開始錄製他們加入華納兄弟唱片後的首張實質意義上的專輯——《Badfinger》(原本擬定的華納式題目“For Love Or Money”意外的被否定了)。無論是《Ass》還是《Badfinger》,都沒有被樂評人很好的接受。《Badfinger》和它一起發行的兩首單曲“Love Is Easy”(英國)和“I Miss You”(美國)都沒有實現既定目標。Badfinger進行了一些美國巡演,以挽回部分美國樂迷的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